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降雨入渗下残积土坡失稳因素的敏感程度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阙云
胡昌斌
姚晓琴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9-473,共5页
以福州地区典型残积土为例,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分析了降雨条件、土质物理力学参数、边坡几何形态等11种因素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然后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以上因素对于边坡稳定性的敏感程度与权重。结果表明:降雨条件下影响边坡稳...
以福州地区典型残积土为例,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分析了降雨条件、土质物理力学参数、边坡几何形态等11种因素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然后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以上因素对于边坡稳定性的敏感程度与权重。结果表明:降雨条件下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中,土体有效粘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权重最大且相当;降雨强度是诱发残积土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建议加强排水功能,减少降雨对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其余因素均对残积土边坡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权重值大小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残积土坡
失稳因素
灰色关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短时冻区冰雪消融对残积土坡非平衡渗流与稳定性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阙云
邓翔宇
陈嘉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83,共11页
为揭示短时冻区冰雪消融对残积土坡非平衡渗流与稳定性作用机理,分别基于非饱和渗流模型与非平衡流模型,分析福建省冰雪消融诱发某一边坡的失稳原因,并研究不同大孔隙直径、间距、弯曲率及长度对考虑非平衡流的边坡水分场与安全系数的...
为揭示短时冻区冰雪消融对残积土坡非平衡渗流与稳定性作用机理,分别基于非饱和渗流模型与非平衡流模型,分析福建省冰雪消融诱发某一边坡的失稳原因,并研究不同大孔隙直径、间距、弯曲率及长度对考虑非平衡流的边坡水分场与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非平衡渗流相比于非饱和渗流对于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明显更大,采用非平衡流理论可合理解释冰雪消融条件诱发残积土边坡失稳机理;增大大孔隙直径可增大大孔隙域与周围基质域的水分交换量,减缓水流的优先传导作用并使孔隙水压力增长,从而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增加大孔隙长度,延长了水分的传导路径,削弱大孔隙域内水分的积累效果,对于边坡安全系数有一定影响;增加大孔隙弯曲率对于基质域含水率及边坡安全系数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边坡安全系数与大孔隙间距之间存在安全系数最小的临界间距,间距过大导致大孔隙群的优先流效应无法发挥;间距过小导致大孔隙间非平衡流相互叠加与干扰,削弱大孔隙对于深处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因此,对于短时冻区冰雪消融诱发含大孔隙边坡的失稳问题,应考虑非平衡流的影响,尤其是大孔隙间距与长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积土坡
短时冻区
冰雪消融
非平衡流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降雨入渗下残积土坡的失稳机理与加固治理
被引量:
3
3
作者
柯云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5,共4页
针对典型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分析了降雨入渗条件对残积土边坡渗流场与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加固治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边坡近坡表处的最大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率均随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
针对典型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分析了降雨入渗条件对残积土边坡渗流场与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加固治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边坡近坡表处的最大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率均随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从坡顶往下呈现大—小—大的变化趋势,且影响深度均随之增大;边坡稳定性在降雨初期下降比较显著,随着降雨历时增大,边坡稳定性下降趋势变缓并逐渐趋于一稳定值;当降雨历时较短时,降雨强度仅改变了近坡表附近的孔隙水压力分布及含水量,降雨强度对于边坡浅层溜方的影响不容忽视。鉴于基质吸力对边坡稳定影响很大,建议在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基质吸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残积土坡
饱和—非饱和渗流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坡前端推力对降雨入渗响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许旭堂
简文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547-3554,共8页
降雨入渗可引起坡体前端推力发生显著改变,影响土坡的稳定和安全。利用构建好的降雨模拟和监测系统,对降雨诱发非饱和残积土坡失稳过程进行全方位、多参量的实时监测,着重分析不同位置、坡度、密实度和不同降雨条件下坡体前端推力的时...
降雨入渗可引起坡体前端推力发生显著改变,影响土坡的稳定和安全。利用构建好的降雨模拟和监测系统,对降雨诱发非饱和残积土坡失稳过程进行全方位、多参量的实时监测,着重分析不同位置、坡度、密实度和不同降雨条件下坡体前端推力的时变规律。结果表明:边坡上部土体含水率、吸力、坡体变形和下滑推力变化幅度较大,速度较快,而下部土体变化幅度较小,速度较慢;坡体前端推力变化可分为缓慢增加、加速上升和雨后衰减3个阶段,降雨过程中陡坡和高密实度边坡反映较为强烈,下滑推力峰值大于缓坡和低密实度边坡;降雨作用下新边坡坡体应力状态变化明显,较易失稳,而老边坡则相对比较稳定;高密实度和陡坡坡体内部的高应力区域在二次或多次降雨后可完全释放,边坡具有高水平的雨后剩余下滑力和更显著的土体软化效应。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揭示闽东南地区降雨入渗对非饱和土坡的影响机制及对非饱和土强度与稳定性的弱化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端推力
非饱和
残积土坡
时变规律
剩余下滑力
土体软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雨入渗下残积土坡失稳因素的敏感程度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阙云
胡昌斌
姚晓琴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9-47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8045)
福建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JA08016)
福州大学人才基金资助项目(XRC-0814)
文摘
以福州地区典型残积土为例,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分析了降雨条件、土质物理力学参数、边坡几何形态等11种因素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然后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以上因素对于边坡稳定性的敏感程度与权重。结果表明:降雨条件下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中,土体有效粘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权重最大且相当;降雨强度是诱发残积土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建议加强排水功能,减少降雨对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其余因素均对残积土边坡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权重值大小相差不大。
关键词
降雨入渗
残积土坡
失稳因素
灰色关联法
Keywords
rainfall infiltration
residual soil slope
instable factor
grey correlation method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时冻区冰雪消融对残积土坡非平衡渗流与稳定性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阙云
邓翔宇
陈嘉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出处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8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2215
41772297)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J01185)
文摘
为揭示短时冻区冰雪消融对残积土坡非平衡渗流与稳定性作用机理,分别基于非饱和渗流模型与非平衡流模型,分析福建省冰雪消融诱发某一边坡的失稳原因,并研究不同大孔隙直径、间距、弯曲率及长度对考虑非平衡流的边坡水分场与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非平衡渗流相比于非饱和渗流对于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明显更大,采用非平衡流理论可合理解释冰雪消融条件诱发残积土边坡失稳机理;增大大孔隙直径可增大大孔隙域与周围基质域的水分交换量,减缓水流的优先传导作用并使孔隙水压力增长,从而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增加大孔隙长度,延长了水分的传导路径,削弱大孔隙域内水分的积累效果,对于边坡安全系数有一定影响;增加大孔隙弯曲率对于基质域含水率及边坡安全系数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边坡安全系数与大孔隙间距之间存在安全系数最小的临界间距,间距过大导致大孔隙群的优先流效应无法发挥;间距过小导致大孔隙间非平衡流相互叠加与干扰,削弱大孔隙对于深处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因此,对于短时冻区冰雪消融诱发含大孔隙边坡的失稳问题,应考虑非平衡流的影响,尤其是大孔隙间距与长度的影响。
关键词
残积土坡
短时冻区
冰雪消融
非平衡流
稳定性
Keywords
residual soil slope
short-term frozen zone
snowmelt
non-equilibrium flow
stability
分类号
U416.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雨入渗下残积土坡的失稳机理与加固治理
被引量:
3
3
作者
柯云斌
机构
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5,共4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饱和路基土的吸力行为及重载交通荷载下的力学行为研究"(2009J05121)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重载下路面与软土地基动力共同作用及路面破坏机制研究"(JA08016)
文摘
针对典型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分析了降雨入渗条件对残积土边坡渗流场与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加固治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边坡近坡表处的最大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率均随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从坡顶往下呈现大—小—大的变化趋势,且影响深度均随之增大;边坡稳定性在降雨初期下降比较显著,随着降雨历时增大,边坡稳定性下降趋势变缓并逐渐趋于一稳定值;当降雨历时较短时,降雨强度仅改变了近坡表附近的孔隙水压力分布及含水量,降雨强度对于边坡浅层溜方的影响不容忽视。鉴于基质吸力对边坡稳定影响很大,建议在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基质吸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降雨
残积土坡
饱和—非饱和渗流
加固
Keywords
rainfall
granite residual soil slope
saturated-unsaturated seepage
reinforcing treatment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坡前端推力对降雨入渗响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许旭堂
简文彬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福州大学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研究所
福建省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547-355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702288)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No.JAT170173)
+1 种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5J0116)
交通土建师资队伍博士化国际化工程(No.113-612014051)~~
文摘
降雨入渗可引起坡体前端推力发生显著改变,影响土坡的稳定和安全。利用构建好的降雨模拟和监测系统,对降雨诱发非饱和残积土坡失稳过程进行全方位、多参量的实时监测,着重分析不同位置、坡度、密实度和不同降雨条件下坡体前端推力的时变规律。结果表明:边坡上部土体含水率、吸力、坡体变形和下滑推力变化幅度较大,速度较快,而下部土体变化幅度较小,速度较慢;坡体前端推力变化可分为缓慢增加、加速上升和雨后衰减3个阶段,降雨过程中陡坡和高密实度边坡反映较为强烈,下滑推力峰值大于缓坡和低密实度边坡;降雨作用下新边坡坡体应力状态变化明显,较易失稳,而老边坡则相对比较稳定;高密实度和陡坡坡体内部的高应力区域在二次或多次降雨后可完全释放,边坡具有高水平的雨后剩余下滑力和更显著的土体软化效应。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揭示闽东南地区降雨入渗对非饱和土坡的影响机制及对非饱和土强度与稳定性的弱化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关键词
前端推力
非饱和
残积土坡
时变规律
剩余下滑力
土体软化效应
Keywords
thrust at front end of slope
unsaturated residual soil slope
real-time response
residual slide force
effect of soil softening
分类号
TU4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降雨入渗下残积土坡失稳因素的敏感程度分析
阙云
胡昌斌
姚晓琴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短时冻区冰雪消融对残积土坡非平衡渗流与稳定性作用机理分析
阙云
邓翔宇
陈嘉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降雨入渗下残积土坡的失稳机理与加固治理
柯云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土坡前端推力对降雨入渗响应的试验研究
许旭堂
简文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