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个代表”与武钢的改革发展
- 1
-
-
作者
张明达
-
机构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1年第8期4-5,共2页
-
文摘
把武钢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强大竞争能力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及钢铁精品名牌生产基地,必须更加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永葆活力。
-
关键词
武钢发展
“三个代表”
-
分类号
D2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267.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关于加强武钢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的建议与设想
- 2
-
-
作者
徐永骏
-
机构
武钢党委宣传部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9-62,共4页
-
文摘
在武钢企业集团即将出场的态势下,急需重整体系,扩展职能,组建体制全新的武钢决策支持系统,以适应武钢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组建武钢决策支持系统的目的,就是要使其充任武钢决策层的“外脑”,及时向决策层筛选、传送对武钢有利或不利的各种信息,并拿出综合分析和对策建议,减轻决策层的压力,为其提供决策依据,使他们能够在有限的精力。
-
关键词
武钢发展
决策层
综合分析
企业集团
生产与发展
信息中心
钢铁企业
科技论证
开发中心
决策支持系统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武钢在改革开放中前进
- 3
-
-
作者
杜永红
-
机构
武钢党校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1998年第11期22-23,共2页
-
文摘
武钢投产至今整整40周年,其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前后各为20年。对比前后20年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到,武钢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巨大发展,老企业焕发出勃勃青春。其一,从生产能力和主要产品质量看。武钢第一期工程的设计能力为年产钢100—150万吨,但由于受“大跃进”、“文革”的影响,拖延了近10年时间。
-
关键词
武钢发展
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
外部环境
发展历程
老企业
生产能力
技术改造
大发展
产品质量
-
分类号
F426.3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