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忠诚信仰谱写新世界凯歌——评民族歌剧《八一起义》
1
作者 徐健 《歌剧》 2024年第3期12-21,共10页
“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扣动着直指苍穹的步枪的扳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序厅正中,名为“石破天惊”的圆雕,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形象语言,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冲破白色恐怖,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 “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扣动着直指苍穹的步枪的扳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序厅正中,名为“石破天惊”的圆雕,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形象语言,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冲破白色恐怖,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历史壮举。凝固的艺术表达背后,是重大历史转折的先声,是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反动派 八一起义 民族歌剧 形象语言 武装反抗 第一枪 历史转折 艺术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一起义对今天建军治军的启示
2
作者 辛士红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4期15-16,共2页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有一座名为《石破天惊》的雕塑: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扣动着直指苍穹的步枪扳机。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有一座名为《石破天惊》的雕塑: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扣动着直指苍穹的步枪扳机。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石破天惊,震彻寰宇。6天后,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在发言中作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6年后,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今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97周岁生日。知其所来,才能明其将往。回首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不是去采摘耀眼的花朵,而是去获取熔岩一般运行奔腾的地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反动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八七会议 武装反抗 八一起义 第一枪 著名论断 枪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人民军工发展的现实启示
3
作者 杨玉凤 《中国军转民》 2021年第17期17-19,共3页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在血的教训中认识到,只有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才能夺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处于白色恐怖中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指...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在血的教训中认识到,只有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才能夺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处于白色恐怖中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英雄的闽西苏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军工报国、不怕牺牲,人民军工与人民军队的建设风雨同舟,日夜兼程,闽西成为人民军工的孕育地、人民军队的定型地、军民融合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民军工精神的发祥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反动派 闽西苏区 党的领导 工农群众 土地革命 继续前进 武装反抗 军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若飞与无锡秋收暴动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昱鹏 《贵州文史丛刊》 1981年第2期15-18,共4页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弥漫全国。无锡国民党反动派也随着背叛革命,公开反共,镇压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经过多次阴谋策划,于四月十四日深夜,突然袭击了无锡县总工会(位于公园大雄宝殿内)。无锡工人...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弥漫全国。无锡国民党反动派也随着背叛革命,公开反共,镇压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经过多次阴谋策划,于四月十四日深夜,突然袭击了无锡县总工会(位于公园大雄宝殿内)。无锡工人运动负责人、县总工会委员长秦起同志遭到杀害,大批革命同志被逮捕,造成了严重的“四一四”反革命事件。安友石同志等领导的无锡县农民协会和严朴同志创办的江苏中学(党的秘密联络机关)也被捣毁、封闭。锡城顿时死气沉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收暴动 反革命政变 国民党反动派 安友石 “八七”会议 农民暴动 武装反抗 革命形势 革命运动 农民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共产党七十年解决农民问题的实践及经验
5
作者 王志中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S1期20-25,共6页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80%。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由于中国共产党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农民问题,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发展。值此建党七十周年的今天,系统地考察...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80%。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由于中国共产党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农民问题,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发展。值此建党七十周年的今天,系统地考察中国共产党七十年来关于对农民问题的解决,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年 现代化建设 经验教训 “左”的错误 毛泽东选集 中国民主革命 没收地主土地 武装反抗 “一大二公”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李渡酒业
6
作者 何冰 《酿酒》 CAS 2016年第5期110-113,共4页
一、朱德元帅与百年老酒的故事 革命圣地江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中心地域,著名的革命老区。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等在这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
关键词 李渡 武装反抗 工业旅游 国民党反动派 大事件 高粱酒 革命圣地 白酒专家 中国酒 高月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形成和发展
7
作者 赵玉珍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22-26,共5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使中国人民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压迫,并很快走向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指出,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使中国人民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压迫,并很快走向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指出,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是三大法宝。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则是马列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今天建设有中国特包的社会主义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反动派 中国具体实践 三大法宝 党的建设 蒋介石集团 毛泽东选集 反动统治 国共合作 武装反抗 新政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革命后期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反思
8
作者 齐鹏飞 《贵州文史丛刊》 1989年第4期15-20,共6页
一、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反思大革命失败后,虽然有一小部分意志脆弱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先后退出了革命阵营,但大多数革命知识分子经受了白色恐怖的严峻考验并率先组织和领导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和土地革命的斗争。“全国各个农村根据地... 一、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反思大革命失败后,虽然有一小部分意志脆弱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先后退出了革命阵营,但大多数革命知识分子经受了白色恐怖的严峻考验并率先组织和领导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和土地革命的斗争。“全国各个农村根据地都是革命的知识分子带头建立起来的,到现在还找不出一个例外”(陆定一:《事业成败之所系》)。高度军事化的农村斗争环境下,革命的知识分子仍然是党的基础力量和领导力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装反抗 斗争环境 阶级利益 苏维埃政权 中央局 周恩来同志 临时中央政府 中国革命实际 事业成败 中华苏维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瞿秋白——善于自我批评的典范
9
作者 卢再彬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40-41,共2页
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莫过于指责别人,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世界上最难做的事莫过于揭露自我,把自己的灵魂解剖给人们。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瞿秋白,在为真理而斗争的一生中,始终以唯真求实的精神和“革心革新”的勇气,将世人最难做、最... 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莫过于指责别人,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世界上最难做的事莫过于揭露自我,把自己的灵魂解剖给人们。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瞿秋白,在为真理而斗争的一生中,始终以唯真求实的精神和“革心革新”的勇气,将世人最难做、最不愿意做的事付诸实践,直到生命之火行将“绝火的前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无产阶级 生命之火 愿意做 “八七”会议 武装反抗 思想解放 革命进程 国民党统治 职业革命家 政治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国情的变化特征,搞好中国革命史教学(论文摘要)
10
作者 姜爵一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127-127,共1页
搞好中国革命史教学,应以中国国情的变化特征为主线,让学生既了解决定革命发生的客观历史必然性,又懂得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历史规律性。 以中国国情的变化特征为主线进行中国革命史的教学,大体应抓住以下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1)1840... 搞好中国革命史教学,应以中国国情的变化特征为主线,让学生既了解决定革命发生的客观历史必然性,又懂得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历史规律性。 以中国国情的变化特征为主线进行中国革命史的教学,大体应抓住以下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1)1840—1911年中国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弱国,加之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史 走向胜利 武装反抗 第一次国共合作 社会主义优越性 思想路线 俄国十月革命 一切从实际出发 软弱性 斗争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一精神照耀强军梦
11
作者 李旭飞 郑刚 《政工学刊》 2017年第8期1-1,共1页
世界上不朽的东西是什么?是精神,唯有精神不朽!90年前的八一南昌起义,不仅诞生了伟大的人民军队,而且铸就了伟大的八一精神,指引着我们党和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关键词 起义部队 中国共产党创建 革命群众 中国革命斗争 武装反抗 中国革命实际 反革命政变 革命道路 爬起来 国民党反动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历史性转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2
作者 李茂林 《阴山学刊》 1987年第1期11-17,23,共8页
我们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历过三次历史性的转变。一次是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第三次是自从一九七六年十月粉碎... 我们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历过三次历史性的转变。一次是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第三次是自从一九七六年十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转折 现代化建设 反革命集团 十一届三中全会 转变时期 武装反抗 指导思想 革命道路 国民党反动派 《决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年纪念类历史试题选编
13
作者 裴艳秋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07年第10期49-51,共3页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八一南昌起义最大的历史意义是( ) A.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B.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D.建立了"工农武...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八一南昌起义最大的历史意义是( ) A.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B.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D.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装反抗 工农武装割据 周年纪念 反动统治 农村革命根据地 战略决战 革命形势 高考制度 战略反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一枪”是中国创新的楷模
14
作者 刘建军 《中国军转民》 2021年第4期29-31,共3页
九十多年前的今天,“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九十多年前的今天,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崭新局... 九十多年前的今天,“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九十多年前的今天,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崭新局面。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今年,是人民兵工创建90周年。今年,是黄崖洞保卫战胜利80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革命根据地 国民党反动派 黄崖洞保卫战 第一枪 武装反抗 秋收起义 崭新局面 南昌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朱德诞辰纪念专题
15
作者 苏丹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07年第3期60-64,共5页
【热点时事汇编】热点一:200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关键词 中山先生 诞辰纪念 农村革命根据地 武装反抗 周年纪念 论解放区战场 中国共产党创建 精神遗产 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7年8月,八七会议——枪杆子里出政权
16
作者 陈远鹏 《小康》 2016年第7X期24-27,共4页
1927年对中国而言是很不平常的。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武汉汉口紧急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思想。八七会议坚决纠... 1927年对中国而言是很不平常的。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武汉汉口紧急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思想。八七会议坚决纠正和结束了党内右倾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七”会议 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派 秋收暴动 中央紧急会议 武装起义 农民暴动 革命根据地 罗亦农 田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红十三军失败原因探析
17
作者 张关钊 《中国军转民》 2020年第8期34-40,共7页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浙江大地到处是腥风血雨,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惨遭杀害。但是,他们并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所吓倒,"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就在这白色恐怖下,中...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浙江大地到处是腥风血雨,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惨遭杀害。但是,他们并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所吓倒,"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就在这白色恐怖下,中共浙江省委宣告成立,在全省各地先后有50多个县发动了武装暴动,给国民党反动派的居杀政策以有力的回击。特别是浙南红十三军的崛起,成为浙江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主旋律,它是当时党领导下的编入正式序列的全国十四支红军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反动派 革命志士 中共浙江省委 浙南 武装暴动 惨遭杀害 武装反抗 爬起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军队永远的军魂: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8
作者 映山红 《中国军转民》 2022年第13期3-3,共1页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我们这支军队永远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这是对人民军队95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凝练。95...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我们这支军队永远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这是对人民军队95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凝练。95年前的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这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发动秋收起义,经过三湾改编,部队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奠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反动派 三湾改编 支部建在连上 武装反抗 第一枪 人民军队 南昌起义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