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要残疾类别的定义、分类、分级以及评估研究:基于ICF和ICD-11的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杨亚茹 邱卓英 +3 位作者 陈迪 吕军 田益凡 张爱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3-381,共9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版》(ICD-11)理论架构和分类系统,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世界报告以及有关国家的行业技术报告中的证据,系统分析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的...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版》(ICD-11)理论架构和分类系统,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世界报告以及有关国家的行业技术报告中的证据,系统分析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的定义、分类、分级和评估方法。方法基于ICF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功能和残疾模式、分类体系以及编码系统和ICD-11,对标WHO相关世界报告和有关国家行业技术报告的证据,系统探讨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6类常见残疾标准的定义、分类、分级和评估的方法。结果ICF的残疾模式和ICD-11的分类系统为各类残疾的定义、分类、分级以及评估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残疾定义应该从身体功能损害、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以及环境因素3个层面进行。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的定义、分类与分级均遵循ICF有关的身体功能和结构以及活动和参与的分类方法以及ICD-11相关疾病分类的方法。标准化的活动和参与评估工具如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可以用于测量个体整体活动和参与状况。结论基于ICF功能分类体系和ICD-11疾病分类,从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3个层面,对残疾进行定义、分类、分级并且运用基于ICF的功能评估工具对功能和残疾状况进行评估。WHODAS 2.0作为活动和参与评估的通用工具,不仅可以用于整体功能评估,还可以作为工具,转换其他活动和参与评估工具的结果。基于ICF功能和残疾分类的理论和分类架构以及ICD-11相关疾病分类的方法,系统分析WHO发布的世界报告和有关国家行业技术报告中残疾定义、分类、分级以及评估方法,分析讨论国际上针对各类的残疾定义、分类、分级方法以及评估的研究进展。各类残疾统计会因采用不同的残疾定义、诊断标准与评估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性。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以及服务能力建立残疾服务纳入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版 残疾 分级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架构比较4种残疾标准分类分级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田益凡 陈迪 +3 位作者 邱卓英 杨亚茹 吕军 董向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2-390,共9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框架,对我国现行残疾标准中4个领域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聚焦于定义方法、分类依据、分级标准、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核心维度。方法以《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框架,对我国现行残疾标准中4个领域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聚焦于定义方法、分类依据、分级标准、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核心维度。方法以《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保险标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司法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工伤标准)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残疾分类分级标准)为研究对象,对各标准的文本进行文献回顾,梳理残疾定义、分类和分级方法的核心要素;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并比较各标准在定义、分类、分级、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方面的异同;结合ICF的理论框架,分析各标准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结果各标准在残疾定义、分类分级、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定义方面,保险标准侧重ICF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损伤;司法标准将残疾定义为身体损伤导致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受限,涵盖ICF的身体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工伤标准关注因工伤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涉及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残疾人残疾分类分级标准参照ICF模式,定义残疾为身体结构、功能损害及活动和参与的局限性。在分类分级上,保险标准依据身体结构与功能分为8大类,伤残程度分为10级;司法标准先分级再分类,分为10级,同级内按损伤部位分类;工伤标准按临床分科原则分为5门类,级别1~10级;残疾人标准分为7大类,每类分4级。在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上,保险标准采用ICF编码体系,残疾人标准使用数字编码但非ICF编码,其他标准未使用编码系统;评估工具差异显著,残疾人标准提出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但未实际应用于分级。结论本研究基于ICF的分类架构,对国内4种典型的与残疾相关的标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从残疾的定义上看,《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3种标准均于2011年后颁布,采用了ICF的理念和方法定义残疾并且对残疾进行分类。考虑到残疾涉及的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但由于用途不同,分级的方法和级别不同,除《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外,其他3类标准均采用10级的分级方法。分级的依据主要涉及身体功能和结构。在残疾评估方面,各标准推荐了不同评估工具,有的依据日常生活能力,有的依据身体的功能,表现出差异性。由于4类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不同,残疾数据用于不同的目的,残疾数据之间缺乏可比性。国际发展趋势倡导基于ICF和ICD-11建立统一的残疾标准架构,以实现不同残疾数据的可比性和数据之间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残疾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残疾残疾分类和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尿失禁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核心类目初探
3
作者 曹钜楷 范嘉瑜 +6 位作者 陶媛媛 焦乐 张大伟 陈庆梅 沈芳荣 李淼 朱红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7-843,共7页
目的:初步确定老年女性尿失禁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核心类目。方法:检索中外数据库中关于老年女性尿失禁相关文献,由2名专业研究人员对文献中的概... 目的:初步确定老年女性尿失禁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核心类目。方法:检索中外数据库中关于老年女性尿失禁相关文献,由2名专业研究人员对文献中的概念进行提取,而后进一步与相关ICF类目对应,制定初步调查问卷。邀请100例符合条件的尿失禁患者填写调查问卷,将超过30%尿失禁患者认为对自己有影响的类目制成核心类目Ⅰ。向35位相关医疗工作者发送问卷,将超过50%医疗工作人员认为的影响老年女性尿失禁的类目汇总为核心类目Ⅱ。核心类目Ⅰ和Ⅱ相重叠的部分作为老年女性尿失禁ICF核心类目。结果:老年女性尿失禁的ICF核心类目共有29个,其中“身体功能”8个,“身体结构”2个,“活动和参与”8个,“环境因素”11个。结论:初步构建了老年女性尿失禁的ICF核心类目集,为临床开展循证康复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老年女性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的智力残疾儿童言语功能障碍和沟通活动受限特征与康复干预 被引量:1
4
作者 易玲 周静 +3 位作者 陈雪芬 陈川帆 陈科伊 董慧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8-405,共8页
目的系统分析智力残疾儿童言语和沟通障碍的特点,设计整体性的康复方案。方法运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和方法,从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等多个维度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和沟通功能障碍特征进行深入... 目的系统分析智力残疾儿童言语和沟通障碍的特点,设计整体性的康复方案。方法运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和方法,从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等多个维度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和沟通功能障碍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在言语康复和特殊教育情境下实施综合干预方法。结果在身体功能和结构方面,言语功能障碍常常表现为语言的心理功能、发音功能、言语的流畅性和节律功能等障碍。在活动和参与层面,表现为沟通障碍,包括说话、倾听、对话以及人际互动等方面可能存在障碍或困难。环境因素,如家庭支持、同伴态度、专业服务以及辅助沟通技术的可及性,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功能和沟通功能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基于ICF架构提出了儿童的言语功能和沟通活动功能的系统性评估方法,强调从整体视角理解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功能障碍和沟通活动障碍,注重沟通活动功能对智力残疾儿童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在言语康复治疗和教育康复情境下,针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障碍和沟通活动障碍的特点,设计个别化的干预方法,注重培养儿童的功能性沟通技能,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辅助和替代沟通技术、自然情境下的语言干预、视觉支持以及同伴介导等干预均是有效的康复措施。结论本研究运用ICF架构和方法,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功能和沟通活动功能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3个层面,系统探讨了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功能和沟通活动功能的特征,并且提出了在言语康复治疗和教育康复情景下,推动智力残疾儿童言语功能和沟通活动功能发展的系统性方法,包括设计个别化干预方法、辅助技术应用、视觉辅助支持以及同伴介导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残疾 儿童 言语功能障碍 沟通活动受限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ICF构建残疾标准的理论架构与方法体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亚茹 邱卓英 +3 位作者 陈迪 王忠彦 张萌 宋桂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5-754,共10页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生物-心理-社会功能残疾模式以及功能和残疾分类理论和方法,构建残疾标准的理论架构和方法体系。方法依据ICF生物-心理-社会的功能和残疾模式,参照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和世界卫生组...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生物-心理-社会功能残疾模式以及功能和残疾分类理论和方法,构建残疾标准的理论架构和方法体系。方法依据ICF生物-心理-社会的功能和残疾模式,参照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和世界卫生组织有关ICF应用于残疾调查统计和残疾相关服务的相关技术文件,探讨将ICF系统地应用于构建残疾标准的理论架构与方法体系,包括残疾的核心概念和术语体系、残疾分类分级的方法和体系、残疾的编码系统、残疾调查和评估工具的标准化以及残疾数据的标准体系。结果残疾标准的制定需基于应用场景和功能。调查统计类标准侧重于数据收集和分析,应用于设计调查问卷和方案;服务资格类标准关注个体获取服务的资格认定,需构建功能分类分级、编码和定量评估以及基于服务资格的服务配套方案;综合类标准则兼具上述两种功能。有效的残疾标准应包含清晰的残疾理论架构、科学的分类分级和编码系统,以及标准化的残疾报告和评定方法。基于ICF的残疾标准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涵盖5个方面:残疾核心概念和术语体系、残疾分类分级方法和体系、编码系统、残疾调查问卷和方案以及残疾评估方法和工具、残疾数据标准体系。将ICF应用于制定残疾标准的系统方法涉及基于ICF建立残疾分类分级系统和编码系统,将基于ICF的残疾调查与评定工具应用于设计和标准化残疾调查工具、调查方案和残疾评估工具,基于ICF建立残疾数据标准。结论ICF为残疾标准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架构和方法体系。基于ICF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功能分类分级和编码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基于ICF的标准化功能和残疾调查与评估工具,可以构建残疾核心概念和术语体系、残疾分类分级系统、残疾编码系统、残疾调查问卷和方案以及残疾评估工具和方案、残疾数据标准。基于ICF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的系统应用,提升了残疾标准的科学性、包容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标准 残疾概念和术语 编码 调查问卷 评估 评定 数据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专家共识 被引量:82
6
作者 燕铁斌 章马兰 +8 位作者 于佳妮 高焱 李琨 张莉芳 金冬梅 眭明红 沈威 李泰标 魏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共6页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自2001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至今已近二十年,但我国大多数康复专业人员对ICF临床应用仍较为模糊。因此,探索ICF中国应用...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自2001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至今已近二十年,但我国大多数康复专业人员对ICF临床应用仍较为模糊。因此,探索ICF中国应用模式并加以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ICF专家共识通过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并经反复讨论,分别从ICD到ICF的变革、ICF到ICF康复组合的演变、ICF类目在临床评估过程中的量化、ICF的临床应用模式、ICF数据平台的构建、ICF权重体系的构建等角度提出了ICF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为ICF在国内临床康复中更好地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专家共识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和ICD-11的中国5种肢体残疾相关标准比较研究
7
作者 叶海燕 杨亚茹 +6 位作者 邱卓英 王忠彦 陈迪 宋桂芸 王方永 田益凡 刘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2-780,共9页
目的 系统比较5种在保险、工伤、司法鉴定和残疾评定等领域广泛应用的肢体残疾相关标准,从定义、编码、分类、分级和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各标准的架构和方法,为肢体残疾标准的整合与优化提供循证证据。方法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 目的 系统比较5种在保险、工伤、司法鉴定和残疾评定等领域广泛应用的肢体残疾相关标准,从定义、编码、分类、分级和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各标准的架构和方法,为肢体残疾标准的整合与优化提供循证证据。方法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版》(ICD-11),分析《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保险标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司法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工伤标准)、《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军残标准)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残疾分类分级标准),对比5种标准中肢体残疾方面的定义、编码方式、分类体系、分级标准和评估方法。结果 依据ICF分类架构与分类方法,在身体功能和结构层面,肢体残疾主要涉及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相关功能(b7),包括关节和骨骼功能(b710-b729)、肌肉功能(b730-b749)和运动功能(b750-b789);在活动与参与层面,主要涉及活动(d410-d499)与自理能力(d510-d599)。相关疾病多见于某些感染性疾病或寄生虫病(01),神经系统疾病(08),肌肉骨骼系统损伤或结缔组织疾病(15),发育异常(20)和损伤、中毒或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22)等。对5种肢体残疾相关标准的分析发现,仅残疾分类分级标准对肢体残疾进行明确界定,但术语系统仍与ICF存在一定差距。在编码体系上,仅保险标准采用ICF编码,其余4种残疾标准采用自拟的编码方法。肢体残疾标准中细分项目并没有完全覆盖ICF中与肢体残疾相关的所有类目。在分级方式方面,残疾分类分级标准采用4级制,其余4种标准均分为10级。在评估方法方面,5种标准均侧重于对身体结构、功能的评估,并且注意到日常活动能力的评定,但没有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的综合功能评估方法。结论 中国针对不同的需求,制定了不同的肢体残疾标准,标准的定义和结构与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应该根据ICF和ICD-11与肢体残疾相关的内容,修订完善肢体残疾的相关内容,涉及定义、分类、分级、编码及评估等问题,并强调引入WHODAS 2.0作为综合功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残疾 分类 分级 评定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ICF-RS)的临床应用及其功能等级转化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燕铁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97-1300,共4页
近几年来,本刊出版过多期专辑,借此推动“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在国内康复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其研究[1—2],并发表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 近几年来,本刊出版过多期专辑,借此推动“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在国内康复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其研究[1—2],并发表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专家共识》[3]。本期又推出了“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康复组合临床应用及其功能等级转化研究专辑”,同时刊发了几篇相关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章,旨在聚焦ICF康复组合(ICF rehabilitation set,ICF-RS)的临床应用,重点探讨如何体现和提升ICF-RS在康复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和健康分类 临床应用 残疾健康分类 icf RS 专家共识 康复 重点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力网络与人工智能,进一步推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燕铁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24,共4页
1网络为医疗数据分享开拓了新领域1.1网络网络(network)是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项发明,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学,成为临床信息交流的一个有效工具。不同学科对网络的理解略有不同[12]。例如,网络的数学概念是一种图,图论(graph the... 1网络为医疗数据分享开拓了新领域1.1网络网络(network)是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项发明,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学,成为临床信息交流的一个有效工具。不同学科对网络的理解略有不同[12]。例如,网络的数学概念是一种图,图论(graph theory)是网络的数学基础,所构成的图模型(graph model)又称为网络模型。计算机领域中的网络则是指由节点和连线构成的一种物理联系,表示了构成网络的诸多对象及其相互之间存在的一种有关联的多维联系,通过网络将各个点、线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可以作为一种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模型 临床应用 残疾和健康分类 人工智能 国际功能 信息交流 数学概念 数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和ICD-11的中国6种视力残疾相关标准比较研究
10
作者 吕雪丽 杨亚茹 +5 位作者 邱卓英 王忠彦 田益凡 刘叶 李晨 陈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5-762,共8页
目的 系统比较中国现行6种视力残疾相关标准:《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保险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老年规范)、《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司法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工伤标准)、《军人残疾等级... 目的 系统比较中国现行6种视力残疾相关标准:《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保险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老年规范)、《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司法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工伤标准)、《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军残标准)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残疾分类分级标准)。方法 采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版》(ICD-11)视觉相关疾病和损伤的类目,并参照《世界视觉报告》(WRV),聚焦于视力残疾的定义、分类、分级、评估方法和编码体系5个核心维度,对上述6种标准进行结构化比较分析。结果 在定义方面,保险标准、工伤标准、军残标准和残疾分类分级标准侧重于视觉功能和结构,如视力和视野;保险标准和老年规范则融合活动与参与的评估概念,关注功能性视力;司法标准缺乏视力残疾的专门定义。在分级方式上,各标准依据不同的功能指标,分为不同的级别。在编码体系方面,仅保险标准使用ICF编码,其余多采用独立数码编码或不设编码。评估方法方面,除老年规范使用自制评分系统外,其余以常规视力检测为主。结论 当前我国视力残疾标准多聚焦于视觉功能损害,较少涵盖个体的活动与参与限制。应基于ICF架构并参照WRV,引入“功能性视力”概念,构建统一的视力残疾定义、分级与编码体系,推动科学、全面的评估模式,以更真实地反映个体功能状态与环境交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残疾 分类 分级 功能性视力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和ICD-11的中国6种听力残疾相关标准比较研究
11
作者 秦晴 杨亚茹 +4 位作者 邱卓英 陈迪 刘叶 田益凡 王忠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3-771,共9页
目的 系统比较我国6种代表性听力残疾相关标准,分析其在理论架构、定义、分类、分级与评定方法等方面的异同。方法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理论框架的多个维度、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2.0)和《国际疾病分类第... 目的 系统比较我国6种代表性听力残疾相关标准,分析其在理论架构、定义、分类、分级与评定方法等方面的异同。方法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理论框架的多个维度、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2.0)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参照《世界听力报告》(WRH),从定义、编码体系、分类与分级、评估方法 4个维度,对6种中国现行听力残疾相关标准《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保险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老年规范)、《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司法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工伤标准)、《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军残标准)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残疾分类分级标准)进行系统比较分析。结果 在定义方面,保险标准较为完整,涉及ICF的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维度,符合WRH关于功能性听力的界定;老年规范聚焦身体功能;司法、工伤与军残标准更偏向生理性损伤,强调听觉结构与感官功能;分类分级标准虽涵盖活动和参与,但未细化功能性影响。在分类与分级方面,与WRH推荐20 dB HL作为听力损伤标准不同,6种标准多数仍以40 dB HL或以上为标准。在分级方面,保险标准设9级,司法、工伤、军残为7级,老年规范3级,分类分级4级,分级依据偏重生理测量而非功能表现。在编码体系方面,仅保险标准参考ICF代码,其余多使用自定义数字排序或等级代码。在评估方法方面,WRH主张整合听觉能力、自我报告与参与限制的综合评估,但目前仅老年规范涉及主观感知觉评分,其余标准仍以传统纯音听力计等客观方法为主,缺乏对社会参与和环境影响的评估维度。结论 听力残疾应该从听力结构与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3个层面进行定义,而中国的6种标准由于使用目的和场景不同,采用了不同的定义、分类、分级以及评定的方法,多数以身体功能即听力损失为主要标准。今后的听力残疾标准需要考虑引入功能听力的概念,确定听力损失以及对活动和参与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残疾 残疾标准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世界听力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理念下就业支持计划对工伤环卫工人复工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慧玲 卢讯文 +2 位作者 徐艳文 陈冰 曾嘉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理念指导下的就业支持计划对广东地区职业康复住院的工伤环卫工人就业意愿、复工率、出院后半年内误工时间的影响。方法:依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职业...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理念指导下的就业支持计划对广东地区职业康复住院的工伤环卫工人就业意愿、复工率、出院后半年内误工时间的影响。方法:依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职业康复科住院的环卫工人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用编好的随机入组表得到实验组30人,对照组30人。实验组给予常规院内职业康复治疗+就业支持计划内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院内职业康复治疗,两组样本介入前和介入后分别进行就业意愿评估,在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电话跟进其复工情况,以出院时的就业意愿变化、出院后半年内成功复工率、出院后半年内误工时间作为职业康复疗效测量指标,用χ~2检验、Fisher检验进行对比,研究ICF理念下就业支持计划对该人群职业康复疗效的影响。结果:两组样本具有可比性,两组样本介入后的就业意愿发生变化,组间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就业意愿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回访期内成功复工率(80%)高于对照组(53.3%),两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出院后半年内误工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职业康复就业支持计划能提高工伤环卫工人的就业意愿及成功复工率,减少出院后的误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康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环卫工人 就业支持计划 复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言语和语言功能特点及教育课程和康复方案:基于ICF的研究
13
作者 李莎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30-938,共9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功能架构,系统探讨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的言语与语言功能特点,并且在对培智学校语言与适应相关课程标准内容和功能目标分析基础上,构建一个教康融合的体系。方法运用ICF的生物... 目的本研究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功能架构,系统探讨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的言语与语言功能特点,并且在对培智学校语言与适应相关课程标准内容和功能目标分析基础上,构建一个教康融合的体系。方法运用ICF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从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3个维度,系统梳理IDD儿童的言语及沟通障碍特征。对中国教育部颁布的三大培智学校核心课程标准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并归纳其中与语言能力发展相关的目标和核心内容,并运用ICF分类体系进行映射和编码。基于ICF功能导向原则,融合课程目标与循证康复策略,构建一个包含评估、目标设定、课程模块设计和干预策略的综合性课程和康复体系。结果IDD儿童的语言与言语功能发展在身体功能层面涉及语言的心理功能(b167)、构音功能(b320)等损伤,活动和参与层面表现为沟通(d3)、人际交往(d7)等方面的显著困难,环境因素(如家庭支持e310、教育服务e585)对其功能表现和适应有决定性影响。我国培智学校语言功能相关的主要课程标准分别从身体功能(《康复训练课程标准》)、沟通交流技能(《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和社会参与以及环境(《生活适应课程标准》)3个领域,针对特殊儿童提供了言语和语言功能的教育课程和康复干预标准体系。结论儿童言语康复与语言和适应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系统工程。以ICF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为理论,整合中国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康复训练课程标准》和《生活适应课程标准》,构建了一个以儿童的言语和语言功能为导向的言语康复方案和语言与适应能力发展相关的课程体系,强调从功能性评估出发,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跨学科合作,为每一位特殊需要儿童提供个别化、多模式、循证的教育、康复干预和支持。通过实施整合性的康复干预方案和语言相关的课程体系,提升儿童的言语和语言功能,促进儿童的功能性沟通,赋能特殊儿童的交流活动和社会参与,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 语言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生活语文 言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CF和ICF开发促进残疾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发展的课程体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关珊 孙美丽 +3 位作者 管艺 薛一凡 钟雨靓 李心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422,共8页
目的基于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构建职业胜任力导向的残疾大学生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方法遵循课程开发的系统设计原则,构建职业胜任力导向的残疾大学生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框架。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 目的基于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构建职业胜任力导向的残疾大学生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方法遵循课程开发的系统设计原则,构建职业胜任力导向的残疾大学生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框架。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遵循融合教育、能力本位、终身职业发展、协同合作等原则,注重数字赋能技术、无障碍技术和辅助技术的应用。结果课程体系架构包含知识、技能、职业心理和职业价值观、管理和领导力、专业精神与行为、功能适应和数字赋能以及无障碍技术和辅助技术应用等6大核心课程领域,课程模块包含适应与功能提升、职业探索与基础能力培养、职业技能深化与职场实践、就业指导与跟踪服务4个阶段。课程体系能系统性提升残疾大学生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胜任力,并融入数字技术赋能手段,促进残疾学生的职业发展。结论基于RCF和ICF构建的胜任力导向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为提升残疾大学生职业胜任力、促进残疾大学生终身职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残疾 职业胜任力 课程体系 康复胜任力架构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大学生功能、职业胜任力与职业发展:基于ICF和RCF
15
作者 梁斐 陈西梅 +2 位作者 戚静 王淑荣 梁永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22-929,共8页
目的系统分析残疾大学生的功能和职业胜任力特点,探讨有效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方法。方法采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和成就动机理论,系统分析残疾大学生的功能特点与职业胜任力结构和内容,探讨促进残疾大学生... 目的系统分析残疾大学生的功能和职业胜任力特点,探讨有效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方法。方法采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和成就动机理论,系统分析残疾大学生的功能特点与职业胜任力结构和内容,探讨促进残疾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发展的路径。结果采用职业康复核心分类组合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版,分析残疾大学生在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等维度的功能表现以及对职业活动的影响。借鉴RCF和成就动机理论,分析残疾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架构与内容,提出通过赋能、功能代偿和包容性环境支持3大协同路径促进残疾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发展。基于精准的职业需求和职业能力评估,通过早期介入、专业职业服务和多方协作机制,为残疾大学生提供全程、个性化职业发展的咨询、指导和支持服务。结论残疾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受个体功能状态、职业胜任力和环境多重因素影响。通过实施赋能、功能代偿以及包容性环境支持的职业发展支持策略,确保残疾大学生在包容性的劳动环境中就业的权利,有效提升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与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大学生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康复胜任力架构 职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的诊断、功能分析以及中医干预:基于ICD-11传统医学分类模块1和ICF的研究
16
作者 顾忠平 屠东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1-397,共7页
目的 探讨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传统医学分类部分(TM1)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应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的诊断、功能分析和评估的方法,并提出中医康复干预方案。方法 采用ICD-11 TM1和ICF的... 目的 探讨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传统医学分类部分(TM1)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应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的诊断、功能分析和评估的方法,并提出中医康复干预方案。方法 采用ICD-11 TM1和ICF的分类工具对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进行诊断以及功能分析和评估。探讨ICD-11 TM1中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的分类、编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中医诊断标准和方法。运用ICF分类分析和评估相关的功能特征,涉及身体功能和活动,明确障碍的评估内容和障碍分级标准,设计中医康复干预方案。结果 在中医康复领域,采用ICD-11 TM1,可实现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主功能障碍的标准化诊断、功能分析和评估。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涉及的身体功能障碍包括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涉及的活动障碍包括行走和穿衣等方面。中医康复干预方案整合了针灸和推拿等多种干预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和活动。结论 ICD-11 TM1与ICF的联合应用,可在中医康复领域建立精细化和标准化的诊断、功能分析和功能评估以及中医综合康复干预方案,不仅可应用于临床康复实践,还可用于临床康复管理和康复质量控制,特别是中医电子病历系统和病历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功能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传统医学分类模块1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框架的脊髓损伤延续护理移动APP的开发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婷 李琨 +4 位作者 谢粟梅 王颖敏 唐洁 何晓阔 燕铁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为理论框架,开发一款用于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护理的移动应用程序(APP)。方法:APP的设计和开发包括三个步骤:(1)经3轮Delphi国内专家调查,形成《脊髓损伤延续护理ICF组合》;(2)经专家咨询,从《脊... 目的: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为理论框架,开发一款用于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护理的移动应用程序(APP)。方法:APP的设计和开发包括三个步骤:(1)经3轮Delphi国内专家调查,形成《脊髓损伤延续护理ICF组合》;(2)经专家咨询,从《脊髓损伤延续护理ICF组合》中确定可纳入延续护理随访APP的ICF类目,明确其评定方法和标准化指导方案;(3)软件工程师依据前期工作,使用Java语言开发APP。结果:该APP已初步开发完成,可实现医护人员对SCI患者出院后的远程评估、标准化健康指导、专科转介、信息交互和随访管理五大核心功能。结论:这款基于ICF的随访APP具有全面性、延续性、协调性、合作性、智能化和标准化的特点,能够满足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护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应用程序 脊髓损伤 延续护理 国际功能 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确定慢性心力衰竭功能评估类目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汤一帆 王琴 +3 位作者 王蔚云 顾则娟 孙国珍 邢双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初步确定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功能评估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类目。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WanFang、CBM数据库近5年有关CHF的临床研究,由两名研究员按照标准链接规则独立进行指标的... 目的:初步确定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功能评估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类目。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WanFang、CBM数据库近5年有关CHF的临床研究,由两名研究员按照标准链接规则独立进行指标的概念提取、ICF类目链接。结果:最终纳入116篇文献,去重后得177个功能评价指标,链接到116条ICF二级类目,其中66条出现在5%以上的文献中(25个身体功能,2个身体结构,31个活动与参与,8个环境因素)。频数最高的6个ICF类目分别为b410心脏功能(n=90)、s410心血管系统结构(n=49)、b415血管功能(n=43)、b440呼吸功能(n=41)、b455运动耐受功能(n=40)、d450步行(n=40)。结论:链接到较多的ICF类目反应CHF患者功能损伤的异质性,同时确定了ICF可以作为对该类患者全面功能评估的框架,进一步的临床调查与Delphi专家咨询可以为构建CHF-ICF核心组合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后续开展基于综合评估的CHF患者个体化、详尽化、动态化的治疗与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国际功能 残疾和健康分类 功能评估 循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康复信息平台设计与实践初探 被引量:36
19
作者 林枫 江钟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5-132,共8页
目的: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为框架,设计并实现以康复医学服务为中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方法:通过分析康复专科业务的方法论特点和逻辑特征,提出康复信息化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采用ASP.NET、Javascript、Css和HTML技... 目的: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为框架,设计并实现以康复医学服务为中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方法:通过分析康复专科业务的方法论特点和逻辑特征,提出康复信息化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采用ASP.NET、Javascript、Css和HTML技术,开发康复信息化平台。通过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实际应用,对平台及其业务模式进行验证。结果:经过1年的运行,所建平台全面嵌入康复业务流程,实现日程安排无纸化、治疗方案ICF框架化、治疗记录数字化和设备维护自动化,并初步在教学和科研方向实现平台模块延伸。结论:康复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管理一体化,并且可对专业服务实现持续记录、追踪和改进,具有优化康复服务,升级行业生态的远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学 信息管理 国际功能 残疾和健康分类 国际疾病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师常规应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ICF-RS)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江潭耀 李涛 +10 位作者 许秀 谭景斐 吕媛浩 陈思珍 王立银 杨镶焜 程山珊 甘辉燕 李国华 张欣婷 张忠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76-1378,共3页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Rehabilitation Set,ICF-RS)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多[1—2],但使用者大多数是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使用者甚少。在康复治疗中,治疗师...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Rehabilitation Set,ICF-RS)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多[1—2],但使用者大多数是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使用者甚少。在康复治疗中,治疗师对患者的功能评定水平决定了康复治疗的疗效,因此,治疗师熟悉应用ICF-RS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和健康分类 康复医师 康复治疗师 功能评定 icf 一致性研究 RS 常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