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普死亡登记误差及其调整探索
1
作者 黄润龙 《西北人口》 CSSCI 2017年第3期26-32,共7页
目的:利用六普人口资料,分析各地死亡人口年龄综合指标,探索我国31个省区出生时预期寿命及经济人口社会变量,与2010年人口死亡率的关系。方法: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技术和相关回归分析拟合技术。结果:我国普查调查人口死亡率低于当年登记... 目的:利用六普人口资料,分析各地死亡人口年龄综合指标,探索我国31个省区出生时预期寿命及经济人口社会变量,与2010年人口死亡率的关系。方法: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技术和相关回归分析拟合技术。结果:我国普查调查人口死亡率低于当年登记的人口死亡率,各地区人口死亡率全面低于全国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登记误差主要发生在我国农村,及西南和部分西北地区。结论:2010年我国人口普查中,死亡人口、死亡率漏报率为18%左右,死亡人口漏报数量可能与外出人口数量,农村基层管理等有关。而出生时预期寿命,65岁以上老人比例等指标对于该地区人口粗死亡率有着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死亡登记误差 死亡年龄指标 出生时预期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老年人口死亡率分布及变化特征——基于近四次人口普查死亡人口数据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黄润龙 沙勇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56,共16页
人口死亡率属大数据中的小数字,其对普查数据敏感、要求高。户籍死亡登记的数据难以使用,由于民族文化及数据质量等原因,老人死亡率研究很少得到社会的青睐。但死亡数据是计算平均预期寿命的基础,是人口再生产的重要指标。随着人口老龄... 人口死亡率属大数据中的小数字,其对普查数据敏感、要求高。户籍死亡登记的数据难以使用,由于民族文化及数据质量等原因,老人死亡率研究很少得到社会的青睐。但死亡数据是计算平均预期寿命的基础,是人口再生产的重要指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普查数据的增多和普查数据质量的改善,我国老年人口死亡数据逐步获得专家重视。老年人口死亡率随年龄、性别、城乡分布及时间变化有无规律可循,历次普查中老年人口死亡率调查误差,都是社会关心的问题。综合使用我国“五普”至“七普”老年人口死亡率数据,用传统的相关、回归分析及logit模型分析方法进行了探索,获得如下结论:近20年我国死亡人口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死亡人口年龄中位数不断提高;高龄老人死亡率下降速度快于中低龄老人及年轻人。“七普”中我国60—95岁男女老人和市镇乡老人死亡率,通过logit变换后,随年龄呈高度线性相关关系。近30年我国60—95岁老年人口死亡水平参数随时间呈线性变化,死亡参数α不断上升,参数β缓慢下降;女性死亡率参数及参数α变化规律更为明显,由此预测了2030年、2040年老年人口死亡率。“七普”的老人死亡人口数量登记调查质量高,“六普”数据次之;女性登记调查质量高于男性。各地区分析显示,人均GDP高的地区,60(80)岁及以上老人死亡占比高;而人均GDP与各地粗死亡率线性相关关系不明显。“七普”中我国31地区老人死亡率,可分为两大类和一个散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普查 LOGIT模型 死亡登记误差 老人死亡结构 死亡率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高县疾病监测点1987年居民病伤死亡统计分析
3
作者 潘锦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5-45,共1页
开展居民病伤死亡登记和死因调查,是疾病监测点的一项基础工作。为了解我县居民健康水平和死因与人群各方面的关系,我们对我县1987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情况如下:材料和方法: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卫生单位的死亡报告卡(每月报... 开展居民病伤死亡登记和死因调查,是疾病监测点的一项基础工作。为了解我县居民健康水平和死因与人群各方面的关系,我们对我县1987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情况如下:材料和方法: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卫生单位的死亡报告卡(每月报告一次),并对照公安局、派出所的死亡注销户口登记册,凡诊断不清者上门核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监测点 居民健康水平 注销户口 死因调查 死亡报告卡 死亡原因 卫生单位 调查分析 呼吸系病 死亡登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测量在食管癌前病变分级诊断中应用的结果及癌前病变的阻断性治疗
4
作者 杨怀华 张三申 +7 位作者 肖郑生 郭梅 赵子贞 王丽娟 张立新 朱桂林 赵成生 刘永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40-41,共2页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其危害极大,因此对癌前病变的分级诊断,进行预防性治疗,降低癌的发病率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作者采用细胞测量方法对癌前病变分级:
关键词 分级诊断 癌前病变 性治疗 癌细胞核 服药量 癌变率 死亡登记 测量方法 登记报告 维胺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白银市“四普”技术业务的回顾
5
作者 郭绍虞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7-59,共3页
白银市历时两年多的第四次人口普查已接近尾声,从普查实践工作来看,其中不乏许多好的经验,但从技术业务角度回顾与反思,确也存在一些值得再研究、再探讨、再完善和进一步改进之处。 1、普查方案的制定应当在兼顾需要与可能的原则下。
关键词 人口普查 甘肃白银 技术业务 普查工作 人口流动 大型企业 普查员 调查小区 死亡登记 回顾与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