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地域女性自杀死亡率差异的经济原因分析--基于城乡差距的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彦婷 卢晓慧 《西北人口》 CSSCI 2008年第3期87-90,共4页
自杀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特殊社会问题,中国自杀现象的基本特征:女性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本文基于我国城乡差异的视角,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城乡女性自杀死亡率差异的经济原因。最后从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妇女经济地位的角度... 自杀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特殊社会问题,中国自杀现象的基本特征:女性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本文基于我国城乡差异的视角,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城乡女性自杀死亡率差异的经济原因。最后从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妇女经济地位的角度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死亡率差异 城乡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率性别差异对终身寿险纯保费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展凯 江恭伟 《人口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3期66-70,共5页
利用《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的数据,定义一个纯保费性别比率(PR)函数,分析死亡率性别差异对终身寿险纯保费性别差异的影响。对于同一年龄不同性别的投保人,预定利率越高,PR值越大;在不同的预定利率下,PR值差异随着投... 利用《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的数据,定义一个纯保费性别比率(PR)函数,分析死亡率性别差异对终身寿险纯保费性别差异的影响。对于同一年龄不同性别的投保人,预定利率越高,PR值越大;在不同的预定利率下,PR值差异随着投保人年龄的增加而先增加后不断缩小,PR值随着投保人投保年龄的上升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性别差异 终身寿险 纯保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龄死亡模式及其与瑞典、日本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曾毅 金沃泊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16,共9页
本文发现只有二个参数的莰尼斯托 (Kannisto)模型 (即简化的罗吉斯特模型 )对中国高龄老人死亡率的拟合效果好于其他五个模型。中国与瑞典、日本 96岁以上的年龄别死亡率比较相近 ,而中国 96岁以下的年龄别死亡率显著高于瑞典、日本。... 本文发现只有二个参数的莰尼斯托 (Kannisto)模型 (即简化的罗吉斯特模型 )对中国高龄老人死亡率的拟合效果好于其他五个模型。中国与瑞典、日本 96岁以上的年龄别死亡率比较相近 ,而中国 96岁以下的年龄别死亡率显著高于瑞典、日本。我们认为这一有趣的趋同现象可能主要是由中国高龄老人“劣淘优存”的选择性更强而形成的。我们还发现与发达国家模式类似 ,中国的死亡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在 96岁以后的特高年龄段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死亡模式 死亡率曲线交叉 高龄老人生命表 高龄死亡率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拉硫磷对中华稻蝗种群遗传结构的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卢芙萍 李翠兰 +2 位作者 段毅豪 郭亚平 马恩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63-668,共6页
将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注射1 5g/L的马拉硫磷,24h后死亡率为56%。用等位酶电泳确定死亡与存活个体在多态性基因座Pgm和Me上的基因型,并比较各基因型的死亡率差异。结果表明:在Pgm基因座上,马拉硫磷对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中华稻蝗个体... 将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注射1 5g/L的马拉硫磷,24h后死亡率为56%。用等位酶电泳确定死亡与存活个体在多态性基因座Pgm和Me上的基因型,并比较各基因型的死亡率差异。结果表明:在Pgm基因座上,马拉硫磷对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中华稻蝗个体存在选择性致死作用,但是在Me基因座上未观察到类似选择性致死作用。在基因座Pgm上,Pgm ab基因型个体死亡率最高(80%),Pgm bb和Pgm bc基因型个体死亡率最低(49%),低于平均死亡率。卡方检验表明,基因型Pgm bb和Pgm cc的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存活个体中,等位基因Pgm b的频率显著增加。基于Roger's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表明,马拉硫磷的急性致死作用会导致中华稻蝗种群遗传组成的变化。马拉硫磷是蝗虫防治中常用的杀虫剂,研究显示,不同基因型在死亡率上的差异也可能存在于田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硫磷 中华稻蝗 种群遗传结构 死亡率差异 等位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虾等位酶基因型对马拉硫磷致死性响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艳红 肖艳琴 +2 位作者 李翠兰 张秋华 段毅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47-2451,共5页
钩虾的Idh-1、Idh-2、Pgm、PgiAo-1和Ao-2基因座位具有多态性,从平均每个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数(A=2.6~2.9)、多态基因座位百分率(P=71.4%)、平均观察杂合度(Ho=0.226~0.246)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0.394~0.409)4个参数可知,钩虾具有较... 钩虾的Idh-1、Idh-2、Pgm、PgiAo-1和Ao-2基因座位具有多态性,从平均每个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数(A=2.6~2.9)、多态基因座位百分率(P=71.4%)、平均观察杂合度(Ho=0.226~0.246)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0.394~0.409)4个参数可知,钩虾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适合于农药马拉硫磷作为选择因子用于对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的致死性差异研究。本实验以钩虾为对象,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钩虾等位酶基因型与马拉硫磷急性致死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钩虾用10-6g·L-1马拉硫磷溶液处理382只,96h后死亡率为68.8%。分别对存活个体和死亡个体的Idh-1、Idh-2、Pgm、PgiAo-1和Ao-2基因座位进行等位酶分析以确定每个个体的基因型。列联表χ2检验表明:马拉硫磷对Idh-1、Idh-2、Pgm和Ao-2各基因型个体的选择呈现随机特征,各基因型与死亡率未见显著的相关(P>0.05)。但在Gpi和Ao-1基因座位上,Pgi-AC和Pgi-AD基因型死亡率间存在显著差异;Ao-1-AC和Ao-1-BB、Ao-1-CC基因型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显示马拉硫磷的致死作用对Pgi和Ao-1基因座位的不同基因型呈现出非随机特征,Pgi-AD和Ao-1-AC基因型很可能与钩虾对马拉硫磷的耐药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虾 马拉硫磷 基因型 等位酶 死亡率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