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正义视角下残疾人常用设施供需匹配研究——以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1
作者 陈铭 范李兴 王璐琦 《华中建筑》 2025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城市外部空间设施的供给与残疾人群体的需求之间的平衡对提升群体生活福祉与城市空间正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空间正义视角,从社会公平与空间公平两个层面构建残疾人常用设施供需匹配分析框架,并运用高斯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基尼系数... 城市外部空间设施的供给与残疾人群体的需求之间的平衡对提升群体生活福祉与城市空间正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空间正义视角,从社会公平与空间公平两个层面构建残疾人常用设施供需匹配分析框架,并运用高斯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基尼系数与区位熵等方法对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展开实证研究。实证表明: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残疾人常用设施存在显著的空间供需失配,残疾人日常生活需求难以被满足,继而引发了空间不正义的现象。最后依据实证结果,结合现状与设施特征,提出设施配置优化与促进空间正义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供需匹配 残疾人常用设施 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量低效工业用地的更新策略与实践探索——以德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2
作者 周宇 江浩波 苟建汶 《城市建筑》 2025年第5期90-94,99,共6页
存量低效工业用地更新是当前发展背景下的热点问题,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德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剖析工业用地更新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和困境,从产权理论的视角提出更新的机制在于土地使用权益再调整过程中,产权交... 存量低效工业用地更新是当前发展背景下的热点问题,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德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剖析工业用地更新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和困境,从产权理论的视角提出更新的机制在于土地使用权益再调整过程中,产权交易成本的降低及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与再平衡,通过更新策略的制定,结合实践案例探讨了多种更新的实施路径,并提出制度调整完善以及政府在整个过程中核心引领作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低效工业用地 城市更新 德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 被引量:5
3
作者 孙青丽 姚崇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11399-11401,共3页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地从水体、绿地斑块、联系程度、可使用性、生态敏感性等5个方面进行单因子评价,然后将其叠加,进行叠加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绿地景观生态规划,形成了景观安全格局。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经济技术开发区 景观生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 牛树超
4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期3-3,共1页
做幸福生活的创造者。——牛树超他坚持“分类培养、多元成才、成就每一位学生的幸福人生”的育人方式,坚持“集优质资源,做优势教育,走多元发展之路”的办学理念。创建幸福的课堂“场境”。他主张给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孩子以舒展的... 做幸福生活的创造者。——牛树超他坚持“分类培养、多元成才、成就每一位学生的幸福人生”的育人方式,坚持“集优质资源,做优势教育,走多元发展之路”的办学理念。创建幸福的课堂“场境”。他主张给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孩子以舒展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课堂要展现学科之美、品味知识之趣、体验探究之乐、展示教学之果、享受习得之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培养 教师发展中心 体验探究 优质资源 办学理念 育人方式 经济技术开发区 幸福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魅力非遗——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香包汉服特色活动掠影
5
作者 高杰 《江苏教育》 2024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为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学生文化修养,打好人生底色,于2017年成立“香包汉服工作坊”。学生在工作坊的实景中沉浸式学习,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学校成功链接徐州本地的香包工艺与历史深厚的汉...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为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学生文化修养,打好人生底色,于2017年成立“香包汉服工作坊”。学生在工作坊的实景中沉浸式学习,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学校成功链接徐州本地的香包工艺与历史深厚的汉文化,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灵感,从本地资源中创新蝶变,匠心传承,以美育人,开发独具特色的香包汉服文化课程。课程分为启蒙、提升、创新三阶段,从了解香包汉服文化到礼仪演绎,从闻香识药到裁剪工艺,从穿针引线到纸艺制作,师生共学共创,学习氛围浓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学校 工作坊 以美育人 经济技术开发区 香包 汉服 穿针引线 非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经济开发区住房产业发展演替机制研究——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6
作者 汪洋 张珊珊 《工程管理学报》 2014年第4期57-61,共5页
为揭示城市经济开发区住房产业市场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成长规律,本文从工业产业成长周期和发展特征及趋势入手,分析了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城市整体发展中的城市功能和产业经济地位变迁,归纳了城市总体规划对经济技术开发区... 为揭示城市经济开发区住房产业市场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成长规律,本文从工业产业成长周期和发展特征及趋势入手,分析了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城市整体发展中的城市功能和产业经济地位变迁,归纳了城市总体规划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居住功能的要求,分析阐述了产业定位和发展规划对区域内住房市场需求。在归纳分析城市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脉络对住房产业发展影响机制基础上,提出了区内产业特征和趋势对住房需求市场演替、空间布局和策略制定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开发区 住房 产业驱动 需求演替 机制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汉)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及文化中心——武汉东风汽车公司总部新区规划(2003年)
7
作者 方海 《华中建筑》 2006年第1期49-54,共6页
1 总体建筑构思 1.1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及其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汉是中国最大城市之一,是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千百年来,武汉都是中国国内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关键词 经济技术开发区 文化中心 东风汽车公司 武汉 中国 规划 行政 历史文化名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土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62
8
作者 张占录 李永梁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共6页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开发区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不同时期开发区的供地政策和增长方式。研究方法:将土地要素引入到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扩张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土地要素是开发...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开发区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不同时期开发区的供地政策和增长方式。研究方法:将土地要素引入到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扩张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土地要素是开发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但土地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功能是在变化的,其经济增长源泉功能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弱化,技术和制度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增大。研究结论:开发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于土地内涵式扩张的基础之上,其特征是提高土地集约度和减弱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途径是提高技术进步在增长中的作用,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扩张 经济增长 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转型路径与机制解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程慧 刘玉亭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2-118,共7页
进入21世纪,开发区导向的中国郊区化发展步入了新阶段。基于外部环境和自身诉求的共同影响,在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指引下,许多大城市的开发区进入转型与再开发的战略期。基于转型的路径与主导机制不同,文章选取广州市域范围内两个国家级... 进入21世纪,开发区导向的中国郊区化发展步入了新阶段。基于外部环境和自身诉求的共同影响,在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指引下,许多大城市的开发区进入转型与再开发的战略期。基于转型的路径与主导机制不同,文章选取广州市域范围内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城和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案例,探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的路径与机制,并提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的两个阶段:在产城联动阶段,承接部分城市功能,与紧邻城区错位提升;在产城融合阶段,在产城联动基础之上,承载综合城市功能,自身向新城市或新城区转型。通过对比增城和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转型不同阶段中的不同机制,以期为我国其他开发区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技术开发区 转型路径 机制 增城 南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及空间发展策略--以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万芳 邓毛颖 肖大威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81,共5页
作为县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需要充分利用县级市优势及国家级开发区这一品牌效应,借助广州市的战略扩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驱动力,通过总体发展战略、产业与空间发展策略,如构建综合服务中心、打造"多园一区"... 作为县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需要充分利用县级市优势及国家级开发区这一品牌效应,借助广州市的战略扩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驱动力,通过总体发展战略、产业与空间发展策略,如构建综合服务中心、打造"多园一区"、营造生态空间、搭建综合交通系统、引入资本与技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发展成为广州市东部综合门户功能区,承担广东省东部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战略 产业空间 增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低碳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常江 张金翠 +1 位作者 李亚博 李达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7-91,共5页
低碳经济在世界环境及能源安全危机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基于低碳产业发展理念,运用库兹涅兹法则及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判定等方法,对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试图通过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布局的合... 低碳经济在世界环境及能源安全危机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基于低碳产业发展理念,运用库兹涅兹法则及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判定等方法,对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试图通过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布局的合理性,降低产业发展成本,达到节能减排、发展经济的目标,实现产业园区的低碳发展,为徐州低碳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发展 经济技术开发区 徐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产业园向新城区转型的规划途径探讨——以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继晶 邹卓君 刘天雄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30,共6页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然而以往纯粹发展工业、不顾开发区整体布局进行盲目建设、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开发区的城市形象和发展潜力。应以"整合与提升"的总体发展策略...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然而以往纯粹发展工业、不顾开发区整体布局进行盲目建设、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开发区的城市形象和发展潜力。应以"整合与提升"的总体发展策略为出发点,通过对产业的重新布局和对功能结构的重新调整,整合现有经济、区域、环境、空间与文化资源,提升整体建设水平和城市品质,推动开发区由工业园向新城区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园 功能转型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资源聚合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现平 徐佳丽 易凡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31期13-16,共4页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纷纷加大职业教育办学力度,或创建职教园区,或校企多元合作,或学校、行业联手走职教集团化之路,探索出不同形式的职教发展模式。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之间的伙伴关系日益成为职业教育的重...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纷纷加大职业教育办学力度,或创建职教园区,或校企多元合作,或学校、行业联手走职教集团化之路,探索出不同形式的职教发展模式。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之间的伙伴关系日益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资源。开发区职业教育资源聚合是在原有区划教育管理和学校教育管理之间、学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一种以空间地域范围为界限,以地域内所有职教资源范围内利益主体的相互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技术开发区 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资源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区再开发初探 被引量:9
14
作者 袁新国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34,共6页
开发区启动区是开发区在开发时间和空间上的先发区域,也是目前开发区二次创业的重点区域,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及开发区自身发展需要的驱动下,对这类空间的研究具有很强现实意义。本文以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典型案例,梳理其发展历程,阐... 开发区启动区是开发区在开发时间和空间上的先发区域,也是目前开发区二次创业的重点区域,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及开发区自身发展需要的驱动下,对这类空间的研究具有很强现实意义。本文以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典型案例,梳理其发展历程,阐述启动区再开发的必要性,评价其启动区在功能、空间、景观等方面的再开发现状,最后阐述了政府、市场、企业和政策等要素对启动区再开发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区 开发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老粘性土胀缩性
15
作者 舒武堂 蒋涛 李国胜 《城市勘测》 2003年第2期45-47,I002,共4页
本文主要以试验手段为基础 ,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武汉经济开发区范围内的老粘性土胀缩性进行统计分析 ,确定了老粘性土的工程性质 。
关键词 武汉市 经济技术开发区 老粘性土 土壤胀缩性 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化功能开发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昭锋 《城市开发》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9-21,共3页
论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化功能开发陈昭锋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已顺利地完成了由起步阶段向发展阶段的转变。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我国开发区的建设和管理正在得到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 论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化功能开发陈昭锋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已顺利地完成了由起步阶段向发展阶段的转变。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我国开发区的建设和管理正在得到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日益重视,但与此同时,在开发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技术开发区 城市化 功能开发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测度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祝尔娟 何皛彦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9-119,共11页
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京津冀地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可从地位作用和发展水平两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定性、定量和空间分析方法,对三地1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 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京津冀地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可从地位作用和发展水平两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定性、定量和空间分析方法,对三地1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从总体上看,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科技引领、产业支撑和经济带动三个方面能够对区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内部结构看,京津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水平最高,其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力最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创新活力最优;从空间格局来看,三地产业呈现"一轴、一带、多点"的空间分布特征。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实力差距悬殊、产业集聚度与对接能力不足、资源整合与要素共享机制欠缺等。未来应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创新高地,更好地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促进产业链接,打造高新产业高地,提升产业支撑能力;促进要素整合,形成整体优势,充分发挥区域引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产业空间布局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A模型的生态工业园资源环境压力与结构分解研究--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广明 罗松 《产经评论》 2013年第6期70-81,共12页
本文建立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为例,定量分析了2001-2010年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驱动因子和效应。结果表明,土地因子对生态工业园区资源环境压力的效应为正,相对较小且稳定,而效应随园区经济发展逐渐减... 本文建立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为例,定量分析了2001-2010年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驱动因子和效应。结果表明,土地因子对生态工业园区资源环境压力的效应为正,相对较小且稳定,而效应随园区经济发展逐渐减弱则说明土地开发不再是造成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因素;经济因子的效应为正且逐年增大,是园区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动因,表明典型园区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破坏;技术因子的效应为负,相对较大且稳定,但随着园区经济因子正效应的逐渐增大,技术因子负效应开始抵消不了经济因子的正效应,表明园区在后期的发展会遇到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瓶颈,技术因子减小园区的资源环境压力的效应呈边际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A模型 生态工业园 资源环境压力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3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泊水质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姝荃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4年第4期10-14,共5页
研究了2004~2013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泊水质状况.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泊水质达标率均低于50%;整体水质以中、重度污染为主;富营养化程度较重;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湖泊高锰酸盐指数呈... 研究了2004~2013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泊水质状况.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泊水质达标率均低于50%;整体水质以中、重度污染为主;富营养化程度较重;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湖泊高锰酸盐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后官湖和北太子湖水质呈现好转趋势,官莲湖和硃山湖水质呈现下降趋势,其余7个重点湖泊水质维持平稳趋势.由于城市生活污水、湖泊水容量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虽然经过一系列湖泊治理工程的实施,湖泊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开发区湖泊在武汉市仍处于污染较重的水平,需要从完善法规条例、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建立湖泊监测预警机制着手推进湖泊保护和开发区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湖泊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心公共空间的多元、复合化设计——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区中标方案介绍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俊勤 程明华 +1 位作者 丘永东 黄峻 《规划师》 2002年第7期21-23,62,共4页
在多因素作用下的现代城市公共中心,其功能和形式越来越趋向复杂和多元化发展。作者旨在通过对“Park+Square”设计理念的实践和探讨,探求一种更加适合城市中心公共空间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城市 公共空间 复合化设计 公共中心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