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缓蚀剂残余浓度的定量分析方法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周渝
杜国佳
+2 位作者
王东海
帅梦雪
王芸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7-531,共5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监测油气井采输工艺常用缓蚀剂在气田产出水中残余浓度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等特点,在川渝气田已得到验证与应用。该方法能监测缓蚀剂是否排出,反映缓蚀剂返排的浓度变化规律,为现场推荐经济有效...
介绍了一种用于监测油气井采输工艺常用缓蚀剂在气田产出水中残余浓度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等特点,在川渝气田已得到验证与应用。该方法能监测缓蚀剂是否排出,反映缓蚀剂返排的浓度变化规律,为现场推荐经济有效的缓蚀剂加量及保护周期,及对油气田防腐方案的制定和提高现场缓蚀剂应用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残余浓度
分光光度法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显色反应法检测双子季铵盐缓蚀剂残余浓度
被引量:
2
2
作者
谢娟
王虎
+2 位作者
段明
贾永福
陆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5-619,共5页
利用显色反应法检测油田用双子季铵盐缓蚀剂的残余浓度,以百里香酚蓝为显色剂,经过反复实验确定了最佳显色剂用量为0.4%、NH4Cl-NH3缓冲溶液用量为10 m L、显色时间为60 min,得到甲硝唑改性不对称双子季铵盐(季铵盐-01)吸光度与浓度标...
利用显色反应法检测油田用双子季铵盐缓蚀剂的残余浓度,以百里香酚蓝为显色剂,经过反复实验确定了最佳显色剂用量为0.4%、NH4Cl-NH3缓冲溶液用量为10 m L、显色时间为60 min,得到甲硝唑改性不对称双子季铵盐(季铵盐-01)吸光度与浓度标准曲线用于测定缓蚀剂浓度。同时,还研究了干扰离子、聚丙烯酰胺、含油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该测试方法可靠准确性高,其平均加标回收~达到98.6%,可在油田现场进行推广。当Ca2+【4000 mg/L,Mg2+【1800 mg/L,Fe3+【1.5 mg/L时,该检测方法的误差【5%。当PAM(相对分子质量50万)浓度小于200 mg/L时,吸光度与缓蚀剂浓度仍能呈线性关系。污水中原油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反应法
双子季铵盐
残余浓度
百里香酚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田采出水模拟溶液中咪唑啉类缓蚀剂残余浓度检测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祥
逄建鑫
+6 位作者
叶正荣
武冬明
伊然
崔晓东
刘翔
孙建波
孙冲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8-196,共9页
目的 确立一种用于油田采出水中咪唑啉类缓蚀剂残余浓度检测的技术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了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紫外吸收光谱和吸光度,研究了油田采出水模拟溶液中矿化度、pH值及Fe^(3+)等对缓蚀剂吸光度的影响,分析了...
目的 确立一种用于油田采出水中咪唑啉类缓蚀剂残余浓度检测的技术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了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紫外吸收光谱和吸光度,研究了油田采出水模拟溶液中矿化度、pH值及Fe^(3+)等对缓蚀剂吸光度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缓蚀剂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采出水矿化度的变化及Na^(+)、K^(+)、Ca^(2+)、Mg^(2+)、Cl^(-)、SO_(4)^(2-)、HCO_(3)^(-)等离子的存在对缓蚀剂的吸光度值影响很小,对缓蚀剂浓度检测的影响轻微。然而,采出水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对缓蚀剂吸光度的测量具有显著影响,检测之前需要对采出水进行过滤处理。在碱性环境中pH值的变化(7~11)对缓蚀剂的吸光度基本无影响,而在酸性介质中p H值的变化(2.5~7)导致缓蚀剂的吸光度在–0.02~0.02范围内波动,引起的缓蚀剂浓度检测误差约为±5 mg/L。采出水中可能存在的Fe^(3+)对缓蚀剂吸光度的测量影响很大,在缓蚀剂浓度检测过程中需要消除Fe^(3+)对吸光度测量的干扰。结论 提出了油田采出水中咪唑啉类缓蚀剂残余浓度检测技术方案:取缓蚀剂样品配制至少2种浓度的缓蚀剂溶液,测定特征吸收峰波长λ和吸光度A,确定缓蚀剂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式A=kC;取未知浓度缓蚀剂采出水样;过滤处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波长λ处测量水样吸光度A;Fe^(3+)检测及浓度C_(Fe^(3+))测定;不含Fe^(3+)时,依据C_(R)=A/k计算缓蚀剂残余浓度C_(R),含有Fe^(3+)时,依据C_(R)=(A-0.056 5C_(Fe^(3+)))/k计算缓蚀剂残余浓度C_(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类缓蚀剂
残余浓度
检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矿化度
PH
F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气田产出液缓蚀剂残余浓度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4
作者
姚彬
高多龙
+4 位作者
张毅
石鑫
魏晓静
曹祥康
董泽华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3-108,共6页
介绍了一种油气田缓蚀剂浓度现场检测方法和移动式在线分析仪,该分析仪采用紫外(UV)光谱和显色剂技术测量油田产出液中缓蚀剂的残余浓度。仪器以长寿命脉冲氙灯作光源,单色器为衍射光栅后分光,通过光栅将紫外光导入到流动比色池中,透射...
介绍了一种油气田缓蚀剂浓度现场检测方法和移动式在线分析仪,该分析仪采用紫外(UV)光谱和显色剂技术测量油田产出液中缓蚀剂的残余浓度。仪器以长寿命脉冲氙灯作光源,单色器为衍射光栅后分光,通过光栅将紫外光导入到流动比色池中,透射光再通过光纤导入光电二极管阵列(PDA)。分析仪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可以对油田产出液进行快速UV光谱扫描和残余缓蚀剂浓度测量。为防止污水中的残余油污污染流动比色池,监测仪前端采用过滤柱进行初步油水分离,分离后流体由蠕动泵自动压入流动比色池进行UV光谱分析,通过先期建立的吸光度-浓度标准曲线,再由流水的吸光度计算水中的缓蚀剂残余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咪唑啉
残余浓度
在线监测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便携式瓜果蔬菜农药残余浓度检测设备
被引量:
1
5
作者
林明德
姚晓安
+3 位作者
张红玉
高文波
杨正
黄果池
《南方农机》
2018年第7期25-26,共2页
本文所提设备是基于STC89C52单片机和乙酰胆碱酶酶抑制法[1],通过农药速测卡检验食品农残情况,采用颜色传感器加以采集,最后借助蓝牙发送数据到手机端,根据国标农残标准来判定农药残余是否超标,并将判定结果直观地显示给用户。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单片机
乙酰胆碱酶
物联网
农药
残余浓度
检测
蓝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效残余油墨浓度测量方法及其特点分析
被引量:
5
6
作者
文海平
何北海
+1 位作者
刘攀
邱兴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04-107,共4页
介绍了有效残余油墨浓度的测量原理,并分析了有效残余油墨浓度测量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除有效残余油墨浓度以外,同时测得的零油墨脱墨浆白度为脱墨提供了一个理想目标,脱墨浆中油墨组分吸收系数与非油墨组分吸收系数相对大小能反映脱...
介绍了有效残余油墨浓度的测量原理,并分析了有效残余油墨浓度测量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除有效残余油墨浓度以外,同时测得的零油墨脱墨浆白度为脱墨提供了一个理想目标,脱墨浆中油墨组分吸收系数与非油墨组分吸收系数相对大小能反映脱墨浆可以通过漂白提高白度的潜在能力。脱墨浆试样不透明度过大、回用纤维中含有部分彩色油墨粒子、试样制备方法不同均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
残余
油墨
浓度
KUBELKA-MUNK理论
脱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臭氧杀灭循环营养液中三种土传病原菌的试验
被引量:
22
7
作者
宋卫堂
孙广明
+2 位作者
刘芬
周立刚
王凤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9-193,共5页
为给臭氧应用于循环营养液消毒提供指导,该文研究了营养液中臭氧浓度的上升、衰减,臭氧杀灭营养液中3种植物病原菌所需的残余臭氧浓度、接触时间和残留臭氧对黄瓜根系的伤害.结果表明:高浓度臭氧气体在营养液中形成的臭氧平衡浓度高,...
为给臭氧应用于循环营养液消毒提供指导,该文研究了营养液中臭氧浓度的上升、衰减,臭氧杀灭营养液中3种植物病原菌所需的残余臭氧浓度、接触时间和残留臭氧对黄瓜根系的伤害.结果表明:高浓度臭氧气体在营养液中形成的臭氧平衡浓度高,达到平衡浓度所需的时间短;低浓度臭氧气体形成的臭氧平衡浓度低,达到平衡浓度需要的时间长.当营养液中残余臭氧浓度为0.6 mg/L,接触时间5 min时,臭氧对10^3 cfu/mL浓度黄瓜枯萎病、番茄枯萎病和10^6 cfu/mL浓度十字花科软腐病3种土传病害病原菌的杀灭率均接近100%.在营养液中残余臭氧浓度为0.54~0.6 mg/L和0.64~0.72 mg/L,处理30 min后,黄瓜幼苗根系的伤害率分别达到7.7%和22.2%.因此,臭氧对营养液中的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有很强的杀灭能力;经臭氧处理后的营养液不能立即用于植物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消毒
营养液
植物病原菌
接触时间
残余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含硫气田缓蚀剂及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
16
8
作者
黄红兵
李辉
+2 位作者
谷坛
李峰
郑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C00期54-58,共5页
四川主力气田普遍存在较严重的腐蚀问题 ,缓蚀剂在四川气田已应用多年并取得明显效果。但近年来 ,四川气田出现一些新的腐蚀问题 ,现有的防腐技术已无法解决。针对新的腐蚀问题研究出CT2 - 14棒状缓蚀剂、CT2 - 15气液两相缓蚀剂等新的...
四川主力气田普遍存在较严重的腐蚀问题 ,缓蚀剂在四川气田已应用多年并取得明显效果。但近年来 ,四川气田出现一些新的腐蚀问题 ,现有的防腐技术已无法解决。针对新的腐蚀问题研究出CT2 - 14棒状缓蚀剂、CT2 - 15气液两相缓蚀剂等新的缓蚀剂品种和缓蚀剂残余浓度分析等配套技术 ,并在川东大天池气田、川中磨溪气田、川西北中坝气田及集输管线内进行了应用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各区块的防腐方案。研究的缓蚀剂在川中磨溪气田、川西北雷三气藏、川东大天池气田的应用 ,腐蚀速率均低于 0 .12 5mm/a ;残余浓度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 30mg/L ,方法的精确度± 10 % ,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 95 %~ 10 5 % ,具有较好的现场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浓度
棒状
气液两相
腐蚀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落叶松单宁净化有毒金属离子的研究
被引量:
19
9
作者
张力平
孙长霞
江明开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4,共3页
经研究,发现落叶松单宁能有效去除水中的Cu^(2+)、Fe^(2+)、Zn^(2+)等有毒金属离子,影响络合反应的因素主要有3个:落叶松单宁的用量、静置时间与反应体系的pH值,其中单宁用量对溶液残余浓度有显著影响。通过实验还确定了落叶松单宁与Cu^...
经研究,发现落叶松单宁能有效去除水中的Cu^(2+)、Fe^(2+)、Zn^(2+)等有毒金属离子,影响络合反应的因素主要有3个:落叶松单宁的用量、静置时间与反应体系的pH值,其中单宁用量对溶液残余浓度有显著影响。通过实验还确定了落叶松单宁与Cu^(2+)、Fe^(2+)、Zn^(2+)反应的最佳条件,去除率可达到6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单宁
有毒金属离子
废水处理
环境保护
残余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MA吸附剂吸附铬(Ⅵ)的性能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3
10
作者
宋金如
范桂英
蒋小良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用凹凸棒石粘土改性制备了AMA吸附剂 ,对其吸附铬 (Ⅵ )的性能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选择了吸附铬 (Ⅵ )的最佳条件 ,用来处理含铬 (Ⅵ )废水 ,铬 (Ⅵ )的去除率在 96%以上 ,铬 (Ⅵ )的残余浓度小于 0 .5mg/L ,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
关键词
铬(Ⅵ)
废水治理
去除率
吸附剂
残余浓度
排放标准
最佳条件
性能研究
系统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管预膜控制速度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汪枫
罗驰
+2 位作者
阳梓杰
徐莹莹
李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5-88,共4页
针对清管预膜作业中预膜球控制速度对气量要求较高,不能适应大部分管道的现状,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高含硫体系中缓蚀剂的成膜时间,并由此推导出预膜球的控制速度计算方法。将该计算方法应用于现场试验,预膜后腐蚀挂片及缓蚀剂残余浓...
针对清管预膜作业中预膜球控制速度对气量要求较高,不能适应大部分管道的现状,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高含硫体系中缓蚀剂的成膜时间,并由此推导出预膜球的控制速度计算方法。将该计算方法应用于现场试验,预膜后腐蚀挂片及缓蚀剂残余浓度监测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预膜控制速度进行管道清管预膜,预膜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管道
清管预膜
缓蚀剂
残余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纸脱墨效果评价方法
被引量:
15
12
作者
徐清华
石淑兰
秦梦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49,共4页
介绍了脱墨得率、脱墨浆白度和色度、有效残余油墨浓度(ERIC)以及图像分析(ImageAnaly-sis)等评价废纸脱墨效果的几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对废纸脱墨浆的质量、废纸脱墨效果做出准确的评价。
关键词
废纸脱墨
评价方法
得率
白度
色度
有效
残余
油墨
浓度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纤维素酶与漆酶协同用于旧报纸的脱墨
被引量:
5
13
作者
王燕蓬
徐清华
+1 位作者
秦梦华
李宗全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41,共5页
利用纤维素酶与漆酶协同作用对旧报纸进行脱墨研究,得出旧报纸脱墨优化的工艺条件:先用纤维素酶Nov 476(用量0.2 ECU/g)脱墨25 min,然后加入漆酶NS 51003(漆酶用量3 LAMU/g,介体VIO用量0.5%)在55℃下保温30 min。结果表明,协同脱墨后漂...
利用纤维素酶与漆酶协同作用对旧报纸进行脱墨研究,得出旧报纸脱墨优化的工艺条件:先用纤维素酶Nov 476(用量0.2 ECU/g)脱墨25 min,然后加入漆酶NS 51003(漆酶用量3 LAMU/g,介体VIO用量0.5%)在55℃下保温30 min。结果表明,协同脱墨后漂白浆白度比单独采用纤维素酶和漆酶分别提高1.7和2.3个百分点。裂断长比单独使用纤维素酶提高15%左右,裂断长和撕裂指数与单独使用漆酶相比也略有提高。脱墨浆的有效残余油墨浓度(ERIC)和尘埃度(PPM)与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和漆酶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通过紫外(UV)吸收光谱分析了脱墨过程中溶出的木素含量变化情况,对纤维素酶与漆酶协同脱墨的机理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报纸
纤维素酶
漆酶/介体系统
残余
油墨
浓度
尘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碎浆和浮选条件对混合办公废纸脱墨的影响
被引量:
9
14
作者
冯文英
倪新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1,共4页
研究了美国混合办公废纸(MOW)在不同碎浆浓度以及碎浆时加入脱墨化学品对浮选脱墨的影响,并对实验室浮选操作条件和脱墨化学品的匹配及其用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碎浆时加入脱墨化学品对提高白度和脱墨效率很重要,在优化的碎浆和浮...
研究了美国混合办公废纸(MOW)在不同碎浆浓度以及碎浆时加入脱墨化学品对浮选脱墨的影响,并对实验室浮选操作条件和脱墨化学品的匹配及其用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碎浆时加入脱墨化学品对提高白度和脱墨效率很重要,在优化的碎浆和浮选条件下,MOW脱墨浆白度由未浮选的71.5%ISO提高到77.3%ISO,残余油墨量由未浮选的29.49mm2/g浆减少到0.39mm2/g浆,浆中灰分降低81.2%,纸浆的强度性能也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
制浆
混合
办公废纸
浮选脱墨
工艺优化
残余
油墨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脱墨浆不透明度对ERIC的影响及修正
被引量:
3
15
作者
程皓
赵媛媛
+5 位作者
徐嵘
刘超
李友明
武书彬
卢宝荣
陈曦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4,共4页
根据GB/T 20216—2006标准测定了废纸制浆过程的不同工段旧报纸(ONP)浆样和混合办公废纸(MOW)浆样的有效残余油墨浓度(ERIC),用Matlab软件对测量原理公式进行了分析,发现当试样的不透明度超过97%时,曲面出现了突变,此时应对光散射系数S...
根据GB/T 20216—2006标准测定了废纸制浆过程的不同工段旧报纸(ONP)浆样和混合办公废纸(MOW)浆样的有效残余油墨浓度(ERIC),用Matlab软件对测量原理公式进行了分析,发现当试样的不透明度超过97%时,曲面出现了突变,此时应对光散射系数S的计算公式进行修正:S=1000αw。对于ONP浆,α值取3.01,对于MOW浆,α值取3.82,再结合试样定量,计算出ERIC,该修正方法能降低系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
残余
油墨
浓度
不透明度
光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纸脱墨剂脱墨性能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
14
16
作者
赵年珍
邓凤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7-68,共2页
根据废纸浮选脱墨工艺的要求,对脱墨剂在废纸碎浆、浮选中所达到的脱墨效果提出了具体的检测与评价方法,可为脱墨剂的研制及DIP生产线脱墨剂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脱墨剂
油墨去除率
白度
残余
油墨
浓度
(ER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缓蚀剂残余浓度的定量分析方法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周渝
杜国佳
王东海
帅梦雪
王芸辉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7-531,共5页
文摘
介绍了一种用于监测油气井采输工艺常用缓蚀剂在气田产出水中残余浓度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等特点,在川渝气田已得到验证与应用。该方法能监测缓蚀剂是否排出,反映缓蚀剂返排的浓度变化规律,为现场推荐经济有效的缓蚀剂加量及保护周期,及对油气田防腐方案的制定和提高现场缓蚀剂应用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缓蚀剂
残余浓度
分光光度法
现场应用
Keywords
corrosion inhibitor, residual concentration, spectrophotometry, application in field
分类号
TG174.4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显色反应法检测双子季铵盐缓蚀剂残余浓度
被引量:
2
2
作者
谢娟
王虎
段明
贾永福
陆原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技术服务分公司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5-619,共5页
基金
四川省高等学校油气田材料重点实验室项目"喹啉衍生物缓蚀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13YQT012)
文摘
利用显色反应法检测油田用双子季铵盐缓蚀剂的残余浓度,以百里香酚蓝为显色剂,经过反复实验确定了最佳显色剂用量为0.4%、NH4Cl-NH3缓冲溶液用量为10 m L、显色时间为60 min,得到甲硝唑改性不对称双子季铵盐(季铵盐-01)吸光度与浓度标准曲线用于测定缓蚀剂浓度。同时,还研究了干扰离子、聚丙烯酰胺、含油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该测试方法可靠准确性高,其平均加标回收~达到98.6%,可在油田现场进行推广。当Ca2+【4000 mg/L,Mg2+【1800 mg/L,Fe3+【1.5 mg/L时,该检测方法的误差【5%。当PAM(相对分子质量50万)浓度小于200 mg/L时,吸光度与缓蚀剂浓度仍能呈线性关系。污水中原油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显色反应法
双子季铵盐
残余浓度
百里香酚蓝
Keywords
color reaction method
gemini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residual concentration
thymol blue
分类号
TG174.4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田采出水模拟溶液中咪唑啉类缓蚀剂残余浓度检测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祥
逄建鑫
叶正荣
武冬明
伊然
崔晓东
刘翔
孙建波
孙冲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8-196,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16–0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CX06075A)。
文摘
目的 确立一种用于油田采出水中咪唑啉类缓蚀剂残余浓度检测的技术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了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紫外吸收光谱和吸光度,研究了油田采出水模拟溶液中矿化度、pH值及Fe^(3+)等对缓蚀剂吸光度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缓蚀剂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采出水矿化度的变化及Na^(+)、K^(+)、Ca^(2+)、Mg^(2+)、Cl^(-)、SO_(4)^(2-)、HCO_(3)^(-)等离子的存在对缓蚀剂的吸光度值影响很小,对缓蚀剂浓度检测的影响轻微。然而,采出水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对缓蚀剂吸光度的测量具有显著影响,检测之前需要对采出水进行过滤处理。在碱性环境中pH值的变化(7~11)对缓蚀剂的吸光度基本无影响,而在酸性介质中p H值的变化(2.5~7)导致缓蚀剂的吸光度在–0.02~0.02范围内波动,引起的缓蚀剂浓度检测误差约为±5 mg/L。采出水中可能存在的Fe^(3+)对缓蚀剂吸光度的测量影响很大,在缓蚀剂浓度检测过程中需要消除Fe^(3+)对吸光度测量的干扰。结论 提出了油田采出水中咪唑啉类缓蚀剂残余浓度检测技术方案:取缓蚀剂样品配制至少2种浓度的缓蚀剂溶液,测定特征吸收峰波长λ和吸光度A,确定缓蚀剂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式A=kC;取未知浓度缓蚀剂采出水样;过滤处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波长λ处测量水样吸光度A;Fe^(3+)检测及浓度C_(Fe^(3+))测定;不含Fe^(3+)时,依据C_(R)=A/k计算缓蚀剂残余浓度C_(R),含有Fe^(3+)时,依据C_(R)=(A-0.056 5C_(Fe^(3+)))/k计算缓蚀剂残余浓度C_(R)。
关键词
咪唑啉类缓蚀剂
残余浓度
检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矿化度
PH
FE3+
Keywords
imidazoline corrosion inhibitor
residual concentration detection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salinity
pH
Fe^(3+)
分类号
TG17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气田产出液缓蚀剂残余浓度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4
作者
姚彬
高多龙
张毅
石鑫
魏晓静
曹祥康
董泽华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化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思特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出处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3-108,共6页
文摘
介绍了一种油气田缓蚀剂浓度现场检测方法和移动式在线分析仪,该分析仪采用紫外(UV)光谱和显色剂技术测量油田产出液中缓蚀剂的残余浓度。仪器以长寿命脉冲氙灯作光源,单色器为衍射光栅后分光,通过光栅将紫外光导入到流动比色池中,透射光再通过光纤导入光电二极管阵列(PDA)。分析仪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可以对油田产出液进行快速UV光谱扫描和残余缓蚀剂浓度测量。为防止污水中的残余油污污染流动比色池,监测仪前端采用过滤柱进行初步油水分离,分离后流体由蠕动泵自动压入流动比色池进行UV光谱分析,通过先期建立的吸光度-浓度标准曲线,再由流水的吸光度计算水中的缓蚀剂残余浓度。
关键词
缓蚀剂
咪唑啉
残余浓度
在线监测
紫外分光光度法
Keywords
corrosion inhibitor
imidazoline
residual concentration
on-line monitoring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分类号
TG17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便携式瓜果蔬菜农药残余浓度检测设备
被引量:
1
5
作者
林明德
姚晓安
张红玉
高文波
杨正
黄果池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南方农机》
2018年第7期25-26,共2页
基金
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201710394058)
文摘
本文所提设备是基于STC89C52单片机和乙酰胆碱酶酶抑制法[1],通过农药速测卡检验食品农残情况,采用颜色传感器加以采集,最后借助蓝牙发送数据到手机端,根据国标农残标准来判定农药残余是否超标,并将判定结果直观地显示给用户。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单片机
乙酰胆碱酶
物联网
农药
残余浓度
检测
蓝牙
分类号
S481.8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效残余油墨浓度测量方法及其特点分析
被引量:
5
6
作者
文海平
何北海
刘攀
邱兴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04-107,共4页
基金
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造纸清洁生产过程循环水中胶体物质沉积动力学研究"的资助
文摘
介绍了有效残余油墨浓度的测量原理,并分析了有效残余油墨浓度测量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除有效残余油墨浓度以外,同时测得的零油墨脱墨浆白度为脱墨提供了一个理想目标,脱墨浆中油墨组分吸收系数与非油墨组分吸收系数相对大小能反映脱墨浆可以通过漂白提高白度的潜在能力。脱墨浆试样不透明度过大、回用纤维中含有部分彩色油墨粒子、试样制备方法不同均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关键词
有效
残余
油墨
浓度
KUBELKA-MUNK理论
脱墨浆
Keywords
effective residual ink concentration
Kubelka-Munk theory
deinked pulp
分类号
TS749.7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臭氧杀灭循环营养液中三种土传病原菌的试验
被引量:
22
7
作者
宋卫堂
孙广明
刘芬
周立刚
王凤丽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设施农业生物环境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沙北办事处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9-193,共5页
基金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4BA521B01)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都市农业学科群建设项目(XK100190553)
文摘
为给臭氧应用于循环营养液消毒提供指导,该文研究了营养液中臭氧浓度的上升、衰减,臭氧杀灭营养液中3种植物病原菌所需的残余臭氧浓度、接触时间和残留臭氧对黄瓜根系的伤害.结果表明:高浓度臭氧气体在营养液中形成的臭氧平衡浓度高,达到平衡浓度所需的时间短;低浓度臭氧气体形成的臭氧平衡浓度低,达到平衡浓度需要的时间长.当营养液中残余臭氧浓度为0.6 mg/L,接触时间5 min时,臭氧对10^3 cfu/mL浓度黄瓜枯萎病、番茄枯萎病和10^6 cfu/mL浓度十字花科软腐病3种土传病害病原菌的杀灭率均接近100%.在营养液中残余臭氧浓度为0.54~0.6 mg/L和0.64~0.72 mg/L,处理30 min后,黄瓜幼苗根系的伤害率分别达到7.7%和22.2%.因此,臭氧对营养液中的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有很强的杀灭能力;经臭氧处理后的营养液不能立即用于植物栽培.
关键词
臭氧消毒
营养液
植物病原菌
接触时间
残余浓度
Keywords
ozone disinfection
nutrient solution
plant pathogen
contact time
concentration
分类号
S317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477.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含硫气田缓蚀剂及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
16
8
作者
黄红兵
李辉
谷坛
李峰
郑君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C00期54-58,共5页
文摘
四川主力气田普遍存在较严重的腐蚀问题 ,缓蚀剂在四川气田已应用多年并取得明显效果。但近年来 ,四川气田出现一些新的腐蚀问题 ,现有的防腐技术已无法解决。针对新的腐蚀问题研究出CT2 - 14棒状缓蚀剂、CT2 - 15气液两相缓蚀剂等新的缓蚀剂品种和缓蚀剂残余浓度分析等配套技术 ,并在川东大天池气田、川中磨溪气田、川西北中坝气田及集输管线内进行了应用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各区块的防腐方案。研究的缓蚀剂在川中磨溪气田、川西北雷三气藏、川东大天池气田的应用 ,腐蚀速率均低于 0 .12 5mm/a ;残余浓度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 30mg/L ,方法的精确度± 10 % ,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 95 %~ 10 5 % ,具有较好的现场应用价值。
关键词
残余浓度
棒状
气液两相
腐蚀
防腐
Keywords
corrosion inhibitior, residual concentration, stick, gas - liquid phase, corrosion, corrosion prevention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落叶松单宁净化有毒金属离子的研究
被引量:
19
9
作者
张力平
孙长霞
江明开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4,共3页
文摘
经研究,发现落叶松单宁能有效去除水中的Cu^(2+)、Fe^(2+)、Zn^(2+)等有毒金属离子,影响络合反应的因素主要有3个:落叶松单宁的用量、静置时间与反应体系的pH值,其中单宁用量对溶液残余浓度有显著影响。通过实验还确定了落叶松单宁与Cu^(2+)、Fe^(2+)、Zn^(2+)反应的最佳条件,去除率可达到65%~90%。
关键词
落叶松单宁
有毒金属离子
废水处理
环境保护
残余浓度
Keywords
Toxic metals ion
Larix Tannins
Chelate complex
Remaining density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MA吸附剂吸附铬(Ⅵ)的性能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3
10
作者
宋金如
范桂英
蒋小良
机构
东华理工学院应化系
出处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文摘
用凹凸棒石粘土改性制备了AMA吸附剂 ,对其吸附铬 (Ⅵ )的性能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选择了吸附铬 (Ⅵ )的最佳条件 ,用来处理含铬 (Ⅵ )废水 ,铬 (Ⅵ )的去除率在 96%以上 ,铬 (Ⅵ )的残余浓度小于 0 .5mg/L ,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
关键词
铬(Ⅵ)
废水治理
去除率
吸附剂
残余浓度
排放标准
最佳条件
性能研究
系统
改性
Keywords
sorbent
chromium
absorptive
behaviour
分类号
N941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管预膜控制速度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汪枫
罗驰
阳梓杰
徐莹莹
李珊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5-88,共4页
文摘
针对清管预膜作业中预膜球控制速度对气量要求较高,不能适应大部分管道的现状,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高含硫体系中缓蚀剂的成膜时间,并由此推导出预膜球的控制速度计算方法。将该计算方法应用于现场试验,预膜后腐蚀挂片及缓蚀剂残余浓度监测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预膜控制速度进行管道清管预膜,预膜效果良好。
关键词
输气管道
清管预膜
缓蚀剂
残余浓度
Keywords
gas pipeline
pre-film
corrosion inhibitor
residual concentration
分类号
TE832.3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纸脱墨效果评价方法
被引量:
15
12
作者
徐清华
石淑兰
秦梦华
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
山东轻工业学院制浆造纸工程省级重点学科
出处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49,共4页
文摘
介绍了脱墨得率、脱墨浆白度和色度、有效残余油墨浓度(ERIC)以及图像分析(ImageAnaly-sis)等评价废纸脱墨效果的几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对废纸脱墨浆的质量、废纸脱墨效果做出准确的评价。
关键词
废纸脱墨
评价方法
得率
白度
色度
有效
残余
油墨
浓度
图像分析
Keywords
deinked pulp
ERIC
image analysis
分类号
TS745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纤维素酶与漆酶协同用于旧报纸的脱墨
被引量:
5
13
作者
王燕蓬
徐清华
秦梦华
李宗全
机构
山东轻工业学院制浆造纸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4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06036)
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Q2006B06)的资助项目
文摘
利用纤维素酶与漆酶协同作用对旧报纸进行脱墨研究,得出旧报纸脱墨优化的工艺条件:先用纤维素酶Nov 476(用量0.2 ECU/g)脱墨25 min,然后加入漆酶NS 51003(漆酶用量3 LAMU/g,介体VIO用量0.5%)在55℃下保温30 min。结果表明,协同脱墨后漂白浆白度比单独采用纤维素酶和漆酶分别提高1.7和2.3个百分点。裂断长比单独使用纤维素酶提高15%左右,裂断长和撕裂指数与单独使用漆酶相比也略有提高。脱墨浆的有效残余油墨浓度(ERIC)和尘埃度(PPM)与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和漆酶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通过紫外(UV)吸收光谱分析了脱墨过程中溶出的木素含量变化情况,对纤维素酶与漆酶协同脱墨的机理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
旧报纸
纤维素酶
漆酶/介体系统
残余
油墨
浓度
尘埃度
Keywords
old newsprint
cellulase
laccase-mediator system
ERIC
dirt count
分类号
TS744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碎浆和浮选条件对混合办公废纸脱墨的影响
被引量:
9
14
作者
冯文英
倪新芳
机构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出处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1,共4页
文摘
研究了美国混合办公废纸(MOW)在不同碎浆浓度以及碎浆时加入脱墨化学品对浮选脱墨的影响,并对实验室浮选操作条件和脱墨化学品的匹配及其用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碎浆时加入脱墨化学品对提高白度和脱墨效率很重要,在优化的碎浆和浮选条件下,MOW脱墨浆白度由未浮选的71.5%ISO提高到77.3%ISO,残余油墨量由未浮选的29.49mm2/g浆减少到0.39mm2/g浆,浆中灰分降低81.2%,纸浆的强度性能也得到改善。
关键词
造纸
制浆
混合
办公废纸
浮选脱墨
工艺优化
残余
油墨
浓度
Keywords
MOW
flotation deink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residual ink concentration
分类号
TS744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脱墨浆不透明度对ERIC的影响及修正
被引量:
3
15
作者
程皓
赵媛媛
徐嵘
刘超
李友明
武书彬
卢宝荣
陈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出处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4,共4页
基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废纸浆脱墨效果评价>行业标准计划(2012-0277T-QB)
文摘
根据GB/T 20216—2006标准测定了废纸制浆过程的不同工段旧报纸(ONP)浆样和混合办公废纸(MOW)浆样的有效残余油墨浓度(ERIC),用Matlab软件对测量原理公式进行了分析,发现当试样的不透明度超过97%时,曲面出现了突变,此时应对光散射系数S的计算公式进行修正:S=1000αw。对于ONP浆,α值取3.01,对于MOW浆,α值取3.82,再结合试样定量,计算出ERIC,该修正方法能降低系统误差。
关键词
有效
残余
油墨
浓度
不透明度
光散射系数
Keywords
ERIC
opacity
scattering coefficient
分类号
TS72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纸脱墨剂脱墨性能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
14
16
作者
赵年珍
邓凤伟
机构
泰格林纸集团技术中心
出处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7-68,共2页
文摘
根据废纸浮选脱墨工艺的要求,对脱墨剂在废纸碎浆、浮选中所达到的脱墨效果提出了具体的检测与评价方法,可为脱墨剂的研制及DIP生产线脱墨剂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脱墨剂
油墨去除率
白度
残余
油墨
浓度
(ERIC)
分类号
TS744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缓蚀剂残余浓度的定量分析方法及现场应用
周渝
杜国佳
王东海
帅梦雪
王芸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显色反应法检测双子季铵盐缓蚀剂残余浓度
谢娟
王虎
段明
贾永福
陆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油田采出水模拟溶液中咪唑啉类缓蚀剂残余浓度检测技术
周祥
逄建鑫
叶正荣
武冬明
伊然
崔晓东
刘翔
孙建波
孙冲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油气田产出液缓蚀剂残余浓度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姚彬
高多龙
张毅
石鑫
魏晓静
曹祥康
董泽华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一种便携式瓜果蔬菜农药残余浓度检测设备
林明德
姚晓安
张红玉
高文波
杨正
黄果池
《南方农机》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有效残余油墨浓度测量方法及其特点分析
文海平
何北海
刘攀
邱兴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臭氧杀灭循环营养液中三种土传病原菌的试验
宋卫堂
孙广明
刘芬
周立刚
王凤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四川含硫气田缓蚀剂及应用技术研究
黄红兵
李辉
谷坛
李峰
郑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落叶松单宁净化有毒金属离子的研究
张力平
孙长霞
江明开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4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AMA吸附剂吸附铬(Ⅵ)的性能研究及应用
宋金如
范桂英
蒋小良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清管预膜控制速度研究
汪枫
罗驰
阳梓杰
徐莹莹
李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废纸脱墨效果评价方法
徐清华
石淑兰
秦梦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纤维素酶与漆酶协同用于旧报纸的脱墨
王燕蓬
徐清华
秦梦华
李宗全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碎浆和浮选条件对混合办公废纸脱墨的影响
冯文英
倪新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脱墨浆不透明度对ERIC的影响及修正
程皓
赵媛媛
徐嵘
刘超
李友明
武书彬
卢宝荣
陈曦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废纸脱墨剂脱墨性能的综合评价
赵年珍
邓凤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