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死硬精神分外香——对丁玲同志创作的片断回忆
1
作者 许杰 《河北学刊》 1984年第5期82-84,共3页
我和丁玲同志虽然不算很熟悉,但也曾经有过几次接触。今年是她八十整寿,是她从事文学创作的第五十七个年头。回忆起她坎坷的创作生涯与我们不多的交往,不胜感慨。 丁玲同志最早的一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时候... 我和丁玲同志虽然不算很熟悉,但也曾经有过几次接触。今年是她八十整寿,是她从事文学创作的第五十七个年头。回忆起她坎坷的创作生涯与我们不多的交往,不胜感慨。 丁玲同志最早的一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时候,我已经是《小说月报》的读者和投稿者。关于丁玲同志的创作道路,以及她的发展与成就,有些事情虽然年代已经久远,但是总的回想起来,我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一九二七年,我回到家乡浙江天台,去做一个县立小学的校长,遭到地方封建旧绅士势力的诬陷,把我当作共产党,以致被反动当局逮捕并囚禁起来。这就使得我好久没有机会看到《小说月报》。后来我被保释出来,回到上海。又隔了一些时候,我才在《小说月报》上看到一篇署名“丁玲”的小说《莎菲女土的日记》,真是觉得又新鲜又高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心情。在此之前,文坛上发表的小说,特别是署名某某“女士”的文章,——譬如冰心女土、庐隐女土等等,——我差不多都是阅读的,此时,看见新出现—位女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死硬 《小说月报》 片断 小资产阶级 《莎菲女士的日记》 纪念册 左联五烈士 工农兵 本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孔卖国的曾国藩 被引量:1
2
作者 施达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3期52-57,共6页
历史上,每当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在先进阶级和腐朽阶级进行殊死的斗争中,必然会有一些顽固地维护旧制度的死硬人物跳出来作垂死的挣扎。这种人总想逆转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他们是各该时期的反动派。孔丘是二千多年来一切反... 历史上,每当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在先进阶级和腐朽阶级进行殊死的斗争中,必然会有一些顽固地维护旧制度的死硬人物跳出来作垂死的挣扎。这种人总想逆转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他们是各该时期的反动派。孔丘是二千多年来一切反动头目的祖师爷,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厚古薄今,主张开历史倒车,是一切反动派的共同的思想理论基础。近代中国社会的曾国藩(1811—1872)就是一个适应国内外反动势力需要而出现的政治骗子,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和卖国贼,是其后一切独夫民贼顶礼膜拜的对象,是近代尊孔反革命,崇洋媚外的黑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尊孔 反革命 曹国藩 孔孟之道 林彪 太平天国 死硬 书札 斋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彪的骗子哲学
3
作者 程虎啸 郑师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1期12-13,30,共3页
孔老二是一个阳奉阴违、口是心非的“巧伪人”。他游列国,走江湖,摇唇鼓舌,欺世惑众,讲了许多假话。孟轲很得孔老二的真传,公开讲:“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林彪和孔孟思想一脉相承,也跟着讲什么... 孔老二是一个阳奉阴违、口是心非的“巧伪人”。他游列国,走江湖,摇唇鼓舌,欺世惑众,讲了许多假话。孟轲很得孔老二的真传,公开讲:“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林彪和孔孟思想一脉相承,也跟着讲什么:“谁不说假话,谁就得垮台。”“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两个骗子,一条舌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们的哲学,都叫“骗子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彪 骗子 哲学 反革命 和林 说假话 鼓舌 慌言 唯心 死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