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沉积残留物:确定隐蔽圈闭时需要强调和重视的一个概念
1
作者
陶宗普
唐东
+2 位作者
江春明
苏宗富
王胜建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沉积残留物是指原始沉积体系的沉积物在沉积后受到侵蚀,普遍意义上指沉积的准同时受到侵蚀而保留下来的那部分残留物。沉积残留物可形成于沉积物未固结时,因而会与高级别的层序边界和水进不整合,与低级别的层序边界不整合伴生。强调沉...
沉积残留物是指原始沉积体系的沉积物在沉积后受到侵蚀,普遍意义上指沉积的准同时受到侵蚀而保留下来的那部分残留物。沉积残留物可形成于沉积物未固结时,因而会与高级别的层序边界和水进不整合,与低级别的层序边界不整合伴生。强调沉积残留物是准确确定原始沉积,避免误解沉积分布,有效地指导隐蔽圈闭的勘探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残留
物
隐蔽圈闭
可容纳空间
石油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积残留物的识别及规模
2
作者
王谦
张中欣
+2 位作者
丁敏
尚金泉
胡立忠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96-99,109,共5页
在低可容纳空间和浅海大陆架环境中,可容纳空间变化可能导致沉积残留物变化,变化的规模从岩性单一储层规模(几到几十km2)到岩性比较复杂的盆地规模(数百km2)。包裹在低渗透相中的沉积残留物的孔隙、渗透相,是一种比较重要且相对常见的...
在低可容纳空间和浅海大陆架环境中,可容纳空间变化可能导致沉积残留物变化,变化的规模从岩性单一储层规模(几到几十km2)到岩性比较复杂的盆地规模(数百km2)。包裹在低渗透相中的沉积残留物的孔隙、渗透相,是一种比较重要且相对常见的地层圈闭类型。在前陆盆地,沉积残留物更常见于末端而非近端;在斜坡边缘环境,沉积残留物表现出低位体系域与海侵体系域沉积的紧密联系。沉积残留物的识别,可以通过识别广泛分布的区域侵蚀面,以及详细对比上覆和下伏时间地层单位来实现。沉积残留物的识别也是油气勘探和生产很重要的方面,有利于在含油气盆地开发中晚期发现新的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残留
物
残留
可容纳空间
准同生侵蚀
规模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QuEChERS结合UPLC-ESI-MS/MS分析吡蚜酮和异丙威SC在稻田中的残留特征
被引量:
12
3
作者
王全胜
曹梦超
+3 位作者
刘雅楠
魏鹏
朱国念
王蒙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1-437,共7页
采用改良Qu ECh 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UPLC-ESI-MS/MS)建立了吡蚜酮和异丙威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吡蚜酮和异丙威悬浮剂(SC)在稻田中的残留沉积及持留特性。于稻田空白样品中添加...
采用改良Qu ECh 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UPLC-ESI-MS/MS)建立了吡蚜酮和异丙威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吡蚜酮和异丙威悬浮剂(SC)在稻田中的残留沉积及持留特性。于稻田空白样品中添加吡蚜酮和异丙威至0.001~1 mg·kg-1的浓度进行添加回收率试验,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和盐析净化,UPLC-MS/MS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5.2%~115.9%,相对标准偏差为2.6%~19.1%,两者在田水和植株(土壤)最低检测浓度(LOQ)分别达到0.001 mg·kg-1和0.005 mg·kg-1,说明该方法可用于检测稻田中痕量水平的吡蚜酮和异丙威。田间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吡蚜酮·异丙威SC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吡蚜酮的半衰期为0.7~12.6 d,异丙威的半衰期为0.4~5.2 d,表明两者在环境中均属于易降解化合物。此外,与WG剂型相比,SC剂型的吡蚜酮·异丙威在植株上表现出更高的消解速率,而在土壤中则较低,显示剂型对农药的持留性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蚜酮
异丙威
稻田
残留沉积
持留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取代表面涂(镀)覆而改进的有机可焊性保护剂
被引量:
6
4
作者
丁志廉
《印制电路信息》
2005年第1期52-57,共6页
该文综述了新一代OSP的优点和应用效果。
关键词
OSP
沉积
残留
物
离子清洁度
有机可焊性保护剂
PCB
表面涂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积残留物:确定隐蔽圈闭时需要强调和重视的一个概念
1
作者
陶宗普
唐东
江春明
苏宗富
王胜建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中石化胜利油田地质院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文摘
沉积残留物是指原始沉积体系的沉积物在沉积后受到侵蚀,普遍意义上指沉积的准同时受到侵蚀而保留下来的那部分残留物。沉积残留物可形成于沉积物未固结时,因而会与高级别的层序边界和水进不整合,与低级别的层序边界不整合伴生。强调沉积残留物是准确确定原始沉积,避免误解沉积分布,有效地指导隐蔽圈闭的勘探和开发。
关键词
沉积
残留
物
隐蔽圈闭
可容纳空间
石油地质
Keywords
depositional remnants
subtle trap
accommodation
petroleum geology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积残留物的识别及规模
2
作者
王谦
张中欣
丁敏
尚金泉
胡立忠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出处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96-99,109,共5页
文摘
在低可容纳空间和浅海大陆架环境中,可容纳空间变化可能导致沉积残留物变化,变化的规模从岩性单一储层规模(几到几十km2)到岩性比较复杂的盆地规模(数百km2)。包裹在低渗透相中的沉积残留物的孔隙、渗透相,是一种比较重要且相对常见的地层圈闭类型。在前陆盆地,沉积残留物更常见于末端而非近端;在斜坡边缘环境,沉积残留物表现出低位体系域与海侵体系域沉积的紧密联系。沉积残留物的识别,可以通过识别广泛分布的区域侵蚀面,以及详细对比上覆和下伏时间地层单位来实现。沉积残留物的识别也是油气勘探和生产很重要的方面,有利于在含油气盆地开发中晚期发现新的勘探区带。
关键词
沉积
残留
物
残留
可容纳空间
准同生侵蚀
规模
识别
Keywords
depositional remnant
accommodation remnant
pene-contemporaneous erosion
identification
scale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QuEChERS结合UPLC-ESI-MS/MS分析吡蚜酮和异丙威SC在稻田中的残留特征
被引量:
12
3
作者
王全胜
曹梦超
刘雅楠
魏鹏
朱国念
王蒙岑
机构
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1-437,共7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N20140205)
文摘
采用改良Qu ECh 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UPLC-ESI-MS/MS)建立了吡蚜酮和异丙威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吡蚜酮和异丙威悬浮剂(SC)在稻田中的残留沉积及持留特性。于稻田空白样品中添加吡蚜酮和异丙威至0.001~1 mg·kg-1的浓度进行添加回收率试验,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和盐析净化,UPLC-MS/MS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5.2%~115.9%,相对标准偏差为2.6%~19.1%,两者在田水和植株(土壤)最低检测浓度(LOQ)分别达到0.001 mg·kg-1和0.005 mg·kg-1,说明该方法可用于检测稻田中痕量水平的吡蚜酮和异丙威。田间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吡蚜酮·异丙威SC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吡蚜酮的半衰期为0.7~12.6 d,异丙威的半衰期为0.4~5.2 d,表明两者在环境中均属于易降解化合物。此外,与WG剂型相比,SC剂型的吡蚜酮·异丙威在植株上表现出更高的消解速率,而在土壤中则较低,显示剂型对农药的持留性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吡蚜酮
异丙威
稻田
残留沉积
持留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
Keywords
pymetrozine
isoprocarb
paddy soil
residual deposition
persistence
UPLC-ESI-MS/MS
分类号
X59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取代表面涂(镀)覆而改进的有机可焊性保护剂
被引量:
6
4
作者
丁志廉
出处
《印制电路信息》
2005年第1期52-57,共6页
文摘
该文综述了新一代OSP的优点和应用效果。
关键词
OSP
沉积
残留
物
离子清洁度
有机可焊性保护剂
PCB
表面涂镀
Keywords
benzimidazole OSP phenylimidazole OSP deposited residues ionic cleanliness
分类号
TN405 [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沉积残留物:确定隐蔽圈闭时需要强调和重视的一个概念
陶宗普
唐东
江春明
苏宗富
王胜建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沉积残留物的识别及规模
王谦
张中欣
丁敏
尚金泉
胡立忠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QuEChERS结合UPLC-ESI-MS/MS分析吡蚜酮和异丙威SC在稻田中的残留特征
王全胜
曹梦超
刘雅楠
魏鹏
朱国念
王蒙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取代表面涂(镀)覆而改进的有机可焊性保护剂
丁志廉
《印制电路信息》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