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MnNiMoR大型高压段塞流捕集器设计与制造要点
1
作者 陈林袁 徐文芳 +4 位作者 贾磊 张婷 陈建华 王海鹏 谢腾腾 《石油化工设备》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介绍了一台大型高压容器式段塞流捕集器的结构参数、工作原理、材料选择、封头连接、接管与筒体焊接等设计考虑要点,以及焊接、无损检测、吊装等制造控制要点。此容器式段塞流捕集器专为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项目“深海一号”二期工程设... 介绍了一台大型高压容器式段塞流捕集器的结构参数、工作原理、材料选择、封头连接、接管与筒体焊接等设计考虑要点,以及焊接、无损检测、吊装等制造控制要点。此容器式段塞流捕集器专为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项目“深海一号”二期工程设计,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海上最大的容器式段塞流捕集器,其设计解决了常规材料+结构设计方案存在的质量超标问题,提升了设备制造的经济性和使用安全性,可为大型容器式段塞流捕集器的设计制造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流捕集器 大型 高压 大壁厚 复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塞流捕集器管线穿孔原因分析
2
作者 郭增伍 杨阳 柴圆圆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3期26-28,共3页
腐蚀问题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文章通过宏观检查及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流体冲蚀模拟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海上平台某段塞流捕集器管线的三通穿孔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介质腐蚀、流体冲蚀、... 腐蚀问题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文章通过宏观检查及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流体冲蚀模拟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海上平台某段塞流捕集器管线的三通穿孔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介质腐蚀、流体冲蚀、应力腐蚀等不是引起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焊缝和熔合区组织的不均匀性引起了局部优先腐蚀,此处的紊流加剧冲蚀,长期作用下形成腐蚀穿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流捕集器 管线穿孔 焊缝 魏式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塞流捕集器控制系统方案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温凯伦 路宏 +2 位作者 李鹏程 高小永 段梦兰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260,共8页
多相混输管线在海上油气输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控制多相混输过程中产生的段塞流而引起的捕集器内液位和压力波动,本研究基于某海上气田混输管线实际工况,利用OLGA软件建立了该气田混输管线及段塞流捕集器混输过程多相流动仿真模... 多相混输管线在海上油气输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控制多相混输过程中产生的段塞流而引起的捕集器内液位和压力波动,本研究基于某海上气田混输管线实际工况,利用OLGA软件建立了该气田混输管线及段塞流捕集器混输过程多相流动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单回路控制、选择性控制、前馈-反馈选择性控制等3种控制系统方案,并从系统的跟踪性能展开分析,对比了不同控制系统捕集器液位、压力及液相出口流量的闭环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前馈-反馈选择性系统在动态阶段由于前馈回路的存在,曲线的过渡过程最短,波动最小,且进入稳态后的曲线表现最为平稳,故推荐选用前馈-反馈选择性控制作为目标气田段塞流捕集器的控制方案。采用该方案可及时有效地稳定捕集器的液位及压力,并带有捕集器液位及出口管线流量防超限功能,能很好地满足实际安全生产要求。本文为多相混输过程中段塞流捕集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混输 段塞流捕集器 控制系统 单回路控制 选择性控制 前馈-反馈选择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塞流捕集器选型及设计思路 被引量:16
4
作者 宁铜 许言 +1 位作者 赵建彬 王志超 《天然气与石油》 2013年第4期12-14,6,共3页
为了避免油气田长距离集输和清管作业产生较大段塞流对管道末端的接收、处理装置造成影响,通常在集输管道末端设置段塞流捕集器,处理清管段塞溢流和稳定液相流量。段塞流捕集器既可以起到油气分离作用,又能起到稳定去下游处理设施的液... 为了避免油气田长距离集输和清管作业产生较大段塞流对管道末端的接收、处理装置造成影响,通常在集输管道末端设置段塞流捕集器,处理清管段塞溢流和稳定液相流量。段塞流捕集器既可以起到油气分离作用,又能起到稳定去下游处理设施的液相流量,同时具有一定储存液量的作用,但设计选型中常常出现分离效率不合格、设备选型不经济,以及液位控制无法满足操作要求等问题。鉴于此,在设计段塞流捕集器时,需从技术指标、施工难度和经济投资等方面综合考虑段塞流捕集器的选型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流捕集器 选型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塞流捕集器的结构设计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冰 《石油工程建设》 2009年第S1期165-166,5,共3页
段塞流捕集器是位于管道出口和下游油气处理设备之间的油气初级分离设备,在最大液塞到达时,可有效分离和捕集段塞内液体,防止分离器内液位过高,确保下游设备正常工作,消除段塞体进入捕集器带来的冲击力,完成油气水初步分离。文章介绍了... 段塞流捕集器是位于管道出口和下游油气处理设备之间的油气初级分离设备,在最大液塞到达时,可有效分离和捕集段塞内液体,防止分离器内液位过高,确保下游设备正常工作,消除段塞体进入捕集器带来的冲击力,完成油气水初步分离。文章介绍了段塞流捕集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流捕集器 工作原理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输系统段塞流捕集器的动态模拟及选型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国栋 张国强 惠晓荣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35,共2页
采用OLGA多相流瞬态模拟软件对混输管线进行段塞跟踪模拟,从而获取管线运行工况及最大段塞液量和持续时间。根据分离器的选型系列,需选三列DN 3 600 mm×18 000 mm的段塞捕集器才能满足要求。应用简化模型,模拟18-3000管线正常运行... 采用OLGA多相流瞬态模拟软件对混输管线进行段塞跟踪模拟,从而获取管线运行工况及最大段塞液量和持续时间。根据分离器的选型系列,需选三列DN 3 600 mm×18 000 mm的段塞捕集器才能满足要求。应用简化模型,模拟18-3000管线正常运行及清管过程中后部段塞流捕集器的运行情况,由模拟结果可知,管线设定的正常液位为1m,当清管段塞到来时,捕集器内液位最大值为2.2m,能接受全部来液量且控制在高低液位之间,段塞过后液位能及时恢复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流捕集器 管式 容积式 多相流 模拟 OL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终端段塞流捕集器改造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鹏程 刘渊 +1 位作者 江志华 王军 《天然气与石油》 2019年第1期15-19,共5页
东方13-2气田群投产后,已建登陆管道凝析油输量增大,造成海管清管段塞量增加至原设计值的4倍,终端捕集器无法满足处理需要。基于终端工艺设施现状,结合2条登陆海管清管段塞量的变化及捕集器设计原则,研究出终端捕集器改造方案,即为乐东... 东方13-2气田群投产后,已建登陆管道凝析油输量增大,造成海管清管段塞量增加至原设计值的4倍,终端捕集器无法满足处理需要。基于终端工艺设施现状,结合2条登陆海管清管段塞量的变化及捕集器设计原则,研究出终端捕集器改造方案,即为乐东海管新建1台容器式捕集器,为东方海管新建1座指状捕集器,同时已建的东方与乐东指状捕集器调整为清管液临时储存设施。整套改造方案使新建捕集器容积减小三分之二,节省工程投资近2 0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流捕集器 清管 改造 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第二天然气处理厂集气工艺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苏欣 刘有超 +2 位作者 秦璇 郭佳春 杨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92,125,共4页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第一天然气处理厂集气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气液分离器分离乳化油效果不明显、段塞流捕集器容量偏小、上游来液含较多乳化油严重影响下游凝析油稳定装置的平稳运行等问题,为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有必要对即将投产的...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第一天然气处理厂集气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气液分离器分离乳化油效果不明显、段塞流捕集器容量偏小、上游来液含较多乳化油严重影响下游凝析油稳定装置的平稳运行等问题,为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有必要对即将投产的阿姆河第二天然气处理厂集气装置的工艺进行优化。从优化段塞流捕集器形式、增加分离缓冲设备和优化布局等因素综合考虑,采取了以下5项优化措施:①分别设置高低含硫天然气集气系统以满足下游酸气处理工艺要求;②采用新型高效段塞流捕集器提高气液分离效率;③增设缓冲沉降罐减小乳化油对下游装置的影响;④优化了设备平面布置增加操作舒适性;⑤完善安全放空系统,保证系统本质安全。优化后的集气装置能实现原料气气液高效分离、计量,对高低含硫系统硫化氢含量进行监测并对气量实现实时调配,确保了系统平稳高效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库曼斯坦 阿姆河第二天然气处理厂 段塞流捕集器 缓冲沉降罐 设备平面布置 紧急截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气液混输管线的段塞流问题 被引量:4
9
作者 龚宁 《中国海洋平台》 1993年第4期165-170,共6页
论述了海上气液混输管线段塞流产生的机理,以及有关段塞流的研究,解决段塞流的方法和计算软件的发展过程,对几个与之有关的工艺设备和参数一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混输 段塞流 段塞流捕集器 通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液混输管道在清管工况下的瞬态流动规律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9
10
作者 岑康 江鑫 +2 位作者 朱远星 杨静 昝林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136,共6页
针对目前对高含硫气液混输管道清管工况瞬态流动规律认识不足,导致管道设计压力与终端段塞流捕集器尺寸不好确定的问题,以某高含硫气田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清管过程中管道起点压力、管道终端排液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管... 针对目前对高含硫气液混输管道清管工况瞬态流动规律认识不足,导致管道设计压力与终端段塞流捕集器尺寸不好确定的问题,以某高含硫气田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清管过程中管道起点压力、管道终端排液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管内气相流速与原料气气液比对清管工况的影响,进而提出了高含硫气液混输管道设计压力与终端段塞流捕集器尺寸的优化确定方法:①当管内气相流速介于2~6 m/s时,清管中管道起点压力超压现象不明显,清管时宜将管内气相流速控制在此范围内;②当管内气相流速或气液比减小时,清管中管道起点压力峰值和终端排液量均将增大,但不同管道的增大幅度并不一致,管道越长、高程差越大,其增加幅度越大;③在设计阶段,应根据管道运行后期可能会遇到的低管内气相流速与低气液比工况参数来确定管道合理的设计压力与段塞流捕集器尺寸.该成果可为高含硫气液混输管道的优化设计与清管操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 气液混输管道 清管 瞬态流动规律 管道设计压力 段塞流捕集器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产时温度对气液两相流管道输送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雪利 邸俊杰 +4 位作者 王帅 季长华 汪敏 张明思 郭小强 《节能技术》 CAS 2015年第3期283-286,共4页
为研究投产时入口流体温度、环境温度对气液两相流管道输送的影响,采用OLGA多相流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外输管道传热模型,得到投产初期不同输送温度下管道末端段塞流捕集器的油气处理量;分析了季节因素导致的地温差异对气液两相流管道输送... 为研究投产时入口流体温度、环境温度对气液两相流管道输送的影响,采用OLGA多相流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外输管道传热模型,得到投产初期不同输送温度下管道末端段塞流捕集器的油气处理量;分析了季节因素导致的地温差异对气液两相流管道输送的影响;得到由于温度差异导致的管道内压力、总积液量、气液两相体积流量的变化。在相同输送条件下流体温度越低管道末端分离出的液相体积流量越大,管道内的总积液量也越大;相反,随着流体温度的升高,管道末端分离出的液量逐渐减少,管道内的总积液量也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产 两相流 温度 积液量 段塞流捕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油气多相混输系统工程设计 被引量:9
12
作者 宋承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7-110,共4页
与油气分输常规工艺相比,长距离油气混输工艺具有明显的降低投资规模的优势,可使自然条件恶劣的海上油气田和边际油气田实现有效开发。但长距离油气混输技术也是流体输送领域中最为复杂的技术之一,目前刚刚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为此,介... 与油气分输常规工艺相比,长距离油气混输工艺具有明显的降低投资规模的优势,可使自然条件恶劣的海上油气田和边际油气田实现有效开发。但长距离油气混输技术也是流体输送领域中最为复杂的技术之一,目前刚刚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为此,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运用"九五"期间对这一技术攻关取得的成果,设计建成了我国石油行业规模最大的油气混输系统——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下油田长距离油气混输系统工程的经验,分析了工程概况与主要特点,讨论了需要解决的5个关键技术问题:①长距离起伏敷设混输管道压降的准确预测与管径优化;②强烈段塞流的捕集与末端分离器的平稳运行技术;③首站与混输干线事故流程的设置与控制技术;④混输干线投运与停输再启动瞬态工况的准确预测与操作程序;⑤H2S应力腐蚀与氢致开裂的抑制技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9项工艺技术措施。上述项目一次性投产成功,投产后平稳运行至今,开创了中国石油行业大输量、长距离油气多相混输系统工程设计的先例,其输量、长度、百万吨产能投资综合指标等都进入世界前列,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十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混输 长距离输送 工程设计 段塞流捕集器 关联气液分离 压降计算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生产系统开井顺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鞠朋朋 武志坤 +2 位作者 罗彭 唐敏 张欢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0年第7期35-37,共3页
文章简要概述了水下生产系统开井时海管出口段塞流对下游设备的冲击,通过优化开井顺序,尽快建立海管最小输量,保证海管滞液量被携带出海管,从而降低对下游设备的段塞流冲击。按照单井配产由高至低的顺序开井,单井回接软管预充MEG被生产... 文章简要概述了水下生产系统开井时海管出口段塞流对下游设备的冲击,通过优化开井顺序,尽快建立海管最小输量,保证海管滞液量被携带出海管,从而降低对下游设备的段塞流冲击。按照单井配产由高至低的顺序开井,单井回接软管预充MEG被生产流体携带出海管,形成几个小型段塞流,从而减小对下游段塞流捕集器缓冲容积的要求,保证平稳开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流 开井顺序 段塞流捕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海管掺气混输工艺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聚锋 朱永东 +1 位作者 朱凯 贺三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10年第6期51-54,共4页
利用OLGA2000多相流瞬态模拟软件,对LD10-1CEP至陆地终端的输油管线每天增输5×104m3天然气的工艺可行性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实行油气混输,虽然海管中会出现段塞流,但并不严重,未出现严重段塞流。为了控制段塞流,仅需在... 利用OLGA2000多相流瞬态模拟软件,对LD10-1CEP至陆地终端的输油管线每天增输5×104m3天然气的工艺可行性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实行油气混输,虽然海管中会出现段塞流,但并不严重,未出现严重段塞流。为了控制段塞流,仅需在终端设置一个分离器或段塞流捕集器即可。经过计算,段塞流捕集器的理论最小容积为39.71 m3,在安全系数为1.5时,其容积为59.56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混输 段塞流 模拟 段塞流捕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崖城13-4气田湿气贸易计量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雪梅 罗军 仇晨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针对崖城13-4气田的来气是未脱水、脱烃的湿气以及海管段塞流、溶解气对油水计量精度的影响等问题,借鉴多相流量计计量原理,采用GLCC气液分离器+段塞流捕集器+贸易计量的整橇设计方案,设计了该气田湿气贸易计量系统,并对系统分离设备和... 针对崖城13-4气田的来气是未脱水、脱烃的湿气以及海管段塞流、溶解气对油水计量精度的影响等问题,借鉴多相流量计计量原理,采用GLCC气液分离器+段塞流捕集器+贸易计量的整橇设计方案,设计了该气田湿气贸易计量系统,并对系统分离设备和计量设备进行了选取,实现了多种类型分离器及流量计组合的不进行脱水、脱烃的湿气在线计量,并达到了气、油、水三相计量不确定度低于3%的要求。崖城13-4气田湿气贸易计量系统的成功应用可为今后类似气田开发贸易计量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城13-4气田 湿气贸易计量系统 整橇设计 气液分离 段塞流捕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混输管道清管段塞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文光 万宇飞 +2 位作者 曲兆光 刘春雨 刘际海 《石油工程建设》 2017年第4期44-46,共3页
海底油气混输管道在进行清管操作时,清管段塞会对下游的平台生产流程及设备带来冲击、振动等影响。在管道与平台连接处安装段塞流捕集器能够有效减小清管段塞造成的不利影响,但受平台面积的限制,段塞流捕集器的尺寸不宜过大。以渤海某... 海底油气混输管道在进行清管操作时,清管段塞会对下游的平台生产流程及设备带来冲击、振动等影响。在管道与平台连接处安装段塞流捕集器能够有效减小清管段塞造成的不利影响,但受平台面积的限制,段塞流捕集器的尺寸不宜过大。以渤海某油田的新建海底管道为例,分别研究管径、出口压力、管道输量等因素对清管段塞体积的影响规律,进而提出控制清管段塞体积、优化段塞流捕集器尺寸的可行措施。研究计算表明,通过优化清管操作,可将该海底管道的清管段塞体积由28.4 m^3减小至14.0 m^3左右,优化了捕集器的尺寸,减少了工程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管段塞 影响因素分析 段塞流捕集器 尺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输海底管道进站调压阀安装位置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李鹏程 江志华 +1 位作者 王军 张文欣 《石油工程建设》 2019年第5期43-45,共3页
混输海底管道进站压力稳定对保障陆地终端向下游用户提供可靠的气质与气量十分重要,进站调压阀是控制进站压力的重要元件。针对进站调压阀安装在段塞流捕集器上游或下游的情况,分析其对段塞流捕集器最大操作压力的确定、清管过程中终端... 混输海底管道进站压力稳定对保障陆地终端向下游用户提供可靠的气质与气量十分重要,进站调压阀是控制进站压力的重要元件。针对进站调压阀安装在段塞流捕集器上游或下游的情况,分析其对段塞流捕集器最大操作压力的确定、清管过程中终端向下游用户供气及终端操作模式调整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进站调压阀安装在段塞流捕集器下游可有效保障向终端用户供气的气质和气量,安装在段塞流捕集器上游可降低段塞流捕集器最大操作压力,优化工程投资;调压阀安装位置应结合陆地终端装置运营模式、下游用户供气要求以及项目投资等因素综合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站调压阀 安装位置 段塞流捕集器 混输海底管道 清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Z20-2凝析气田两相流管线的设计与实践
18
作者 安维杰 陈荣旗 《中国海洋平台》 1994年第Z1期91-98,共8页
位于中国海域的第一条直径12",长度为51Km的两相流海底管线经仔细研究后已完成设计和安装,并于1993年初夏投入运行。 实践证明,段塞流捕集器是两相流管线设计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的设计给我们提供许多启示,主要有:最大滞液量的确定... 位于中国海域的第一条直径12",长度为51Km的两相流海底管线经仔细研究后已完成设计和安装,并于1993年初夏投入运行。 实践证明,段塞流捕集器是两相流管线设计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的设计给我们提供许多启示,主要有:最大滞液量的确定 精心设计段塞流捕集器的结构 段塞流捕集器下游设分离器的必要性 段塞流捕集器处理能力有合理的设计余量 操作经验与清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清管 液体滞液量 段塞流捕集器 处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首座储气库正式投产采气
19
作者 马强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年第1期36-36,共1页
经过151 h平压、升压,双6储气库系统压力升至9 MPa,达到天然气采出压力。12月14日14时12分,零下12℃严寒笼罩下的双6储气库外输调节阀正式打开,地下储气库中天然气被缓缓采出,标志着东北首座储气库采气工作一次投产成功。
关键词 储气库 外输 平压 段塞流捕集器 辽河油田公司 生产分离 注气 输配管网 开井 消防安全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