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云岩的残余结构及由此引发的孔隙分类问题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学丰 蔡忠贤 +2 位作者 李林 谷晓丹 赵文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5-485,共11页
对碳酸盐岩的结构分类方法进行了评述,但目前的分类并未对白云岩的残余结构问题进行充分论述。为了能更准确地恢复岩相古地理和进行精细的成岩研究,有必要对残余结构进行细分。白云岩的残余结构是由于原始粒屑结构的灰岩,经白云岩化、... 对碳酸盐岩的结构分类方法进行了评述,但目前的分类并未对白云岩的残余结构问题进行充分论述。为了能更准确地恢复岩相古地理和进行精细的成岩研究,有必要对残余结构进行细分。白云岩的残余结构是由于原始粒屑结构的灰岩,经白云岩化、重结晶、溶蚀、胶结等成岩作用之后,岩石原始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仍残留有部分原始结构信息而形成的。根据颗粒与胶结物的可识别性和颗粒内部结构的保存程度,把残余结构划分为残余粒屑结构、残余粒形结构和残余影像结构,并分别给出相应的判别标准、鉴定特征、描述方法和相关实例。残余结构白云岩的孔隙分类也与原始粒屑结构灰岩有所不同。在Choquette和Pray(1970)孔隙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把残余结++构白云岩的孔隙分为组构选择性孔隙、部分组构选择性和非组构选择性孔隙三大类。其中,组构选择性孔隙包括粒内孔(含铸模孔)、粒间孔和晶间孔三大类,其中前两者还包括不同形态的亚类;非组构选择性孔隙主要包括溶蚀扩大孔;非组构选择性孔隙按孔隙形态和大小划分为溶孔、溶沟、溶洞、裂缝和角砾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残余结构 孔隙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岩的残余结构及其沉积相的意义——以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学丰 李晓锋 +2 位作者 李宗杰 刘波 宋海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2-728,共7页
白云岩虽然是一种沉积岩,原生、同生或准同生时期形成的泥晶-粉晶白云岩也常被视为局限-蒸发环境的指示标志,但埋藏条件下形成的交代白云岩或热液改造白云岩则不能直接作为沉积相标志,必须辨别白云岩的残余结构,并恢复原始灰岩的沉积环... 白云岩虽然是一种沉积岩,原生、同生或准同生时期形成的泥晶-粉晶白云岩也常被视为局限-蒸发环境的指示标志,但埋藏条件下形成的交代白云岩或热液改造白云岩则不能直接作为沉积相标志,必须辨别白云岩的残余结构,并恢复原始灰岩的沉积环境。这对确定其沉积相及开展储层成因研究至关重要。以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白云岩发育段为例,这些白云岩就常被认为是局限-蒸发台地的标志。通过对取心段岩石类型的详细鉴定,以云质灰岩中的云化部分与未云化部分进行对比,建立了白云岩残余结构的识别标准。识别了白云岩的3种残余结构,发现白云岩以残余影像结构为主,残余粒屑结构和残余粒形结构很少,由此认为白云岩的原岩主要是一套颗粒滩相灰岩。中央隆起带早-中奥陶纪不属于前人所认为的局限-蒸发台地相,而是开阔台地相,且以发育台内滩亚相-高能砂屑滩微相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残余结构 开阔台地相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对Al-Si和Mg-Al合金平衡相图作用的残余键结构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弭光宝 李培杰 何良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74-2082,共9页
运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的计算结果分别建立Al-Si、Mg-Al两种合金熔体的剩余化学键的局域价电子结构基本单元即残余键结构模型,从压力对熔体结构作用的层面,分析热力学平衡相图中最大固溶点和共晶点发生偏移的本质原因,并指出... 运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的计算结果分别建立Al-Si、Mg-Al两种合金熔体的剩余化学键的局域价电子结构基本单元即残余键结构模型,从压力对熔体结构作用的层面,分析热力学平衡相图中最大固溶点和共晶点发生偏移的本质原因,并指出压力作用下热力学平衡相图的变化是合金熔体微观结构信息变化的宏观反映。结果表明:压力作用抑制了合金熔体中Si-Si、Al12残余键结构的扩散速率,使其不容易"捕捉"到周围的残余键结构或游动原子,因而形成偏聚的可能性大为减小;而处于"悬空"状态的Al键会以周围Mg原子为"桥"将Al12残余键结构连接起来形成包含Mg17Al12结构的原子集团,为自发产生β(Mg17Al12)相凝固核心提供"有效晶胚",从而使Mg-Mg、Mg-Al原子集团内Al原子的数量相对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合金 MG-AL合金 压力 残余结构模型 熔体结构 非平衡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浆残余木素在Co-salen仿酶系统催化氧化中的结构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贾艳迪 周学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0-134,共5页
为研究Co-salen仿酶清洁漂白技术,采用13C-NMR、1H-13C2D-HMQC、31P-NMR核磁共振分析了竹浆Co-salen仿酶处理前后残余木素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①残余木素苯环开环,甲氧基、酚羟基和脂肪族羟基含量减少,羰基含量增加;木素紫丁香基、愈... 为研究Co-salen仿酶清洁漂白技术,采用13C-NMR、1H-13C2D-HMQC、31P-NMR核磁共振分析了竹浆Co-salen仿酶处理前后残余木素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①残余木素苯环开环,甲氧基、酚羟基和脂肪族羟基含量减少,羰基含量增加;木素紫丁香基、愈创木基结构单元减少,而对羟基苯基结构单元增加。②Co-salen仿酶系统催化氧化竹浆残余木素过程中,β-O-4、β-β、β-5、5-CH2-5’连接键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浆 残余木素结构 Co-salen仿酶系统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洞穴石笋结构构造转变 被引量:9
5
作者 林玉石 张美良 +7 位作者 覃家铭 姜光辉 舒丽 刘玉 杨琰 彭稳 黄新跃 黄芬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6-46,共11页
大量大型石笋纵剖面研究表明,石笋矿物组成有方解石、文石、文石(方解石)-方解石(文石)三种类型,三类的结构、纹(微)层和放射状构造、结构构造转变等特征类同,并存在于碳酸盐沉积石笋生长的全过程,但文石笋的细微粒针(柱)状(微粒)结构... 大量大型石笋纵剖面研究表明,石笋矿物组成有方解石、文石、文石(方解石)-方解石(文石)三种类型,三类的结构、纹(微)层和放射状构造、结构构造转变等特征类同,并存在于碳酸盐沉积石笋生长的全过程,但文石笋的细微粒针(柱)状(微粒)结构、放射状、纹(微)层构造更显著。石笋结构构造转变的主要表现是:文石转变成方解石;文石、方解石次生增大,呈现不断晶化的成晶过程。文石转变为方解石,常保留文石的针状、针柱状结构和柱状聚晶体,呈文石假象,文石次生加大仍保存其结构构造和聚晶;方解石次生增大,常保存其粒状、菱面体、偏三角面体、聚片双晶和柱状、板状聚晶。石笋结构构造转变及其晶化强度,受控于洞穴温度、湿度、滴水和凝结水对石笋的渗透、淋漓,主要受石笋含水度大的制约。组成石笋的碳酸盐沉积、组合、结晶、晶化次生增大等,结构构造的形成及其弱、中、强转变,都在常(低)温常(低)压的洞穴气候环境中进行,是自调整作用的沉积、成晶、成岩晶化过程,没有外来物质加入,因而不影响同位素分馏和古气候环境记录。石笋结构构造转变研究,对古气候环境重建与生态修复、成晶成矿理论和实践、同位素测年校正和运用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石笋 结构构造 方解石化 转变 残余结构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车体服役状态残余应力超声波法无损测量及验证 被引量:27
6
作者 路浩 刘雪松 +2 位作者 孟立春 马子奇 方洪渊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83,共3页
焊接残余应力影响焊接结构可靠性.传统残余应力测量方法无法满足焊接结构服役状态下的应力测量,无法实现薄壁结构的应力测量.使用改进的超声波法焊接残余应力测量系统,对壁厚3.5 mm的薄壁高速列车车体残余应力实现了无损测量,测量过程... 焊接残余应力影响焊接结构可靠性.传统残余应力测量方法无法满足焊接结构服役状态下的应力测量,无法实现薄壁结构的应力测量.使用改进的超声波法焊接残余应力测量系统,对壁厚3.5 mm的薄壁高速列车车体残余应力实现了无损测量,测量过程实时无损快速.测量结果与有限元模拟和激光全息小孔法测量结果对比,超声波法测量结果可靠,且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建立的超声波法应力无损测量系统为焊接结构服役状态在线可靠性评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法 薄壁结构残余应力 列车车体 无损快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OF体系残余变形响应与地震强度指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郝建兵 吴刚 吴智深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共7页
结构震后可修复性在现代抗震设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残余变形作为可修复性的一个主要指标受到广泛的重视。弹塑性时程分析法是研究结构震后残余变形的主要方法,传统通过调整输入波PGA指标得到的计算结果离散性很大,因此需要选择一... 结构震后可修复性在现代抗震设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残余变形作为可修复性的一个主要指标受到广泛的重视。弹塑性时程分析法是研究结构震后残余变形的主要方法,传统通过调整输入波PGA指标得到的计算结果离散性很大,因此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控制输入波的选择。计算60条地震动作用下不同强度折减系数和屈服后刚度系数的双线性SDOF体系残余变形,研究以PGA,PGV,PGD为代表的18个地震动强度指标与残余变形之间的相关系数随SDOF体系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强度指标与残余变形之间的相关系数受强度折减系数影响很大,基本不受屈服后刚度系数的影响,其中以PGV为代表的速度型强度指标与残余变形之间的整体相关性较好,并且考虑到PGV指标的工程特性,建议进行残余变形计算时,以PGV作为输入波主要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震后残余变形 SDOF体系 地震动强度指标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LY12铝合金焊接残余应力超声波法无损测量及验证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世平 路浩 +1 位作者 朱政 方洪渊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5-28,共4页
传统残余应力破坏测量方法无法满足焊接结构服役状态下的应力测量,无法实现结构的无损应力测量.基于声弹性原理,超声波法可以无损测量出结构内部的残余应力.使用临界折射纵波进行薄壁结构件测量时,易激发Lamb波和Stonely波等特殊波形,... 传统残余应力破坏测量方法无法满足焊接结构服役状态下的应力测量,无法实现结构的无损应力测量.基于声弹性原理,超声波法可以无损测量出结构内部的残余应力.使用临界折射纵波进行薄壁结构件测量时,易激发Lamb波和Stonely波等特殊波形,将影响测量的准确度.开发了适用于薄壁结构件测量的新型超声波法焊接残余应力测量系统,对厚度为2mm的两种LY12薄壁焊接结构进行了测量,测量过程实时无损快速.用切割释放法和有限元模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准确可靠,为航天器薄壁焊接结构服役状态在线可靠性评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法 薄壁结构残余应力 无损快速 临界折射纵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南海盆壳幔结构重力反演与热模拟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健 李家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26-3037,共12页
壳幔结构及扩张期后的岩浆活动是研究南海西南海盆形成演化的关键.本文针对NH973-1剖面开展壳幔密度结构重力反演,并依据重力反演的壳幔模型,定量模拟海底扩张期后的壳幔热结构与热演化过程.重力反演表明:西南海盆中央残余扩张脊之下存... 壳幔结构及扩张期后的岩浆活动是研究南海西南海盆形成演化的关键.本文针对NH973-1剖面开展壳幔密度结构重力反演,并依据重力反演的壳幔模型,定量模拟海底扩张期后的壳幔热结构与热演化过程.重力反演表明:西南海盆中央残余扩张脊之下存在一个较深的凹陷带,其下Moho面比两侧略深,呈现扩张期后的热沉降特点.热模拟发现:海盆扩张终止后,壳幔并非均衡一致降温,而是以"地壳增温-地幔降温"方式进入热沉降阶段,海底扩张终结后,地壳继续增温约7 Ma之后才与地幔一同缓慢降温,同步进入后期热沉降.沿NH973-1剖面南、中、北段的地壳增温特点不同,在海盆扩张中心北侧约70 km之下7~9 km深度处,在9.6~4.6 Ma期间温度增幅一直保持在200℃以上,将该处地壳温度抬升至1100℃以上,具备了产生扩张期后岩浆熔融的温度条件.P-T图解分析也支持此期间如果地壳具备局部构造断裂形成的含水条件和减压条件,就可能因部分熔融产生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海盆 热模拟 壳-幔密度结构 重力反演 残余岩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薄膜制备MEMS结构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煜 郭辉 +3 位作者 张海霞 田大宇 张国炳 李志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310-1312,共3页
采用PECVD方法制备了无定形SiC薄膜,在此基础上,以SiC为结构层,利用传统的表面硅牺牲层工艺制作了电容式谐振器以及薄膜残余应力的在片检测结构。对SiC的MEMS结构进一步进行了长时间的腐蚀,以获得SiC材料的腐蚀特性。对SiC材料的力学特... 采用PECVD方法制备了无定形SiC薄膜,在此基础上,以SiC为结构层,利用传统的表面硅牺牲层工艺制作了电容式谐振器以及薄膜残余应力的在片检测结构。对SiC的MEMS结构进一步进行了长时间的腐蚀,以获得SiC材料的腐蚀特性。对SiC材料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深入探讨了退火工艺、薄膜硅碳原子比对SiC薄膜力学特性的影响,同时对薄膜硅碳原子比与制备工艺参数(包括硅烷、甲烷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EMS 谐振器 残余应力检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赤台金矿地质特征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长山 陈翠华 宋志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21-222,共2页
纳赤台金矿区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境内,地处东昆仑东段中部,大地构造位置为东昆南复合海山拼贴带内,挟持于东昆中、东昆南断裂带之间。区内构造具有多期活动和切割深度大等特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1矿床地质特征区内及周边地区出露地层... 纳赤台金矿区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境内,地处东昆仑东段中部,大地构造位置为东昆南复合海山拼贴带内,挟持于东昆中、东昆南断裂带之间。区内构造具有多期活动和切割深度大等特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1矿床地质特征区内及周边地区出露地层较齐全,主要出露有元古界金水口群、中-上元古界万保沟群、下古生界纳赤台群、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第三系及第四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毒砂 砷黄铁矿 硫化矿物 金矿化 白云岩 碳酸盐岩 反射色 方解石 白云石 镁肥 石英 硅氧矿物 万宝沟群 金矿床 贵金属矿床 残余结构 晚元古代 新元古代 浸染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与选择:俄语“关于”类单一式标题汉译模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丽芬 徐春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6-122,共7页
从适应与选择视角探讨俄语"关于"类单一式标题的汉译模式。俄语单一式"关于"类标题主要有三类:о+第六格、про+第四格、к+第三格;大体对应于汉语粘着结构"关于"、"有关"以及自由格式"... 从适应与选择视角探讨俄语"关于"类单一式标题的汉译模式。俄语单一式"关于"类标题主要有三类:о+第六格、про+第四格、к+第三格;大体对应于汉语粘着结构"关于"、"有关"以及自由格式"论"、"说"、"谈"、"议"等。俄语标题汉译时,应适应并尽量维持俄汉双语生态、遵循语体特点、选择译语相对应的更常用的结构模式,达到最佳限度的适应,使俄语标题汉译在语形、语义和语用等方面本土化。本研究可为机译与机检以及翻译工作者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翻译模式,同时也可为其他语种该类结构标题汉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类单一式残余结构 标题 适应与选择 汉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黏土侧压力系数K_0阶段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赵玉花 沈日庚 李青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64-1268,共5页
沿海软黏土的侧压力系数Ko具有阶段性特征:当试验荷载P<Pc′(土样的残余结构强度)时,K0值较小,试样的结构性好,呈现出似刚性的材料特征,侧压力系数小;当P>Pc′时,K0值增大,土的微结构破坏,呈现出弹塑性体的材料特征,侧压力系数增... 沿海软黏土的侧压力系数Ko具有阶段性特征:当试验荷载P<Pc′(土样的残余结构强度)时,K0值较小,试样的结构性好,呈现出似刚性的材料特征,侧压力系数小;当P>Pc′时,K0值增大,土的微结构破坏,呈现出弹塑性体的材料特征,侧压力系数增大。而在工程实践中,受成孔、取土等诸多因素干扰,欠固结-正常固结的软黏性土的微结构的结构性易被破坏,使K 0指标的阶段性特征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压力系数 残余结构强度 阶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post-peak behavior of bimrocks with high rock block proportions 被引量:4
14
作者 Mohammad Afifipour Parviz Moarefvan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761-767,共7页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in geomaterials with block-in-matrix texture(referred as bimrock) such as conglomerates,breccias and agglomerates are challenging tasks for engineers.When dealing with...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in geomaterials with block-in-matrix texture(referred as bimrock) such as conglomerates,breccias and agglomerates are challenging tasks for engineers.When dealing with these materials in important structures such as open pits with high walls and pillars of deep underground mines,understanding the complete stress-strain behavior,including post-peak region,is a formidable yet crucial engineering practice.To study the post-peak behavior of bimrocks,artificial specimens were fabricated with a mixture of rock blocks and a cementing agent.All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using a servo-control testing machin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cimens with the highest block proportion(around 90% by mass) showed a small decrease in stress with strain increment in the post-peak region.The specimens with lower block proportio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n approximately steep fall in stress and following to residual stress.Based on the study,it is inferred that all the artificial specimens undergo post-failure deformation and the type of post behavior depends on rock block propor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rocks uniaxial compression loading servo-control POST-PE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