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器官捐献中的死亡标准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顺良 江哲龙 +2 位作者 吕立志 李羽抒 王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9-366,共8页
死亡后捐献是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最重要的伦理原则。新修订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未定义死亡,且回避了“是否承认脑死亡”这一关键性问题,器官捐献工作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或损害捐献者权益的情况。死亡是人类生命... 死亡后捐献是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最重要的伦理原则。新修订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未定义死亡,且回避了“是否承认脑死亡”这一关键性问题,器官捐献工作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或损害捐献者权益的情况。死亡是人类生命过程最终无法避免的事实,任何时代都需要而且只能通过一些具体的标准来判定死亡。死亡标准的建立基础是人们所持有的死亡观,并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其他社会因素制约。中西方死亡判定标准的认定上存在明显差异。为了规范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推进器官捐献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动机纯正原则,以知情同意为前提,尊重捐献者及其近亲属的死亡标准自主选择权,严格遵循死亡判定程序和操作规范,确保死亡认定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死亡标准 死亡器官捐献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伦理 知情同意 自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脑死亡标准的伦理和法律问题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明煜 睢素利 《中国医院》 2016年第2期62-64,共3页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心死亡标准在现代医学背景下受到了质疑,对心死亡标准的缺陷认识引发对死亡标准的重新思考以及脑死亡标准的提出。死亡标准的发展转变也使得人们重新理解和认识死亡。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脑死亡的...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心死亡标准在现代医学背景下受到了质疑,对心死亡标准的缺陷认识引发对死亡标准的重新思考以及脑死亡标准的提出。死亡标准的发展转变也使得人们重新理解和认识死亡。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脑死亡的科学性及其立法发展和现状,并探讨了脑死亡带来的诸多伦理法律问题;同时也从思想进步、法律发展、医学完善等方面论证了脑死亡标准确立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标准 死亡 死亡 医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死亡标准的冲突对刑法适用的影响——兼评我国死亡标准的取舍 被引量:7
3
作者 熊永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4,共6页
脑死说标准和心死说标准的分庭抗礼给刑法适用带来了困惑和混乱,脑死说和心死说两种标准在定罪、量刑、诉讼程序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冲突。在死亡判定标准上,各国立法存在"一元论"和"二元论"之争,基于人的死亡... 脑死说标准和心死说标准的分庭抗礼给刑法适用带来了困惑和混乱,脑死说和心死说两种标准在定罪、量刑、诉讼程序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冲突。在死亡判定标准上,各国立法存在"一元论"和"二元论"之争,基于人的死亡是一种客观事实、"二元论"标准在司法适用上的不合理现象,我国刑法适用宜采取"一元论"的脑死说标准。由于科学依据、社会文化、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等多种原因,我国确立脑死亡的立法标准将漫长且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死亡 死亡标准 刑法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死亡标准问题刍议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良铭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3年第2期7-8,共2页
传统的死亡标准已严重影响了医学实践和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国国情 ,以立法的形式确立现代脑死亡标准势在必行。在脑死亡标准的立法和实施中应严格规定认定死亡和宣告死亡的机构和法律程序。
关键词 死亡 死亡标准 立法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行脑死亡标准的可行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昊 《中国医学伦理学》 1995年第5期56-57,共2页
1.实行脑死亡标准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人的生命观和死亡观念也是如此.其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两个基本事实.
关键词 死亡标准 可行性 生命伦理
全文增补中
脑死亡—人死亡标准的新界定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世华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35,共3页
死亡,就是生命的终止。判断一个人的死亡,常用的临床死亡的传统标准是:心跳、自主呼吸停止,血压为零,瞳孔扩散,反射消失,即常说的“心死亡”。长期以来,“心死亡”标准一直指导着传统医学与法律。
关键词 死亡 死亡标准 生命 临床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器官捐献视角论我国脑死亡标准的立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小杉 胡春晓 +2 位作者 杨雅君 钱共匋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7-742,748,共7页
近年来我国器官捐献事业快速发展,然而我国尚未对脑死亡标准进行立法确认。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脑死亡标准立法现状和我国现阶段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实行的死亡判定标准,从器官捐献视角探讨了我国进行脑死亡标准立法的必要性,并基于实际国... 近年来我国器官捐献事业快速发展,然而我国尚未对脑死亡标准进行立法确认。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脑死亡标准立法现状和我国现阶段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实行的死亡判定标准,从器官捐献视角探讨了我国进行脑死亡标准立法的必要性,并基于实际国情对脑死亡标准立法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建议,旨在为开展脑死亡标准立法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心脏死亡 死亡标准 死亡器官捐献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对脑死亡标准立法态度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小杉 缪俊艳 +1 位作者 胡迪 钱共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2,共6页
目的调查公民对脑死亡的认知及脑死亡标准立法的态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500名门诊就诊患者或陪同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2软件双人双机录入问卷,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调查对象支持... 目的调查公民对脑死亡的认知及脑死亡标准立法的态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500名门诊就诊患者或陪同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2软件双人双机录入问卷,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调查对象支持脑死亡立法的因素。结果1433名有效调查对象中,84.65%(1213/1433)听说过脑死亡,其中24.32%(295/1213)认为脑死亡是合理的死亡判定标准,支持、反对脑死亡立法的比例分别为49.79%(604/1213)和17.31%(210/1213)。男性[比值比(OR)=1.3,95%可信区间(CI)1.0~1.6]、文化程度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者(OR=1.5,95%CI 1.1~1.9)、亲友从事过器官捐献工作者(OR=3.3,95%CI 1.1~10.3)、参加过器官捐献公益活动者(OR=3.1,95%CI 1.6~6.0)和认为脑死亡是合理的死亡判定标准者(OR=2.0,95%CI 1.5~2.6)更倾向于支持脑死亡立法,是影响脑死亡立法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P<0.05)。结论公民对脑死亡的认知程度及对脑死亡标准立法的支持程度均较低,应加强脑死亡的相关宣传,增强立法民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死亡标准 立法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采用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挑战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吉银 刘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2期195-198,共4页
心死亡一直被认为是死亡的唯一标准,脑死亡标准出现至今才30年,不同国家制定稍有不同的脑死亡标准。我国已制定脑死亡标准,执行脑死亡标准有利于维护逝者尊严、科学地判定死亡、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器官移植的开展和道德、法律责任的... 心死亡一直被认为是死亡的唯一标准,脑死亡标准出现至今才30年,不同国家制定稍有不同的脑死亡标准。我国已制定脑死亡标准,执行脑死亡标准有利于维护逝者尊严、科学地判定死亡、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器官移植的开展和道德、法律责任的确定。生命自主抉择、动机纯正、严谨和审慎的原则是确立脑死亡作为死亡标准的伦理原则。推广脑死亡标准存在的挑战包括脑死亡法律缺失、死亡告知与知情同意难度大等,可采取强化知情同意、提升医生专业技能、向普通大众宣讲脑死亡标准和推行伦理审查等对策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死亡 死亡标准 伦理原则 伦理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与死亡标准
10
作者 李玉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47-50,63,共5页
在法律上没有比涉及死亡解释的案件更加复杂、重要并富有戏剧性的了。死亡的时间、原因往往成为诉讼中最为关键性的争执点,并广泛存在于形形色色的案件中。譬如:遗嘱与继承、保险的索赔、医师所做的器官移植,交通事故、非正常死亡的赔... 在法律上没有比涉及死亡解释的案件更加复杂、重要并富有戏剧性的了。死亡的时间、原因往往成为诉讼中最为关键性的争执点,并广泛存在于形形色色的案件中。譬如:遗嘱与继承、保险的索赔、医师所做的器官移植,交通事故、非正常死亡的赔偿或补偿等,莫不与死亡的确定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常死亡 死亡标准 自主性 死亡 器官移植 死亡概念 呼吸停止 不可逆性 法律 交通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即将出台 脑死亡标准首次确定
11
作者 刘海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年第3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死亡标准 肝脏移植 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视野下的“脑死亡”标准及立法问题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秋云 陈宁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9-65,共7页
1.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脑死亡"立法存在着死亡判断标准具有隐蔽性、潜伏的社会成本过高、生命自主权的主张有违国情、对"脑死亡"立法后的社会预期不切实际等问题。2.我国社会公众目前普遍接受"脑死亡"... 1.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脑死亡"立法存在着死亡判断标准具有隐蔽性、潜伏的社会成本过高、生命自主权的主张有违国情、对"脑死亡"立法后的社会预期不切实际等问题。2.我国社会公众目前普遍接受"脑死亡"标准的社会基础还不具备。3.死亡标准只能从"心死亡"或"脑死亡"中两者取其一,不宜并存共取,实施"脑死亡"标准只能从个别医疗条件好、民众观念较现代化的大都市率先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死亡”立法 死亡标准 生命自主权 社会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经循环标准确定死亡后器官捐献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岗 韩明 +1 位作者 何湘湘 江文诗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390,共7页
器官短缺是全球移植界共同面临的难题,寻找多渠道的供者器官来源成为器官移植界的当务之急。近日,关于"扩大可控型经循环标准确定死亡后器官捐献(cDCDD)实践的联合声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声明旨在推广cDCDD,以提高器官... 器官短缺是全球移植界共同面临的难题,寻找多渠道的供者器官来源成为器官移植界的当务之急。近日,关于"扩大可控型经循环标准确定死亡后器官捐献(cDCDD)实践的联合声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声明旨在推广cDCDD,以提高器官捐献率,以期实现移植自给自足的最终目标。本文将整理声明提及的重点内容,阐述经循环标准确定死亡后器官捐献(DCDD)的学术名称更新及相关讨论、DCDD的发展趋势、构成cDCDD临床路径的基本部分及影响实施cDCDD的关键因素,思考该声明对我国器官捐献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器官短缺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器官获取组织(OPO) 经神经系统标准确定死亡后器官捐献(DNDD) 经循环标准确定死亡后器官捐献(DCDD) 撤除生命维持治疗(WL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死亡比标准人口的整群抽样
14
作者 张开宁 史秉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236-238,共3页
本文以实例说明:计算标准化死亡比(SMR)时若从标准人群中整群抽样,有可能导致对同一资料的SMR分析结论截然相反。在对其原因进行理论讨论之后,作者提出了有关从标准人群中抽取样本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标准死亡 标准人群 整群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全球和中国胰腺癌发病及死亡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易丽夏 方涵露 +3 位作者 李婧怡 刘耀午 莫淼 解婧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70-1477,共8页
目的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结合性别、年龄和人类发展指数(HDI)等,分析2022年全球及中国胰腺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的胰腺癌数据来源于GLOBOCAN 2022数据库,HDI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 目的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结合性别、年龄和人类发展指数(HDI)等,分析2022年全球及中国胰腺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的胰腺癌数据来源于GLOBOCAN 2022数据库,HDI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22年人类发展报告》获取。将癌症数据按年龄、性别和HDI分层,描述全球及中国的胰腺癌流行情况。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标化发病率(SIR)、标化死亡率(SMR)及死亡发病比(M/I)与HDI的相关性。结果2022年全球胰腺癌总发病人数为51.10万,在各癌种中位列第12位,SIR(4.7/10万)位列第15位;全球胰腺癌总死亡人数为46.74万,在各癌种中位列第6位,SMR(4.2/10万)位列第9位。中国胰腺癌总发病人数为11.87万,在中国各癌种中位列第10位,占全球胰腺癌总发病人数的23.22%,SIR(4.4/10万)位列中国各癌种的第13位;中国胰腺癌总死亡人数为10.63万,在中国各癌种中位列第6位,占全球胰腺癌总死亡人数的22.74%,SMR(3.9/10万)位列中国各癌种的第8位。全球及中国的男性胰腺癌发病人数、死亡人数、SIR和SMR均高于女性。胰腺癌SIR和SMR均与HDI呈正相关(r=0.77、0.77,均P<0.001),而M/I与HDI呈负相关(r=-0.43,P<0.001)。全球及中国的胰腺癌发病人数、死亡人数、SIR和SMR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从45~49岁开始迅速增长。结论全球及中国胰腺癌疾病负担严重,胰腺癌的发病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的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HDI与胰腺癌SIR和SMR呈正相关,而与M/I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世界人口年龄标准化发病率 世界人口年龄标准死亡 死亡发病比 人类发展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界限标准的法律研究
16
作者 阎军让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7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死亡界限标准 死亡 法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标准化死亡比指标建设及应用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17
作者 赵靓 杜芳 +1 位作者 韦亮州 伍丽群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78,共7页
死亡类指标是反映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指标,医院标准化死亡比指标已被很多国家作为重要的质量工具以衡量医院的医疗质量。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梳理和对比了苏格兰、英格兰、美国马萨诸塞州、澳大利亚、荷兰和加拿大6个国家/地区的医... 死亡类指标是反映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指标,医院标准化死亡比指标已被很多国家作为重要的质量工具以衡量医院的医疗质量。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梳理和对比了苏格兰、英格兰、美国马萨诸塞州、澳大利亚、荷兰和加拿大6个国家/地区的医院标准化死亡比指标构建经验及其应用情况,并对我国建设该指标的可行性、建设方法以及指标应用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质量 指标 医院标准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死亡供体经典原位肝移植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学民 王博 +4 位作者 于良 刘昌 向俊西 田敏 吕毅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总结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体供肝获取及应用于肝移植的临床经验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Maastricht标准或中国标准,共获取18例DCD供肝,于该院完成经典... 目的总结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体供肝获取及应用于肝移植的临床经验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Maastricht标准或中国标准,共获取18例DCD供肝,于该院完成经典原位肝移植14例,送往其他移植中心3例,放弃1例。对18例供体与在该院完成肝移植的14例受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供肝情况、受体围手术期及随访结果。结果 18例供体中符合Maastricht标准Ⅲ类5例、Ⅴ类2例,符合中国标准Ⅲ类(即脑-心双死亡标准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 plus cardiac death,DBCD)11例。按规范器官获取流程取得供肝。供肝的热缺血时间为11~18min,平均为14.5min;冷缺血时间为90~600min,平均为350min。14例受体均顺利完成移植手术。其中12例受体预后良好,肝功能逐渐恢复,未出现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血栓形成、排斥反应,但2例出现胆道狭窄并发症,经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引流通畅;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平均7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3d,病情稳定后出院。1例受体术后2d死于肝衰竭,其供体原发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需给予大量多巴胺维持其血压;另1例于术后当日死于腹腔内大出血,其供体为重症哮喘、心肺复苏后死亡。12例受体者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总体存活率为85%,肿瘤患者尚未发现复发转移。结论 DCD可以扩大供肝来源且近期效果良好,具有可行性。实施可控型DCD捐献,严格掌握供者适应证、加强器官评估、缩短热缺血时间和冷缺血时间,是保障供肝质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脑-心双死亡标准器官捐献 肝移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死亡”立法的伦理学思辩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珉 陈实 +2 位作者 陈栋 曹荣华 龚瑾 《医学与哲学》 2003年第5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死亡 立法 伦理学 生死观 诊断 死亡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教信仰及其死亡观念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海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9-144,153,共6页
现代医学技术的成就令传统的心肺死亡标准受到挑战,新兴的脑死亡标准的提出也很大程度来自器官移植的需求,其功利色彩浓厚,且面临人道主义的责难。现代医学上死亡标准的不确定性带来在法律、伦理、政治等许多领域的广泛争议。在此,从佛... 现代医学技术的成就令传统的心肺死亡标准受到挑战,新兴的脑死亡标准的提出也很大程度来自器官移植的需求,其功利色彩浓厚,且面临人道主义的责难。现代医学上死亡标准的不确定性带来在法律、伦理、政治等许多领域的广泛争议。在此,从佛生命观视角出发,可以尝试探讨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转换问题,古老的佛教生命观在这一问题上有独特解读。佛教所划分的四个生命阶段之中的"死有"为明确的生死界限,佛教从"寿、暖、识"解读死亡标准,形成了一套自洽的体系。可以说,佛教的生命观与死亡标准与器官移植并行不悖,为化解当今死亡标准与器官移植之间的巨大矛盾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生命观 死亡标准 心肺死亡 死亡 死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