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低硅酸乙酯—煤矸石型壳残留强度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杨觉明 杨治华 包小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9-31,共3页
研究了在硅酸乙酯水解液中添加一种有机粘合剂对硅酸乙酯煤矸石粉涂料工艺性能(流杯粘度、比重、悬浮稳定性)和型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液中加入有机粘合剂可以降低型壳残留强度和高温强度,对常温强度无明显影响;涂料粘度增加,粉... 研究了在硅酸乙酯水解液中添加一种有机粘合剂对硅酸乙酯煤矸石粉涂料工艺性能(流杯粘度、比重、悬浮稳定性)和型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液中加入有机粘合剂可以降低型壳残留强度和高温强度,对常温强度无明显影响;涂料粘度增加,粉液比降低,涂料工艺性能改善。当加入量为水解液总量的12%、粉液比为1.0~1.3:1.0时,涂料能很好满足制壳要求,型壳内表面光洁;同时,型壳残留强度下降约50%,高温强度下降约30%,完全适合铝合金精铸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 型壳 残留强度 有机粘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卸荷状态下粘性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潘林有 程玉梅 胡中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0-493,共4页
通过大量的室内抗剪强度试验,提出了卸荷比、临界卸荷比、极限卸荷比和强度残留率概念。用卸荷比来衡量应力水平的变化,以探讨粘性土在卸荷状态下强度变化规律以及估算卸荷影响区的范围和影响区内强度的衰减规律,对基坑等卸荷类工程的... 通过大量的室内抗剪强度试验,提出了卸荷比、临界卸荷比、极限卸荷比和强度残留率概念。用卸荷比来衡量应力水平的变化,以探讨粘性土在卸荷状态下强度变化规律以及估算卸荷影响区的范围和影响区内强度的衰减规律,对基坑等卸荷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比 抗剪强度 强度残留 粘性土 基坑 临界卸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卸荷状态下软粘土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孟凡丽 樊良本 姚君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432-435,459,共5页
通过大量的室内模拟试验 ,对卸荷状态下的软粘土的抗剪强度进行研究 ,得到了不同先期固结压力下卸荷土体的τf-σ关系曲线 ,并与加荷状态的土体进行比较 ,得到了卸荷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一般规律 ;通过建立卸荷比 R和强度残留率 fr的概... 通过大量的室内模拟试验 ,对卸荷状态下的软粘土的抗剪强度进行研究 ,得到了不同先期固结压力下卸荷土体的τf-σ关系曲线 ,并与加荷状态的土体进行比较 ,得到了卸荷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一般规律 ;通过建立卸荷比 R和强度残留率 fr的概念来找寻影响卸荷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临界点 ;同时研究了卸荷土体的抗剪强度与卸荷比的关系、卸荷后滞留时间对卸荷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 ,发现卸荷土体的抗剪强度受卸荷比和卸荷后的滞留时间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状态 软粘土 抗剪强度 模拟试验 卸荷比 强度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7
4
作者 何兆益 陈龙 +1 位作者 陈先勇 程永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1-875,914,共6页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沥青路面回收料(RAP)中回收沥青的性能和集料级配;通过规划求解及马歇尔试验确定了AC-13型和AC-16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及新添沥青用量,并通过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小梁低温弯曲破坏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评...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沥青路面回收料(RAP)中回收沥青的性能和集料级配;通过规划求解及马歇尔试验确定了AC-13型和AC-16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及新添沥青用量,并通过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小梁低温弯曲破坏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测试了AC-16型再生沥青混合料不同温度、不同RAP掺量(质量分数)、老化前后及添加再生剂前后的劈裂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并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UTM对该混合料进行了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结果表明:随着RAP掺量的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增大,单次冻融循环残留强度比略微增加,多次冻融循环残留强度比快速衰减,低温抗裂性变差;抗压回弹模量呈线性递增,劈裂强度在不同参数下表现出不同的规律,而疲劳寿命及其对应力的敏感度均呈下降趋势.最后,结合试验路段对上述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RAP掺量 动稳定度 残留强度比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中断裂面对应力-应变关系影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廖红建 韩波 +1 位作者 高小育 赤石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2-365,共4页
基于一系列的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 ,测定并分析了正常固结领域和超固结领域硅藻质泥岩的应变软化性状和残留强度特性 ,研究了残留强度比与固结压力间的关系 ,比较和探讨了断裂面的有无和不同倾角的断裂面对软岩的应力 -应变关系和残... 基于一系列的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 ,测定并分析了正常固结领域和超固结领域硅藻质泥岩的应变软化性状和残留强度特性 ,研究了残留强度比与固结压力间的关系 ,比较和探讨了断裂面的有无和不同倾角的断裂面对软岩的应力 -应变关系和残留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 ,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残留强度 应变软化 断裂面 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粉末硬化水玻璃砂的性能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继娜 樊自田 昝小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99-1003,共5页
采用课题组配置的超细复合粉末作固化剂,研究测试了超细粉末硬化水玻璃砂的性能特征,将它与目前大量采用的酯硬化水玻璃砂在性能上作了比较,并通过SEM对常温下和800℃焙烧后粉末硬化水玻璃砂样以及酯硬化水玻璃砂样的粘结桥微观结构进... 采用课题组配置的超细复合粉末作固化剂,研究测试了超细粉末硬化水玻璃砂的性能特征,将它与目前大量采用的酯硬化水玻璃砂在性能上作了比较,并通过SEM对常温下和800℃焙烧后粉末硬化水玻璃砂样以及酯硬化水玻璃砂样的粘结桥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超细粉末硬化水玻璃砂工艺中,当水玻璃加入量占原砂质量的3%,粉末加入量占水玻璃加入量的25%时,砂样的常温强度比酯硬化水玻璃砂的强度提高约23%,残留强度降低约76%;粉末硬化水玻璃砂对水玻璃的模数敏感度不高,硬化过程中使用高模数水玻璃将显著改善水玻璃砂的溃散性和再生回用性能;粉末硬化水玻璃砂的抗湿性远远优于酯硬化水玻璃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玻璃砂 粉末硬化 常温强度 残留强度 抗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Z—1型树脂砂性能的研究
7
作者 纪岗昌 何纪运 邢花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9-20,共2页
对XZ—1型树脂砂的高温强度、残余强度等进行了实验,并测定了几种原砂所混制的树脂砂的强度,对不同硬化条件下硬化的树脂膜进行了热失重和差热分析.
关键词 高温强度 残留强度 树脂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YG15的热冲击行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自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18,共2页
研究了硬质合金YG15的热冲击行为。结果表明,热冲击裂纹的形成存在孕育期,热冲击曲线(σrb-t)上热冲击残留强度随热冲击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规律。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在试样的亚表层下存在孔洞,热冲击断口由沿晶和... 研究了硬质合金YG15的热冲击行为。结果表明,热冲击裂纹的形成存在孕育期,热冲击曲线(σrb-t)上热冲击残留强度随热冲击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规律。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在试样的亚表层下存在孔洞,热冲击断口由沿晶和穿晶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热冲击行为 残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淀粉对铸铁件水玻璃砂溃散性的影响
9
作者 郑根甫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0-61,共2页
针对铸铁件水玻璃砂溃散性差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工艺生产试验。结果表明 :加入 0 .7%左右的自制复合淀粉 ,可明显降低铸铁件水玻璃砂的残留强度 。
关键词 水玻璃砂 铸铁件 复合淀粉 即时强度 残留强度 溃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