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沸石在聚合物驱中的调剖效果及调驱段塞结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卢祥国 姜维东 +1 位作者 苏延昌 石志成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3-175,187,共4页
聚合物溶液沿高渗透层突进,是影响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此,在人造岩心上考察了沸石调剖剂在聚合物驱中的调驱效果和注入工艺.实验岩心包含厚0.9、1.8、18 cm,有效渗透率分别为6.0、1.2、0.3μm2的3个层段;实验聚合物... 聚合物溶液沿高渗透层突进,是影响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此,在人造岩心上考察了沸石调剖剂在聚合物驱中的调驱效果和注入工艺.实验岩心包含厚0.9、1.8、18 cm,有效渗透率分别为6.0、1.2、0.3μm2的3个层段;实验聚合物分子量2.5×107,聚合物溶液浓度1000 mg/L,45℃、7.35 s-1粘度35.4 mPa·s;沸石细度大于200目,以500mg/L聚合物溶液为携带液,其浓度为20 g/L,粘度~8.5 mPa·s.在沸石调剖剂(Z)+聚合物(P)调驱实验(45℃)中,取段塞总量为0.64 PV,不同段塞结构下的调驱采收率增值(以水驱后聚驱采收率25.1%为基准)如下:当Z+P段塞中Z段塞尺寸由0.05 PV增至0.15 PV时,采收率增值由0.6%增至3.8%;当P1+Z(0.1 PV)+P2段塞中P1段塞尺寸由0.1 PV增至0.49 PV时,采收率增值由2.3%降至0.9%;P(0.1 PV)+Z(0.1 PV)+P(0.44 PV)是较好的调驱段塞结构,采收率增值为2.3%;将其中Z段塞浓度提高至40 g/L可使采收率增值达到4.5%.电镜照片显示天然沸石颗粒外形不规则,表面吸附聚合物后容易在岩石孔隙中发生桥堵而造成封堵效果.图2表1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调剖剂 深部调剖 聚合物驱 调驱效果 非均质油藏 段塞结构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开发油田深部复合调剖段塞结构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宫毓阳 刘伟 +1 位作者 张军 姚巍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1-42,共2页
国内某低渗透油田(JS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地层出现高渗透层、大孔道、裂缝,注入水窜进,注入水平面上单向突进和剖面上的尖峰状吸水比较普遍。在单纯的注水井调剖的基础上,开展了以封堵裂缝大孔道为主、深部调驱相结合技术;调剖剂由单... 国内某低渗透油田(JS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地层出现高渗透层、大孔道、裂缝,注入水窜进,注入水平面上单向突进和剖面上的尖峰状吸水比较普遍。在单纯的注水井调剖的基础上,开展了以封堵裂缝大孔道为主、深部调驱相结合技术;调剖剂由单一的有机体系改为有机+无机复合体系;设计段塞结构以提高后续水驱压力。深部复合调剖工艺技术为提高JS油藏注水开发效果提供了一种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调剖剂 段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水合物-石蜡段塞的结构、组分及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SKIBA Sergey SAGIDULLIN Aleksey +2 位作者 SHAPOVALOVA Alexandra STRELETS Larisa MANAKOV Andrey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69-1275,共7页
为了研究石蜡和水合物混合生成段塞的结构、组成和分解特征,在准静态条件下,从油包水乳状液中获得了3块二氧化碳水合物与石蜡形成的段塞。粉末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实验室制备的段塞中含有蜡和气体水合物;热容量法和差示扫描量... 为了研究石蜡和水合物混合生成段塞的结构、组成和分解特征,在准静态条件下,从油包水乳状液中获得了3块二氧化碳水合物与石蜡形成的段塞。粉末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实验室制备的段塞中含有蜡和气体水合物;热容量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实验表明,在环境压力下段塞中气体水合物的主要成分在268 K左右开始分解,该温度比相同压力下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平衡温度高,说明在低于冰熔点温度(273.2 K)下,段塞中的气体水合物可以有效地自我保护;通过显微观察段塞中水合物的分解过程发现,样品中的气体以小气泡的形式析出,而水合物颗粒本身在此放大倍数下不可见,表明水合物在段塞中高度分散,段塞分解后石蜡以胶状出现;流变性测量实验发现,与含蜡原油相比,段塞分解后的残余物具有较高的动切力和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水合物 水合物-石蜡段塞 段塞结构 水合物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聚合物注入时机及段塞组合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吴文祥 张涛 胡锦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2-335,共4页
在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条件下(45℃,原油粘度~10 mPa·s,清水配制聚合物溶液),取聚合物总用量2020 PV*mg/L,在人造岩心上实验研究了水驱之后不同段塞组合的'普浓聚合物'(浓度1000 mg/L、粘度8.6 mPa·s、分子量1.7×... 在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条件下(45℃,原油粘度~10 mPa·s,清水配制聚合物溶液),取聚合物总用量2020 PV*mg/L,在人造岩心上实验研究了水驱之后不同段塞组合的'普浓聚合物'(浓度1000 mg/L、粘度8.6 mPa·s、分子量1.7×107的HPAM溶液)+'高浓聚合物'(浓度最高达3000 mg/L、粘度最高达369 mPa·s、分子量2.5×107的抗盐聚合物溶液)的驱油效果.在普浓聚合物驱的5个不同时机转注浓度2500 mg/L、粘度315 mPa·s的高浓聚合物,转注时机越早则聚驱采收率越高,前期(不注普浓聚合物)转注为45.1%,中前期(含水降至80%时)转注为44.0%,后期(含水升至98%时)转注为41.0%.注入0.350 PV普浓聚合物后再分别注入浓度在1000~3000 mg/L的抗盐聚合物,随浓度增大,聚驱采收率由35.7%增至41.5%,但增幅迅速减小(4.8%~0.1%).注入0.350 PV普浓聚合物段塞之后依次注入浓度2500 mg/L、分子量递减(2.5×107,2.1×107,1.7×107)、尺寸递减(0.450,0.118,0.100 PV)的3个聚合物段塞,聚驱采收率最高,为48.2%;普浓聚合物段之后注入2500 mg/L的高浓聚合物单段塞或浓度递减(2500~1000 mg/L)的4个抗盐聚合物段塞,聚驱采收值相近但大大降低(41.1%或41.0%).在讨论高浓高粘高分子量聚合物驱油机理时,强调了高粘弹性聚合物溶液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作用.图1表4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聚合物溶液 段塞结构 聚合物驱 提高采收率 驱油机理 微观驱油效率 高分子量聚合物 丙烯酰胺共聚物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筛管完井多段塞完井液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肖驰俊 任霁雯 +3 位作者 黄慧 杨胜利 李强 杨景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2,33,共5页
针对高渗透油藏筛管完井的水平井,研发了包括高黏替浆、防漏酸洗的多段塞完井液技术。第一段塞为高黏度(表观黏度〉100mPa·s)替浆液,是含有多种功能添加剂的交联聚合物凝胶,滤失系数C,在5.32×10^-4~7.74×10^-4m... 针对高渗透油藏筛管完井的水平井,研发了包括高黏替浆、防漏酸洗的多段塞完井液技术。第一段塞为高黏度(表观黏度〉100mPa·s)替浆液,是含有多种功能添加剂的交联聚合物凝胶,滤失系数C,在5.32×10^-4~7.74×10^-4m/min^1/2,对岩心伤害〈15%,破胶后黏度〈2mPa·S,残渣率〈3%。第二段塞为高效配方清洗液。第三段塞为复合酸化解堵液,其组成为:按常规土酸基本原理配制的一种缓速酸,一种降解聚合物的成分(用量0.1%~0.3%时可使聚合物溶液黏度由6mPa·s降至0.447-0.348mPa·s)及助溶剂(用量3%~8%时可使解堵液对岩屑的溶蚀率达到35.0%~78.5%);该解堵液可彻底去除泥饼,对泥浆伤害后的岩心的解堵率高达85%。第四段塞为加入粒度分布符合要求的TR-5油溶性屏蔽暂堵剂的复合酸化解堵液。第五段塞为优质洗井液(氯化铵溶液)。该技术在冀东油田6口井完井中试验获得成功,介绍了G104—5P46井施工中所用各段塞量、挤注压力变化及返排情况。截止2007-07-01,该技术已用于胜利许多油田的40余口井,均获得成功,大幅度提高了筛管完井水平井的产能。表8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井液 段塞结构 替浆液 酸化解堵液 屏蔽暂堵 洗井液 水平井 筛管完井 高渗透油藏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胡5-15井区天然混合羧酸盐/黄胞胶驱油先导试验 被引量:7
6
作者 江建林 郭东方 +4 位作者 李雪峰 赵平文 王新君 吴秀丽 黎贵青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报道了在室内实验研究中得到的混合天然羧酸盐/烷基磺基甜菜碱/黄胞胶复合驱油段塞结构:预冲洗段塞,10g/LKCl溶液;前置聚合物段塞,1500mg/L黄胞胶溶液;主驱油段塞,1.5×104mg/L混合天然羧酸盐+800mg/L烷基磺基甜菜碱DSB+800mg/L黄胞... 报道了在室内实验研究中得到的混合天然羧酸盐/烷基磺基甜菜碱/黄胞胶复合驱油段塞结构:预冲洗段塞,10g/LKCl溶液;前置聚合物段塞,1500mg/L黄胞胶溶液;主驱油段塞,1.5×104mg/L混合天然羧酸盐+800mg/L烷基磺基甜菜碱DSB+800mg/L黄胞胶+5×103mg/L复碱(质量比1∶1的Na2CO3+NaHCO3)溶液;后置聚合物段塞,1000mg/L黄胞胶溶液。在岩心流动实验中0.3PV主段塞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8.19%。胡状集油田胡5 15井区采出程度18.48%,油藏温度86℃,地层水矿化度1.7×105mg/L,Ca2+浓度4799mg/L,Mg2+浓度830mg/L,有油、水井各5口,综合含水已达96%(92%~99%)。从2000 01 24到2001 03 20,在5口注水井中依次注入预冲洗液2920m3,前置液2920m3,主驱油液49640m3(除一口井外均不加复碱),后置液2920m3,5口油井均见效,一些油井有效期超过20个月,油井产油量增加,含水下降,自然递减降低62.7%,采油速度升高0.46%。图3表2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状集油田 胡5-15井区 表面活性剂/生物聚合物驱油剂 混合天然羧酸盐 烷基磺基甜菜碱 黄胞胶 段塞结构 先导驱油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一西区块油藏深部调剖/微生物驱矿场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朝光 赵燕芹 +1 位作者 陈洪 王从领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5-368,共4页
中原油田明一西块油藏温度80℃,综合含水已达85.53%,产量递减偏大。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确定了该油藏深部调剖/微生物驱注入段塞如下:①延迟交联的0.6-0.8 g/L聚合物有机凝胶,预处理段塞;②粒径6-12mm、浓度5-10 g/L的预交联凝胶颗粒悬浮... 中原油田明一西块油藏温度80℃,综合含水已达85.53%,产量递减偏大。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确定了该油藏深部调剖/微生物驱注入段塞如下:①延迟交联的0.6-0.8 g/L聚合物有机凝胶,预处理段塞;②粒径6-12mm、浓度5-10 g/L的预交联凝胶颗粒悬浮液,延迟交联的1-1.5 g/L聚合物有机凝胶,二者交替注入,为复合调剖段塞;③清水段塞;④组合菌菌数>108个/mL的菌液1%稀释液,微生物段塞,段塞尺寸0.02-0.15 PV。用长1.8 m的3支长填砂管在80℃进行微生物驱油,注入0.2 PV菌液,在水驱基础上分别提高采收率12.1%、8.2%、13.3%。2005年6月在2个井组,2005年10月在3个井组,开始实施深部调剖/微生物驱联合试验,4个段塞尺寸(m3)分别为200、1500-2000,800,3100-3800,复合调剖段塞中凝胶颗粒与聚合物凝胶体积比为2∶3,交替3-4次,17口对应油井中有12口见效,平均单井日产油量由3.2 t升至7.5 t,平均含水由84.6%降至73.6%,截止2006-02-12,单井平均累计增产油199.7 t。表4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剖 微生物驱油 联合作业 段塞结构设计 现场试驱 中原明一西块 提高原油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