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丹参中的残留量检测及膳食风险评估
1
作者 于淼 于志波 +5 位作者 韩帅兵 马明 薛雯 杨素梅 邢冰寒 周力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5期31-36,共6页
为评价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丹参上使用的安全性,本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检测方法,并开展了1年4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末次施药14 d后,丹参(鲜)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均<0.020 mg/kg,丹参(干)为0.022~0.089 mg/... 为评价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丹参上使用的安全性,本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检测方法,并开展了1年4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末次施药14 d后,丹参(鲜)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均<0.020 mg/kg,丹参(干)为0.022~0.089 mg/kg;丙环唑在丹参(鲜)中残留量为<0.020~0.13 mg/kg,丹参(干)为<0.020~0.16 mg/kg。膳食风险评估显示,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分别占日允许摄入量(ADI)的23%和40%,风险可接受。本研究为两种杀菌剂在丹参上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 丙环唑 丹参 残留量检测 膳食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检测及膳食风险评估
2
作者 刘丹黎 陈贺 +7 位作者 徐长利 安莉 许奕 周娟 陈培玉 马莹 马欢 李萌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研究甘蔗中吡唑醚菌酯残留检测方法,并对最终残留量进行长期膳食摄入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样品中吡唑醚菌酯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进行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长期和短期膳食摄入评估采用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模... 研究甘蔗中吡唑醚菌酯残留检测方法,并对最终残留量进行长期膳食摄入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样品中吡唑醚菌酯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进行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长期和短期膳食摄入评估采用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模型进行。甘蔗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为0.267~0.888 mg/kg。吡唑醚菌酯的普通人群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是1.83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97%左右。甘蔗中吡唑醚菌酯在儿童和成人的国家估算短期摄入量占短期参考剂量(acute reference dose,ARfD)均<100%。按该试验的施药方式进行施药时,甘蔗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量对一般人群健康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残留量检测 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蜜中双甲脒残留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永权 姚建仁 +2 位作者 邵向东 吴金泉 冯峰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0年第3期14-16,共3页
本文建立了蜂蜜中双甲脒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并对萃取溶剂及衍生化试剂等进行了讨论。蜂蜜中的双甲脒经水解、净化和衍生化后 ,用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其回收率为90.5 %~100.1% ,变异系数1.64 %~4.40 % ,最低检测浓... 本文建立了蜂蜜中双甲脒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并对萃取溶剂及衍生化试剂等进行了讨论。蜂蜜中的双甲脒经水解、净化和衍生化后 ,用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其回收率为90.5 %~100.1% ,变异系数1.64 %~4.40 % ,最低检测浓度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甲脒 蜂蜜 农药残留量检测 气相色谱法 杀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应兴华 徐霞 +1 位作者 陈能 朱智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6-377,379,共3页
关键词 蔬菜质安全 有机磷农药 残留量检测 残留检测方法 消费者健康 美国FDA 农药残留 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品中氯羟吡啶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贡玉清 邵德佳 耿士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11,共3页
本方法是经过提纯、净化、浓缩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鸡蛋中氯羟吡啶的残留量。色谱条件是以磷酸盐缓冲液:乙腈(90∶10)作为流动相;C18柱作固定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线性方程为y=22147x+951,在0.5μg~100μ... 本方法是经过提纯、净化、浓缩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鸡蛋中氯羟吡啶的残留量。色谱条件是以磷酸盐缓冲液:乙腈(90∶10)作为流动相;C18柱作固定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线性方程为y=22147x+951,在0.5μg~100μg/m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8;4个不同浓度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3.3%、89.9%、85.4%、84.2%,变异系数均低于5%。空白鸡蛋无氯羟吡啶,最低检测限为0.02mg/kg。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确度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氯羟吡啶 高效液相色谱法 残留量检测 标准曲线 氯化铝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果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检测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萌 汪红 +6 位作者 马婧玮 许海康 周娟 李通 马欢 安莉 吴绪金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113,共7页
研究了枣和火龙果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分析了2种水果中残留量差异,并对最终残留量进行长期膳食摄入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样品中吡唑醚菌酯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进行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采用IBM... 研究了枣和火龙果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分析了2种水果中残留量差异,并对最终残留量进行长期膳食摄入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样品中吡唑醚菌酯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进行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软件分析2种水果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差异,长期和急性膳食摄入评估采用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枣(全果)、枣(果肉)、火龙果(全果)和火龙果(果肉)中吡唑醚菌酯在最后1次施药间隔7 d时残留量分别为1.27~1.99、1.36~2.13、0.0975~0.163 mg/kg和0.01~0.0173 mg/kg;在最后1次施药间隔14 d时残留量分别为0.931~1.68、0.999~1.80、0.057~0.15 mg/kg和0.0114~0.0189 mg/kg。吡唑醚菌酯的普通人群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1.83 mg,占每日允许摄入量的97%。枣(儿童)、枣(成人)、火龙果(儿童)和火龙果(成人)中吡唑醚菌酯的国家估算短期摄入量分别为0.00107、0.00610、0.000675、0.000939 mg/kg bw,占急性参考剂量的百分率分别为0.152%、0.872%、0.0964%和0.134%。按本试验的施药方式进行施药时,最终残留量差异与作物种类相关,试验水果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量对一般人群的健康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残留量检测 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崔常勇 徐宁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第3期67-68,共2页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能作用于细菌的DNA而造成不可逆损害的抗生素,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人和动物的治疗,因此也对食品安全和社会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能作用于细菌的DNA而造成不可逆损害的抗生素,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人和动物的治疗,因此也对食品安全和社会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相关文献,概括总结了该类药物的理化检测法、微生物检测法和免疫分析法等主要检测方法,旨在为今后喹诺酮类残留物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一个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 动物源性食品 残留量检测 微生物检测 药物残留检测 交叉耐药性 免疫分析法 人工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农药兽药残留量检测方法标准选编
8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第6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安全卫生标准 常用农药 兽药残留 残留量检测 食品安全 人类生存环境 人类社会 技术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果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检测方法对比
9
作者 刘小丽 《河南农业》 2019年第7期29-30,共2页
河南省已将甲基异柳磷列入蔬菜生产上的禁用农药,并将列为蔬菜农药残留量定量监测的农药品种,推荐采用的检测方法是《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NY/T761-2008),但甲基异柳磷不在该检测... 河南省已将甲基异柳磷列入蔬菜生产上的禁用农药,并将列为蔬菜农药残留量定量监测的农药品种,推荐采用的检测方法是《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NY/T761-2008),但甲基异柳磷不在该检测方法所列的农药范围内。标准方法《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GB/T5009.144-2003)前处理中净化费时、费力,为此我们对蔬果中甲基异柳磷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相关探索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异柳磷 残留量检测 蔬果 禁用农药 蔬菜生产 氨基甲酸酯类 残留检测方法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玉米中噻虫嗪及噻虫胺的残留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青霞 马丽娜 +2 位作者 郝小磊 吕颖贤 马南方 《河南农业》 2017年第28期27-28,共2页
噻虫嗪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第2代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及内吸活性,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其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本文研究了玉米... 噻虫嗪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第2代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及内吸活性,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其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本文研究了玉米中噻虫嗪及噻虫胺的残留量检测方法,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量检测 噻虫嗪 高效液相色谱 噻虫胺 玉米 质谱仪 高效低毒杀虫剂 刺吸式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蜂蜜中残留的抗生素 被引量:47
11
作者 陈天豹 邓文汉 +2 位作者 卢菀华 陈儒明 饶平凡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93,共3页
用毛细管电泳法对 5种常用的抗生素四环素 (TC) ,土霉素 (OTC) ,多西环素 (DOC) ,金霉素 (CTC)和氯霉素 (CP)进行了分离。研究了电泳缓冲液的 pH、不同有机试剂添加剂、温度等因素对抗生素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体积分数为 4%的N ... 用毛细管电泳法对 5种常用的抗生素四环素 (TC) ,土霉素 (OTC) ,多西环素 (DOC) ,金霉素 (CTC)和氯霉素 (CP)进行了分离。研究了电泳缓冲液的 pH、不同有机试剂添加剂、温度等因素对抗生素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体积分数为 4%的N 甲基吗啡啉的加入可大大改善分离效果。在各自相应的浓度范围内 ,峰面积和样品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重现性好。氯霉素的检测极限为 10 μg/L ,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为 2 0 μg/L ,金霉素为 40 μg/L(信噪比 >5 )。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蜂蜜中残留抗生素的测定 ,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方便、灵敏度及自动化程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 ,是对含抗生素类物质进行痕量分析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抗生素 蜂蜜 分析 残留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中嘧霉胺的残留量 被引量:11
12
作者 余向阳 骆爱兰 +2 位作者 储瑞武 刘天宏 刘贤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68-270,共3页
建立嘧霉胺残留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有助于研究其在作物中的残留及对环境的影响。葡萄样品在丙酮中匀浆 ,过滤后用饱和氯化钠溶液盐析 ,二氯甲烷萃取 ;以甲醇 水 (80∶2 0体积比 )作为流动相 ,采用ZOR BAXEclipseXDB C18液相色谱柱... 建立嘧霉胺残留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有助于研究其在作物中的残留及对环境的影响。葡萄样品在丙酮中匀浆 ,过滤后用饱和氯化钠溶液盐析 ,二氯甲烷萃取 ;以甲醇 水 (80∶2 0体积比 )作为流动相 ,采用ZOR BAXEclipseXDB C18液相色谱柱进行分析 ,可很好地分离提取液中的杂质与嘧霉胺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嘧霉胺的最低检测限为 0 0 5mg/kg,回收率达 89 0 9%~ 93 78% ,标准偏差为 5 4 0 %~ 14 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葡萄 嘧霉胺 残留量检测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蔬果中2,4-D的残留量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春平 宁红 +2 位作者 陈华保 李钊君 张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57-1162,共6页
为建立蔬果中2,4-D残留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以固相萃取为净化手段,采用HPLC法检测番茄、葡萄、枇杷和黄瓜4种蔬果中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样品经碱性水溶液提取、酸化,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能够有效... 为建立蔬果中2,4-D残留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以固相萃取为净化手段,采用HPLC法检测番茄、葡萄、枇杷和黄瓜4种蔬果中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样品经碱性水溶液提取、酸化,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能够有效排除杂峰干扰,2,4-D残留量检测准确。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0,检测限为0.0012 mg·kg^(-1),2,4-D的添加回收率为81.8%~116.0%,变异系数(CV)小于6%,表明方法准确度高,能满足番茄、葡萄、枇杷和黄瓜产品中2,4-D残留量的检测。采用此方法测定番茄等4种蔬果21份样品,样品中仅有2份番茄样品检测出2,4-D,残留量均小于0.02mg·kg^(-1)。本研究为利用HPLC检测果蔬中2,4-D残留量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D 残留量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化学杂交剂sx-1的残留检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文 王国槐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7-9,共3页
用乙腈提取样品,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waters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测定了5个甘蓝型油菜叶片及土壤中化学杂交剂sx-1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在0.05~5.00μg/mL苯磺隆添加浓度范围内,样品平均回收率在76.25%~94.59%,变... 用乙腈提取样品,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waters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测定了5个甘蓝型油菜叶片及土壤中化学杂交剂sx-1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在0.05~5.00μg/mL苯磺隆添加浓度范围内,样品平均回收率在76.25%~94.59%,变异系数为1.30%~4.77%。该方法对油菜植株体内及土壤中sx-1残留量检测结果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柱 化学杂交剂 油菜 残留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栾昉 代红兵 高宏伟 《河南农业》 2009年第5期23-24,共2页
有机磷农药作为高效、广谱的杀虫剂是我国使用量最大的一类农药。因而农产品的有机磷残留问题相当突出,特别是蔬菜,由于生长周期短、害虫种类多,加之忽视农药的合理正确使用,造成残留量严重且逐年加剧。鉴于此,确立农药残留量检测... 有机磷农药作为高效、广谱的杀虫剂是我国使用量最大的一类农药。因而农产品的有机磷残留问题相当突出,特别是蔬菜,由于生长周期短、害虫种类多,加之忽视农药的合理正确使用,造成残留量严重且逐年加剧。鉴于此,确立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有机磷农药 气相色谱法 蔬菜 测定 残留量检测 残留问题 生长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PRI技术检测指纹上的化学品残留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逸川 姚曼文 方湘怡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6期37-38,42,共3页
介绍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的原理,应用自行搭建的SPRI系统采集指纹图像,并分析其中的化学物残留。在实验中,测量了粘有Ti O2颗粒的指纹和正常状态下的指纹的SPR吸收光谱,并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指纹图像有较高的分辨率... 介绍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的原理,应用自行搭建的SPRI系统采集指纹图像,并分析其中的化学物残留。在实验中,测量了粘有Ti O2颗粒的指纹和正常状态下的指纹的SPR吸收光谱,并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指纹图像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通过对指纹图像进行SPR分析,获得其SPR图谱,能显著观察到其共振波长的变化,从而能实现对残留化学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成像 指纹识别 化学品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研究(下) 被引量:7
17
作者 雷萌桐 于童 +9 位作者 李春花 汪明 李剑 孙建 索南多杰 汪燕昌 秦玉峰 拉木措 潘保良 蔡进忠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9年第5期31-37,共7页
为制定埃普利诺菌素(EPR)休药期及建立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FLD)检测埃普利诺菌素(EPR)浇泼剂在牦牛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给牦牛按推荐剂量0.5mg.kg^-1给予EPR浇泼剂后... 为制定埃普利诺菌素(EPR)休药期及建立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FLD)检测埃普利诺菌素(EPR)浇泼剂在牦牛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给牦牛按推荐剂量0.5mg.kg^-1给予EPR浇泼剂后,EPR在牦牛体内分布广泛,牦牛组织中EPR于2d达到最高浓度,之后浓度逐渐下降,药物浓度由高至低依次为肝脏、肾脏、脂肪、肌肉组织,浇泼部位肌肉与后腿肌肉药物残留量无差异,肝脏是EPR作用的靶组织,检出药物浓度由高到低分别为肝脏1050.50ng.g^-1、肾脏139.47ng.g^-1、脂肪20.76ng.g^-1、血浆10.24ng.g^-1、后腿肌肉5.63ng.g^-1、背部肌肉5.00ng.g^-1。第9d组织中残留量为肝脏505.12ng.g^-1,肾脏66.23ng.g^-1,脂肪14.87ng.g^-1,血浆4.09ng.g^-1,肌肉2.41~2.47ng.g^-1。略低于欧盟(EU)、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标准。研究结果表明,EPR浇泼剂0.5mg.kg^-1推荐剂量用于泌乳牦牛无需弃奶期,牦牛肉用时无需休药期或建议休药期为1d。为建立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寄生虫病 残留防治技术 残留量检测 休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研究(中) 被引量:10
18
作者 蔡进忠 潘保良 +10 位作者 李春花 于童 雷萌桐 汪明 李剑 马豆豆 孙建 汪燕昌 索南多杰 秦玉峰 拉木措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9年第3期1-9,共9页
为制定埃普利诺菌素(EPR)休药期及建立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FLD)检测埃普利诺菌素(EPR)注射剂在牦牛奶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给泌乳牦牛皮下注射EPR注射液0.2mg·kg... 为制定埃普利诺菌素(EPR)休药期及建立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FLD)检测埃普利诺菌素(EPR)注射剂在牦牛奶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给泌乳牦牛皮下注射EPR注射液0.2mg·kg^-1剂量,EPR在牛奶中分布浓度较低,在给药后54.00h,牛奶中的EPR浓度达到峰值7.38±2.61ng·mL^-1,该值低于美国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12ng·mL^-1)和欧盟及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20ng·mL^-1)。给泌乳牦牛皮下注射EPR注射液0.4mg·kg^-1剂量,EPR在牛奶中分布浓度较低,在给药后42.00 h,牛奶中的EPR浓度达到峰值8.42±4.62 ng·mL^-1,最高值低于欧盟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20 ng·mL^-1),略高于美国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12ng·mL^-1);在给药后56.00 h,牛奶中的EPR浓度达到峰值6.98±2.98 ng·mL^-1,该值低于美国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12ng·mL^-1)和欧盟及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20ng·mL^-1)。国产药物试验组与进口商品化制剂对照组的两种EPR浇泼剂在牦牛血浆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分别于1.67±0.2d与1.83±0.61d(Tmax)在血浆中达到最高药物浓度(Cmax)7.88±2.68ng·mL^-1与5.94±2.80ng·mL^-1,两种EPR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无显著性差异。国产和进口两种制剂的残留均低于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所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20ng·mL^-1)。研究结果表明,EPR注射剂0.2mg·kg^-1、0.4mg·kg^-1,EPR浇泼剂0.5mg·kg^-1推荐剂量用于泌乳牦牛无需弃奶期,牦牛乳用时无需休药期或建议休药期为1d。为建立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寄生虫病 残留防治技术 残留量检测 休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抑制法两种底物优越性比较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文君 龙明华 +1 位作者 龙紫媛 唐小付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63-367,共5页
酶抑制法是根据农药对酯酶的抑制率与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浓度的对数成正比关系,来定量分析有机磷农药残留量。酶抑制法常用的底物有2,6-二氯靛酚乙酸酯和固兰B盐,通过对这两种底物的优越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6-二氯靛酚乙酸酯较固兰... 酶抑制法是根据农药对酯酶的抑制率与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浓度的对数成正比关系,来定量分析有机磷农药残留量。酶抑制法常用的底物有2,6-二氯靛酚乙酸酯和固兰B盐,通过对这两种底物的优越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6-二氯靛酚乙酸酯较固兰B盐更优越,更适合于有机磷农药的快速现场检测。2,6-二氯靛酚乙酸酯作为底物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与生成物有良好的稳定性;植物酯酶的反应条件较为协调合理;敌敌畏对植物酯酶的抑制率与农药浓度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添加农药法测定的回收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抑制法 底物优越性 农药残留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拉沙洛西钠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双阳 沈建忠 +1 位作者 张素霞 李晓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饲料检验 拉沙洛西钠 抗生素 药物残留量检测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