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融合特征和残差神经网络的10 kV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声纹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段梵 李先允 +2 位作者 单光瑞 陈兰杭 杨凯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13,共9页
针对传统10 kV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方法过于依赖主观经验、准确率不高、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学特征的10 kV高压断路器常见机械故障识别方法。首先,以(ZN63)12/630A型高压户内真空断路器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见的8种机械故障... 针对传统10 kV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方法过于依赖主观经验、准确率不高、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学特征的10 kV高压断路器常见机械故障识别方法。首先,以(ZN63)12/630A型高压户内真空断路器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见的8种机械故障,采集其分合闸时的声音作为检测信号;其次,将采集的故障声纹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故障声纹信号的梅尔倒频谱系数(MFCC)特征、色度特征(chroma features)以及一维平均能量和频谱质心,并利用Fisher比舍弃贡献率低的分量,构成融合特征;最后以提取的融合特征作为诊断依据,构建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10 kV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模型。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对10 kV高压断路器常见的8种机械故障诊断识别准确率为99.99%。可作为当前检测手段的有效补充,提高高压断路器综合检测和潜伏性缺陷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kV高压断路器 声纹识别 融合特征 残差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加工表面粗糙度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范立想 朱钰浩 +2 位作者 陈书涵 姚继开 唐伟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6-132,共7页
表面粗糙度是衡量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开发能够快速、准确测量和识别表面粗糙度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检测技术。该技术首先对输入图像进行预处理,使... 表面粗糙度是衡量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开发能够快速、准确测量和识别表面粗糙度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检测技术。该技术首先对输入图像进行预处理,使用图像灰度处理降低原始信号的输入量。通过图像分块、噪声、旋转和翻转等方式进行数据增强,将增强后的数据输入深度学习模型中进行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利用残差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自动提取经电火花加工后的H13钢材料表面粗糙度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残差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表面粗糙度检测技术能够进行高效率的表面粗糙度检测;在12组粗糙度分类识别实验中,该深度学习模型相较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CNN-Attention)以及残差神经网络(ResNet)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9.10%、3.73%、4.11%;通过对加工后表面粗糙度图像进行4组分类,所提出模型验证准确率在95%以上,可用于工业生产及其他相关领域表面质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识别 残差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电火花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伪造遥感影像判别方法
3
作者 陈庆基 杜佳威 +1 位作者 杨世环 张珂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0,共6页
针对互联网开源地理信息中存在伪造遥感影像的问题,阐述了伪造遥感影像的内涵,基于遥感影像伪造方法归纳了常见伪造遥感影像类型,并进一步设计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伪造遥感影像判别方法。该方法能够从真实遥感影像、伪造遥感影像数... 针对互联网开源地理信息中存在伪造遥感影像的问题,阐述了伪造遥感影像的内涵,基于遥感影像伪造方法归纳了常见伪造遥感影像类型,并进一步设计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伪造遥感影像判别方法。该方法能够从真实遥感影像、伪造遥感影像数据中自主学习特征,自动区分判别真实遥感影像、伪造遥感影像及伪造遥感影像类型。基于开源遥感数据集和常见遥感影像伪造算法设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区分真实遥感影像及不同类型的伪造遥感影像,设计的残差神经网络判别模型优于其他常见神经网络判别模型,更适于伪造遥感影像判别应用,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研究成果还可进一步应用于遥感影像质量评价、地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等相关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安全 伪造遥感影像 识别真伪影像 生成式人工智能 残差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ACS系统基于循环谱和残差神经网络的频谱感知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磊 张劲 叶秋炫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31-3238,共8页
针对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L-band digital aeronautic communication system,LDACS)可用频谱资源有限且易受大功率测距仪(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DME)信号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降维循环谱和残差神经网络的频谱感知方法。首... 针对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L-band digital aeronautic communication system,LDACS)可用频谱资源有限且易受大功率测距仪(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DME)信号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降维循环谱和残差神经网络的频谱感知方法。首先理论推导分析了DME信号的循环谱特征;然后利用Fisher判别率(Fisher discriminant rate,FDR)提取循环频率能量最大的向量,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预处理特征增强;最后给出数据处理后的循环谱向量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实现过程,实现了DME信号的有效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噪声不敏感,当信噪比不低于-15 dB时,平均检测概率大于90%。当信噪比不低于-14 dB,检测概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 测距仪 频谱感知 循环谱 残差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Net残差神经网络识别的深部煤层显微组分和微裂缝分类——以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本溪组8~#煤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大锰 王子豪 +6 位作者 陈佳明 邱峰 朱凯 高羚杰 周柯宇 许少博 孙逢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4-1536,共13页
显微组分和微裂缝是煤储层重要的微观特征,影响煤储层产气能力和力学性质。采集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层气井石炭系本溪组8^(#)煤层样品,运用ResNet残差神经网络识别方法,研究了显微组分和微裂缝发育特征。在煤样305个显微组分和65个微裂... 显微组分和微裂缝是煤储层重要的微观特征,影响煤储层产气能力和力学性质。采集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层气井石炭系本溪组8^(#)煤层样品,运用ResNet残差神经网络识别方法,研究了显微组分和微裂缝发育特征。在煤样305个显微组分和65个微裂缝图样本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残差神经网络识别的煤岩显微组分和微裂缝识别方法,并利用残差神经网络技术对镜下数据进行反演,构建了深部煤储层显微组分和微裂缝的识别和分类模型。结合地质特征和聚类算法结果联合验证,模型具有可靠性。显微组分预测准确率为0.90,微裂缝预测准确率为0.80,可以有效预测煤岩显微组分和微裂缝类型。模型识别与预测表明裂缝形态与显微组分具有相关关系。裂缝的发育与显微组分中的镜质组关系最大,裂缝类别和数量的预测结果与显微组分发育的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模型 残差神经网络 显微组分 微裂缝 深部煤储层 煤层气 石炭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自注意力与残差神经网络的3D打印激光在机测量误差修正方法
6
作者 刘清涛 王子俊 +4 位作者 张玉隆 张义超 赵斌 尹恩怀 吕景祥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6,共10页
激光测量能够实现高效地非接触实时测量,被广泛应用于3D打印领域,但激光测量容易受测量条件、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错综复杂,难以量化分析。为此,结合直射式激光三角测量原理,在分析测量精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 激光测量能够实现高效地非接触实时测量,被广泛应用于3D打印领域,但激光测量容易受测量条件、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错综复杂,难以量化分析。为此,结合直射式激光三角测量原理,在分析测量精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自注意力和残差神经网络的3D打印在机测量误差修正方法。首先,将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作为输入变量,采集激光测量值,得到样本数据集;然后利用残差网络提取出样本数据的深层次特征,并引入自注意力机制建立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得到带权重的提取特征;再通过全连接网络对带权重特征进行学习,得到测量误差的预测值,基于该预测值完成对测量误差的修正。自主搭建了一套激光在机测量系统,采用红、绿、紫3种同材质彩色卡纸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与卷积神经网络和自注意力神经网络相比,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最小,稳定性最好,修正结果最接近真实值;对激光测量结果进行校正后,使其误差由原来的±28μm减小到±9μm以下,显著提高了3D打印激光在机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激光在机测量 残差神经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天然地震与非天然地震信号分类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婕 朱景宝 +2 位作者 缪发军 宋晋东 李山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5,共13页
以准确区分天然地震与非天然地震为目标,构建了一种基于一维卷积和残差结构的神经网络模型:ResNet-1D。该模型利用不同长度卷积核的卷积层、最大池化构成的池化层和残差结构自动提取三分量地震记录特征,采用适应性矩估计方法(Adams)作... 以准确区分天然地震与非天然地震为目标,构建了一种基于一维卷积和残差结构的神经网络模型:ResNet-1D。该模型利用不同长度卷积核的卷积层、最大池化构成的池化层和残差结构自动提取三分量地震记录特征,采用适应性矩估计方法(Adams)作为优化参数,利用线性判别函数(Linear)实现天然地震与非天然地震区分。以2008—2020年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统一编目报告的天然地震和非天然地震共40000条速度记录,随机划分为6∶2∶2的比例构建训练数据集、验证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地震和非天然地震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2.65%和94.30%,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比较,ResNet-1D模型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的测试结果均有明显提升,有效地提高了天然地震和非天然地震识别的准确性。同时,震级和震中距的变化对模型分类准确率都有影响,具体表现为震级越高,准确率越低;震中距越大,准确率越低。文中提出的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可为地震监测中的天然地震与非天然地震准确区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差神经网络 地震信号分类 非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 地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鸡蛋分类识别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梁旭 王玲 赵书涵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6-466,共11页
【目的】探究残差神经网络(residual neural network,ResNet)对不同种类鸡蛋的分类效果,明确深度学习应用存在智能鸡蛋巡检装置的可行性,为家禽养殖智能化进程提供新思路,并为鸡蛋分类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在鸡舍实地取样,采用自... 【目的】探究残差神经网络(residual neural network,ResNet)对不同种类鸡蛋的分类效果,明确深度学习应用存在智能鸡蛋巡检装置的可行性,为家禽养殖智能化进程提供新思路,并为鸡蛋分类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在鸡舍实地取样,采用自适应矩估计优化器(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Adam)以微调最后1层、微调所有层和重新训练所有层3种迁移学习策略分别训练,并通过调整模型权重参数及改变学习率的方式训练出最佳分类模型。【结果】得到识别准确率高达98.971%的鸡蛋分类模型。计算出模型在数据集上的各类评估指标,并借助混淆矩阵及语义特征降维可视化,分析出鸡蛋分类识别中易被误判的类别及语义。该模型部署后实时性良好,满足实际需求。【结论】鸡蛋的分类识别中光照条件是关键影响因素,应尽可能使鸡舍光照稳定均衡。针对6类鸡蛋,微调所有层并调整学习率参数为0.6,可得最佳模型。其在鸡舍场景下分类效果优良,尤其是颜色语义,应用于智能鸡蛋巡检装置,可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后续研究中应注重畸形蛋及软壳蛋的记录,为进一步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分类 家禽养殖 残差神经网络 学习率 智慧农业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盾构土舱压力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雒伟勃 李龙 +2 位作者 汪来 孙佳利 潘秋景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71-2180,共10页
土舱压力是保证盾构隧道施工安全和控制施工风险的关键参数之一。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盾构土舱压力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对南京地铁某盾构区间的掘进参数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构建具有多个残差块的残差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利... 土舱压力是保证盾构隧道施工安全和控制施工风险的关键参数之一。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盾构土舱压力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对南京地铁某盾构区间的掘进参数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构建具有多个残差块的残差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利用所建立的残差神经网络模型对盾构土舱压力进行预测,并评估模型对土舱压力的预测性能。最后,对残差神经网络的关键模型参数(包括残差块数目、网络宽度和学习率)进行参数分析,比较参数变化时土舱压力的预测性能,确定最佳的模型结构。并对模型关键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所提出的残差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盾构土舱压力,不同位置的土舱压力预测值与实际值接近;2)1#、2#、3#、4#、5#和6#土舱压力的决定系数(R 2)分别为0.95、0.96、0.94、0.90、0.91和0.96,均方根误差(E RMSE)介于0.017~0.023 MPa;3)相比于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回归(SVR)和随机森林(RF)模型,残差神经网络模型对土舱压力的预测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土舱压力 残差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的不同维度光谱图像结合残差神经网络鉴别黄精属物种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晓燕 王元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9-1724,共16页
将不同维度光谱图像的概念首次应用于物种鉴别,建立了快速准确的黄精属鉴别方法。采集6种黄精属共计563批样品,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的一阶导数(1st)、二阶导数(2nd)、乘法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Savitzky-... 将不同维度光谱图像的概念首次应用于物种鉴别,建立了快速准确的黄精属鉴别方法。采集6种黄精属共计563批样品,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的一阶导数(1st)、二阶导数(2nd)、乘法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Savitzky-Golay(SG)5种预处理方法,构建了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3种机器学习算法。同时构建了深度学习残差神经网络(ResNet)模型,绘制了不同维度的光谱图像,包括一维MIR,同步、异步和综合二维相关光谱、三维相关光谱、三维相关光谱投影图像的10个数据集,并将其与ResNet模型相结合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结果的影响不同,MSC预处理方法可显著提高DT、RF和SVM 3种算法的准确率。基于同步二维相关光谱数据集的ResNet算法建模效果最好,准确率达到100%,损失值较小,不需要复杂的预处理,时间成本低,可以准确鉴别黄精属物种,为食品、中草药等其他领域的鉴别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属物种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不同维度光谱图像 机器学习算法 残差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手过头任务的残差神经网络肌肉疲劳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晓一 赵川 +1 位作者 杨文鑫 刘思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2-488,共7页
目的 探讨手过头任务中上肢关节角度与肌肉疲劳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residual neural networks, ResNet)的肌肉疲劳预测模型。方法 通过模拟不同作业姿势和不同操作面下的钻孔试验,测量了肌肉最大自主收缩力、最大... 目的 探讨手过头任务中上肢关节角度与肌肉疲劳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residual neural networks, ResNet)的肌肉疲劳预测模型。方法 通过模拟不同作业姿势和不同操作面下的钻孔试验,测量了肌肉最大自主收缩力、最大耐受时间、最大剩余肌力和主观疲劳评分。将测量后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作为ResNet预测模型的输入,构建残差神经网络模型,以预测肌肉疲劳水平。结果 ResNet模型具有出色的预测精度,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为0.028,相较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RMSE=0.053)和MLP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RMSE=0.059),其误差更小,拟合更好。结论 提出的残差神经网络肌肉疲劳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准确地预测肌肉疲劳,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过头作业 肌肉疲劳 关节角度 残差神经网络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家蚕日龄识别模型
12
作者 田丁伊 石洪康 +2 位作者 祝诗平 陈肖 张剑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6,共8页
家蚕日龄的准确识别有助于精准饲喂和动物福利,因此为准确识别家蚕生长时期中3龄第1天至5龄第7天,共14个日龄,在实际环境下采集特定家蚕品种,构建以14个日龄为单位的数据集。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Moga-ResNet,该方法在经典残... 家蚕日龄的准确识别有助于精准饲喂和动物福利,因此为准确识别家蚕生长时期中3龄第1天至5龄第7天,共14个日龄,在实际环境下采集特定家蚕品种,构建以14个日龄为单位的数据集。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Moga-ResNet,该方法在经典残差神经网络ResNet50的基础上,引入多阶门控机制以获取日龄图像的显著性特征。通过在同一个家蚕日龄数据集上开展模型训练与测试得到,Moga-ResNet的识别准确率为96.57%,F1值为96.57%,召回率为96.62%,与Swin Transformer、MobileNet v3、CSPNet和DenseNet四个经典模型的评价指标相比,Moga-ResNet在家蚕的日龄识别中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可以为开展家蚕精准饲喂和数字化管理相关工作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日龄识别 多阶门控机制 残差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聂千祁 沙明辉 朱应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56-3364,共9页
针对低信噪比情况下,雷达信号特征提取困难,导致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雷达信号调制识别方法。首先使用时频分析方法,将时域信号转化为二维时频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灰度化、高斯滤波、双线性插值、归一... 针对低信噪比情况下,雷达信号特征提取困难,导致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雷达信号调制识别方法。首先使用时频分析方法,将时域信号转化为二维时频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灰度化、高斯滤波、双线性插值、归一化等预处理,作为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入;最后搭建改进的残差神经网络,利用空间和通道重构单元减少特征冗余,提高特征提取精度,从而提高低信噪比下雷达信号识别准确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信噪比为-8 dB时,该方法对12类典型雷达信号的整体识别准确率达到96.67%,具有较好的噪声鲁棒性与抗混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信号识别 时频分析 深度学习 残差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无线电引信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信号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常仁 朱玉鹏 +1 位作者 周辉 刘金生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5,共9页
针对多方向不同弹药来袭场景下产生的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无线电引信信号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时域混叠引信信号自动识别方法,实现低信噪比下多调制类型引信时域混叠信号的精确识别。采用DnCNN编码解码结构对时频域... 针对多方向不同弹药来袭场景下产生的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无线电引信信号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时域混叠引信信号自动识别方法,实现低信噪比下多调制类型引信时域混叠信号的精确识别。采用DnCNN编码解码结构对时频域混沌信号进行降噪,为低信噪比下多标签信号有效识别奠定基础;对于可匹配目标信号,建立多调制类型引信时域混叠信号多标签分类模型,构建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引信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信号识别模型;对于不匹配目标信号,建立增量式小样本学习方法,在不影响原有模型参数条件下,通过增加额外的增量学习结构,实现对新出现的不匹配引信信号的增量学习与在线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低信噪比下实现不同调制类型引信时域混叠信号的精确识别,-10 dB信噪比下平均识别率可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引信 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信号 深度残差神经网络 不匹配目标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一体指标体系和残差神经网络的智能财务舞弊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思奇 仲怀公 +1 位作者 刘帆 刘慧哲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5-151,共7页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如何构建智能财务舞弊识别模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1998—2022年财务舞弊上市公司为样本,设计了由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和质量指标组成的三维一体舞弊识别指标体系,并利用残差神经...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如何构建智能财务舞弊识别模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1998—2022年财务舞弊上市公司为样本,设计了由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和质量指标组成的三维一体舞弊识别指标体系,并利用残差神经网络技术构建智能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同时在模型中增设了一个可自适应调节指标权重的权重分配网络,显著提升了模型的信息提取和拟合能力。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智能财务舞弊识别方法性能明显优于对比方法,准确率达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舞弊识别 指标体系 残差神经网络 权重分配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卷积多并联残差神经网络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国强 张露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4,共5页
随着人工智能的火热发展,深度学习已经在很多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作为深度学习中一个典型网络--残差神经网络模型自提出之日起就成为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点.然而,残差神经网络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为了更好地解决反向传播中梯度减小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火热发展,深度学习已经在很多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作为深度学习中一个典型网络--残差神经网络模型自提出之日起就成为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点.然而,残差神经网络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为了更好地解决反向传播中梯度减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残差神经网络,称为全卷积多并联残差神经网络.在该网络中,每一层的特征信息不仅传输到下一层还输出到最后的平均池化层.为了测试该网络的性能,分别在三个数据集(MNIST,CIFAR-10和CIFAR-100)上对比图像分类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全卷积多并联残差神经网络与残差网络相比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和更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残差神经网络 全卷积多并联残差神经网络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马里亚纳海沟地形反演
17
作者 王永康 张薇 +2 位作者 黄令勇 刘鑫仓 杨磊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5,20,共5页
为提高利用重力异常数据反演马里亚纳海沟地形的精度,基于残差深度神经网络(residual deep neural network,RDNN)方法和重力异常等数据反演了马里亚纳海沟的1′×1′海底地形,通过实测检核点水深对RDNN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估,并和重力... 为提高利用重力异常数据反演马里亚纳海沟地形的精度,基于残差深度神经网络(residual deep neural network,RDNN)方法和重力异常等数据反演了马里亚纳海沟的1′×1′海底地形,通过实测检核点水深对RDNN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估,并和重力地质法(gravity-geology method,GGM)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DNN较GGM对马里亚纳海沟地形反演更为精细,实测水深检核表明RDNN模型均方根误差为128.98 m,优于GGM模型的150.14 m,且RDNN与船测检核水深也有更好一致性,RDNN深度学习模型为利用重力异常数据反演高精度海底地形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残差深度神经网络 马里亚纳海沟 短波重力异常 地形特征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矿井图像重构方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帆 徐志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614-3624,共11页
针对煤矿井下噪声对可视化作业环境扰动影响,面向智能开采对井下作业目标的图像清晰化需求,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矿井视频图像重构理论与方法,对提高矿井智能监控与安全开采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经典的Nyquist采样定... 针对煤矿井下噪声对可视化作业环境扰动影响,面向智能开采对井下作业目标的图像清晰化需求,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矿井视频图像重构理论与方法,对提高矿井智能监控与安全开采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经典的Nyquist采样定理来解决视频图像的信号采集、压缩和编解码问题,但矿井视频图像数据庞大,采用传统的编解码方法不仅浪费大量采样资源及增大系统开销,而且难以解决矿井视频图像重构时出现的信号保真度低、图像边缘模糊和视频传输时延等问题,其直接影响矿井智能监控系统性能与视频传输质量。针对矿井视频监控图像重构中存在的信号保真度不足及图像边缘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网络的图像压缩与重构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一种新的残差神经网络结构,采用下采样矩阵将矿井图像进行压缩,再通过多次上采样将特征图变换为与原始图像相同大小的特征图,并使用残差网络块对其优化,最后利用优化后的重构网络将特征图聚合成重构图像。提出融合离散小波结构相似度损失与均方误差损失的损失函数方法,并据此训练网络参数。为评价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选取了基于压缩感知的D-AMP,TVAL3算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ReconNet算法与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较小压缩比条件下对矿井图像重构,本文方法在结构相似度和峰值信噪比性能方面均优于其他算法;在噪声环境下,本文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图像重构的峰值信噪比与结构相似度受噪声强度扰动较小,对噪声具有较强鲁棒性,较显著增强矿井重构图像的保真度和清晰度;在图像重构的时间复杂度方面,本文方法用时最短,有助于改善矿井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智能监控 残差神经网络 DW-SSIM 压缩感知 图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拉姆角场和迁移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24
19
作者 古莹奎 吴宽 李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28-237,共10页
针对应用传统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时存在的过拟合现象及传统灰度图编码存在的时间信息损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格拉姆角场图像编码和迁移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依据格拉姆角场图像编码方法对时间序列编... 针对应用传统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时存在的过拟合现象及传统灰度图编码存在的时间信息损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格拉姆角场图像编码和迁移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依据格拉姆角场图像编码方法对时间序列编码映射的唯一性,将原始振动信号转化为格拉姆角差场图和格拉姆角和场图,并将在ImageNet上预训练好的ResNet18模型参数,迁移到以格拉姆角场图作为输入的ResNet18中,进行不同故障模式下格拉姆角场图的特征提取和分类,从而达到故障诊断的目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传统灰度图编码,更能突出不同故障模式的内在特征,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达到99.30%,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姆角场 图像编码 迁移深度残差神经网络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残差神经网络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被引量:20
20
作者 邓飞跃 丁浩 郝如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2-28,35,共8页
轴承、齿轮等旋转部件常在复杂工况下运行,环境噪声干扰大,导致故障特征微弱而难以准确诊断。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多尺度特征融合残差块(multi-scale feature fusion residual block,MSFFRB)设计方法,基于此构建了一维残差神经网... 轴承、齿轮等旋转部件常在复杂工况下运行,环境噪声干扰大,导致故障特征微弱而难以准确诊断。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多尺度特征融合残差块(multi-scale feature fusion residual block,MSFFRB)设计方法,基于此构建了一维残差神经网络用于旋转机械故障诊断。该模型能够将不同尺度的网络卷积层级联在一起提取多尺度特征信息,在残差块内部实现了多尺度特征信息的有效融合,兼顾了残差网络跨层恒等映射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优势,克服了传统卷积操作只能提取单一尺度特征信息的缺点。所构建的残差神经网络可以直接输入样本数据,不需要进行任何数据预处理,而且模型结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易于扩展。试验分析表明,所提网络可有效用于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相比传统CNNs、ResNets、1D-LeNets、1D-AlexNets、MC-CNNs等5种当前常用网络,具有更好的抗噪性能,故障分类准确率更高,这为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故障诊断 残差神经网络 多尺度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