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生、排烃量计算方法探讨与应用
被引量:
73
1
作者
周杰
庞雄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7,共4页
烃源岩的生烃量等于其残烃量与排出烃量之和。利用氯仿沥青“A”/总有机碳参数随深度的变化关系 ,可求出烃源岩的残烃率。在烃源岩演化过程中 ,(S1+S2 ) /总有机碳 (生烃潜力指数 )减小的唯一原因是有烃类从烃源岩中排出。无论生烃机制...
烃源岩的生烃量等于其残烃量与排出烃量之和。利用氯仿沥青“A”/总有机碳参数随深度的变化关系 ,可求出烃源岩的残烃率。在烃源岩演化过程中 ,(S1+S2 ) /总有机碳 (生烃潜力指数 )减小的唯一原因是有烃类从烃源岩中排出。无论生烃机制如何 ,烃源岩的现今生烃潜力指数与油气排出以前的原始生烃潜力指数之间的差值始终代表当前每克有机碳的排烃量 (排烃率 ) ,据此可计算生成未熟—低熟油的烃源岩的排烃量。将排烃率与对应的残烃率叠加 ,可求出烃源岩的油气发生率 ,结合烃源岩的厚度、面积、密度及有机碳丰度等资料 ,可计算生烃量。在东营凹陷八面河油田应用此方法发现 ,该区下第三系沙三段、沙四段的泥岩与油页岩的生、排烃演化模式不同 ,泥岩的生烃量巨大 ,但排烃效率很低。图 3表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
烃
量
排
烃
量
油气藏
生
烃
潜力指数
残烃量
定
量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生、排烃量计算方法探讨与应用
被引量:
73
1
作者
周杰
庞雄奇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7,共4页
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 (973 )项目 (G19990 43 3 )
文摘
烃源岩的生烃量等于其残烃量与排出烃量之和。利用氯仿沥青“A”/总有机碳参数随深度的变化关系 ,可求出烃源岩的残烃率。在烃源岩演化过程中 ,(S1+S2 ) /总有机碳 (生烃潜力指数 )减小的唯一原因是有烃类从烃源岩中排出。无论生烃机制如何 ,烃源岩的现今生烃潜力指数与油气排出以前的原始生烃潜力指数之间的差值始终代表当前每克有机碳的排烃量 (排烃率 ) ,据此可计算生成未熟—低熟油的烃源岩的排烃量。将排烃率与对应的残烃率叠加 ,可求出烃源岩的油气发生率 ,结合烃源岩的厚度、面积、密度及有机碳丰度等资料 ,可计算生烃量。在东营凹陷八面河油田应用此方法发现 ,该区下第三系沙三段、沙四段的泥岩与油页岩的生、排烃演化模式不同 ,泥岩的生烃量巨大 ,但排烃效率很低。图 3表1参
关键词
生
烃
量
排
烃
量
油气藏
生
烃
潜力指数
残烃量
定
量
计算
Keywords
Hydrocarbon generating quantity
hydrocarbon expelling quantity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index
hydrocarbon remaining quantity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生、排烃量计算方法探讨与应用
周杰
庞雄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7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