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幼儿对死亡概念认知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郑永爱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2-54,共3页
死亡概念是生命科学领域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概念。本研究选取100名3-6岁的幼儿作为被试,采用个别访谈法对幼儿死亡概念认知的特点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幼儿对死亡概念认知的年龄主效应显著、性别主效应不显著。(2)幼儿对死亡概念...
死亡概念是生命科学领域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概念。本研究选取100名3-6岁的幼儿作为被试,采用个别访谈法对幼儿死亡概念认知的特点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幼儿对死亡概念认知的年龄主效应显著、性别主效应不显著。(2)幼儿对死亡概念的内涵有一定认知,但是同时这种认知还不太成熟。其中,对死亡的适用性和死亡无功能性认知较高,对死亡的不可逆性认知居中,对死亡的普遍性和死亡原因性认知较低。(3)在三类生命体死亡概念的认知中,对动物死亡和人体死亡概念认知要高于对植物死亡概念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死亡概念
认知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律与死亡标准
2
作者
李玉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47-50,63,共5页
在法律上没有比涉及死亡解释的案件更加复杂、重要并富有戏剧性的了。死亡的时间、原因往往成为诉讼中最为关键性的争执点,并广泛存在于形形色色的案件中。譬如:遗嘱与继承、保险的索赔、医师所做的器官移植,交通事故、非正常死亡的赔...
在法律上没有比涉及死亡解释的案件更加复杂、重要并富有戏剧性的了。死亡的时间、原因往往成为诉讼中最为关键性的争执点,并广泛存在于形形色色的案件中。譬如:遗嘱与继承、保险的索赔、医师所做的器官移植,交通事故、非正常死亡的赔偿或补偿等,莫不与死亡的确定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常
死亡
死亡
标准
自主性
脑
死亡
器官移植
死亡概念
呼吸停止
不可逆性
法律
交通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脑死亡的立法思考
3
作者
杨成龙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88-91,共4页
脑死亡的立法思考杨成龙长期以来,诊断死亡的标准是心跳、呼吸停止、神经反射消失,按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的发生先后顺序不同分为心脏死,肺脏死。一般情况下,人的死亡是心脏性的,在心脏停止后约5—6分钟,脑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改...
脑死亡的立法思考杨成龙长期以来,诊断死亡的标准是心跳、呼吸停止、神经反射消失,按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的发生先后顺序不同分为心脏死,肺脏死。一般情况下,人的死亡是心脏性的,在心脏停止后约5—6分钟,脑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机体便告死亡。随着医学的不断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
死亡
死亡概念
脑
死亡
诊断
器官移植
医疗资源
心肺功能
法律规定
诊断标准
死亡
标准
不可逆昏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安乐死”的伦理和立法
被引量:
1
4
作者
焦川之
杨成龙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77-80,共4页
“安乐死”一词源出于希腊文 euthanasia,译为无痛致死,快乐死。有时也被译为“无痛苦致死术”。通常是指对那些患有不治之症,痛苦之极,要求在一种安适的情况下迅速死去的病人,致死方法可用药物或某些方式实现安逸死去的目的。对待安乐...
“安乐死”一词源出于希腊文 euthanasia,译为无痛致死,快乐死。有时也被译为“无痛苦致死术”。通常是指对那些患有不治之症,痛苦之极,要求在一种安适的情况下迅速死去的病人,致死方法可用药物或某些方式实现安逸死去的目的。对待安乐死是否符合对待死亡的道德和人道主义的原则,又能否得到法律上的许可,或有某一个政策与立法,又是否符合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这些一直是医学界、法学界长期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对安乐死的研究和讨论,我国起步较晚也比较少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死
脑
死亡
病人
死亡
人道主义
立法
死亡概念
伦理学
技术水平
无痛苦
法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感受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真实”——对《一天的等待》的解读
5
作者
罗劲草
《中文自学指导》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解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通过对故事背景、父子对话、孩子的死亡恐惧心理和软弱心理的分析,揭示海明威作品的“真实”特色。对小说所表达的“真实”的理解有助于读者触及海明威作品“冰山”的水下的部分。
关键词
真实性写作原则
背景
对话
死亡概念
刺激敏感化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医学中的生命伦理问题
6
作者
曹宪忠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133-137,共5页
生命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了越来越广阔的道路。随着脏器移植、体外授精、生命维持装置以及身心调控等方面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人类已经在为自身的成就而感到自豪了。然而,欣喜之余,人们越来越感觉到。
关键词
伦理问题
安乐死
生存权
死亡概念
医学伦理学
道德规范
植物人
社会
现代医学
尊重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幼儿对死亡概念认知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郑永爱
机构
北京明天幼稚集团
出处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2-54,共3页
文摘
死亡概念是生命科学领域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概念。本研究选取100名3-6岁的幼儿作为被试,采用个别访谈法对幼儿死亡概念认知的特点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幼儿对死亡概念认知的年龄主效应显著、性别主效应不显著。(2)幼儿对死亡概念的内涵有一定认知,但是同时这种认知还不太成熟。其中,对死亡的适用性和死亡无功能性认知较高,对死亡的不可逆性认知居中,对死亡的普遍性和死亡原因性认知较低。(3)在三类生命体死亡概念的认知中,对动物死亡和人体死亡概念认知要高于对植物死亡概念的认知。
关键词
幼儿
死亡概念
认知特点
Keywords
children, death concept,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B844.1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律与死亡标准
2
作者
李玉珊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47-50,63,共5页
文摘
在法律上没有比涉及死亡解释的案件更加复杂、重要并富有戏剧性的了。死亡的时间、原因往往成为诉讼中最为关键性的争执点,并广泛存在于形形色色的案件中。譬如:遗嘱与继承、保险的索赔、医师所做的器官移植,交通事故、非正常死亡的赔偿或补偿等,莫不与死亡的确定紧密相关。
关键词
非正常
死亡
死亡
标准
自主性
脑
死亡
器官移植
死亡概念
呼吸停止
不可逆性
法律
交通事故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死亡的立法思考
3
作者
杨成龙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88-91,共4页
文摘
脑死亡的立法思考杨成龙长期以来,诊断死亡的标准是心跳、呼吸停止、神经反射消失,按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的发生先后顺序不同分为心脏死,肺脏死。一般情况下,人的死亡是心脏性的,在心脏停止后约5—6分钟,脑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机体便告死亡。随着医学的不断发...
关键词
脑
死亡
死亡概念
脑
死亡
诊断
器官移植
医疗资源
心肺功能
法律规定
诊断标准
死亡
标准
不可逆昏迷
分类号
D919.4 [医药卫生—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安乐死”的伦理和立法
被引量:
1
4
作者
焦川之
杨成龙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77-80,共4页
文摘
“安乐死”一词源出于希腊文 euthanasia,译为无痛致死,快乐死。有时也被译为“无痛苦致死术”。通常是指对那些患有不治之症,痛苦之极,要求在一种安适的情况下迅速死去的病人,致死方法可用药物或某些方式实现安逸死去的目的。对待安乐死是否符合对待死亡的道德和人道主义的原则,又能否得到法律上的许可,或有某一个政策与立法,又是否符合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这些一直是医学界、法学界长期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对安乐死的研究和讨论,我国起步较晚也比较少的开展。
关键词
安乐死
脑
死亡
病人
死亡
人道主义
立法
死亡概念
伦理学
技术水平
无痛苦
法学界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受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真实”——对《一天的等待》的解读
5
作者
罗劲草
机构
华东师大心理系
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中文自学指导》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文摘
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解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通过对故事背景、父子对话、孩子的死亡恐惧心理和软弱心理的分析,揭示海明威作品的“真实”特色。对小说所表达的“真实”的理解有助于读者触及海明威作品“冰山”的水下的部分。
关键词
真实性写作原则
背景
对话
死亡概念
刺激敏感化原理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医学中的生命伦理问题
6
作者
曹宪忠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133-137,共5页
文摘
生命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了越来越广阔的道路。随着脏器移植、体外授精、生命维持装置以及身心调控等方面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人类已经在为自身的成就而感到自豪了。然而,欣喜之余,人们越来越感觉到。
关键词
伦理问题
安乐死
生存权
死亡概念
医学伦理学
道德规范
植物人
社会
现代医学
尊重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幼儿对死亡概念认知特点的研究
郑永爱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法律与死亡标准
李玉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脑死亡的立法思考
杨成龙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安乐死”的伦理和立法
焦川之
杨成龙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感受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真实”——对《一天的等待》的解读
罗劲草
《中文自学指导》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现代医学中的生命伦理问题
曹宪忠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