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分支多尺度残差融合嵌套的SAR和多光谱图像融合架构与实验 被引量:4
1
作者 董张玉 许道礼 +5 位作者 张晋 安森 于金秋 李金徽 彭鹏 汪燕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0,共8页
基于深度学习融合合成孔径雷达(SAR)和多光谱(MS)图像的方法主要通过增加卷积层数量描述网络模型尺度,但未能提高算法对不同尺度空间细节特征的提取能力。该文设计双分支的多尺度残差融合嵌套连接网络架构(Double-branch Multiscale Res... 基于深度学习融合合成孔径雷达(SAR)和多光谱(MS)图像的方法主要通过增加卷积层数量描述网络模型尺度,但未能提高算法对不同尺度空间细节特征的提取能力。该文设计双分支的多尺度残差融合嵌套连接网络架构(Double-branch Multiscale Residual-fusion Nested-connections Net,DMRN-Net),将融合任务划分为细节提升和光谱保持两部分:在细节提升分路中,将SAR和MS图像中的高频信息分别经过多深度特征提取层、多尺度残差融合网络层及嵌套连接解码器得到重建图像;在光谱保持分路中,通过融合上采样后的MS图像和细节提升分路结果,将光谱信息注入融合图像中,从而得出融合结果。通过DMRN-Net和传统算法以及普通双分支网络的对比实验表明,DMRN-Net在主观判断和客观评价上均取得较好的融合结果,能在保持光谱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图像的空间细节信息,验证了DMRN-Net在图像融合领域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多光谱图像 双分支 多尺度残差融合网络 嵌套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RFD:用于图像去噪的递进式残差融合密集网络 被引量:1
2
作者 曹义亲 饶哲初 +1 位作者 朱志亮 张红斌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41-2850,共10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去噪方法能够获得比传统方法更好的去噪效果,但是现有的深度学习去噪方法往往存在网络过深导致计算复杂度过大的问题。针对这个不足,提出一种用于去除高斯噪声的递进式残差融合密集网络(DnRFD)。该网络首先采用密集块来... 基于深度学习的去噪方法能够获得比传统方法更好的去噪效果,但是现有的深度学习去噪方法往往存在网络过深导致计算复杂度过大的问题。针对这个不足,提出一种用于去除高斯噪声的递进式残差融合密集网络(DnRFD)。该网络首先采用密集块来学习图像中的噪声分布,在充分提取图像局部特征的同时大幅降低网络参数;然后利用递进策略将浅层卷积特征依次与深层特征短线连接形成残差融合网络,提取出更多针对噪声的全局特征;最后将各密集块的输出特征图进行融合后输入给重建输出层,得到最后的输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斯白噪声等级为25和50时,该网络都能获得较高的峰值信噪比均值和结构相似性均值,并且去噪平均时间是DnCNN方法的一半,是FFDNet方法的1/3。总的来说,该网络整体去噪性能优于相关对比算法,可有效去除图像中的高斯白噪声和自然噪声,同时能更好地还原图像边缘与纹理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深度学习 密集块 残差学习 递进式残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选择与双向残差融合的无监督水下图像增强 被引量:8
3
作者 胡雨航 赵磊 +1 位作者 李恒 刘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0-202,共13页
如今,利用合成的成对数据集训练的有监督模型泛化能力弱,在多变的实际水下环境中表现不佳,而无监督模型虽摆脱了成对数据集的依赖,但生成图像可能因缺少特征信息导致图像视觉质量较差。故以循环生成对抗网络为架构,提出多特征选择与双... 如今,利用合成的成对数据集训练的有监督模型泛化能力弱,在多变的实际水下环境中表现不佳,而无监督模型虽摆脱了成对数据集的依赖,但生成图像可能因缺少特征信息导致图像视觉质量较差。故以循环生成对抗网络为架构,提出多特征选择与双向残差融合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一方面,设计以混合注意力为基础的多特征选择模块对水下图像的多种特征进行选择,再由双向残差融合对传统U型跳跃连接进行优化,使图像特征高效表达,有效恢复水下图像的纹理与色彩。另一方面,在判别器中引入混合注意力并提出内容感知损失和风格感知损失,保证增强图像在全局内容、局部纹理、风格特征等方面和清晰图像一致。与现有的无监督和有监督模型相比较,该模型PSNR分别提高了6%和2%,SSIM分别提高了4%和3%,对水下图像有着显著的增强效果,在色彩真实度和饱和度上相比其他现有方法更加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模型 循环生成对抗网络 多特征选择 双向残差融合 水下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独立空谱残差融合的联合稀疏表示高光谱图像分类 被引量:4
4
作者 卢佳 保文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6-252,共7页
针对高光谱图像分类中存在的空间信息与光谱信息融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独立空谱残差融合的联合稀疏表示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使用类独立的光谱角初分类图像,获得像元初始标记后按特定条件进行筛选再构造像元邻域空间。提取图像的全局空... 针对高光谱图像分类中存在的空间信息与光谱信息融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独立空谱残差融合的联合稀疏表示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使用类独立的光谱角初分类图像,获得像元初始标记后按特定条件进行筛选再构造像元邻域空间。提取图像的全局空间信息,并将其引入到空谱联合稀疏表示模型中,使用单独的光谱信息字典与空间信息字典分别进行图像光谱与空间的联合稀疏表示残差计算。在此基础上,使用残差融合算法确定图像类别。实验结果表明,相对SVM、KNN等算法,该算法能够提升高光谱图像的分类精度,且分类结果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联合稀疏表示 全局空间信息 光谱信息 残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融合的时序数据离群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倩倩 赵晓永 牟永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80-184,共5页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海量的高维时序数据,然而时间序列易受到外界变化的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离群点。针对现有的离群点挖掘算法不能兼顾时序数据的趋势性、季节性、循环性、不规则性的特点,从而导致检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海量的高维时序数据,然而时间序列易受到外界变化的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离群点。针对现有的离群点挖掘算法不能兼顾时序数据的趋势性、季节性、循环性、不规则性的特点,从而导致检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融合的时序数据离群挖掘(residual integration outlier,RIO)算法。首先利用线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拟合数据,得到在相同时间粒度下的残差序列,并将该序列作为非线性模型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的输入,输出残差序列预测值,而后将经由ARIMA模型与LSTM模型处理的序列在相同时间粒度下融合,得到一条经由混合模型两次处理的残差序列。最后,利用基于直方图的离群点模型(histogram-based outlier score,HBOS)检测出该二次残差序列的离群点。实验表明,RIO算法的准确度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具备良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数据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长短期记忆网络 残差融合 离群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融合残差行进几何感知的遥感目标检测
6
作者 白晨帅 白晓凤 +1 位作者 邬开俊 王昊雯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9-1302,共14页
本文提出超融合残差行进几何感知算法,旨在解决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中的多尺度、密集重叠及数据分布不均等挑战。超融合残差行进模块优化网络结构,其多层次卷积操作利用不同尺度感受野,能捕捉目标各尺度细节,增强模型对目标特征的感知能力... 本文提出超融合残差行进几何感知算法,旨在解决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中的多尺度、密集重叠及数据分布不均等挑战。超融合残差行进模块优化网络结构,其多层次卷积操作利用不同尺度感受野,能捕捉目标各尺度细节,增强模型对目标特征的感知能力,实现小尺度目标特征提取和大尺度目标准确定位。通过计算检测与真实结果的几何相似度精准评估检测效果,在目标密集重叠场景精细考量契合度,筛选最终结果,减少漏检、误检,提高算法准确性;设计多路径特征融合模块,融合不同层次特征信息,提取更丰富目标特征,增强网络表示与判别能力,提升检测准确性与稳定性。在NWPU-VHR-10数据集的实验结果显示,其mPrecision,mRecall,mAP和mF1 Score分别提高了0.041 9,0.104 0,0.045 5和0.085 0;在RSOD数据集的实验结果显示,其mPrecision,mRecall,mAP和mF1 Score分别提高了0.022 1,0.103 4,0.061 9和0.087 5。充分证明了所提出超融合残差行进几何感知算法在遥感图像目标检测领域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目标检测 融合残差行进模块 几何相似度 多路径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道残差融合和时频注意力的说话人验证
7
作者 涂振华 赵腊生 毛嘉莹 《应用声学》 2025年第5期1232-1241,共10页
近些年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说话人验证模型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先前工作在融合频域局部特征方面仍存在局限,未能充分利用特征间的互补性,并且缺乏针对长时上下文的高效建模方法。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残差融合和时... 近些年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说话人验证模型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先前工作在融合频域局部特征方面仍存在局限,未能充分利用特征间的互补性,并且缺乏针对长时上下文的高效建模方法。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残差融合和时频注意力的说话人验证模型,采用注意力融合机制自动调整不同通道间局部特征的融合权值,增强模型对局部特征的表达能力。并且提出了一种时频混合通道注意力机制,对更远距离的帧间关系进行建模,提升了模型对长时上下文信息的捕获能力。通过在CN-Celeb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等错误率和最小检验代价两个指标上均优于对比模型,证明了该模型在不同说话人语境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人验证 神经网络 通道残差融合 通道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割和融合残差U⁃Net的单视光学遥感影像三维重建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桦 朱宇昕 +3 位作者 章历 陈志达 张乙志 王博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8-360,共13页
从单视遥感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本身是一个解不唯一的非适定问题,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经验来补充缺失信息以构建完整三维模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割和融合残差U-Net的单视遥感影像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包括语义分割和... 从单视遥感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本身是一个解不唯一的非适定问题,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经验来补充缺失信息以构建完整三维模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割和融合残差U-Net的单视遥感影像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包括语义分割和单视遥感影像高度估计两个阶段。语义分割阶段使用U-Net确定地物属性,在此基础上改进U-Net对遥感影像进行高度估计,并联合语义特征进行锚定高度回归以提高重建精度。针对改进U-Net,通过嵌入不同数量与通道的残差块,强化编码器的特征提取能力,并修改解码器输出层使其适应于高度回归任务,从而实现逐像素预测遥感影像的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高度值。在公开的US3D数据集上得到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2.751 m、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为1.446 m的结果,重建结果均优于其余网络,证实该方法实现了基于单视遥感影像的三维估计,能够重建地物的分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深度残差学习 融合残差U-Net 单视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注意力融合和门控信息蒸馏的图像修复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映 何鹏浩 徐超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9-59,共11页
图像修复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修复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该领域中。但是现有的深度学习图像修复模型存在对破损图像中有效信息的利用不足和受破损图像中掩码信息干扰的问题,从而导致修复出的... 图像修复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修复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该领域中。但是现有的深度学习图像修复模型存在对破损图像中有效信息的利用不足和受破损图像中掩码信息干扰的问题,从而导致修复出的图像的部分结构缺失和部分细节模糊。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残差注意力融合和门控信息蒸馏的图像修复模型。首先,该图像修复模型由生成器和鉴别器两部分组成,生成器的主干结构采用U-Net网络,由编码器和解码器组成;鉴别器采用马尔可夫鉴别器,由6个卷积层组成。然后,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分别构建残差注意力融合结构,以增强破损图像中有效信息的利用和减少掩码信息的干扰。最后,在编码器和解码器的跳跃连接中嵌入门控信息蒸馏模块,进一步提取待修复图像中的有效低级特征。在公开人脸和街景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模型在语义结构和纹理细节方面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文中模型的结构相似性、峰值信噪比、平均绝对值误差、最小平方误差和弗雷歇距离指标均优于5种对比模型,说明文中模型的修复质量优于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图像修复 残差注意力融合 门控信息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融合残差卷积块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层剪枝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鹏涛 曹健 +3 位作者 孙文宇 李普 王源 张兴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1-807,共7页
针对当前主流的剪枝方法所获得的压缩模型推理时间较长和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易用且性能优异的层剪枝方法。该方法将原始卷积层转化为可融合残差卷积块,然后通过稀疏化训练的方法实现层剪枝,得到一种具有工程易用性的层剪枝方法,兼... 针对当前主流的剪枝方法所获得的压缩模型推理时间较长和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易用且性能优异的层剪枝方法。该方法将原始卷积层转化为可融合残差卷积块,然后通过稀疏化训练的方法实现层剪枝,得到一种具有工程易用性的层剪枝方法,兼具推理时间短和剪枝效果好的优点。实验结果表明,在图像分类任务和目标检测任务中,该方法可使模型在精度损失较小的情况下获得极高的压缩率,优于先进的卷积核剪枝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层剪枝 融合残差卷积块 稀疏化训练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in Transformer和三维残差多层融合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先旺 周浩 +1 位作者 张明慧 朱尤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5-160,共6页
卷积神经网络(CNNs)具有出色的局部上下文建模能力,被广泛用于高光谱图像分类中,但由于其固有网络主干的局限性,CNNs未能很好地挖掘和表示光谱特征的序列属性。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win Transformer和三维残差多层融合网络的... 卷积神经网络(CNNs)具有出色的局部上下文建模能力,被广泛用于高光谱图像分类中,但由于其固有网络主干的局限性,CNNs未能很好地挖掘和表示光谱特征的序列属性。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win Transformer和三维残差多层融合网络的新型网络(ReSTrans)用于高光谱图像分类。在ReSTrans网络中,为了尽可能地挖掘高光谱图像的深层特征,采用三维残差多层融合网络来提取空谱特征,然后由基于自注意机制的Swin Transformer网络模块近一步捕获连续光谱间的关系,最后由多层感知机根据空谱联合特征完成最终的分类任务。为了验证ReSTrans网络模型的有效性,改进的模型在IP,UP和KSC 3个高光谱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分类精度分别达到了98.65%,99.64%,99.78%。与SST方法相比,该网络模型的分类性能分别平均提高了3.55%,0.68%,1.87%。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可以提取更深层的、判别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分类 三维残差多层融合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Swin Transformer 空谱联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特征融合的体素三维目标检测网络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吴冉 胡春燕 +1 位作者 陈泽来 李菲菲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2-53,共12页
目的为精确分析点云场景中待测目标的位置和类别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多级特征融合的体素三维目标检测网络。方法以2阶段检测算法Voxel−RCNN作为基线模型,在检测一阶段,增加稀疏特征残差密集融合模块,由浅入深地对逐级特征进行传播和复用,... 目的为精确分析点云场景中待测目标的位置和类别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多级特征融合的体素三维目标检测网络。方法以2阶段检测算法Voxel−RCNN作为基线模型,在检测一阶段,增加稀疏特征残差密集融合模块,由浅入深地对逐级特征进行传播和复用,实现三维特征充分的交互融合。在二维主干模块中增加残差轻量化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显式增强通道特征。提出多级特征及多尺度核自适应融合模块,自适应地提取各级特征的关系权重,以加权方式实现特征的强融合。在检测二阶段,设计三重特征融合策略,基于曼哈顿距离搜索算法聚合邻域特征,并嵌入深度融合模块和CTFFM融合模块提升格点特征质量。结果实验于自动驾驶数据集KITTI中进行模拟测试,相较于基线网络,在3种难度等级下,一阶段检测模型的行人3D平均精度提升了3.97%,二阶段检测模型的骑行者3D平均精度提升了3.37%。结论结果证明文中方法能够显著提升目标检测性能,且各模块具有较好的移植性,可灵活嵌入到体素类三维检测模型中,带来相应的效果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目标检测 残差融合 自适应融合 特征增强 三重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生成对抗网络图像超分辨重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云 杨欣悦 张小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3,232,共9页
针对传统图像超分辨重建技术中存在的特征丢失和缺乏高频细节的问题,在生成对抗网络的基础上结合注意力机制对网络进行改进.生成网络中通过多尺度残差注意力模块,学习不同尺度的图像特征,增强对图像高频细节的学习;再通过整体注意力模块... 针对传统图像超分辨重建技术中存在的特征丢失和缺乏高频细节的问题,在生成对抗网络的基础上结合注意力机制对网络进行改进.生成网络中通过多尺度残差注意力模块,学习不同尺度的图像特征,增强对图像高频细节的学习;再通过整体注意力模块,进一步捕获更多的信息特征,提高网络对图像细节的还原能力,用于最终重建.判别网络中使用非对称卷积替代传统卷积,减少参数计算量;并引入自注意力机制更精确地获取图像全局信息,提高网络重建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重建后图像和原始图像相比具有更多的高频纹理细节,与7种常见的图像超分辨方法相比,PSNR(Picture Signal to Noise Ratio)平均提升约2.43 dB,SSIM(Structural Similarity Image Measurement)平均提升约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多尺度残差融合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特征提取和注意力机制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14
作者 薄阳瑜 武永亮 王学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5,64,共9页
针对图像超分辨率重建过程中忽略图像高频特征,导致特征提取不充分,重建图像纹理细节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特征提取和注意力机制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首先,该方法采用双分支网络进行特征提取,以解决图像重建过程中高频特征... 针对图像超分辨率重建过程中忽略图像高频特征,导致特征提取不充分,重建图像纹理细节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特征提取和注意力机制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首先,该方法采用双分支网络进行特征提取,以解决图像重建过程中高频特征和多尺度特征无法有效提取和一致融合的问题;其次,为了使网络提取到更加精确的高频特征,提出了局部空间注意力模块,并与通道注意力模块结合构建残差融合注意力模块,提高网络对高频特征的定位能力;最后,设计了空洞金字塔模块,扩大网络感受野,使网络多尺度提取特征。在4个基准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尤其是超分辨率倍数为4时,所提方法较目前若干主流模型中的最佳峰值信噪比分别提升了0.16,0.08,0.03,0.20 dB,所提方法在视觉效果和定量分析方面均有较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局部空间注意力 残差融合注意力 空洞金字塔 双分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遵雄 蒋中慧 任行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5217-5223,共7页
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往往存在重建图像纹理结构模糊、缺失高频信息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在SRGAN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尺度并联学习的生成对抗网络结构,其中生成模型由两个不同尺度的残差网络块组成,首先对提取的低分辨率图... 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往往存在重建图像纹理结构模糊、缺失高频信息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在SRGAN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尺度并联学习的生成对抗网络结构,其中生成模型由两个不同尺度的残差网络块组成,首先对提取的低分辨率图像通过两个子网络的多尺度特征学习,然后使用融合网络进行残差融合,融合不同尺度高频信息,最终生成高分辨图像。在Set5、Set14、BSD100基准数据集以及SpaceNet卫星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在恢复低分辨率图像的细节纹理信息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 生成对抗网络 多尺度特征 残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网络大数据的线性均衡聚类调度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志翔 农丽丽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4-148,共5页
为了提高光纤网络大数据聚类调度能力,提出光纤网络大数据的线性均衡聚类调度的优化方法。构建光纤网络大数据的模糊信息检测模型,采用高阶统计量特征提取方法进行光纤网络大数据的模糊相关性分析,构建光纤网络大数据的输出自相关特征... 为了提高光纤网络大数据聚类调度能力,提出光纤网络大数据的线性均衡聚类调度的优化方法。构建光纤网络大数据的模糊信息检测模型,采用高阶统计量特征提取方法进行光纤网络大数据的模糊相关性分析,构建光纤网络大数据的输出自相关特征匹配模型,结合线性均衡调度分析方法进行光纤网络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光纤网络大数据的回归分析模型,提取光纤网络大数据的统计特征量,根据光纤网络大数据的特征提取结果,采用线性均衡调度结合残差融合算法的方法进行光纤网络大数据聚类调度的自适应寻优,实现光纤网络大数据聚类调度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光纤网络大数据调度输出均衡性最高可达到97%,特征分辨率最高可达到99%,调度精度最高可达到100%,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光纤网络大数据的挖掘和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差融合 光纤网络 大数据 聚类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安全事件图文关联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红 白云清 卢林燕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7-132,183,共7页
针对航空安全事件信息管理主要基于文本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航空安全事件图文关联方法(HG-RRF)。针对文本与图像两种不同模态的数据,分别采用混合高斯拉普拉斯模型+高斯模型(HGLMM+GMM)与全卷积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FCN)... 针对航空安全事件信息管理主要基于文本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航空安全事件图文关联方法(HG-RRF)。针对文本与图像两种不同模态的数据,分别采用混合高斯拉普拉斯模型+高斯模型(HGLMM+GMM)与全卷积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FCN)进行特征提取,并将提取的特征分别输入到一个部署了循环残差融合模块(Recurrent Residual Fusion,RRF)的网络中。通过双向损失函数计算相似度,从而获得双向的跨模态关联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公共数据集前K个检索结果的召回率上有所提升,将该方法应用在航空安全事件数据集上,有效实现了图文信息的关联,为航空安全事件多模态数据的融合提供了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安全事件 图文关联 特征提取 循环残差融合 双向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分割网络重建单视图遥感影像数字表面模型 被引量:7
18
作者 卢俊言 贾宏光 +2 位作者 高放 李文涛 陆晴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4-981,共8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仅依靠激光探测与测量数据,实现单视图遥感影像数字表面模型(DSM)重建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设计了一种编码-解码结构的语义分割网络,该网络采用多尺度残差融合的编码块与解码(MRFED)块从输入图像中提取语义信... 该文提出了一种仅依靠激光探测与测量数据,实现单视图遥感影像数字表面模型(DSM)重建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设计了一种编码-解码结构的语义分割网络,该网络采用多尺度残差融合的编码块与解码(MRFED)块从输入图像中提取语义信息,进而逐像素预测高度值;采用特征图跳跃级联的策略保留输入图像的细节特征和结构信息。该文采用了一个包含DSM数据的遥感影像公开数据集训练与测试模型,实验结果表明:DSM重建结果与真值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2.1e-02,均方根误差(RMSE)为3.8e-02,结构相似性(SSIM)为92.89%,均优于经典的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网络。实验证实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单视图遥感影像的DSM重建,具有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强的地物分布结构重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网络 编码-解码 多尺度残差融合 跳跃级联 数字表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DM-ResNet的脑肿瘤分类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夏景明 邢露萍 +1 位作者 谈玲 宣大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219,共8页
脑肿瘤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癌症之一.由于脑肿瘤的多样性,其图像分类成为了当代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DNN)常用于医学图像分类,但随着深度的增加网络会出现梯度消失和过拟合的问题,而残差网络(ResNet)通过引入恒等映射可以缓解... 脑肿瘤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癌症之一.由于脑肿瘤的多样性,其图像分类成为了当代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DNN)常用于医学图像分类,但随着深度的增加网络会出现梯度消失和过拟合的问题,而残差网络(ResNet)通过引入恒等映射可以缓解这些问题.因此,本文基于ResNet提出了一种MDM-ResNet网络,该网络由多尺寸卷积核模块(Multi-size convolution kernel module)、双通道池化层(Dual-channel pooling layer)和多深度融合残差块(Multi-depth fusion residual block)组成.本文实验在Figshare数据集上展开,采用数据增强操作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利用5倍交叉验证方法对网络性能进行评估.最终实验结果表明MDM-ResNet能够对脑膜瘤(Meningioma)、胶质瘤(Glioma)和垂体瘤(Pituitary tumor)进行有效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深度神经网络(DNN) 残差网络(ResNet) 多尺寸卷积核模块 双通道池化层 多深度融合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层次注意力矩阵分解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建红 苏晓倩 吴彩虹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6,共9页
矩阵分解由于其较好的评分预测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的个性化推荐中,很多模型也在矩阵分解的基础上改进以提升推荐性能。但是,这些模型由于获取用户偏好信息的能力有限而导致其推荐效果不佳。为了充分挖掘用户的偏好信息,提出了深度层次... 矩阵分解由于其较好的评分预测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的个性化推荐中,很多模型也在矩阵分解的基础上改进以提升推荐性能。但是,这些模型由于获取用户偏好信息的能力有限而导致其推荐效果不佳。为了充分挖掘用户的偏好信息,提出了深度层次注意矩阵分解(DeepHAMF)的推荐模型。首先,对于原始数据除了输入到多层感知机之外,还采用自注意力机制编码后再输入到多层感知机中,目标是捕获显式偏好信息,并将这部分命名为自注意力层;其次,将原始矩阵分解与注意力编码之后的矩阵分解结果分别与多层感知机输出的结果通过注意力机制融合,这样能够充分挖掘出用户的潜在偏好信息,这部分命名为层次注意力模块;最后,通过残差网络将层次注意力模块和自注意力层进行信息拟合,这部分命名为残差融合层。在公开评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DeepHAMF比现有的评分预测模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注意力 自注意力网络 残差融合 矩阵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