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家谱资料的死亡人数构成比的日节律 被引量:1
1
作者 盛如 宣维健 +2 位作者 张惠和 高留英 盛承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78-882,共5页
据 1 5 0 6~ 2 0 0 0年中国汉族某姓氏家谱资料 ,通过常规和圆形分析死亡人数构成比的日节律 ,发现男子死亡数构成比亥时、午时为高 ,卯时、辰时为低 ,最高值 (1 5 .0 9% )是最低值 (3 .47% )的 4.3 5倍 ,差异极显著 (P<0 .0 1 )。... 据 1 5 0 6~ 2 0 0 0年中国汉族某姓氏家谱资料 ,通过常规和圆形分析死亡人数构成比的日节律 ,发现男子死亡数构成比亥时、午时为高 ,卯时、辰时为低 ,最高值 (1 5 .0 9% )是最低值 (3 .47% )的 4.3 5倍 ,差异极显著 (P<0 .0 1 )。女子死亡数构成比亥时、巳时为高 ,卯时、寅时为低 ,最高值 (1 6 .0 8% )是最低值 (3 .5 5 % )的4.5 3倍 ,差异极显著。亥时是阴气盛极将衰、阳气将长 ,午时和巳时是阳气盛极将衰、阴气将长 ,可见阴阳二气的转换对死亡有催动作用。男子、女子数据合并 ,平均死亡高峰为 2 2时 5 8分。男子、女子昼、夜死亡数构成比均无甚差异 (P>0 .0 5 )。男子阳时、阴时死亡数构成比分别为 42 .6 5 %和 5 7.3 5 % ,差异极显著 ;女子分别为 46 .78%和 5 3 .2 2 % ,差异接近显著 (P=0 .1 0 )。男子最大时辰死亡数构成比 ,古代为亥时和午时的1 4.6 9% ,近现代为亥时的 1 5 .1 5 %。可见 ,在这两个时代中 ,男子时辰死亡数构成比无大的改变。女子最大时辰死亡数构成比 ,古代为亥时的 1 5 .5 1 % ,近现代仍为亥时的 1 7.2 1 % ,二时代女子的时辰死亡数构成比也无甚改变。死亡时辰 Y与死亡日 (农历初一至三十 ) X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男子和女子数据合并 ,Y=1 1 .0 95 1 +0 .0 6 1 7X± 0 .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谱资料 死亡人数构成比 日节律 日节律 中国 汉族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县居民历年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分析
2
作者 徐飚 俞顺章 +1 位作者 朱幼山 俞育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128-131,共4页
近年来,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上海县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本文着重描述和分析了上海县居民1960年至1990年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材料与方法 《上海县居民病伤死因统计年报表》来自上海县卫生防疫站,统计分析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减寿年... 近年来,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上海县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本文着重描述和分析了上海县居民1960年至1990年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材料与方法 《上海县居民病伤死因统计年报表》来自上海县卫生防疫站,统计分析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减寿年数、去死因平均期望寿命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情况分析 标化死亡 平均期望寿命 卫生防疫站 YPLL 年龄别死亡 死亡 死亡构成 死亡模式 统计年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专家共识(2018年版) 被引量:41
3
作者 刘宝东 叶欣 +17 位作者 范卫君 李晓光 冯威建 卢强 毛宇 林征宇 李鲁 庄一平 倪旭东 沈加林 傅毅立 韩建军 李忱瑞 柳晨 杨武威 苏志勇 吴志远 刘磊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6-88,共13页
1概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各地,肺癌均居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的第一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 1概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各地,肺癌均居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的第一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出版的GLOBOCAN 2012估计:全世界肺癌新发病例1 8 2.5万(男性124.2万,女性58.3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治疗 肿瘤专家 影像引导 世界卫生组织 肺部 恶性肿瘤 死亡构成比 研究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气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平 李云 +1 位作者 余树春 李亚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18-1520,共3页
据统计,2015年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占死亡构成的40%以上,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 ) 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吸入气体 心血管疾病患者 死亡构成 MI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心血管病年报2015》发布 被引量:1
5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384-2384,共1页
日前,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以下简称年报)发布。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仍呈上升态势,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持续增加,其中冠心病发病率已趋向年轻化,过早死亡情况严重。1我国心血... 日前,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以下简称年报)发布。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仍呈上升态势,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持续增加,其中冠心病发病率已趋向年轻化,过早死亡情况严重。1我国心血管疾病基本概况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慢病防控形势严峻。年报中提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冠心病发病率 血脂异常 北京阜外医院 经济发展 心脑血管疾病 死亡构成 缺血性心脏病 大气颗粒物 细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利浦创新科技引领超声心动图发展助力心血管病解决方案
6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9-320,共2页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的患病率持续上升,其中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2016年5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居疾病死亡构成首位。心...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的患病率持续上升,其中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2016年5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居疾病死亡构成首位。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严峻形势,不仅要求普通大众要做好"个人健康管理",更要求影像科和心血管专科医师采用先进、准确的诊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血管病 诊疗设备 个人健康 死亡构成 诊疗手段 影像科 心血管专科 心脑血管疾病 国民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