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殷墟卜辞施受句探析
1
作者 向光忠 《语言科学》 2003年第4期57-65,共9页
本文考察殷墟卜辞施受句式,通过对施受关系的语义分析,辨明其施受成分的语序位次,以了解殷墟卜辞与传世典籍的施受句式之同异点。殷墟卜辞比照传世典籍,就施受句式的结构法则看,基本句型经相沿而因循,转换形式由多样而规范,明晰地透示... 本文考察殷墟卜辞施受句式,通过对施受关系的语义分析,辨明其施受成分的语序位次,以了解殷墟卜辞与传世典籍的施受句式之同异点。殷墟卜辞比照传世典籍,就施受句式的结构法则看,基本句型经相沿而因循,转换形式由多样而规范,明晰地透示了在历史沿革中汉语句法的继承发展之一般状态,从中可看到施受句式之沿袭现象、施受句式之消失现象、施受句式之变异现象、施受句式之生发现象,显现了汉语句法历史嬗变的一定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卜辞 施受句式 施受关系 施受成分 语义分析 语序位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墟卜辞中有关音律的记载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其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6-47,共2页
“治学之道,赖乎新资;考古之道,材料为尚。”这是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的一句至理名言。在音乐史学界,每当涉及商代音乐的研究,学人均常叹史籍难征——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礼乐大师孔子,就已经发出了“难征殷夏礼典”的。喟叹... “治学之道,赖乎新资;考古之道,材料为尚。”这是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的一句至理名言。在音乐史学界,每当涉及商代音乐的研究,学人均常叹史籍难征——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礼乐大师孔子,就已经发出了“难征殷夏礼典”的。喟叹。随着甲骨学蔚成大国,殷墟卜辞中所记载的乐舞资料,很快被音乐学家所采用:如“濩”,如“雩”,如“乐”,如“舞”,均成为商代音乐研究的有力佐证。但是,商代的音律到底是怎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卜辞 商代音乐 音律 音乐史学 甲骨学 治学之道 胡厚宣 记载 考古发掘 音乐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殷墟卜辞中的“同版异体分工”现象
3
作者 吴盛亚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6,共7页
文章利用六组见于同版甲骨却字用不同的异体字例,论证了甲骨文中存在“同版异体分工”的现象。这一现象与一般的“异体分工”现象不同,在用法上的分工,没有扩大到整个类组;在功能上的区别,也不仅限于记录不同的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 文章利用六组见于同版甲骨却字用不同的异体字例,论证了甲骨文中存在“同版异体分工”的现象。这一现象与一般的“异体分工”现象不同,在用法上的分工,没有扩大到整个类组;在功能上的区别,也不仅限于记录不同的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异体分工”的发展阶段作了理论上的探讨。从而指出“同版异体分工”实际上是刻手用字情况的具体体现,存在个体性与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卜辞 同版异体分工 字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之划时代意义
4
作者 谢济 《郭沫若学刊》 1999年第3期1-6,共6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甲骨文字 郭沫若 中国社会史 甲骨文研究 殷墟卜辞 甲骨学 奴隶社会 古史分期 商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岩画与甲骨文、金文 被引量:7
5
作者 宋耀良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7-74,共8页
自1899年发现甲骨文以来,中国上古文化研究取得巨大飞跃。对甲骨文追根溯源的研究,也随之开始。甲骨文专家陈梦家认为汉字在殷商的武丁时代便已大致定型,但仅代表定型了的汉字初期,而不是最古老的文字,是汉字创始过程的末期。“我们假... 自1899年发现甲骨文以来,中国上古文化研究取得巨大飞跃。对甲骨文追根溯源的研究,也随之开始。甲骨文专家陈梦家认为汉字在殷商的武丁时代便已大致定型,但仅代表定型了的汉字初期,而不是最古老的文字,是汉字创始过程的末期。“我们假设汉字是从武丁以前500年以前开始的(纪元前1700—1238?年),到武丁时代可能发展成为武丁卜辞。如此,可~能在成汤或较前乃汉字发生的时期。除非商民族的文字是从黄土高原得来的,我们以为在辽东、山东、河南一带最可能发现武丁以前的更古老的文字。”然而至甲古文发现以来约有100年了,并投有在那一带发现更古老的文字,只有山东出土了几个刻在陶器上的图符。图符并不是文字,文字须以能流通、代替语言信息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古文字 汉字 语言信息 中国文字 象形字 殷墟卜辞 民族 抽象符号 中国岩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骨文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
6
作者 范毓周 《管子学刊》 1999年第4期81-84,共4页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甲骨文研究也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在这一百年间,甲骨文研究已经取得哪些成就,目前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应当如何发展,这是中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也是我们在世界之交应当考虑并作出回答的。下面试就这些问...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甲骨文研究也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在这一百年间,甲骨文研究已经取得哪些成就,目前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应当如何发展,这是中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也是我们在世界之交应当考虑并作出回答的。下面试就这些问题略陈一些远非成熟的意见,以就教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研究 回顾与前瞻 分期断代 甲骨学 殷墟卜辞 罗振玉 文字考释 理论方法 历组卜辞 非王卜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量词“位”的泛化及其原因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旋 李柏令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9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量词 “位” 原因 现代汉语 上古汉语 殷墟卜辞 单位词 不发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甲骨文春夏秋冬——商代必知四季说 被引量:9
8
作者 夏渌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5年第5期79-85,共7页
【正】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第二编《奴隶社会》第二章《奴隶社会的发展——商代》第三节《社会生产和文化发达》:“商代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每年分为春、秋,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月置于年末,称十三月。”(P.201)书... 【正】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第二编《奴隶社会》第二章《奴隶社会的发展——商代》第三节《社会生产和文化发达》:“商代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每年分为春、秋,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月置于年末,称十三月。”(P.201)书中另一处则说:“农业奴隶一年四季都没有空闲的时候。”(P.189)商代一年只分春秋两季,还是一年四季,没有说得很明白,看来这还是学术界有争论的问题,它对正确估价商代的生产力发展和文化水平,是有密切关系和难以回避的问题。主张商代已知四季说的,有著名的甲骨学者董作宾,他曾耗费十年心血完成《殷历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奴隶社会 殷墟卜辞 甲骨学 历法 中国史 学术界 历谱 闰月 天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太王、王季时对商政策缕析
9
作者 姚玉成 李云凯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1期28-34,共7页
本文借鉴国际关系学中分析对外政策的方法,从实行对外政策的目的、为实现该目的而采取的措施以及对方的反应等三方面,缕析周大王和王季时对商政策的内容.由此入手,进而探讨商周关系.作者以翔实的资料论证了周太王时,鉴于当时的形... 本文借鉴国际关系学中分析对外政策的方法,从实行对外政策的目的、为实现该目的而采取的措施以及对方的反应等三方面,缕析周大王和王季时对商政策的内容.由此入手,进而探讨商周关系.作者以翔实的资料论证了周太王时,鉴于当时的形势,采取臣服于商,联殷图存的政策,在商一方取得了良好的反应,双方关系处于友好阶段.王季时,由于形势的变化,转而采取力争商的支持,扩张势力的政策.起初取得了一定成效,行到商的支持,势力有很大发展.后来,周人的扩张,引起了商的警惕,武乙、文丁时对周采取抑制政策,最后以文丁杀季历而告结束.此时双方关系处于由友好向敌对的过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关系 商王朝 对外政策 殷墟卜辞 文丁杀季历 商政 武丁 《古本竹书纪年》 《说文》 武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梦家小传 被引量:1
10
作者 皮远长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5年第6期116-118,共3页
陈梦家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新诗流派——新月派的后期代表诗人、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和古考家。他一生著述宏富,在诗歌创作、尤其在学术研究领域,作出了卓著的贡献。他于五十年代初期出版的《殷墟卜辞综述》,至今仍为古文字学界... 陈梦家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新诗流派——新月派的后期代表诗人、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和古考家。他一生著述宏富,在诗歌创作、尤其在学术研究领域,作出了卓著的贡献。他于五十年代初期出版的《殷墟卜辞综述》,至今仍为古文字学界的权威性著作。对于这样一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诗人和学者,以往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学术史的研究者都缺乏全面的了解、介绍,以致港台的一些现代作家传记,对陈梦家先生生平的记述,多有错漏。为此,将这篇经陈梦家的夫人赵萝蕤先生审订的“小传”刊登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梦家 古文字学 殷墟卜辞 五十年代 学术史 铜器断代 考古研究 研究者 考古学 青铜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汉字取象结构 一组古老巫术仪式 一段观念发生历史(上)
11
作者 臧克和 《现代中文学刊》 1996年第2期31-35,6,共6页
1.古代人是如何解决"行路难"的?按殷墟卜辞中的"德"(见附表【1】),其结构意义自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认为,"德"的古文就是由"直"符(见表【2】)和"行"或"彳"符(见表【... 1.古代人是如何解决"行路难"的?按殷墟卜辞中的"德"(见附表【1】),其结构意义自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认为,"德"的古文就是由"直"符(见表【2】)和"行"或"彳"符(见表【3】,其中"彳"符可视为"行"符的省写)结体构形的。而且还考定"德"的古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说文通训定声 殷墟卜辞 取象 巫术 汉字 古文 仪式 甲骨文 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说“百家争鸣”
12
作者 李洁非 《上海戏剧》 1997年第3期10-11,共2页
先秦文化上的“百家争鸣”局面,是我们甚感自豪的一件往事,以至于成了人所共识的文化学术繁荣的象征。不过,尽管这一词语很得大家的好感,但它究竟意味着什么,许多人倒不见得细心了解过。 首先,颇可奇怪的一点便是,中国的文明号称上下五... 先秦文化上的“百家争鸣”局面,是我们甚感自豪的一件往事,以至于成了人所共识的文化学术繁荣的象征。不过,尽管这一词语很得大家的好感,但它究竟意味着什么,许多人倒不见得细心了解过。 首先,颇可奇怪的一点便是,中国的文明号称上下五千年,而即便以经过文字记载下来的形态而论,从殷墟卜辞至今也有三千好几百年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 当权者 孔子 “有教无类” 文化权力 稷下之学 殷墟卜辞 先秦文化 时代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骨文“■”字分析与研究
13
作者 石福金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21-124,共4页
殷墟花东甲骨卜辞有一新字,为■形,从走从糸两个偏旁。走的本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跑",糸的字形为"■",象束丝之形,本义是细丝,引申义有绳索、琴弦等义。■字字音为[xián],字义是急跑、狂奔之义,在花东甲骨卜... 殷墟花东甲骨卜辞有一新字,为■形,从走从糸两个偏旁。走的本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跑",糸的字形为"■",象束丝之形,本义是细丝,引申义有绳索、琴弦等义。■字字音为[xián],字义是急跑、狂奔之义,在花东甲骨卜辞中指驾车之右马因狂躁而急跑(狂奔)之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花东甲骨卜辞 字形((限)) 字音(xián) 字义(急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