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残余变形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青坡 邹德高 +1 位作者 李云清 杨小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77,共4页
为研究修正的沈珠江残余变形模型和双曲线残余变形模型的异同及其在实际工程中适应性,在同一条件下开展了面板坝二维有限元计算,对残余应变和坝体永久变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强震荷载作用下两个模型计算结果总体规律一致。2考虑... 为研究修正的沈珠江残余变形模型和双曲线残余变形模型的异同及其在实际工程中适应性,在同一条件下开展了面板坝二维有限元计算,对残余应变和坝体永久变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强震荷载作用下两个模型计算结果总体规律一致。2考虑平均主应力影响的双曲线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坝顶及其附近的残余变形规律。3残余体应变在双曲线模型中对永久位移值的贡献要小于其在修正沈珠江模型中的贡献。残余体应变对面板坝永久变形的影响要小于残余剪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残余变形模型 残余变形 残余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物胶凝戈壁土的动残余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宋优建 杨海华 +2 位作者 杨武 高鹏展 沈静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233,共12页
高聚物胶凝戈壁土是将高聚物与戈壁土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可有效提高戈壁土的力学性能。为研究高聚物胶凝戈壁土的动残余变形特性,采用中型动三轴试验研究了高聚物质量比、围压、固结比和动应力比等对高聚物胶凝戈壁土残余剪应变和残... 高聚物胶凝戈壁土是将高聚物与戈壁土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可有效提高戈壁土的力学性能。为研究高聚物胶凝戈壁土的动残余变形特性,采用中型动三轴试验研究了高聚物质量比、围压、固结比和动应力比等对高聚物胶凝戈壁土残余剪应变和残余体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聚物胶凝材料能有效降低戈壁土的动残余变形,高聚物胶凝戈壁土在经受30次循环荷载后产生的残余剪应变为天然戈壁土的15.0%~18.8%,残余体应变为天然戈壁土的12.1%~22.2%;掺入高聚物质量比为3%和12%时,残余剪应变的减小幅度为85.0%、95.2%,残余体应变的减小幅度为87.9%、95.5%,且高聚物质量比越大,减小幅度越大。采用投影寻踪回归(projection pursuit regression,PPR)分析了各影响因数对残余变形的影响权重,得出高聚物胶凝戈壁土动残余剪应变和残余体应变的影响权重依次为高聚物质量比、围压、动应力比和固结比。采用指数函数对高聚物胶凝戈壁土的残余变形与振次的关系进行拟合,建立了能反映高聚物质量比影响的高聚物胶凝戈壁土的修正残余变形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胶凝戈壁土 动三轴试验 残余剪应变 残余体应变 投影寻踪回归分析 残余变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土石坝动力反应研究
3
作者 苏佩珍 孟凡雷 +1 位作者 武利强 王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4-66,共3页
针对复杂超高应力条件下粗粒筑坝材料的动力变形特性较复杂问题,采用反映粗粒筑坝材料振动硬化特性的动力模型及考虑初始固结围压影响的粗粒料动力残余变形模型,利用试验动孔压比与动剪应力比关系曲线计算动孔压的方法研究了高土石坝的... 针对复杂超高应力条件下粗粒筑坝材料的动力变形特性较复杂问题,采用反映粗粒筑坝材料振动硬化特性的动力模型及考虑初始固结围压影响的粗粒料动力残余变形模型,利用试验动孔压比与动剪应力比关系曲线计算动孔压的方法研究了高土石坝的动力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大坝遭遇场地谱人工波的最大水平向加速度反应为3.97 m/s2,位于坝顶部位;竖直向地震永久变形占坝高的0.17%;受水库蓄水的影响,坝体上游坡的永久变形较下游坡更明显;地震过程中坝体心墙料、反滤料和坝基砂层的动孔压比均小于0.3,不会发生液化;建造于基岩上的高土石坝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土石坝 动力反应特性 反应研究 Dam High Dynamic Response 动孔压 筑坝材料 地震永久变形 孔压比 动力变形特性 粗粒 残余变形模型 加速度反应 动剪应力比 硬化特性 应力条件 水的影响 曲线计算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荷载下土体动力响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孟凡超 袁晓铭 孙锐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58,共5页
文中简要综述并分析了当前应用于土体动力反应分析中的Seed简化方法和以20周等幅循环荷载为基础的转换方法,讨论了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同时,对国内外有关随机的、不规则地震荷载作用下土体动力特性问题的一些有代表性和方向性研究成果进... 文中简要综述并分析了当前应用于土体动力反应分析中的Seed简化方法和以20周等幅循环荷载为基础的转换方法,讨论了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同时,对国内外有关随机的、不规则地震荷载作用下土体动力特性问题的一些有代表性和方向性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指出,目前的研究成果多侧重于定性地揭示不规则动应力作用对土强度变形的影响,而不规则波作用下孔压增长模型和土体残余变形增长模型还有待更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动力特性 孔压增长模型 残余变形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