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孔雀》:宁静的历史,无声的残忍
- 1
-
-
作者
景银辉
-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30-30,共1页
-
文摘
电影《孔雀》诠释了一个普通的家庭故事,却见证了一个独特时期心灵成长的历程。本文细致地分析了电影文本中三姐弟的成长经历,以及个体与家庭内部和社会环境之间宁静而又残忍的伦理结构。
-
关键词
叛逆
无声
残忍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揭秘清代四大残忍菜品
- 2
-
-
-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
文摘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逐渐走下坡路。道光末年,“国用大绌”。然而,清王朝每年的河防工程费用却有增无减。
-
关键词
菜品
残忍
清代
鸦片战争
工程费用
清王朝
道光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直写残忍不足职
- 3
-
-
作者
苏洪亮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78-79,共2页
-
文摘
以往国产片描写的我军官兵和公安人员,不仅个个是遵纪守法的模范,而且人人都和善可亲。当然,这样处理显得死板概念,缺少灵性,但是时下一些创作者在影片中塑造了一些不同一般,所谓张扬个性而令人瞠目结舌的形象,又似平走上了极端。最近上映的电影《无枪枪声》中原刑警队长司徒明杰在追捕走私犯时,在已束手就擒的罪犯脸上用刀子剖划,使之毁容,那部颇受好评的《最后的疯狂》中的何磊在抓住罪犯后,将其胳膊在车门上猛击,使手折断。
-
关键词
残忍
公安人员
张扬个性
国产片
创作者
走私犯
罪犯
-
分类号
I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大棒政策与“仁慈的帝国”
- 4
-
-
作者
畅征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Z期53-56,共4页
-
文摘
美国新保守主义外交政策权威罗伯特·卡根称美国为"仁慈的帝国",但是美国的对外政策一直是"胡萝卜加大棒",且更看重大棒。美国运用大棒政策,操控了全球,挑起了军备竞赛,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显示出它所提倡的民主、自由、人权的虚伪性。事实证明,美国并不是一个仁慈的帝国。
-
关键词
仁慈的帝国
大棒政策
军备竞赛
残忍
-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震惊津门的一宗悲剧
- 5
-
-
作者
周利成
-
机构
天津市档案馆
-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58,共3页
-
文摘
1947年秋,津门发生了一桩千古奇案:一位少妇被杀,凶手又残忍地将其肢解,装在一只柳条箱内置于他人库房。此案虽经侦破,但凶手却迟迟没有得到应有的惩处。新中国成立后,凶手才被处以极刑。几年前,天津电影制片厂将此案搬上了荧屏,在天津乃至全国引起轰动。然而,剧中情节多为艺术加工,与事实颇有出入。
-
关键词
悲剧
震惊
新中国成立
电影制片厂
艺术加工
凶手
天津
残忍
-
分类号
K26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浅析《呼啸山庄》——解读希思克利夫
- 6
-
-
作者
周海琴
熊惠宇
-
机构
南昌理工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88-89,共2页
-
文摘
《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思克利夫是一位典型的复仇者。在《呼啸山庄》一书中,存在着两个希思克利夫,一个是忠诚,却饱受折磨的爱人;另一个是残忍专横的丈夫、父亲和地主。除此之外,希思克利夫又是一个对资产阶级婚姻体系的反抗者,最终意识到了他的复仇无意义。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到希思克利夫觉醒的一面。
-
关键词
希思克利夫
复仇
忠诚
残忍
觉醒
-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化解疑难民事纠纷
- 7
-
-
作者
周小明
-
机构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保卫处
-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37-38,共2页
-
-
关键词
纠纷
调解人员
难民
双方当事人
民事纠纷
事态
人民调解工作
残忍性
绝调
超前预防
-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试论卡拉瓦乔艺术的社会批判性
- 8
-
-
作者
陈钦权
-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6年第4期18-20,共3页
-
文摘
米开朗基罗·麦里泽·德·卡拉瓦乔(15乃-1610)是意大利十六、十七世纪之交出现的现实主义画派中最早的代表人物。
-
关键词
卡拉瓦乔
社会批判
代里人
典型心态
叛逆精神
民主观
残忍性
圣母
未成熟
意大利
-
分类号
J209.1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