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跨文化研究的殖民无意识
被引量:
4
1
作者
顾明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39,共7页
由于殖民主义500年的扩张历史,殖民主义的影响在全球无处不在,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都深受其影响,只是表现形式大不相同而已。由于殖民主义的历史和深刻影响,全球的文化意识虽然在政治层面与过去的殖民主义已无多少直接的关联,但其核心本质...
由于殖民主义500年的扩张历史,殖民主义的影响在全球无处不在,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都深受其影响,只是表现形式大不相同而已。由于殖民主义的历史和深刻影响,全球的文化意识虽然在政治层面与过去的殖民主义已无多少直接的关联,但其核心本质并没有改变,只是以新殖民主义的面貌呈现,而新殖民主义的精神内核就是汉学主义理论所探讨的文化无意识。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世界范围的文化无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会表现为殖民无意识及其变体。文化无意识是阻碍不同文化传统之间健康交流的无形障碍,文化无意识的去殖民化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无意识
文化
无意识
精神
殖民
去
殖民
化
汉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去殖民性与文化无意识的去殖民化
2
作者
顾明栋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2,229,共12页
“去殖民性”标志着文化研究的一个新转向。对去殖民性运动的主要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旨在回答以下问题:去殖民性究竟是什么?它当前的状况如何?其终极目标是什么?所谓的“去殖民性转向”是否有理有据?现有的去殖民性理论的盲点与洞见分...
“去殖民性”标志着文化研究的一个新转向。对去殖民性运动的主要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旨在回答以下问题:去殖民性究竟是什么?它当前的状况如何?其终极目标是什么?所谓的“去殖民性转向”是否有理有据?现有的去殖民性理论的盲点与洞见分别是什么?殖民主义为何难以根除?其拒绝退场的内在逻辑和机制是什么?未被殖民过的国家和地区是否有必要进行文化意识的去殖民化?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去殖民性?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可得出结论:殖民无意识是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精神殖民和文化殖民的隐性逻辑,构成了实现去殖民性长久的认识论障碍。由于殖民主义曾席卷全球,殖民无意识存在于全世界人们的文化无意识之中,只是内容和形式不同而已。因此,欲对文化无意识进行去殖民化,在去殖民性运动中,应该以文化无意识的多向度去殖民化,作为去殖民性实践的必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
殖民
性
去
殖民
化
后
殖民
主义
殖民无意识
文化
无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文化无意识的双向去殖民化
被引量:
9
3
作者
顾明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95,共10页
殖民主义之所以曾在全世界无往而不胜,绝不仅仅是因为其船坚炮利的硬实力,还有其建立在启蒙理性和现代性之上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全世界人民(无论是殖民者还是被殖民者)的心理深层打上了西方文化优越、非西方文化低...
殖民主义之所以曾在全世界无往而不胜,绝不仅仅是因为其船坚炮利的硬实力,还有其建立在启蒙理性和现代性之上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全世界人民(无论是殖民者还是被殖民者)的心理深层打上了西方文化优越、非西方文化低劣的烙印,达到了对非西方国家和人民实行精神殖民的深层目的。这种精神殖民的核心就是通过文化无意识而得以实现的。全球的文化无意识本质就是殖民无意识,对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并无例外,不同之处只是在于发生原因、心理机制、实际运作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因此,文化无意识的去殖民化必须是双向的。分析世界范围内文化意识的殖民性及其在不同社会和不同身份的人群中的表现,考察前殖民宗主国家人们的文化无意识,反思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自我殖民和精神殖民,既可为前殖民宗主国的人民去除文化自大,也可给发展中国家人民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一些概念性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无意识
去
殖民
化
殖民无意识
精神
殖民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文化研究的“去殖民性”转向
被引量:
4
4
作者
顾明栋
彭秀银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去殖民性”是21世纪初在文化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理论,该理论首先由拉美的思想家和学者提出,逐渐在西方思想和理论界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并已发展为文化研究的“去殖民性”转向。通过对“去殖民性”理论和现状进行批判性反思,可以审...
“去殖民性”是21世纪初在文化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理论,该理论首先由拉美的思想家和学者提出,逐渐在西方思想和理论界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并已发展为文化研究的“去殖民性”转向。通过对“去殖民性”理论和现状进行批判性反思,可以审视其与后殖民研究的异同,厘清跨文化研究领域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从而给终极去殖民化和后殖民研究提出中国学者的不同见解。需要反思的问题主要涉及“去殖民性”的概念、该概念产生的背景、“去殖民性”的理论现状和终极目标、其与后殖民研究的关系,以及该理论的洞见、盲点、缺憾和补救策略等等。通过反思我们提出“殖民无意识”概念,并认为殖民无意识是殖民主义软实力的内在逻辑,也是实现去殖民性目标的终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
殖民
性
殖民
主义
殖民无意识
后
殖民
研究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跨文化研究的殖民无意识
被引量:
4
1
作者
顾明栋
机构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39,共7页
文摘
由于殖民主义500年的扩张历史,殖民主义的影响在全球无处不在,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都深受其影响,只是表现形式大不相同而已。由于殖民主义的历史和深刻影响,全球的文化意识虽然在政治层面与过去的殖民主义已无多少直接的关联,但其核心本质并没有改变,只是以新殖民主义的面貌呈现,而新殖民主义的精神内核就是汉学主义理论所探讨的文化无意识。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世界范围的文化无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会表现为殖民无意识及其变体。文化无意识是阻碍不同文化传统之间健康交流的无形障碍,文化无意识的去殖民化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殖民无意识
文化
无意识
精神
殖民
去
殖民
化
汉学主义
分类号
G0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去殖民性与文化无意识的去殖民化
2
作者
顾明栋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美国达拉斯得州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2,229,共12页
文摘
“去殖民性”标志着文化研究的一个新转向。对去殖民性运动的主要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旨在回答以下问题:去殖民性究竟是什么?它当前的状况如何?其终极目标是什么?所谓的“去殖民性转向”是否有理有据?现有的去殖民性理论的盲点与洞见分别是什么?殖民主义为何难以根除?其拒绝退场的内在逻辑和机制是什么?未被殖民过的国家和地区是否有必要进行文化意识的去殖民化?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去殖民性?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可得出结论:殖民无意识是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精神殖民和文化殖民的隐性逻辑,构成了实现去殖民性长久的认识论障碍。由于殖民主义曾席卷全球,殖民无意识存在于全世界人们的文化无意识之中,只是内容和形式不同而已。因此,欲对文化无意识进行去殖民化,在去殖民性运动中,应该以文化无意识的多向度去殖民化,作为去殖民性实践的必要步骤。
关键词
去
殖民
性
去
殖民
化
后
殖民
主义
殖民无意识
文化
无意识
Keywords
Decoloniality
Decolonization
Post-colonialism
Colonial unconsciousness
Cultural unconsciousness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文化无意识的双向去殖民化
被引量:
9
3
作者
顾明栋
机构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95,共10页
文摘
殖民主义之所以曾在全世界无往而不胜,绝不仅仅是因为其船坚炮利的硬实力,还有其建立在启蒙理性和现代性之上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全世界人民(无论是殖民者还是被殖民者)的心理深层打上了西方文化优越、非西方文化低劣的烙印,达到了对非西方国家和人民实行精神殖民的深层目的。这种精神殖民的核心就是通过文化无意识而得以实现的。全球的文化无意识本质就是殖民无意识,对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并无例外,不同之处只是在于发生原因、心理机制、实际运作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因此,文化无意识的去殖民化必须是双向的。分析世界范围内文化意识的殖民性及其在不同社会和不同身份的人群中的表现,考察前殖民宗主国家人们的文化无意识,反思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自我殖民和精神殖民,既可为前殖民宗主国的人民去除文化自大,也可给发展中国家人民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一些概念性启发。
关键词
文化
无意识
去
殖民
化
殖民无意识
精神
殖民
文化自信
分类号
D066 [政治法律—政治学]
G0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文化研究的“去殖民性”转向
被引量:
4
4
作者
顾明栋
彭秀银
机构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文摘
“去殖民性”是21世纪初在文化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理论,该理论首先由拉美的思想家和学者提出,逐渐在西方思想和理论界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并已发展为文化研究的“去殖民性”转向。通过对“去殖民性”理论和现状进行批判性反思,可以审视其与后殖民研究的异同,厘清跨文化研究领域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从而给终极去殖民化和后殖民研究提出中国学者的不同见解。需要反思的问题主要涉及“去殖民性”的概念、该概念产生的背景、“去殖民性”的理论现状和终极目标、其与后殖民研究的关系,以及该理论的洞见、盲点、缺憾和补救策略等等。通过反思我们提出“殖民无意识”概念,并认为殖民无意识是殖民主义软实力的内在逻辑,也是实现去殖民性目标的终极障碍。
关键词
去
殖民
性
殖民
主义
殖民无意识
后
殖民
研究
文化研究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跨文化研究的殖民无意识
顾明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去殖民性与文化无意识的去殖民化
顾明栋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文化无意识的双向去殖民化
顾明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文化研究的“去殖民性”转向
顾明栋
彭秀银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