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圆校准器吸盘动力学建模与残余振动优化
1
作者 刘暾东 唐之晨 +2 位作者 王若宇 陈锃琰 刘长胜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7-235,共9页
晶圆校准器是确保晶圆在加工过程实现精准定位的重要设备,其定位精度易受晶圆校准器吸盘高速旋转启停时加速度突变产生的残余振动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晶圆校准器吸盘表面的接触特性,建立晶圆校准器吸盘动力学数学模型,通过... 晶圆校准器是确保晶圆在加工过程实现精准定位的重要设备,其定位精度易受晶圆校准器吸盘高速旋转启停时加速度突变产生的残余振动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晶圆校准器吸盘表面的接触特性,建立晶圆校准器吸盘动力学数学模型,通过仿真求解运动过程中晶圆与晶圆校准器吸盘的接触状态和形变情况。在此基础上,引入系统真空度与最大旋转速度、最大旋转加速度,获得在不同加加速度作用下晶圆的振幅与模态,求解加速度约束方程,进而利用三阶Bezier曲线构造对称的晶圆校准器速度曲线。同时,针对晶圆校准器电机在加速阶段与减速阶段的特性差异,基于Pareto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对称速度曲线参数,构造非对称速度曲线,进一步抑制晶圆校准器吸盘的残余振动,提高晶圆校准器的定位精度和工作效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非对称速度曲线在工作效率上的改进;同时搭建了晶圆校准器实物装置,设计实物实验验证其相对于传统的速度曲线在定位精度和工作效率上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非对称速度曲线充分考虑晶圆校准器吸盘动力学特性,与传统的速度曲线相比,可以有效减小吸盘残余振动,将校准器的定位精度提高至0.008 mm,缩短工作时间0.14 s,验证本文所提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圆校准器 动力学建模 残余振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脉冲激励下残余振动的多目标优化
2
作者 曾发林 王佳圣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2,50,共6页
利用Adams/Car软件建立某电机后置纯电动汽车的整车虚拟样机模型,并展开对电动汽车过坎冲击残余振动问题的研究。建立一个新的优化目标—振衰度来表示残余振动的大小,并利用Isight集成Adams/Car、MATLAB模块对残余振动进行两次优化目标... 利用Adams/Car软件建立某电机后置纯电动汽车的整车虚拟样机模型,并展开对电动汽车过坎冲击残余振动问题的研究。建立一个新的优化目标—振衰度来表示残余振动的大小,并利用Isight集成Adams/Car、MATLAB模块对残余振动进行两次优化目标不同的优化。首次优化目标是振衰度和后座椅垂向加速度峰值,第二次优化目标是后座椅垂向加速度峰值,并将两次优化结果作对比。仿真结果表明,首次优化目标对残余振动优化的效果好于第二次,说明新建的优化目标—“振衰度”能较好地衡量残余振动衰减速度的快慢,以此为优化目标对残余振动优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振动 过坎平顺性 多体动力学分析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机器人末端残余振动控制的控制误差优化输入整形器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铁 林康宇 +1 位作者 邹焱飚 刘晓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97,共8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关节柔性引起的末端执行器残余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控制误差优化输入整形器的振动控制算法。该算法结合零振动二阶微分输入整形器(ZVDD)方程和系统响应时滞时间方程,构建了关于整形器脉冲幅值参数的线性约束方程组;以... 针对工业机器人关节柔性引起的末端执行器残余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控制误差优化输入整形器的振动控制算法。该算法结合零振动二阶微分输入整形器(ZVDD)方程和系统响应时滞时间方程,构建了关于整形器脉冲幅值参数的线性约束方程组;以整形后末端运动过程控制误差和定位误差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控制误差代价函数;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解出脉冲幅值参数的表达式并进行迭代运算求得最优解;采用预测路径规划来补偿系统时滞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误差优化输入整形器能将机器人J5轴末端残余振动加速度减少至整形前的11.7%,与ZVDD输入整形器相比能减少系统响应时滞时间约88%和最大过程控制误差约60.3%,与CEM输入整形器相比能减少定位误差约53.7%。该算法可以在有效抑制残余振动的基础上,减小传统输入整形器引起的系统响应时滞时间、末端运动过程控制误差和定位误差,对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定位速度和精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残余振动 输入整形 控制误差优化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整形技术的太阳翼调姿残余振动抑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那帅 朱春艳 +1 位作者 彭福军 唐国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7-112,共6页
在非惯性系下建立太阳翼调姿过程中横向弯曲振动运动方程,将零位移输入整形技术应用于调姿输入指令,以抑制太阳翼调姿后的残余振动。搭建步进电机驱动的太阳翼缩比梁模型,根据模型结构固有特性设计四阶输入整形器,并应用于调姿步进电机... 在非惯性系下建立太阳翼调姿过程中横向弯曲振动运动方程,将零位移输入整形技术应用于调姿输入指令,以抑制太阳翼调姿后的残余振动。搭建步进电机驱动的太阳翼缩比梁模型,根据模型结构固有特性设计四阶输入整形器,并应用于调姿步进电机输入信号,进行六种工况的调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抑制实验模型调姿后的残余振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翼 调姿 残余振动抑制 输入整形 步进电机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电池翼调姿后残余振动抑制的整形器设计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春艳 邵济明 +1 位作者 那帅 唐国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6-180,共5页
根据太阳电池翼的结构固有频率和模态阻尼参数,设计基于零位移算法的输入整形器,用于抑制太阳电池翼调姿后的残余振动。分别用太阳电池翼有限元模型的动力响应仿真和缩比模型试验测试,验证整形后的转角输入函数驱动太阳电池翼调姿能抑... 根据太阳电池翼的结构固有频率和模态阻尼参数,设计基于零位移算法的输入整形器,用于抑制太阳电池翼调姿后的残余振动。分别用太阳电池翼有限元模型的动力响应仿真和缩比模型试验测试,验证整形后的转角输入函数驱动太阳电池翼调姿能抑制残余振动,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翼 输入整形 姿态调整 残余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指令整形法的X光机残余振动抑制 被引量:4
6
作者 富历新 刘洋 杜志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1-374,共4页
为实现骨科手术自动化,研制了用于获取断骨位置和姿态信息的全自动C形臂X光机,但其结构形式决定了它是一种典型的大惯量、高柔性机构,易于产生残余振动。残余振动的存在不利于图像的连续拍摄,且影响拍摄质量。采用输入指令整形技术,针... 为实现骨科手术自动化,研制了用于获取断骨位置和姿态信息的全自动C形臂X光机,但其结构形式决定了它是一种典型的大惯量、高柔性机构,易于产生残余振动。残余振动的存在不利于图像的连续拍摄,且影响拍摄质量。采用输入指令整形技术,针对系统的一、二阶模态,设计输入指令整形器,对系统的输入指令进行整形滤波后,有效地消除了残余振动,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输入指令整形方法本质上是设计一种滤波器,采用该方法抑制残余振动不需要对原有系统的结构和硬件作任何改动。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对于抑制大惯量、高柔性系统中存在的残余振动问题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振动 输入整形 X光机 伺服系统 骨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平面并联机器人残余振动抑制实验 被引量:7
7
作者 高名旺 张宪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64-168,共5页
针对高速轻型并联机器人残余振动抑制问题,基于输入整形法,对其残余振动抑制进行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并联机构运动学,建立了机构动力学模型。然后对每个输入轴分别设计一个比例-微分(PD)控制器,建立包含PD控制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最... 针对高速轻型并联机器人残余振动抑制问题,基于输入整形法,对其残余振动抑制进行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并联机构运动学,建立了机构动力学模型。然后对每个输入轴分别设计一个比例-微分(PD)控制器,建立包含PD控制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分别设计了单模态零振动(ZV)、零振动微分(ZVD)整形器和双模态零振动-零振动微分(ZV-ZVD)整形器,建立了并联机器人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输入整形器可以抑制并联机器人的残余振动,而双模态整形器振动抑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输入整形 残余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输入整形器抑制两轴转动太阳翼调姿后的残余振动 被引量:4
8
作者 朱春艳 绍济明 唐国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9,共5页
在非惯性系下建立太阳电池翼的运动方程,完成双输入整形器的理论推导,解决两轴转动太阳电池翼调姿后的残余振动问题。双输入整形器根据太阳电池翼的结构固有振动特性,包括固有频率、阻尼比、质量阵和模态向量,针对每个转角输入设计基于... 在非惯性系下建立太阳电池翼的运动方程,完成双输入整形器的理论推导,解决两轴转动太阳电池翼调姿后的残余振动问题。双输入整形器根据太阳电池翼的结构固有振动特性,包括固有频率、阻尼比、质量阵和模态向量,针对每个转角输入设计基于连续传递函数的双输入整形器,用于抑制两轴转动太阳电池翼调姿后的残余振动。通过太阳电池翼弯曲-扭转两轴转动有限元模型动力学仿真,验证整形后的转角输入函数驱动太阳电池翼调姿能有效抑制残余振动,且在电池翼结构参数有所震荡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太阳电池翼 输入整形器 姿态调整 残余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输入的支链嵌套并联机械手残余振动抑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戚开诚 杨飞飞 +1 位作者 张建军 杨高炜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56,共8页
以一种三自由度支链嵌套并联机械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机械手启/停过程中的残余振动问题,基于非对称输入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通过调节非对称系数确定了在不同位移下的关节轨迹。然后采用非对称曲线加减速方法对电动机输入信号进行规划... 以一种三自由度支链嵌套并联机械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机械手启/停过程中的残余振动问题,基于非对称输入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通过调节非对称系数确定了在不同位移下的关节轨迹。然后采用非对称曲线加减速方法对电动机输入信号进行规划。最后通过搭建振动检测系统测试了在不同输入下的机械手动平台的振动图样。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非对称输入的参数可以抑制机械手的末端残余振动,提高其运行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嵌套 残余振动 非对称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柔性负载残余振动抑制及测量方式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铁 李熙尧 邹焱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5-229,共5页
针对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挂载柔性负载时由于运动状态的突变及其内部零件的柔性引起的负载振动问题,设计了一种立足于输入整形的振动抑制方法。为了有效地抑制柔性负载的残余振动,对机器人柔性负载进行数学建模,设计了一种零振动一阶微... 针对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挂载柔性负载时由于运动状态的突变及其内部零件的柔性引起的负载振动问题,设计了一种立足于输入整形的振动抑制方法。为了有效地抑制柔性负载的残余振动,对机器人柔性负载进行数学建模,设计了一种零振动一阶微分输入整形器(ZVD),并针对现有的实验平台设计了一种立足于激光跟踪仪的振幅检测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在机器人末端移动速度分别为45mm/s、55mm/s、75mm/s、85mm/s(随机取值)的情况下柔性负载残余振动抑制幅度均可达到90%以上,移动速度在85mm/s时,抑振程度最大,达到97.9%,说明该方法对柔性负载残余振动抑制效果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振动 输入整形 柔性负载 激光跟踪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结构的残余振动最小化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阎琨 刘晓德 程耿东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75-1780,共6页
为了解决残余振动直接影响结构性能的问题,研究了最小化残余振动为目标的组合结构优化设计,目标函数为能够总体衡量结构残余振动响应的二次型积分形式的性能指标,设计变量为组合结构参数化描述时采用的形状尺寸等参数.采用半解析法灵敏... 为了解决残余振动直接影响结构性能的问题,研究了最小化残余振动为目标的组合结构优化设计,目标函数为能够总体衡量结构残余振动响应的二次型积分形式的性能指标,设计变量为组合结构参数化描述时采用的形状尺寸等参数.采用半解析法灵敏度分析克服了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包含多种单元、多种类型设计变量的组合结构优化的困难,实现了采用Matlab将Ansys作为黑箱调用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数值算例展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振动 半解析灵敏度求解方法 组合结构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流体欧拉梁减振评价及残余振动衰减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荆栋 徐晖 王绪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4-358,共5页
为了评价内嵌式黏性流体单元自适应减振方法(IVFUM)消减运动柔性结构残余振动的效果,进行了内嵌黏性流体欧拉梁在旋转态下的自适应减振试验,并对试验所测试的残余振动衰减信号进行了处理.针对旋转态下内嵌黏性流体欧拉梁残余振动信号具... 为了评价内嵌式黏性流体单元自适应减振方法(IVFUM)消减运动柔性结构残余振动的效果,进行了内嵌黏性流体欧拉梁在旋转态下的自适应减振试验,并对试验所测试的残余振动衰减信号进行了处理.针对旋转态下内嵌黏性流体欧拉梁残余振动信号具有刚体衰减转动的慢变信号与柔性结构残余振动快变信号相耦合的特征,提出一种简明、实用和精度良好的减振效果评价体系——单自由度等效阻尼比法,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信号分析结果可有效地评价结构内嵌黏性流体方式对运动的工程柔性欧拉梁残余振动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黏性流体单元法(IVFUM) 残余振动 信号处理 等效阻尼比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整形信号控制柔性机构残余振动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西良 毛瑞卿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45,共4页
以单级直线摆为实验对象,设计ZV、ZVD及EI型整形器,并把输入整形算法应用到单级直线摆的点到点运动中,研究柔性机构作点到点运动到达指定位置时残留振动的抑制。通过整形前后运动终点的摆杆摆角的对比,ZV、ZVD及EI型整形都有效的抑制了... 以单级直线摆为实验对象,设计ZV、ZVD及EI型整形器,并把输入整形算法应用到单级直线摆的点到点运动中,研究柔性机构作点到点运动到达指定位置时残留振动的抑制。通过整形前后运动终点的摆杆摆角的对比,ZV、ZVD及EI型整形都有效的抑制了残留振动。表明输入整形技术能够控制单级直线摆的点到点运动停止时的摆杆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输入整形 残余振动 直线摆 柔性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轮曲线连续性与残余振动的关系的理论解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燕安 张策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71-874,共4页
对于凸轮曲线连续性与残余振动的关系问题给出了完整的理论解释。研究结果揭示出传统的高速凸轮曲线设计准则所具有的局限性,并指出了其适用范围。同时,为优化方法用于凸轮曲线的动态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本文提出了高速凸轮曲... 对于凸轮曲线连续性与残余振动的关系问题给出了完整的理论解释。研究结果揭示出传统的高速凸轮曲线设计准则所具有的局限性,并指出了其适用范围。同时,为优化方法用于凸轮曲线的动态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本文提出了高速凸轮曲线的新型设计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曲线 残余振动 跃度 凸轮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冗余度机器人残余振动主动控制
15
作者 宋轶民 余跃庆 +1 位作者 张策 邵宏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研究柔性冗余度机器人的残余振动主动控制问题。设计了具有压电作动器与应变传感器的机敏杆件 ,建立了受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理论设计 L QR状态反馈控制器 ,并基于对偶原理设计了具有指定收敛特性的 L uenber... 研究柔性冗余度机器人的残余振动主动控制问题。设计了具有压电作动器与应变传感器的机敏杆件 ,建立了受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理论设计 L QR状态反馈控制器 ,并基于对偶原理设计了具有指定收敛特性的 L uenberger全维状态观测器。最后 ,以平面 3R柔性冗余度机器人为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 ,采用这种主动控制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柔性冗余度机器人的动力学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冗余度 机器人 残余振动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度柔性杆机器人自身运动消减残余振动研究
16
作者 岳士岗 白师贤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冗余自由度常被用来实现机器人躲避障碍、避免奇异位形、增加灵活性以及优化某些动力学指标等目的。本文将冗余自由度用于消减柔性杆机器人的残余振动,通过优化选择最优的自身运动以达到减振目的,模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以取得很好... 冗余自由度常被用来实现机器人躲避障碍、避免奇异位形、增加灵活性以及优化某些动力学指标等目的。本文将冗余自由度用于消减柔性杆机器人的残余振动,通过优化选择最优的自身运动以达到减振目的,模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自由度 柔性杆 机器人 残余振动 自身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自由度支链嵌套并联机器人末端残余振动的主动抑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柯辉 王晓慧 +1 位作者 张建军 李为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48-1655,共8页
针对三自由度支链嵌套可连续回转并联机器人末端残余振动问题,提出了基于经典正脉冲输入整形和最优S形轨迹曲线相结合的主动控制方法。首先采用拉格朗日法对刚性杆柔性部件组成的支链嵌套并联机器人进行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并通过动态... 针对三自由度支链嵌套可连续回转并联机器人末端残余振动问题,提出了基于经典正脉冲输入整形和最优S形轨迹曲线相结合的主动控制方法。首先采用拉格朗日法对刚性杆柔性部件组成的支链嵌套并联机器人进行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并通过动态特性分析确定对末端残余振动影响较大的低阶模态。结合实验分析和仿真获得共振频率和阻尼比,并根据线性化二阶欠阻尼系统在脉冲序列作用下的残余衰减振动模型,采用前反馈正脉冲输入整形与最优S形轨迹曲线相结合来改变驱动器的输入信号,从而达到对支链嵌套并联机器人末端残余振动的主动抑制。最后通过实验和数值分析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后此种支链嵌套并联机器人末端残余振动的衰减时间缩短了57.14%,最大振幅降低了22%,有效提高了并联机器人在高速高精度硅片搬运过程中的定位精度和轨迹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嵌套 残余振动 输入整形 S形轨迹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滞滤波的伺服系统残余振动抑制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杰 张华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9-924,共6页
针对伺服系统定位末端容易发生残余振动的问题,对伺服系统定位末端残余振动产生的原理、时滞滤波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伺服系统位置响应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种基于时滞滤波的伺服系统定位末端残余振动抑制的方法。在Si... 针对伺服系统定位末端容易发生残余振动的问题,对伺服系统定位末端残余振动产生的原理、时滞滤波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伺服系统位置响应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种基于时滞滤波的伺服系统定位末端残余振动抑制的方法。在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模型,验证了时滞滤波器的效果;之后基于运动控制器和机械手,搭建了残余振动测试平台,对机械手固有频率、阻尼比以及滤波后的定位末端位置响应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计算伺服系统的阻尼比等参数,所设计的时滞滤波器能够有效抑制伺服系统的残余振动,振动抑制效果优于低通滤波器,同时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和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滤波 伺服系统 残余振动 阻尼比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机械臂残余振动控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杜严锋 王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5-171,共7页
为了对柔性机械臂运动后的残余振动进行控制,对柔性机械臂系统建立了一次近似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得到了柔性机械臂在非惯性系下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当柔性机械臂为三角形和梯形运动规律时,针对不同的运动参数对系统振动变形情况进... 为了对柔性机械臂运动后的残余振动进行控制,对柔性机械臂系统建立了一次近似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得到了柔性机械臂在非惯性系下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当柔性机械臂为三角形和梯形运动规律时,针对不同的运动参数对系统振动变形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的减速时间相对系统一阶振动周期较小时,系统运动停止后残余振动的幅值较大,当系统的减速时间等于系统一阶振动周期时,系统的残余振动得到了很好地抑制。当减速时间不变,系统的残余振动随着匀速转动时间的变化而波动变化,系统的匀速转动时间为系统一阶振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时,系统残余振动达到局部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械臂 刚柔耦合 残余振动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柔风电塔残余振动控制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鲁一南 程耿东 刘晓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1-558,共8页
高柔风电塔在紧急停机后因共振往往会发生长时间且激烈的残余振动,严重影响风电塔的运行安全.为了确保风电塔的安全运行,提出基于残余振动控制的多约束单管型风电塔的优化方法.由于降低风电塔建造成本的重要性,以最小化材料体积为目标函... 高柔风电塔在紧急停机后因共振往往会发生长时间且激烈的残余振动,严重影响风电塔的运行安全.为了确保风电塔的安全运行,提出基于残余振动控制的多约束单管型风电塔的优化方法.由于降低风电塔建造成本的重要性,以最小化材料体积为目标函数,按照将塔架设计成柔性塔的要求设定塔架的固有频率约束,将停机激励下的残余振动降低比例作为约束.为了避免计算残余振动及其灵敏度所需的耗时瞬态动力学分析,采用二次型积分形式的性能指标衡量结构的残余振动.基于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实现了对上述性能指标及其灵敏度计算的大幅简化.同时,考虑到风电塔设计中也需考虑塔顶位移约束,为了计算塔顶位移,采用专业软件Bladed得到紧急停机工况下的风荷载.比较了采用塔顶位移约束和残余振动约束的优化结果,同时对阻尼器的分布进行拓扑优化,为高柔风电塔的设计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塔 柔性塔 优化设计 残余振动 紧急停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