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森林死木碳库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嘉诚 李海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0-559,共10页
基于广东省第8次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的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和2016年典型抽样的死木调查数据,利用分树种、分腐朽程度的各个组分相兼容的生物量模型以及相对应的地上、地下部分含碳系数,对广东省森林死木碳库动态进行估算,分析死木种类、林分... 基于广东省第8次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的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和2016年典型抽样的死木调查数据,利用分树种、分腐朽程度的各个组分相兼容的生物量模型以及相对应的地上、地下部分含碳系数,对广东省森林死木碳库动态进行估算,分析死木种类、林分类型和龄组对死木碳库的影响,量化林分生长特性和自然灾害对死木碳库的贡献。结果表明:2007—2012年间广东省乔木林死木碳库新增碳储量5811.86 Pg,占同期乔木林活立木碳库的2.94%,其中枯倒木多于枯立木;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贡献了近70%的死木碳储量;马尾松、其他软阔、湿地松、阔叶混交林和其他硬阔的死木碳储量占同类森林总活立木碳储量的比例较大,均超过4.00%,桉树和杉木比例最小,均不足1.00%;从龄组看,发生在中龄林的死木碳储量占总死木碳储量比例最大,过熟林最小。与同龄组林分的现存碳储量相比,从幼龄林(2.03%)到过熟林(4.56%)基本呈上升趋势。全省新增死木库碳密度为(0.7612±3.3988)Mg/hm^2。竞争和衰老引起的枯死在林分中普遍存在,占发生死木林分面积的60%以上,但增加到死木碳库的储量不足总量的四分之一,而自然灾害只占发生死木林分面积的10%,对死木碳库的贡献却超过40%。到2016年,2007—2012年间增加到死木库的碳储量下降到785.57 Pg,减少约85%,枯倒木的腐朽程度重于枯立木,不同树种间腐朽程度不一,杉木腐朽程度最低。清林等人为经营活动和死木的腐朽是存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林分类型 成因分析 腐朽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源岩中有效有机质的类型评价及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曾花森 蔡郁文 +1 位作者 霍秋立 周由保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4,共7页
在经典干酪根质量划分方案的基础上,将原来的惰性干酪根进一步细分为"死碳"和无效碳,分别为不参与生烃和参与生烃但不作为油气产物的有机碳。新的干酪根质量划分方案可以很好地解释地质条件下氢质量分数与有机质丰度之间常见... 在经典干酪根质量划分方案的基础上,将原来的惰性干酪根进一步细分为"死碳"和无效碳,分别为不参与生烃和参与生烃但不作为油气产物的有机碳。新的干酪根质量划分方案可以很好地解释地质条件下氢质量分数与有机质丰度之间常见的协变关系。结合生、排烃模型,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氢质量分数沿带状曲线逐渐降低,并不是沿某一条曲线逐渐降低,与地质数据相符,说明一套烃源岩原始的氢质量分数采用定值并不合适。烃源岩中有效有机质的类型定义为参与生烃的有机质类型,烃源岩有机质由有效有机质与无效有机质组成,后者无生烃潜力但会降低氢质量分数的计算值。一套烃源岩内氢质量分数的变化可能是有机质保存条件的波动(如硫酸盐还原强度的变化)的反映,并非一定是由于有机质类型输入的变化。有效有机质类型评价表明,有效有机质类型为倾油(油源岩),但原始氢质量分数低的烃源岩仍是形成滞留油裂解气型页岩气藏的有利烃源岩,常规有机质类型评价可能将这些烃源岩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有机质类型 有机质类型 烃源岩 页岩气 死碳 无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