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残余油饱和度表征的特高含水期油田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
作者 何逸凡 陈建波 +2 位作者 马铨峥 梁潇 张吉磊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5-111,共7页
长期水驱后驱油效率进一步提高、残余油饱和度不断下降,造成常规数值模拟在特高含水期含水率拟合误差大、指标预测精度低。开展了18组2000 PV水驱油实验,基于实验结果回归得到驱油效率变化规律,结合测井实验中束缚水饱和度与储层物性相... 长期水驱后驱油效率进一步提高、残余油饱和度不断下降,造成常规数值模拟在特高含水期含水率拟合误差大、指标预测精度低。开展了18组2000 PV水驱油实验,基于实验结果回归得到驱油效率变化规律,结合测井实验中束缚水饱和度与储层物性相关性结果,建立了考虑物性、原油黏度、驱替PV数的残余油饱和度定量表达式。利用Petrel RE平台及Intersect模拟器实现了残余油饱和度在数值模拟中的分区动态表征,提出增加关键井段饱和度作为历史拟合参数,实现了残余油饱和度的迭代修改。研究结果表明:驱替倍数从50 PV提高至2000 PV,驱油效率平均提高12.9个百分点;模型中过路井饱和度与测井解释结果更为吻合,单井拟合率达到90%以上。本文研究对油田进一步调整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倍数驱替 残余油饱和度动态表征 特高含水期 藏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吸水剖面资料确定吸水层动态残余油饱和度的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彬 王艺景 +1 位作者 赵伟新 郭慧霞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基于岩心长期注水试验资料 ,认识到吸水层的残余油饱和度的变化是一个缓慢减小的过程。文章给出了动态残余油饱和度的概念 ,提出了利用吸水剖面测井资料来确定动态残余油饱和度的方法。通过现场实测资料的解释 ,建立了动态残余油饱和度... 基于岩心长期注水试验资料 ,认识到吸水层的残余油饱和度的变化是一个缓慢减小的过程。文章给出了动态残余油饱和度的概念 ,提出了利用吸水剖面测井资料来确定动态残余油饱和度的方法。通过现场实测资料的解释 ,建立了动态残余油饱和度与吸水层每米累计吸水量的定量关系 ,为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吸水剖面资料 吸水层 动态残余饱和度 方法 测井资料 方法 剩余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水驱曲线动态求取残余油水相渗透率的新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许家峰 张金庆 +1 位作者 安桂荣 周文胜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8,共4页
基于单井生产动态特征及油水两相微观渗流规律,建立了残余油饱和度条件下水相相对渗透率的求解方法。典型油田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多倍水驱后,水相相对渗透率端点值较原始测试结果可增加0.2~0.3。本文提出的这种动态求解方法为油田开... 基于单井生产动态特征及油水两相微观渗流规律,建立了残余油饱和度条件下水相相对渗透率的求解方法。典型油田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多倍水驱后,水相相对渗透率端点值较原始测试结果可增加0.2~0.3。本文提出的这种动态求解方法为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可采储量标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曲线 残余饱和度 水相相对渗透率 动态求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采油技术实验筛选方法与评价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卢满生 刘志成 唐思洪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3,13,共4页
文章依据严谨的实验步骤分析了如何筛选细菌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微生物驱油能力和机理进行研究。此外,分析了储层物性对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性,并开展了模拟油藏条件下的驱替实验来验证微生物能使残余原油产生流动效应。在研究过程... 文章依据严谨的实验步骤分析了如何筛选细菌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微生物驱油能力和机理进行研究。此外,分析了储层物性对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性,并开展了模拟油藏条件下的驱替实验来验证微生物能使残余原油产生流动效应。在研究过程中,应用了微生物学、化学及石油工程等众多学科中的知识,从而获得了微生物采油的重要机理,并且优化了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筛选标准,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该室内实验是在模拟油藏条件下开展的,因此,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 静态实验 动态实验 效率 残余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层参数时变的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晨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7-142,共6页
针对目前水驱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未能考虑储层参数时变的问题,开展了理论研究。基于新型的近似理论水驱曲线,推导建立了油相指数、水相指数、残余油饱和度下的水相相对渗透率等相对渗透率曲线关键参数的数学表征公式,同时结合... 针对目前水驱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未能考虑储层参数时变的问题,开展了理论研究。基于新型的近似理论水驱曲线,推导建立了油相指数、水相指数、残余油饱和度下的水相相对渗透率等相对渗透率曲线关键参数的数学表征公式,同时结合残余油饱和度计算方法,构建了一种广泛适用的考虑储层参数时变效应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动态计算方法,可直接根据生产数据计算长期水驱后的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应用实例表明,新方法求得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可有效反映油藏动态规律,为油田可采储量标定、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特高含水期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等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 动态分析 时变效应 相对渗透率曲线 水驱曲线 残余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