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政务数据的武汉都市发展区职住匹配与通勤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稳 詹庆明 +2 位作者 黄正东 周俊 周海燕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7期80-90,共11页
中国许多大城市处于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的背景下,城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关系正发生明显变化,职住空间的合理布局成为城市规划考虑的重要课题。研究利用武汉市大样本政务数据进行数据集成与空间化,得到居民个体精细空间数据,对武汉都市发展... 中国许多大城市处于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的背景下,城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关系正发生明显变化,职住空间的合理布局成为城市规划考虑的重要课题。研究利用武汉市大样本政务数据进行数据集成与空间化,得到居民个体精细空间数据,对武汉都市发展区的通勤特征、职住空间匹配关系进行分析与测度,发现:武汉都市发展区居民平均通勒距离处于合理范围;都市发展区职住空间总体匹配较好,但不同区域职住空间匹配差异明显;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与职住空间失配现象密切相关;"武汉三镇"之间、新城组群与邻近主城区之间显著的交叉通勤是影响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数据 居民个体空间数据 通勒特征 职住空间匹配 武汉都市发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都市发展区住宅小区房屋间距达标率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2
作者 童陆亿 罗素 吴佩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2-279,共8页
提出一种日照采光约束下的住宅小区房屋间距达标率的快速评估方法,结合滑动T检验、Sen’s Slope、MannKendall检验及锡尔指数等模型,利用百度API所提供的房屋轮廓和高度数据,对武汉都市发展区1675个住宅小区房屋间距达标率的时空分异特... 提出一种日照采光约束下的住宅小区房屋间距达标率的快速评估方法,结合滑动T检验、Sen’s Slope、MannKendall检验及锡尔指数等模型,利用百度API所提供的房屋轮廓和高度数据,对武汉都市发展区1675个住宅小区房屋间距达标率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运用文内方法判别房屋间距达标情况的总体精度为92.89%,评估小区房屋间距达标率的平均绝对误差为5.14%。(2)武汉都市发展区住宅小区房屋间距的总体达标率仅为65.57%,29.01%的住宅小区房屋间距达标率低于50%。(3)1982―2021年,武汉都市发展区住宅小区房屋间距达标率经历了快速下降、浮动增长、缓慢上升和快速增长4个阶段,各阶段房屋间距达标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异性。尽管如此,武汉都市发展区房屋间距达标率及其分异性分别呈增长和降低趋势,发展态势稳中向好。(4)武汉都市发展区住宅小区房屋间距达标率及其分异性在空间上呈较明显的环状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间距达标率 住宅小区 百度API 时空分异特征 武汉都市发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地貌单元为依据的工程地质分区研究——以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城市地质研究为例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长安 张玉芬 +1 位作者 庞设典 官善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5-652,共8页
第四纪时期的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等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地貌单元即是阶段性地质演化的宏观体现。不同地貌单元的构成土体具有特定的岩性、成因、结构、构造等组合及水文地质特征。通过对武汉市地貌、第四纪地质特征(地层、成因、岩性... 第四纪时期的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等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地貌单元即是阶段性地质演化的宏观体现。不同地貌单元的构成土体具有特定的岩性、成因、结构、构造等组合及水文地质特征。通过对武汉市地貌、第四纪地质特征(地层、成因、岩性等)及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等综合调查,发现地貌单元对工程地质条件具有明显的宏观控制意义。进而提出一级地貌分区即地貌区可作为工程地质分区的依据,二级地貌分区即地貌成因类型单元可作为工程地质亚区的划分依据。据此原则,将武汉都市发展区划分出4个工程地质区和14个工程地质亚区。并根据不同地貌单元的第四纪沉积物岩性、成因及沉积环境对各个工程地质区和亚区的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都市发展区 地貌单元 第四纪沉积物 工程地质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对居民迁居的空间异质性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牛强 盛嘉菲 +1 位作者 刘晓阳 严雪心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0-868,共9页
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例,采用手机信令时序数据挖掘与解析居民迁居行为,结合服务设施POI(兴趣点)数据,综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分析商业服务设施(餐饮、生活性服务、购物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医疗和教育设施)对居民... 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例,采用手机信令时序数据挖掘与解析居民迁居行为,结合服务设施POI(兴趣点)数据,综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分析商业服务设施(餐饮、生活性服务、购物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医疗和教育设施)对居民迁居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服务设施对居民迁居的影响程度不同,且服务设施在中心城区和近郊区的影响作用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②商业服务设施中,餐饮对居民迁居影响最大,其次为生活性服务和购物设施;近郊区商业服务设施对居民迁居的影响力大于中心城区,且各郊区新城之间的影响也存在差异。③公共服务设施中,医疗设施相较于教育设施对居民迁居的影响更大;且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对居民迁居的影响力高于近郊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大数据 城市内部居民迁居 服务设施 武汉都市发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卖O2O与传统餐饮服务在空间分布上的竞合关系研究:共存、补充抑或替代 被引量:1
5
作者 牛强 郭艺凯 伍磊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35-1448,共14页
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广泛应用引发城市餐饮业空间格局的变革,致使外卖O2O与传统餐饮服务在空间分布上的竞合关系日趋复杂。文章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例,基于美团外卖、大众点评和联通手机信令数据,运用改进累积机会法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 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广泛应用引发城市餐饮业空间格局的变革,致使外卖O2O与传统餐饮服务在空间分布上的竞合关系日趋复杂。文章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例,基于美团外卖、大众点评和联通手机信令数据,运用改进累积机会法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从空间分布视角探究外卖O2O与传统餐饮服务的的空间竞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空间分布上,相较于传统餐饮服务的空间不均衡特征,外卖O2O服务更为均质化,且在近郊区增长更快;2)两者空间分布关系上,外卖O2O与传统餐饮服务整体上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但关联程度逐渐减弱,局部上在中心城区呈现高-高聚集,在近郊区呈现低-低聚集为主、高-低聚集为辅,反映与区位有明显关联的空间异质性;3)在两者的竞合关系上,中心城区以共存关系为主,近郊区以补充关系为主,替代关系不显著,而人口密度、餐饮店铺数量、地块属性是关键影响因素,共存关系主要存在于人口密度高、这两类餐饮店铺数量多的成熟居住区,补充关系主要存在于人口密度低、外卖店铺数量多且传统餐饮店数量少的居住-工业混合布局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卖O2O模式 传统餐饮服务 空间关联模式 竞合关系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武汉都市发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绿量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露 周刚 姚崇怀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1,共5页
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叶面积指数(LAI)与植被指数的相关系模型,计算武汉都市发展区的总体绿量和分区绿量,LAI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南部新城>西南新城>东部新城>东南新城>北部新城>主城区;绿量总值由大到小... 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叶面积指数(LAI)与植被指数的相关系模型,计算武汉都市发展区的总体绿量和分区绿量,LAI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南部新城>西南新城>东部新城>东南新城>北部新城>主城区;绿量总值由大到小顺序依次是南部新城>主城区>东部新城>西南新城>西部新城>东南新城>北部新城。城市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的LAI平均值分别为1.926、1.941、1.276和2.4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武汉都市发展区 绿量 绿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