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胃残余量对ICU肠内营养患者喂养达标率的影响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慧宇 江丽云 +1 位作者 胡浩泽 费凯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7期711-715,共5页
目的 比较ICU持续肠内营养的不同胃残余量患者喂养达标率的差异并分析喂养达标率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5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持续肠内营养518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按照入住ICU第7天不同胃残余量进行分组,其... 目的 比较ICU持续肠内营养的不同胃残余量患者喂养达标率的差异并分析喂养达标率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5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持续肠内营养518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按照入住ICU第7天不同胃残余量进行分组,其中57例患者胃残余量≥200 mL作为达标组,另461例患者胃残余量<200 mL作为未达标组,比较2组患者ICU入住第7天喂养达标率,同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喂养达标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达标组患者喂养达标率为14.0%(8/57),较未达标组的27.1%(125/46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8,P=0.03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影响喂养达标的危险因素为超重(OR=0.496,P<0.001,95%CI:0.317~0.775)、肥胖(OR=0.351,P=0.020,95%CI:0.145~0.851)以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OR=0.931,P=0.023,95%CI:0.876~0.990),而保护性因素为偏瘦(OR=2.462,P=0.005,95%CI:1.315~4.609)与机械通气(OR=2.092,P=0.002,95%CI:1.279~3.421)。结论 ICU患者胃残余量≥200 mL喂养达标率虽然较胃残余量<200 mL要低,但胃残余量≥200 mL并非影响喂养达标的因素,而超重、肥胖、较高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会影响ICU患者喂养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残余量 喂养达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DIE模型的重症医学科护士床旁超声胃残余量监测的培训实践
2
作者 宋莹 周岚 +5 位作者 刘洋 陆晶 郭俊杰 王昱升 张娟 王妩艳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第35期178-182,192,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ADDIE模型在重症医学科护士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成立护士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培训团队,基于ADDIE模型5个阶段,开展海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29名护士床旁超声监测胃残... 目的 探讨基于ADDIE模型在重症医学科护士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成立护士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培训团队,基于ADDIE模型5个阶段,开展海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29名护士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培训。比较培训前后重症医学科护士在超声理论知识上的差异,评估培训后的实践能力得分,并将其与传统抽吸法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估护士对本次培训的满意度,并与科室年度护理业务学习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后护士理论成绩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重症医学科29名护士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操作考核成绩为94.59分(100分),床旁超声法与传统抽吸法监测患者胃残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医学科护士对基于ADDIE模型的培训日程、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及师资质量的满意度高于科室年度护理业务学习培训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ADDIE模型的重症医学科护士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的培训提高了重症医学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对胃残余量的精确监测能力,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IE模型 重症医学科护士 床旁超声培训 残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测与注射器抽吸肠内营养患者胃残余量比较 被引量:25
3
作者 赵庆华 皮红英 周颖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54-55,共2页
目的比较超声检测与注射器抽吸两种方法对危重患者胃残余量监测效果。方法对ICU已实施肠内营养3d的33例患者,于第4天持续肠内喂养12h时分别采用超声检测与注射器抽吸检测胃残余量。结果超声检测中位数为34.6mL,注射器抽吸中位数为2.0mL... 目的比较超声检测与注射器抽吸两种方法对危重患者胃残余量监测效果。方法对ICU已实施肠内营养3d的33例患者,于第4天持续肠内喂养12h时分别采用超声检测与注射器抽吸检测胃残余量。结果超声检测中位数为34.6mL,注射器抽吸中位数为2.0mL,两者比较,Z=3.362,相关分析rs=0.794(均P<0.01)。结论对持续肠内营养患者,超声检测胃残余量较注射器抽吸更为准确,更能客观反映患者胃残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ICU 肠内营养 残余量 超声 注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内压联合胃残余量监测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静智 李欣晴 +2 位作者 周凡 谢宁生 汤建华 《现代医院》 2019年第10期1540-1542,共3页
目的探讨腹内压联合胃残余量监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观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住院治疗的通过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监测手段不同分为A、B、C三组,每组患者88例,... 目的探讨腹内压联合胃残余量监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观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住院治疗的通过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监测手段不同分为A、B、C三组,每组患者88例,A组联合腹内压和胃残余量监测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B组仅观察腹内压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C组仅观察胃残余量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比较各组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腹胀、呕吐、腹泻)发生率,置入营养管术后第72h、6d和10d的血清CRP、血清钙、腹腔内压、腹腔引流量,以及各组治疗效果(腹痛缓解时间、ACS发生率、达到目标喂养量的住院时间以及行胰腺坏死组织清创术比率)。结果A组腹胀、呕吐和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第72h的血清CRP、腹腔内压和腹腔引流量均开始下降,血清钙均开始升高,A组患者第6天和第10天的血清CRP、腹腔内压和腹腔引流量下降幅度较B组和C组更大,血清钙升高幅度较B组和C组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较B组和C组患者短,ACS发生率以及行胰腺坏死组织清创术比率较B组和C组患者低,A组住院时间也显著少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监测腹内压和胃残余量来控制患者肠内营养的量及速度,能有效避免不耐受症状的发生,使患者早日达到目标喂养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压 残余量监测 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住院患者胃残余量监测相关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赵庆华 皮红英 周颖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6期553-556,共4页
目的调查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期间胃残余量监测情况。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法对两所三甲医院的ICU护理人员进行关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期间胃残余量监测的有关内容调查;再选取开展胃残余量监测较多的ICU病房护理人员进行第二轮... 目的调查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期间胃残余量监测情况。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法对两所三甲医院的ICU护理人员进行关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期间胃残余量监测的有关内容调查;再选取开展胃残余量监测较多的ICU病房护理人员进行第二轮问卷调查,重点调查胃残余量超声监测开展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对象111名,其中,108人(占97.1%)经常使用胃残余量指标判断患者是否耐受肠内营养治疗,监测频率以"每4h1次"为主(占66.3%);常用监测手段为注射器抽吸(占72.1%),若大于200mL,判定为胃残余量过多。在对ICU病房开展超生监测GRV情况调查中,有23.5%(4/17)被调查对象表示其所在单位胃残余量监测规范中提及使用超声监测技术。护理人员评价超声监测技术具有无创、直观、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其推广应用有利于护理技术改进。结论胃残余量仍是目前临床评估肠内营养不耐受的主要指标,常用注射器抽吸法测定,监测频率为1次/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 残余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爆炸地面推进剂残余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新华 向四桂 佟连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154,共4页
为航天发射场安全技术文件的制定提供推进剂污染方面的数据 ,进行了四氧化二氮 (N2 O4 )和偏二甲肼 (UDMH)爆炸实验研究 ,获得了地面推进剂残余量和毒气扩散的实验测量数据 ,提出的液体火箭爆炸地面上推进剂污染范围和残余量等参数的计... 为航天发射场安全技术文件的制定提供推进剂污染方面的数据 ,进行了四氧化二氮 (N2 O4 )和偏二甲肼 (UDMH)爆炸实验研究 ,获得了地面推进剂残余量和毒气扩散的实验测量数据 ,提出的液体火箭爆炸地面上推进剂污染范围和残余量等参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工程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推进剂 推进剂爆炸 推进剂污染 偏二甲肼 四氧化二氮 残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监测胃残余量在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期间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庆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22期2095-2096,共2页
目的探讨床边B超准确定位测量胃潴留量,在老年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病人喂养前、喂养后2h、4h床边使用B超定位同时测定胃内液体量,观察有无胃潴留,评估肠内营养的吸收和下行情况。连续观察一周,根据病人的耐受情况和监测结... 目的探讨床边B超准确定位测量胃潴留量,在老年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病人喂养前、喂养后2h、4h床边使用B超定位同时测定胃内液体量,观察有无胃潴留,评估肠内营养的吸收和下行情况。连续观察一周,根据病人的耐受情况和监测结果制订肠内营养的方案。结果患者4周内在喂养过程中及喂养后发生呕吐和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腹胀、腹泻明显降低,对肠内营养的依从性明显增加。结论采用B超监测胃残余量,根据监测结果制订老年患者肠内营养计划,可明显减少老年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残余量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检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中DNA残余量的研究
8
作者 王超 刘庚 张林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4-58,共5页
试验旨在建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interleukin-1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原液中宿主菌DNA残余量的检测方法。以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工程菌基因组DNA为模板,优化试验条件,借助超声波手段,制备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 试验旨在建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interleukin-1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原液中宿主菌DNA残余量的检测方法。以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工程菌基因组DNA为模板,优化试验条件,借助超声波手段,制备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并以此探针进行狭缝杂交及显色反应。结果显示,在24批次重组人IL-1ra原液中,每人份使用剂量的宿主DNA残余量均小于10ng。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强、重复性较好、操作步骤安全且较为方便,可用于重组人IL-1ra原液及半成品的DNA残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残余量 地高辛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 狭缝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田飞 米元元 +6 位作者 刘静兰 张蓉 郭庆 桂升敏 席祖洋 张凌云 杨路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7-53,72,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与注射器回抽两种监测方法在评估重症患者胃残余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与注射器回抽两种监测方法在评估重症患者胃残余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监测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类试验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含1138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显示,超声监测胃残余量能明显降低腹泻、反流、胃潴留、误吸发生率(P<0.05);且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监测操作时间更短(P<0.05)、喂养达标时间更早(P<0.05)、喂养中断次数更少(P<0.05)。结论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重症肠内营养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残余量 META分析 重症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残余量监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白女 黄培培 +3 位作者 米元元 嵇朝晖 潘慧斌 史平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2期107-114,共8页
目的探讨胃残余量(GRV)监测的相关临床证据,为指导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OVID、Elsevier、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 目的探讨胃残余量(GRV)监测的相关临床证据,为指导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OVID、Elsevier、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3 2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GRV阈值对患者肺炎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GRV≤200mL较GVR>200mL时能降低腹泻发生率(P<0.05);常规监测GRV较不监测GRV能够增加喂养不耐受发生率(P<0.05),减少患者呕吐的发生率(P<0.05);常规监测较非常规监测或不监测胃残余量对肺炎、腹胀发生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GRV并不能作为喂养不耐受评估和预防标志,不建议常规监测GRV;依旧监测GRV的ICU,建议采用标准化抽吸技术,并使用更大的鼻胃管,GRV 6h内超过500mL的情况下延迟肠内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 残余量监测 META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胃残余量阈值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效果的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米元元 田飞 +2 位作者 黄海燕 刘静兰 桂升敏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4期299-305,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胃残余量(GRV)阈值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胃残余量阈值的设定提供循证依据和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NKI、万方数据库、CBM与... 目的探讨不同胃残余量(GRV)阈值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胃残余量阈值的设定提供循证依据和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NKI、万方数据库、CBM与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11月有关胃残余量阈值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类试验,经逐层筛选并按Cochrane协作网的干预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TSA 0.9软件进行试验序贯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试验7篇,类试验研究2篇,合计1996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GRV阈值对患者腹泻、腹胀、反流及肺炎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高胃残余量阈值组呕吐发生率高于低阈值组[OR=1.46,95%CI(1.08,1.95),P=0.01],高GRV阈值组的营养达标率明显高于低阈值组[OR=2.36,95%CI(1.52,3.68),P<0.001]。试验序贯分析结果显示:高阈值组的营养达标率效果显著,高阈值组有较高的呕吐发生率结果为假阳性,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研究。结论在保障患者肠内营养实施安全性和喂养有效性的前提下,将GRV阈值提升至200 mL以上可改善重症患者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肠道营养 残余量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应用于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2
作者 侯锦 郭爱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对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包括胃残余量监测的意义、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的优势、监测方法及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 危重症 肠内营养 残余量 床旁超声 胃窦横截面积 喂养不耐受 误吸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胃残余量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濯 沈梅芬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5期406-409,共4页
目的评价监测胃残余量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PubMed、OVID、E1sevier、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6篇... 目的评价监测胃残余量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PubMed、OVID、E1sevier、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6篇文献纳入研究,共纳入1 23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监测胃残余量组可降低呕吐的发生率(P<0.05),但两组在肺部并发症和腹泻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摄入和预后情况由于结局指标、干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等原因未能做Meta分析,只采用描述性分析。结论监测胃残余量的有效性仍有待研究。今后尚需开展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实验,对监测胃残余量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量 肠内营养 危重症 META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橡胶老化过程中防老剂残余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钰祖 彭用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91-392,共2页
在橡胶聚合过程中加入抗氧剂可以抑制生胶干燥和贮藏过程中的氧化作用,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定量测定抗氧剂在橡胶老化过程中的残余量可衡量其性能的优劣。但橡胶中组分较多,化学分离极为困难。国外曾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酚类抗氧剂... 在橡胶聚合过程中加入抗氧剂可以抑制生胶干燥和贮藏过程中的氧化作用,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定量测定抗氧剂在橡胶老化过程中的残余量可衡量其性能的优劣。但橡胶中组分较多,化学分离极为困难。国外曾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酚类抗氧剂工业副产物,氯丁胶老化过程中抗氧剂的残余量还未见报道。 我们用HPLC法,以反相柱,甲醇、氯仿、水为洗提液,测定了甲叉-4426-S,KY-405,酚噻嗪在橡胶中不同老化时间的残余量,得到与其它物理检测相吻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防老剂 残余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基层医院ICU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艳 林相彬 +3 位作者 陶福正 陈英姿 陈云娥 陈笑燕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3期530-53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US)测定胃残余量(GRV)指导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ICU接受机械通气且实施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104例,随机分成回抽胃液法监测胃残余量组(常规组)与超声监... 目的探讨超声(US)测定胃残余量(GRV)指导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ICU接受机械通气且实施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104例,随机分成回抽胃液法监测胃残余量组(常规组)与超声监测胃残余量组(观察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留置鼻胃管且使用瑞代营养液经营养泵持续泵入,18h/d,连续观察7d。比较两组患者在肠内营养耐受性、喂养中断率、完全肠内营养、白蛋白水平、操作时间及预后相关指标。结果常规组反流发生率显著多于观察组,而腹泻、误吸、喂养中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肠内营养人数显著多于常规组,观察组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S监测GRV指导营养治疗方案,能增加EN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减少反流的发生,减少护士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残余量 超声 危重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急性创伤性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阳洋 俞荷花 +2 位作者 彭飞 蒋卓娟 雷培培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帮助评价重症患者胃肠道功能并指导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实施。方法 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帮助评价重症患者胃肠道功能并指导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实施。方法 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收治的89例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5),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比较两组患者目标喂养达标时间、护士操作时间、营养相关指标水平及EN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目标喂养达标时间为(60.14±5.39)h、护士测定胃残余量操作时间为(74.38±10.32)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44±6.83)h、(94.82±8.4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N 7 d后,两组患者营养相关指标均高于EN开始时,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EN期间,观察组反流、误吸、腹胀发生率、营养液中断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能更有效指导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EN实施,缩短目标喂养达标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肠内营养 超声 残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液后残余量的测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富爽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8年第5期311-312,共2页
关键词 输液后残余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胃残余量在治疗ICU有创机械通气鼻饲患者中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邓春桃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9期224-227,共4页
目的研究动态监测胃残余量在治疗ICU有创机械通气鼻饲患者中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进行肠内营养>2d的重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床号分组,单号为对照组(n=4... 目的研究动态监测胃残余量在治疗ICU有创机械通气鼻饲患者中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进行肠内营养>2d的重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床号分组,单号为对照组(n=45),双号为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普通控制胃残余量方法监测,观察组采用动态监测胃残余量方法强化控制,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胃内容物反流、误吸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病死率及胃内容物反流发生情况,同时比较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和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及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等康复进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pH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胃残余量预防ICU有创机械通气鼻饲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和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加速恢复,改善血气分析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量 动态监测 有创机械通气 鼻饲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盐包热熨中脘穴对神经外科重症肠内营养患者胃残余量的影响
19
作者 李美红 戚淑燕 汤阿毛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6期1198-1201,共4页
目的:探讨艾盐包热熨中脘穴对神经外科重症肠内营养患者胃残余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6月在义乌市某三乙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就诊的重症并进行肠内营养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A组、B组,A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艾盐包热熨中脘穴对神经外科重症肠内营养患者胃残余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6月在义乌市某三乙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就诊的重症并进行肠内营养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A组、B组,A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B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艾盐包中脘穴热熨。统计2组患者胃内残余量、胃潴留发生率、呕吐发生率、误吸发生率、每日误吸发生次数、每日呕吐发生次数及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胃内残余量、每日呕吐发生次、每日误吸发生次数、胃潴留发生率、呕吐发生率、误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护理满意度94.44%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93,P=0.022)。结论:艾盐包热熨中脘穴用于神经外科重症肠内营养患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增加胃残余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肠内营养 神经外科 艾盐包 热熨 中脘穴 残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残余量对耐干洗色牢度不同类别贴衬沾色结果的影响
20
作者 吴海花 《纺织标准与质量》 2020年第5期54-56,共3页
为了探讨不同溶剂残余量对耐干洗色牢度试验多纤贴衬和单纤贴衬沾色结果的影响,按照G B/T 5711-201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四氯乙烯干洗色牢度》进行多组平行试验。该试验结果表明,当溶剂沾色级数小于4级时,不同溶剂残余量对单纤贴衬和... 为了探讨不同溶剂残余量对耐干洗色牢度试验多纤贴衬和单纤贴衬沾色结果的影响,按照G B/T 5711-201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四氯乙烯干洗色牢度》进行多组平行试验。该试验结果表明,当溶剂沾色级数小于4级时,不同溶剂残余量对单纤贴衬和多纤贴衬有不同的影响,溶剂残余量越多贴村沾色结果越重,应尽最大程度地去除多余溶剂。溶剂残余量由带液率A(约134%)到带液率B(约92%),单纤贴衬沾色结果发生变化的比例为58.3%,多纤贴衬结果发生变化的比例为59.4%;溶剂残余量由带液率B(约92%)到带液率C(约37%),单纤贴衬沾色结果发生变化的比例为45.5%,多纤贴衬结果发生变化的比例为63.0%。该试验表明,去除同程度的溶剂残余量,对多纤贴衬沾色结果的影响大于单纤贴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干洗色牢度 溶剂残余量 贴衬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