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通江段木银耳机械化发展思考
1
作者 刘波 郭佳 +1 位作者 刘宇 蒋辉霞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年第6期12-13,52,共3页
银耳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食用菌,提高银耳产业机械化应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对实现银耳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四川通江段木银耳机械化应用现状,剖析了在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从农... 银耳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食用菌,提高银耳产业机械化应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对实现银耳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四川通江段木银耳机械化应用现状,剖析了在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从农业科学统筹规划、强化银耳产业优化布局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策,以期能够为提高四川省银耳产业的整体机械化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木银耳 机械化 四川通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木银耳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忠乾 赵树海 +5 位作者 甘炳成 刘如县 王国英 周清平 唐利民 唐杰 《中国食用菌》 2013年第3期22-25,共4页
通过段木银耳25 cm短段木立地式栽培、50 cm中段木覆瓦式栽培2种创新栽培模式与传统100 cm长段木斜架式栽培模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段木银耳2种创新栽培模式均较传统栽培模式劳动强度降低,产量极显著高于传统栽培模式,单产增幅高达140... 通过段木银耳25 cm短段木立地式栽培、50 cm中段木覆瓦式栽培2种创新栽培模式与传统100 cm长段木斜架式栽培模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段木银耳2种创新栽培模式均较传统栽培模式劳动强度降低,产量极显著高于传统栽培模式,单产增幅高达140%左右,且有利于安全度过出耳期夏季高温伏旱季,但2种创新栽培模式之间表现差异并不显著。总体来讲,在3种栽培模式中,段木长度越短,其劳动强度越低、技术管理难度越小、单产越高,向短段栽培方向发展是段木银耳生产的有效途径和必然方向,对于适应日益复杂的气候变化和当前农村留守劳动力老弱结构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种段木银耳创新栽培模式均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而传统长段木栽培单产低、劳动强度大、出耳管理技术难度大,应属于淘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木银耳 栽培模式 比较试验 银耳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山区段木银耳栽培技术总结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巨 李长喜 +1 位作者 王文成 竹玮 《食用菌》 2014年第3期41-42,共2页
我国是银耳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银耳的国家。19世纪50-60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联手攻关,解决了银耳菌与香灰菌交合制种问题,并与耳农结合进行推广应用,形成了一套段木栽培银耳技术。19世纪70年代豫南山区发挥当地气候资源和... 我国是银耳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银耳的国家。19世纪50-60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联手攻关,解决了银耳菌与香灰菌交合制种问题,并与耳农结合进行推广应用,形成了一套段木栽培银耳技术。19世纪70年代豫南山区发挥当地气候资源和耳木资源优势引进了该项技术,先后在商城、信阳、确山等县建成生产基地。近年来栽培面积进一步扩大,据调查,2008年以来,平均年制种量25万kg,接种耳木1.875万t,产干耳281 t,成为我国段木银耳集聚产区之一。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生产实际,对段木银耳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改进,现总结介绍如下,供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木银耳 技术改进 栽培技术 豫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段木银耳林下荫棚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杭 罗孝贵 +4 位作者 唐明先 屈全飘 戴旭光 降初纳尔布 赵艳妮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7期74-74,77,共2页
在探索林菌经济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银耳林下荫棚栽培技术,包括菌材准备、接种、发菌管理、荫棚搭建、立厢排堂、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加工等内容,旨在为同类环境区域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段木银耳 林下 荫棚 栽培技术 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木银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传锐 赵树海 +1 位作者 李燕 何腾达 《食用菌》 2013年第6期51-52,共2页
段木银耳营养价值高,仅氨基酸含量就达19种,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12种^[1]。段木银耳也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强精补肾滋阴。润肺生津止咳,清热润肠益胃,补气活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嫩肤、美容、抑癌等作用^[2]。银耳子实... 段木银耳营养价值高,仅氨基酸含量就达19种,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12种^[1]。段木银耳也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强精补肾滋阴。润肺生津止咳,清热润肠益胃,补气活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嫩肤、美容、抑癌等作用^[2]。银耳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2~25℃,最适相对湿度为90%左右。在常规银耳生产栽培中,采用将银耳菌种掰成块状接种,且只用木屑简单封口或者不封口,产量相对较低。为提高段木银耳产量,笔者经过多年相关技术探索和试验,采用将银耳菌种捣散混匀,并将接种口采用石蜡封口技术,将产量比常规栽培提高50%以上。现将段木银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木银耳 栽培技术 发菌 排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银耳多糖单糖组成分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庆 袁源 +2 位作者 邓扬龙 周翔宇 李玉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4-60,共7页
对代料和段木两种栽培方式的银耳子实体采用碱式提取其多糖,通过测定多糖的营养成分、单糖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两种栽培方式银耳品质的差别。结果表明,脱蛋白后段木和代料银耳多糖中蛋白质残留量分别2.65±0.05、0.45±0.... 对代料和段木两种栽培方式的银耳子实体采用碱式提取其多糖,通过测定多糖的营养成分、单糖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两种栽培方式银耳品质的差别。结果表明,脱蛋白后段木和代料银耳多糖中蛋白质残留量分别2.65±0.05、0.45±0.06 mg/mL,两种银耳多糖的单糖都由甘露糖、葡萄糖、木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代料银耳与段木银耳多糖中葡萄糖的质量比为13.62∶2.43。不同银耳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均小于维生素C,在两种银耳DPPH清除率趋于稳定时,段木银耳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比代料银耳高3%,而代料银耳羟自由基清除率比段木银耳高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料银耳 段木银耳 多糖 单糖组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