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丙烯酸甲酯大单体法接枝氯丁橡胶结构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齐崧岑 申麟 +3 位作者 夏浙安 陈耘 钱军 李欣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54-257,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巯基乙醇作链转移剂,甲基丙烯酰氯封端,制备出不同分子量的乙烯基端基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单体(MaMMA)。用MaMMA接枝改性氯丁橡胶(CR)制备CR-g-MaMMA。结果表明:CR-g-MaMMA中接枝支链的结构与大单体MaMMA基本一...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巯基乙醇作链转移剂,甲基丙烯酰氯封端,制备出不同分子量的乙烯基端基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单体(MaMMA)。用MaMMA接枝改性氯丁橡胶(CR)制备CR-g-MaMMA。结果表明:CR-g-MaMMA中接枝支链的结构与大单体MaMMA基本一致,引入“支链密度”量化接枝链与主链的关系,性能分析表明支链密度越大粘结性和浸润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 氯丁橡胶 接枝改性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品中单体残留量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明 周宇艳 +3 位作者 程欲晓 周韵 清江 张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18-1320,共3页
提出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甲基丙烯酸甲酯残留量的方法。选择顶空平衡温度和时间分别为90℃和30mi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样品经N,N-二甲基乙酰胺溶解后,用HPINNOWAX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甲基丙烯酸... 提出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甲基丙烯酸甲酯残留量的方法。选择顶空平衡温度和时间分别为90℃和30mi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样品经N,N-二甲基乙酰胺溶解后,用HPINNOWAX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浓度在1.00-250mg·L-1 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5mg·kg-1。在3个浓度水平上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9.0%~10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法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氏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工晶状体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残留量 被引量:9
3
作者 何涛 张莉 +2 位作者 贾晓航 李家忠 王敏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56-1258,共3页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由亲水性丙烯酸酯(HMA)作原材料制成的人工晶状体(IOL)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MMA)的残留量。采用索氏提取法分离MMA,选用异丙醇作为PMMA制成的IOL样品的提取溶剂,而选用乙腈作为...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由亲水性丙烯酸酯(HMA)作原材料制成的人工晶状体(IOL)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MMA)的残留量。采用索氏提取法分离MMA,选用异丙醇作为PMMA制成的IOL样品的提取溶剂,而选用乙腈作为HMA制成的IOL样品的提取溶剂。萃取液采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浓缩液经Waters C18色谱柱分离,用乙腈-水(30+70)溶液洗脱,在波长220nm处进行紫外检测。MMA的质量浓度在0.33~42.08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02mg.L-1。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0.72%和0.92%,回收率在98.5%~106.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索氏提取 人工晶状体 甲基丙烯酸甲酯 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X/bpy催化体系中聚氧乙烯大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冯松 李庆海 +2 位作者 杜宝辉 沈良骏 韩冬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8-100,104,共4页
以正丁基溴为引发剂 ,卤化亚铜 /联吡啶 (bpy)为催化剂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与末端为丙烯酰胺基的聚氧化乙烯 (PEO)大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反应 ,得到的实测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相近 ,分子量分布较窄 ,有预期结构的... 以正丁基溴为引发剂 ,卤化亚铜 /联吡啶 (bpy)为催化剂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与末端为丙烯酰胺基的聚氧化乙烯 (PEO)大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反应 ,得到的实测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相近 ,分子量分布较窄 ,有预期结构的接枝共聚物 ,用 IR、1H- NMR、VPO、GPC、DSC等进行表征 ,并对单体总浓度、投料比、引发剂及反应时间对共聚物的组成和分子量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X/bpy催化体系 聚氧乙烯 单体 甲基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物 合成 表征 转移自由基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钛对乙烯基单体催化聚合(Ⅳ)——二氯二茂钛催化丙烯腈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大铿 李贵华 +1 位作者 刘德海 刘道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4期371-375,共5页
本文研究了光照对二氯二茂钛催化丙烯腈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反应的影响.以NMR谱法测定了共聚物中两种单体的组成比.用四种方法计算了竞聚率r1和r2.证明了在光照下二氯二茂钛对单体催化聚合过程为一种自由基机理.
关键词 共聚合反应 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氯二茂钛 催化聚合 乙烯基单体 丙烯 竞聚率 自由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类单体与羊毛纤维接枝共聚合反应的研究(Ⅰ)——V^(5+)-TU(硫脲)氧化还原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羊毛纤维接枝共聚反应的规律
6
作者 巫拱生 鲁德忠 +2 位作者 周鹏 何健中 陶慰荪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1983年第2期77-82,共6页
本文报导了在V^(5+)—TU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羊毛纤维接枝共聚反应的规律,并探讨了反应机理。
关键词 羊毛纤维 烯类单体 接枝共聚合反应 TU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 M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光敏抗菌型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权 李深 +1 位作者 王清清 魏取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针对全球范围内细菌感染疾病加重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抗菌材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一系列单体比例不同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MMA-co-MAA)),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膜,并利用表面的羧酸基团吸附阳离子光敏药... 针对全球范围内细菌感染疾病加重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抗菌材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一系列单体比例不同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MMA-co-MAA)),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膜,并利用表面的羧酸基团吸附阳离子光敏药物制备出一种光敏抗菌型静电纺纳米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对P(MAA-co-MAA)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及热性能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抗菌行为。结果表明:纤维直径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系数增大,纤维直径均匀性呈下降趋势;随着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增多,纳米纤维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对光敏剂的吸附量、抗菌效果都有所提高。所制备的光敏抗菌纳米纤维膜对S.aureus和E.coli抗菌效果可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单体比例 乳液聚合 静电纺丝 光动力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压缩成型工艺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复合平板残余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孙琦伟 陈宇宏 +2 位作者 陈昊 郎建林 颜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1-107,113,共8页
基于光弹法研究了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两种材料的二次注射压缩成型中不同工艺参数,包括保压压力、保压时间、熔体温度、模具温度及压缩距离等对PMMA-PC复合平板制件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保压压力的增大、保压... 基于光弹法研究了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两种材料的二次注射压缩成型中不同工艺参数,包括保压压力、保压时间、熔体温度、模具温度及压缩距离等对PMMA-PC复合平板制件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保压压力的增大、保压时间的延长,残余应力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增加熔体温度和压缩距离会降低复合平板内的残余应力。模具温度的升高会使复合平板的残余应力逐渐增大,原因在于模内不对称冷却加剧了复合平板内部的残余热应力,当模具温度为70~80℃时,复合平板内残余应力较小且分布均匀。所研究的工艺参数中,模具温度和熔体温度对复合平板的残余应力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注射压缩成型 残余应力 光弹法 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规整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廖桂英 姜胜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8期29-31,共3页
采用聚丙烯酸丁酯大分子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小分子单体共聚 ,合成了以甲基丙酸甲酯为主链、丙烯酸丁酯为支链的规整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表征结构 ,研究了大单体的投料量、引发剂的用量及共聚反应温度对接枝效率的影响。并且研究了... 采用聚丙烯酸丁酯大分子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小分子单体共聚 ,合成了以甲基丙酸甲酯为主链、丙烯酸丁酯为支链的规整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表征结构 ,研究了大单体的投料量、引发剂的用量及共聚反应温度对接枝效率的影响。并且研究了接枝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影响因素 ,当聚丙烯酸丁酯大单体的分子量大于 50 0 0 ,投料重量百分比在 6 0 %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 大分子单体 甲基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物 热塑性弹性体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技术开发的新进展
10
作者 朱根元 《塑料工业》 CAS 1986年第3期19-25,4,共8页
目前PMMA单体的总设备能力,全世界约为120~130万吨/年,产量约80~90万吨/年。这类树脂除在传统的应用领域使用外,在先进的信息材料方面也已取得实用。本文讨论了近几年国外PMMA树脂的单体、聚合和加工技术以及产品和市场的开发,从而指... 目前PMMA单体的总设备能力,全世界约为120~130万吨/年,产量约80~90万吨/年。这类树脂除在传统的应用领域使用外,在先进的信息材料方面也已取得实用。本文讨论了近几年国外PMMA树脂的单体、聚合和加工技术以及产品和市场的开发,从而指出PMMA树脂仍将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 板材 成材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 有机玻璃 合成材料 丙烯酸树脂 录象盘 电视唱片 单体 塑料板材 挤出板 整体聚合 本体聚合 聚合物光纤 塑料光纤 耐磨涂层 日本旭化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乳液聚合反应过程中残余单体含量的实时监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隆海 袁洪福 +1 位作者 邱藤 李效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55-1261,共7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线测量苯乙烯(St)/丙烯酸正丁酯(BA)乳液聚合体系中残余单体的含量.共设计9个半连续方式的St/BA乳液共聚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实时取样测量其残余单体含量,并记录取样时刻对应的聚合体系的近红外光谱.采用多元散...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线测量苯乙烯(St)/丙烯酸正丁酯(BA)乳液聚合体系中残余单体的含量.共设计9个半连续方式的St/BA乳液共聚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实时取样测量其残余单体含量,并记录取样时刻对应的聚合体系的近红外光谱.采用多元散射校正法(MSC)处理光谱,有效地克服了乳胶粒子散射效应对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乳液体系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了解析.选取6个聚合反应对应不同反应时间的72个样品,用于建立校正模型,另外3个聚合反应共取36个样品用于校正模型的验证,并在反应设计上体现了乳化剂用量的变化,从而使校正模型对乳化剂用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得模型对残余单体St和BA含量的预测结果标准差(SEP)分别为0.08026和0.053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测量 乳液聚合 多元散射校正 近红外光谱 残余单体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胶黏剂中的丙烯酸酯类残余单体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丹 陈晓青 +2 位作者 吴名剑 李绍晔 戴云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79-1182,共4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胶黏剂中6种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类残余单体的分析方法。样品经100℃、30 min顶空加热后,通过DB-WAX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和质谱选择离子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残余单体能达到良好... 建立了一种测定胶黏剂中6种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类残余单体的分析方法。样品经100℃、30 min顶空加热后,通过DB-WAX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和质谱选择离子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残余单体能达到良好的分离,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069~0.096 mg/kg,定量限(信噪比为10)为0.23~0.32 mg/kg,平均回收率为96.0%~104.6%,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2%。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胶黏剂中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类残余单体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丙烯酸酯类残余单体 胶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γ射线脱除聚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中的残余单体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硕健 罗传秋 +1 位作者 孙高 马斌 《环境化学》 CAS 1988年第3期41-44,共4页
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与少量丙烯酸共聚制得的乳液,可用低剂量率的^(60)Coγ射线(20—40rad/s)进行深度聚合,在2h内可将残余单体降至1000ppm以下,延长照射时间可以全部除净。
关键词 残余单体 辐照 共聚物 PPM 乳液 丙烯酸 Γ射线 Γ辐射 电磁波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某水溶性聚合物中三种单体含量
14
作者 刘华沙 李菁菁 +1 位作者 刘思伽 孙强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58,共5页
针对水溶性聚合物残余单体的检测方法针对性太强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某水溶性聚合物中三种单体(顺式丁烯二酸、反式丁烯二酸和衣康酸)质量分数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实验条件经优化后确定为:前处理过程为采用乙腈对该水... 针对水溶性聚合物残余单体的检测方法针对性太强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某水溶性聚合物中三种单体(顺式丁烯二酸、反式丁烯二酸和衣康酸)质量分数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实验条件经优化后确定为:前处理过程为采用乙腈对该水溶性聚合物进行萃取30 min,再以0.1%磷酸水溶液-乙腈(85∶15)进行等度洗脱,使用安捷伦Zorbax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250×4.6 mm,5μm),柱流速为0.8 m L/min,柱温为45℃,检测波长为210 nm。实验发现:该水溶性聚合物中3种残余单体分离度良好(分离度大于3),线性关系良好(R^(2)大于0.999),稳定性良好(RSD小于1%);顺式丁烯二酸、反式丁烯二酸和衣康酸的最小检测限分别为0.32、0.34、0.63 mg/kg;顺式丁烯二酸、反式丁烯二酸和衣康酸的最小限定限分别为1.21、1.26、2.02 mg/kg;3种单体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8%~101%之间。某钻井液用增黏剂样品中上述3种单体的质量分数的依次为2.261%、0.284%、2.775%。该方法可以准确控制水溶性聚合物的合成过程,实现对其进行精准质量控制。色谱检测时间小于10 min,高效准确,可实现对该水溶性聚合物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聚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残余单体 质量分数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硅丙树脂中的残余单体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付芳 王复 +2 位作者 丁文光 孙惠莲 孙中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用甲醇为聚合物沉淀剂,利用反相沉淀法使聚合物与残余单体分离,避免了聚合物进入色谱柱的现象出现,延长了色谱柱的使用寿命;选用高惰性抗氧化交联二硝基苯二甲酸聚乙二醇酯(FFAP)大口径毛细管色谱柱,以丁酸丁酯为内标,采用程序升温色谱... 用甲醇为聚合物沉淀剂,利用反相沉淀法使聚合物与残余单体分离,避免了聚合物进入色谱柱的现象出现,延长了色谱柱的使用寿命;选用高惰性抗氧化交联二硝基苯二甲酸聚乙二醇酯(FFAP)大口径毛细管色谱柱,以丁酸丁酯为内标,采用程序升温色谱对硅丙树脂中的5种残余单体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 90%~10 19%,回收率为91 30%~101.20%;最低检出限为2~150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测定 反相沉淀法 甲醇 残余单体 硅丙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烟用胶中残余单体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丹 陈晓青 +2 位作者 吴名剑 李绍晔 戴云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1-514,共4页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HS-GC)法对卷烟用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乙酸乙烯酯7种残余单体进行了分析。方法采用DB-VRX石英弹性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HS-GC)法对卷烟用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乙酸乙烯酯7种残余单体进行了分析。方法采用DB-VRX石英弹性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7种单体能够完全分离,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在0.9985~0.9992之间,检测限在0.0030~0.0039mg/mL范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92%。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高效、准确、灵敏度高,实用性强,可用于胶粘剂中残余单体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法 残余单体 胶粘剂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莉 徐立新 钟明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218-220,共3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接枝的方法,研究了多组分体系下不同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PP)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共单体苯乙烯、引发剂和PP相同的条件下,接枝物的极性均较未接枝PP的极性增加,不同单体所得接枝物的接枝率不同。不同熔体质量流动速...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接枝的方法,研究了多组分体系下不同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PP)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共单体苯乙烯、引发剂和PP相同的条件下,接枝物的极性均较未接枝PP的极性增加,不同单体所得接枝物的接枝率不同。不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造成接枝物的加工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接枝物极性的增加的趋势依次按接枝单体马来酸酐(MAH)、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递增。这说明GMA接枝聚丙烯对提高PP极性的效果最明显,MMA其次,而MAH则相对较弱。接枝物的偏光显微镜分析发现,接枝支链的生成可以促进PP的异相成核,造成晶粒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单体 熔融接枝马来酸酐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转化率对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特征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旭 张跃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0-385,共6页
为研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产物中残余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对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产物性质的影响规律,该文研究了单体转化率对产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以特征黏度[η]计)的影响。采用特征黏度分别为1.27... 为研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产物中残余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对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产物性质的影响规律,该文研究了单体转化率对产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以特征黏度[η]计)的影响。采用特征黏度分别为1.27、1.94和3.12 dL/g,并经清洗去除残余单体的PDMDAAC产物,通过外加单体,以模拟具3个系列特征黏度的单体转化率不同的PDMDAAC,考察单体加入量对加入后产物特征黏度的影响。用实际PDMDAAC产物清洗除残前后的特征黏度来验证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单体DMDAAC、清洗前后的产物和洗脱物质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谱图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当残余单体的质量分数低于50.00%时,其对模拟产物特征黏度[η′]的影响可用式lg[η′]=lg[η]+lgX′表示,相对误差为±6.30%。FTIR和NMR谱图表征结果表明清洗过程去除的主要为未反应单体。验证实验结果说明:当产物中含有较多残余单体时,经清洗后再测定的特征黏度与实际值有较大差距,不能真实表达其合成工艺及产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真实水平,而通过工艺改进提高单体转化率是提高产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单体转化率 特征黏度 残余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眼球晶体中残余单体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元晨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63-364,共2页
近十年来,我国医疗界在眼科白内障手术中,采用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为失明患者带来了福音。虽然人工晶状体采用超级医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但是由于它长期埋植在人体内,因此,对其理化性能的测试是十分必要的,其中,对人工晶体中残余... 近十年来,我国医疗界在眼科白内障手术中,采用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为失明患者带来了福音。虽然人工晶状体采用超级医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但是由于它长期埋植在人体内,因此,对其理化性能的测试是十分必要的,其中,对人工晶体中残余单体的测定是选择原材和成品质量的关键。通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眼球晶体 残余单体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熔体接枝马来酸酐产物中残余单体的分离与表征
20
作者 刘萌戈 陶礼阳 +1 位作者 俞炜 周持兴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9-41,共3页
用不同溶剂低温回流洗涤聚乙烯熔体接枝马来酸酐的产物(无凝胶的或有凝胶的),通过化学滴定监控洗出过程,拟合洗出函数,发现洗出速率受溶剂与聚合物的溶度参数差影响,与凝胶无关。对洗后样品进行化学与红外分析,证明上述分离方法可行。
关键词 聚乙烯 接枝 马来酸酐 残余单体 溶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