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生死亡恐惧及死亡教育需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方晓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5期151-153,共3页
目的:了解护生死亡恐惧及死亡教育需求现状,为进一步开展护生死亡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死亡恐惧量表(FODS)与死亡教育需求量表对282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生死亡恐惧处于中等程度,死亡教育需求处于较高水平... 目的:了解护生死亡恐惧及死亡教育需求现状,为进一步开展护生死亡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死亡恐惧量表(FODS)与死亡教育需求量表对282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生死亡恐惧处于中等程度,死亡教育需求处于较高水平。护生死亡恐惧总均分为(3.737±0.320)分,死亡教育需求总均分为(4.008±0.490)分。结论:对护生开展死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死亡教育可使护生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与观念,从而到达具备护理濒死与死亡患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死亡恐惧 死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诗人之死——从屈原《怀沙》看其死亡恐惧及其消解
2
作者 蔡红燕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96-102,共7页
从屈原投江自沉前的最后一篇作品《怀沙》出发,分析诗人之死的心理及行为,对其死亡恐惧及其消解进行思考,以期在人类死亡问题的探索上有所收益。
关键词 屈原之死 《怀沙》 死亡恐惧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恐惧背后的真相
3
作者 朱赛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15期32-33,共2页
一、基本资料吕某,女,高二学生,彬彬有礼,言谈举止落落大方。独生女,家庭条件富裕,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成长,从小没有远离过父母,和父母关系良好。主诉:我最近总是无缘无故想到有关死亡的事情。有时候周围同学只要提到有关... 一、基本资料吕某,女,高二学生,彬彬有礼,言谈举止落落大方。独生女,家庭条件富裕,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成长,从小没有远离过父母,和父母关系良好。主诉:我最近总是无缘无故想到有关死亡的事情。有时候周围同学只要提到有关死的词语或事情.我就会联想到死亡,不由自主地想到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死了。就只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感到非常害怕、孤独和焦虑。这种情绪一直围绕着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死亡恐惧 出国留学 认知疗法 心理暗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下的思考——由一例高中女生死亡恐惧案例说起
4
作者 俞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第8期69-72,共4页
学生小董小学低段时经历亲戚的意外死亡,对生命无常充满了恐惧。初一时,又经历了爷爷的去世,她体验到死亡的不可避免与个人的无能为力。高三,在高考的重压下,平日里压抑的困惑与担忧在一次意外的电影镜头刺激下爆发了,普通人皆有的死亡... 学生小董小学低段时经历亲戚的意外死亡,对生命无常充满了恐惧。初一时,又经历了爷爷的去世,她体验到死亡的不可避免与个人的无能为力。高三,在高考的重压下,平日里压抑的困惑与担忧在一次意外的电影镜头刺激下爆发了,普通人皆有的死亡焦虑演变成了她对“死亡”的极端恐惧。咨询中,心理老师和她一起探讨了各种有关生命与死亡的话题,让她回归平静。其中对克服死亡恐惧最有效的环节是,将沉重的死亡引向积极的建设。在减轻恐惧焦虑的基础上,利用恐惧来激发行动活力,为人生而努力。当下的疫情也是一个认识生命的契机,我们要直面死亡,直面恐惧。死亡虽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但是面对死亡的态度却可以影响我们的生活,令我们获得丰富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恐惧 焦虑 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离我越来越近——一个男生死亡恐惧的心理辅导报告
5
作者 刘秋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第25期55-57,共3页
五年级的一个安静的小男生突然变得不敢来上学,在学校时会中途突然哭着要妈妈来接,害怕妈妈一天一天地变老,害怕身边的亲人离世。对死亡充满了恐惧感。班主任和家长及时寻求心理教师的帮助。心理教师运用意象对话、来访者中心等技术帮... 五年级的一个安静的小男生突然变得不敢来上学,在学校时会中途突然哭着要妈妈来接,害怕妈妈一天一天地变老,害怕身边的亲人离世。对死亡充满了恐惧感。班主任和家长及时寻求心理教师的帮助。心理教师运用意象对话、来访者中心等技术帮助小男生感受与恐惧共处,最后他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恐惧 意象对话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怕死——一例死亡恐惧的案例报告
6
作者 韩丹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第22期48-51,共4页
一名高一男生因为爷爷的死亡倒计时预期而激活了死亡的恐惧,并且泛化到对任何关于死亡的话题都过度恐惧,并伴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症状,其问题属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基于正确的咨询态度和丰富的咨询理论,综合运用各种咨询技术... 一名高一男生因为爷爷的死亡倒计时预期而激活了死亡的恐惧,并且泛化到对任何关于死亡的话题都过度恐惧,并伴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症状,其问题属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基于正确的咨询态度和丰富的咨询理论,综合运用各种咨询技术,最终让来访者摆脱了对死亡的恐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恐惧 高中生 心理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像中的迷失和恐惧:德里罗的《白噪音》 被引量:4
7
作者 姜小卫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25,共7页
德里罗对当代美国社会影像—消费文化形式、超真实仿像世界的描写在《白噪音》中达到了极致。论文从美国心理学家恩斯特·贝克尔对德里罗创作的影响切入,分析了德里罗在小说中所表现的诸多后现代主题:死亡恐惧、后现代家庭、工业技... 德里罗对当代美国社会影像—消费文化形式、超真实仿像世界的描写在《白噪音》中达到了极致。论文从美国心理学家恩斯特·贝克尔对德里罗创作的影响切入,分析了德里罗在小说中所表现的诸多后现代主题:死亡恐惧、后现代家庭、工业技术酿就的灾难、对影像—消费文化的批判、对于信息过载的景观社会的抨击等。德里罗巧妙地把严肃的文化批判主题与他自身对死亡阴郁而严肃的沉思以及小说人物惶恐焦虑、忧郁不安的后现代性体验交融在一起,表现了后现代主体性建构的含混、不确定以及自我认知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噪音》死亡恐惧 影像—消费文化 仿像 后现代性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机构老年人死亡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业青 王艳艳 +3 位作者 宋洁 张小满 肖萍 吴淑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79-81,共3页
目的探究养老机构老年人死亡态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养老机构老年人死亡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对济南市5所养老机构的214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死亡态度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为3.88±... 目的探究养老机构老年人死亡态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养老机构老年人死亡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对济南市5所养老机构的214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死亡态度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为3.88±0.69,其次依次为趋近接受(3.06±0.74)、死亡逃避(2.53±0.84)、逃离接受(2.44±0.71)、死亡恐惧(2.36±0.9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内讨论死亡情况、文化程度、年龄及子女看望次数对老年人死亡态度有显著影响(P<0.05,P<0.01)。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死亡态度偏正向。营造公开的家庭氛围、鼓励子女看望和陪伴老年人,能够帮助养老机构老年人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死亡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老年人 死亡态度 死亡逃避 死亡恐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老年人死亡态度研究现状概述 被引量:12
9
作者 罗婧 罗玉茹 鞠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7期192-198,共7页
本文对国内外老年人死亡态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对国内外学者在死亡态度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模型以及评估工具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对比,旨在提高国内医护人员对老年人死亡态度的认知及重视度,关注老... 本文对国内外老年人死亡态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对国内外学者在死亡态度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模型以及评估工具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对比,旨在提高国内医护人员对老年人死亡态度的认知及重视度,关注老年人的死亡态度,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临终关怀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死亡态度 死亡恐惧 死亡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死性”:直面死亡的精神性——试论灾难电影中的死亡美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琼 《长江文艺评论》 2020年第1期11-15,共5页
一般来说,灾难电影的叙事动力主要来自于对死亡的恐惧及克服。在电影史上,无论是《泰坦尼克号》中的冰山,《2012》中的极端气候变化,还是《侏罗纪公园》里死而复生的恐龙,乃至《中国机长》里破裂的挡风玻璃和《一九四二》中的饥荒,作为... 一般来说,灾难电影的叙事动力主要来自于对死亡的恐惧及克服。在电影史上,无论是《泰坦尼克号》中的冰山,《2012》中的极端气候变化,还是《侏罗纪公园》里死而复生的恐龙,乃至《中国机长》里破裂的挡风玻璃和《一九四二》中的饥荒,作为重要的叙事背景,灾难总是因其突发性、不可控性而不可避免地带来死亡。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如何面对灾难带来的死亡恐惧、平安度过灾难、重建生活秩序,不仅是一个影像的视觉呈现过程,更可以反映出人们如何看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九四二》 灾难电影 《泰坦尼克号》 电影史 叙事动力 不可控性 死亡美学 死亡恐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害怕死亡的高中生
11
作者 李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9期51-54,共4页
一名高一年级的来访学生经历了亲人的离世,激发了自己对死亡的思考。当意识到自己有一天也会离开这个世界时,感到非常恐惧、绝望和焦虑,开始怀疑当下学习和生活的意义,社会兴趣降低,学习态度变得比较消极。心理老师基于以人为中心疗法... 一名高一年级的来访学生经历了亲人的离世,激发了自己对死亡的思考。当意识到自己有一天也会离开这个世界时,感到非常恐惧、绝望和焦虑,开始怀疑当下学习和生活的意义,社会兴趣降低,学习态度变得比较消极。心理老师基于以人为中心疗法、认知情绪疗法、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和绘画疗法等多种心理咨询理论,适时运用各种疗法中的咨询技巧,最终促使学生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使之能够理性地看待死亡,学习和生活也重新恢复了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恐惧 认知情绪疗法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的死亡与困惑─一海男小说的死亡情结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钧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5-110,共6页
蝴蝶的死亡与困惑─一海男小说的死亡情结张钧死亡的秘密刚同海男谈过她的小说①就来写这篇文章,有一种做梦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奇特,黑暗无边,又透明纯净,弥漫着迷离的色彩和孤独的惊恐,以及疯狂─一宿命般的疯狂。这是海男?还... 蝴蝶的死亡与困惑─一海男小说的死亡情结张钧死亡的秘密刚同海男谈过她的小说①就来写这篇文章,有一种做梦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奇特,黑暗无边,又透明纯净,弥漫着迷离的色彩和孤独的惊恐,以及疯狂─一宿命般的疯狂。这是海男?还是她的小说?海男是个漫游型抑或幻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文本 《蝴蝶》 洞察者 死亡恐惧 空中花园 云南人民出版社 死亡情结 生命体验 小说写作 罂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死亡
13
作者 夏天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9年第9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小女孩 莫扎特 稀疏的头发 死亡恐惧 走向死亡 医务人员 陶冶情操 残疾人 中央电视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2例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指导”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淑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2期211-212,共2页
关键词 晚期肿瘤患者 临终关怀 护理 临终患者 生命科学 死亡恐惧 生命的价值 伦理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美国战争小说的英雄主义困境解读 被引量:4
15
作者 卢姗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48,共3页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20世纪初指出,人类寻求实在的共同本能……始终把这个世界从根本上看作英雄主义的舞台。如果说崇拜英雄,崇尚英雄主义是一种自然,那么在现代精神分析学家们看来人努力成为英雄更是一种必然。这种倾向深...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20世纪初指出,人类寻求实在的共同本能……始终把这个世界从根本上看作英雄主义的舞台。如果说崇拜英雄,崇尚英雄主义是一种自然,那么在现代精神分析学家们看来人努力成为英雄更是一种必然。这种倾向深刻地植入人之进化的、有机的构造。然而,现代美国社会的危机却在于,人们在传统的文化行为规范中再也感觉不到什么是英雄主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 英雄主义 死亡恐惧 清教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逝理念的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家属面对亲人离世体验的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凌云 韩琤琤 +5 位作者 路琦 金琳 刘晓惠 陈小冬 郗然 赵玉娇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2期1703-1707,共5页
目的 :了解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家属面对亲人离世的心理状态。方法 :采用立意取样选取26例接受着或接受过社区临终关怀的晚期癌症患者家属(18例患者已离世),进行3次小组式访谈,了解家属在面对亲人患重病即将离世前的思考、行为及感受,用质... 目的 :了解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家属面对亲人离世的心理状态。方法 :采用立意取样选取26例接受着或接受过社区临终关怀的晚期癌症患者家属(18例患者已离世),进行3次小组式访谈,了解家属在面对亲人患重病即将离世前的思考、行为及感受,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分析法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主题一,家属对亲人的离世有客观认识,但多数不能坦然面对,只有少数能保持情绪稳定;主题二,家属回避与患者谈论死亡相关话题,患者对死亡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与逃避,有宗教信仰者除外。结论 :家属现有的死亡观念不符合"优逝"理念,但可通过"优逝"教育逐步改变;而通过满足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为切入点,在日常关怀工作中慢慢递进的"优逝"教育方法针对性强,效果较好,有一定的社区医疗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属 优逝 死亡回避 死亡恐惧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对疫情控制效果的影响及其计算心理机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丽芹 孙寅 罗思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7-515,I0003-I0020,共37页
COVID-19疫情是一场重大的全球健康危机,一些国家在控制COVID-19感染和死亡率上存在明显困难。我们提出,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观不利于对疫情的控制。跨文化分析结果显示,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正向预测COVID-19死亡数、每百万死亡数和死亡率... COVID-19疫情是一场重大的全球健康危机,一些国家在控制COVID-19感染和死亡率上存在明显困难。我们提出,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观不利于对疫情的控制。跨文化分析结果显示,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正向预测COVID-19死亡数、每百万死亡数和死亡率,独立自我建构负向预测疫情前期控制速度。演化博弈模型和跨文化实验进一步提示,个人主义文化通过增强个体在疫情背景下的死亡恐惧,增加个体违反疫情管控的流动性倾向,从而降低了整体疫情控制的效率。我们的结果支持自然-行为-文化协同进化的理论模型,提示文化对COVID-19病毒传播管控和死亡可能性的影响,为各国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提供了重要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个人主义 违规流动 政府规范 疫情控制 Agent Based Modeling 死亡恐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世风灯 向死而生
18
作者 刘晓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第11期23-26,共4页
【活动背景】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华夏大地,面对延后开工、网上授课、交通管制等一系列事件,面对不确定的疫情终止日期,世人难免会产生恐慌心理。随着国家各项举措强有力的实施,情况逐渐好转,人们的恐惧感逐渐降低,一切... 【活动背景】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华夏大地,面对延后开工、网上授课、交通管制等一系列事件,面对不确定的疫情终止日期,世人难免会产生恐慌心理。随着国家各项举措强有力的实施,情况逐渐好转,人们的恐惧感逐渐降低,一切逐渐恢复正常。疫情过去了,可是疫情的痕迹并没有消失,尤其是感染肺炎并不幸离去的人们,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20年春节伊始。疫情过后,如何处理哀伤、理性面对生死是每一个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恐惧 生命意义 活动设计 高中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