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如何认识武汉文化的个性——生态学的视野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玉德 《学习与实践》 2003年第5期12-14,共3页
应当从什么角度认识武汉文化的个性?武汉文化的个性是在武汉的生态环境中形成的,是在几千年的演变中形成的,是在武汉人民的生活与生产中形成的。因此,对武汉文化的个性只能从自然、历史、现实中寻找。笔者近些年研究生态文化,深感生态... 应当从什么角度认识武汉文化的个性?武汉文化的个性是在武汉的生态环境中形成的,是在几千年的演变中形成的,是在武汉人民的生活与生产中形成的。因此,对武汉文化的个性只能从自然、历史、现实中寻找。笔者近些年研究生态文化,深感生态对文化的影响,并注意到环境与文化个性的关系。限于篇幅,本文仅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解读武汉文化的个性。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文化 个性特征 生态学 区位 山形地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声汉调 江韵夏风——武汉文化之我见
2
作者 余育德 《学习与实践》 2003年第3期52-56,共5页
武汉文化与其他城市文化的区别在哪里?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以为这实际上是三个问题:第一,武汉文化的基础是什么?第二,武汉文化属何种类型及其如何演化?第三,武汉文化的独特之处何在?弄清了基础,就比较容易弄清其类型及演化,弄清了前... 武汉文化与其他城市文化的区别在哪里?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以为这实际上是三个问题:第一,武汉文化的基础是什么?第二,武汉文化属何种类型及其如何演化?第三,武汉文化的独特之处何在?弄清了基础,就比较容易弄清其类型及演化,弄清了前两个问题,再与其他城市一比较,也就显现武汉文化的独特之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文化 城市文化 类型 演化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名文化史专家冯天瑜谈武汉文化个性研究
3
作者 乐思 《学习与实践》 2003年第5期5-7,共3页
冯天瑜,1942年3月生,湖北红安人。现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兼任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冯先生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及地方史志研究,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史专家。著有《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国文化史断想》、... 冯天瑜,1942年3月生,湖北红安人。现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兼任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冯先生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及地方史志研究,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史专家。著有《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国文化史断想》、《中华元典精神》、《中国文化史纲》等书,与人合著《中国古代文化的奥秘》、《中华文化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天瑜 武汉文化 个性特征 复杂性 西方文化 “张之洞制鄂” 区位优势 淡水优势 科技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文化个性特征座谈会综述
4
作者 乐思 《学习与实践》 2003年第5期8-11,共4页
2003年4月18日,武汉市社科院召开武汉文化个性特征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共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岱梨,著名文化史专家冯天瑜,著名作家方方,以及武汉大学教授陈望衡、罗运环,华中师大教授罗福惠,湖北大学教授何晓明,湖北省社科院研... 2003年4月18日,武汉市社科院召开武汉文化个性特征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共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岱梨,著名文化史专家冯天瑜,著名作家方方,以及武汉大学教授陈望衡、罗运环,华中师大教授罗福惠,湖北大学教授何晓明,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李文澜、徐凯希,武汉市计委委员程涛平,武汉市社科院研究员张笃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文化个性特征座谈会 会议综述 复杂性 兼容性 自然环境 居民 政治体制 经济活动 文化传统 历史 研究方法 外来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武汉码头文化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9
5
作者 袁北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7,共6页
武汉码头文化现代转型的意义指向,应以开放与革新为主旋律,以融合与提升为方向标,实现从传统的小码头文化向现代大码头文化的转型,促进文化内涵的变革性提升和重塑式新构。传统武汉码头文化是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彼此融合的产物,既蕴涵... 武汉码头文化现代转型的意义指向,应以开放与革新为主旋律,以融合与提升为方向标,实现从传统的小码头文化向现代大码头文化的转型,促进文化内涵的变革性提升和重塑式新构。传统武汉码头文化是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彼此融合的产物,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荆楚文化的特质,又烙印着近代西洋文化的痕迹,形成了以开放、包容、灵变、趋新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个性。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武汉大码头文化体系,成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为此,应在厘清武汉码头文化历史源流的基础上,科学理性地认识武汉码头文化现代转型的发展趋势,遵循文化创新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强化符合社会转型要求的大开放观念和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革新理念,将构建武汉大码头文化融入全民创业活动之中,融入文化产业发展之中,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码头文化 转型主旋律 转型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六届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
6
作者 秦曰涵(撰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8-198,共1页
2018年10月24日,第六届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武汉文化科技创新研究院承办。
关键词 华中师范大学 文化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 高峰论坛 武汉文化 产业研究 国家文化 宣传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沿江滨水景观中的公共设施与人居环境关系研究
7
作者 丁翔 《现代园艺》 2022年第21期87-89,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圈不断向外扩展,人们对周边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空间环境景观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通过研究滨水景观公共设施设计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融入武汉历史文化及环境特色,提升和优化沿江滨水景观公...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圈不断向外扩展,人们对周边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空间环境景观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通过研究滨水景观公共设施设计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融入武汉历史文化及环境特色,提升和优化沿江滨水景观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的品质,让人们在武汉沿江滨水景观游憩中感受到武汉沿江段景观片区大武汉的历史文化创意。以武汉沿江滨水景观公共设施设计为例,阐述武汉沿江公共设施设计与人居环境景观之间的关系,分析具有武汉特色的公共设施设计与滨水景观的结合,以期更好地融合武汉段沿江滨水景观人居环境与公共设施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滨水景观 人居环境 公共设施 武汉历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待建,一座城市的语言
8
作者 周敬 夏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武汉文化 武汉作家 地域文化色彩 汉味小说 主体精神 平民意识 武汉 文化意识 文化的自觉 “新写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