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残地膜力学性能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谢建华 张凤贤 +2 位作者 杨业龙 段威林 王坤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78-181,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覆膜时间、不同地膜厚度和不同覆膜季节对地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厚度分别为0.006、0.010、0.014 mm等3种聚乙烯地膜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得到3种残地膜在夏季分别覆膜60、100 d时的拉伸载荷和断裂伸长率;并对厚度为0.006 mm的... 为了研究不同覆膜时间、不同地膜厚度和不同覆膜季节对地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厚度分别为0.006、0.010、0.014 mm等3种聚乙烯地膜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得到3种残地膜在夏季分别覆膜60、100 d时的拉伸载荷和断裂伸长率;并对厚度为0.006 mm的地膜在冬季和夏季2个不同季节时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厚度相同的地膜力学性能随覆膜时间的延长,不断下降;相同覆膜时间、不同厚度地膜的拉伸载荷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覆膜季节、厚度相同(0.006 mm)的地膜的冬季力学性能比夏季力学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地膜 力学性能 厚度 覆膜时间 残地膜回收 残地膜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柄摇杆式残地膜捡拾机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刚 张林海 +2 位作者 付宇 薛党勤 侯书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3-67,共5页
针对目前残膜捡拾机构性能不可靠,造成残膜收净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曲柄摇杆式残地膜捡拾机构,建立机构几何与数学模型,对所设计机构的工作机理进行仿真、分析与优化,达到了捡拾与卸膜的工作要求。大田试验表明,机具的工作效率大于0.4... 针对目前残膜捡拾机构性能不可靠,造成残膜收净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曲柄摇杆式残地膜捡拾机构,建立机构几何与数学模型,对所设计机构的工作机理进行仿真、分析与优化,达到了捡拾与卸膜的工作要求。大田试验表明,机具的工作效率大于0.4 hm2/h,残膜回收率达到88.5%,工作过程中基本未出现缠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地膜 捡拾机构 卸膜机构 曲柄摇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采棉中残地膜静电吸附法分级去除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巧华 翁富炯 +2 位作者 张洪洲 袁成 李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0-147,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静电吸附方法分级去除机采棉中残地膜的方法,以新疆阿拉尔地区种植的新陆早26号机采棉为研究对象,根据机采棉中残地膜曲直形态与荷电极化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利用图像处理提取机采棉中各种残地膜杂质特征并进行聚类算法分... 提出一种基于静电吸附方法分级去除机采棉中残地膜的方法,以新疆阿拉尔地区种植的新陆早26号机采棉为研究对象,根据机采棉中残地膜曲直形态与荷电极化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利用图像处理提取机采棉中各种残地膜杂质特征并进行聚类算法分级,将残地膜分成Ⅰ、Ⅱ、Ⅲ等级。搭建静电吸附分离平台,对掺有不同等级残地膜的机采棉进行不同荷电时间、飞入速度、极板电压下的试验,以除杂率为测定指标,找出对应级别残地膜的最佳参数组合,以期达到残地膜杂质与机采棉的分离最大化。试验表明,对除杂率影响显著的因素由大到小为:飞入速度、荷电时间、极板电压。掺有Ⅰ级残地膜的机采棉除杂最佳荷电时间为24s,飞入速度为4.7m/s,极板电压为39kV,分离率为96.2%;Ⅱ级最佳荷电时间为29.8s,飞入速度为5.8m/s,极板电压为37.6kV,分离率为98.1%;Ⅲ级最佳荷电时间为30.1s,飞入速度为3.5m/s,极板电压为46.2kV,分离率为97.2%。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静电吸附分级去除残地膜的方法可行,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残地膜 分离 静电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缩扒杆式残地膜捡拾装置 被引量:19
4
作者 徐良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0-64,共5页
介绍一种捡拾残留于田间地膜的伸缩扒杆装置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其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计算捡拾滚筒临界旋转速度的方法。另外,还对滚筒转速与机具在田间前进速度的关系作了探讨。
关键词 残地膜 回收机 捡拾器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采棉残地膜电磁分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洪洲 刘媛杰 +2 位作者 王宪磊 李勇 周丹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4-168,共5页
针对机采棉中残地膜含量较高、清除效果不佳的现实问题,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电场极板电压、磁场电流、机采棉飞入速度对机采棉残地膜电磁作用下机采棉清杂率的影响,得到电场极板电压、磁场电流强度及机采棉飞入速度对清杂率影响显著及... 针对机采棉中残地膜含量较高、清除效果不佳的现实问题,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电场极板电压、磁场电流、机采棉飞入速度对机采棉残地膜电磁作用下机采棉清杂率的影响,得到电场极板电压、磁场电流强度及机采棉飞入速度对清杂率影响显著及棉花与残地膜的分离规律。以清杂率为判定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判定分新方法,得出了3个影响因素的最佳优化参数,并建立了棉花与残地膜分离规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最佳优化参数组合为电场极板电压为30k V、磁场电流强度为10A、机采棉飞入速度为12m/s,验证了棉花与残地膜分离规律模型的有效性,此时机采棉清杂率为95%,效果良好。本研究可为机采棉残地膜电磁清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残地膜 电磁 分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地膜回收资源化利用的几个需要理清的观念及几点建议 被引量:7
6
作者 裴新民 杨万章 张艳彬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针对残地膜回收资源化利用做大量努力,但效果不太明显,主要原因是观念不是太清,因此通过对残地膜资源化利用观念的分析,提出解决残地膜污染与回收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残地膜 资源化利用 观念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的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静 杨虓 王健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7期9-10,12,共3页
为了有效探讨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的经济效益,进行了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相比较,残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8.59%,地膜小麦较露... 为了有效探讨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的经济效益,进行了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相比较,残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8.59%,地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9.08%;地膜玉米+残膜小麦平均净收益较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增加8.61%,较地膜玉米+露地小麦增加14.01%。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既能减少农资及耕地投入、保持土壤水分,又能减少地膜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增加单位面积收益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当地发展旱作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玉米+膜小麦 地膜玉米+地膜小麦 地膜玉米+露地小麦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齿式地膜捡拾机构模拟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林海 薛党勤 +2 位作者 陈晓敏 李刚 侯书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2-45,50,共5页
针对地膜捡拾机构在建模过程中遇到弹齿不能旋转、弹齿螺旋部分晃动、弹齿不入土和负体积等关键问题,建模分析得到了弹齿在作业过程中的的应力、应变的大小及分布。结果表明:在弹齿作业过程中,在入土临界点弹齿上的应力及应变达到最大值... 针对地膜捡拾机构在建模过程中遇到弹齿不能旋转、弹齿螺旋部分晃动、弹齿不入土和负体积等关键问题,建模分析得到了弹齿在作业过程中的的应力、应变的大小及分布。结果表明:在弹齿作业过程中,在入土临界点弹齿上的应力及应变达到最大值,功耗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不超过200W);弹齿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及应变出现在弹齿的齿根部位,最小应力及应变出现在弹齿的螺旋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地膜 捡拾机构 弹齿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膜回收机弹齿参数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魏飞 张林海 +2 位作者 陈晓敏 简建明 侯书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0 178,共5页
针对残地膜回收机弹齿应力效应问题,对弹齿长度L、截面直径D、入土角θ、回转角速度ω等4个参数进行虚拟正交试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考察各参数对弹齿应力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弹齿所受应力随着L、ω的增大而增大,随着D、θ的增... 针对残地膜回收机弹齿应力效应问题,对弹齿长度L、截面直径D、入土角θ、回转角速度ω等4个参数进行虚拟正交试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考察各参数对弹齿应力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弹齿所受应力随着L、ω的增大而增大,随着D、θ的增大而减小;弹齿应力最小参数为L=180mm、D=10mm、θ=70°、ω=0.79(即π/4)rad/s,最大为L=280mm、D=3mm、θ=15°、ω=2.09(即2π/3)rad/s。弹齿截面直径对临界入土角影响较大,随截面直径的增大,临界入土角明显减小,即增大弹齿截面直径有利于弹齿的顺利入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地膜 捡拾机构 弹齿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覆盖地膜的拉伸试验及有限元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业龙 叶云霞 +2 位作者 谢建华 曹晓冉 孙超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5-218,共4页
通过对冬季覆盖厚度为0.006mm的聚乙烯残地膜纵向、横向和直角撕裂拉伸负荷,以及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的测试,获得了残地膜力学本构特性。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拾膜杆齿捡膜时地膜的变形和应力应变情况进行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 通过对冬季覆盖厚度为0.006mm的聚乙烯残地膜纵向、横向和直角撕裂拉伸负荷,以及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的测试,获得了残地膜力学本构特性。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拾膜杆齿捡膜时地膜的变形和应力应变情况进行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覆盖地膜纵向的拉伸强度大于横向的拉伸强度和直角撕裂的拉伸强度;拾膜时,杆齿端部的地膜变形最大,应力应变最大值都发生在与杆齿中部接触的地膜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地膜 力学性能 ANSYS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信息
11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年第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新疆 地膜膜回收机 玉米 免耕播种机 天津 平菇废料 养花 花生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