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戏曲武打的发展演变及其在武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熊志冲
-
机构
成都体院
-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18-23,共6页
-
文摘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它吸收、融合了诗歌、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等各门艺术之精粹,从而丰富了自己的表现形式。在我国戏曲发展的百花园中,武术,恰似一枝奇葩,开放得尤为鲜艳,尤为光彩夺目。“唱、念、做、打”作为传统戏曲表演的四大方面,是我国任何一个较大的传统剧种都必须具备的。而“武戏”(又称武打戏或武功戏)。
-
关键词
戏曲武打
表现形式
武打戏
戏剧表演
表演艺术
武戏
戏曲发展
戏曲表演
文化艺术
戏剧艺人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汉代角抵戏与体育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刘秉果
-
机构
徐州师院体育系
-
出处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5年第1期21-24,共4页
-
文摘
一、汉代角抵戏的大发展班固在《汉书·刑法志》中说:“春秋之后,火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角抵,先王之礼没于谣乐中矣”。东汉人文颖的《汉书注》说:“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盖杂技乐也”。梁朝任昉在《述异记》中,叙述了角抵戏源出于民间的游戏:“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其后传入宫廷,并有了专业的艺人。“(秦)二世在甘泉。
-
关键词
角抵戏
杂技艺术
武打戏
戏乐
游戏
杂技表演
宫廷
汉代
娱乐生活
艺人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略论戏曲音乐的功能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汪人元
-
出处
《艺术百家》
1987年第4期115-119,共5页
-
文摘
戏曲音乐在戏曲艺术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不论是历史悠久、发展成熟的古老剧种,还是近现代兴起的各地方剧种;也不论是以演唱作为主要手段抒情表意、叙述事件的唱工戏,还是几无唱念的做工、武打戏中,都无法离开音乐——至少,任何演出都必须在音乐的伴奏之中。
-
关键词
戏曲音乐
戏曲艺术
武打戏
剧种
戏剧人物
戏曲表演
节奏
表现感情
戏剧冲突
音乐化
-
分类号
J
[艺术]
-
-
题名从体育文物中看我国古代摔跤的发展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刘秉果
-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1985年第5期8-12,共5页
-
文摘
我曾写过《汉代的角抵(戏)和捽胡》一文(刊登在《体育史料》第五期上),中心的意思是说明汉代的角抵不是摔跤,捽胡才是摔跤。这是从文字史料上研究的结果。汉代的角抵戏是一个大概念,包括了杂技、歌舞、武打戏。从体育的角度来说。
-
关键词
体育文物
角抵戏
史料
文字
杂技
大概念
歌舞
武打戏
相扑
魏晋南北朝
-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少不得的并列标记
- 5
-
-
作者
邹哲承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1-,共1页
-
-
关键词
武打戏
误解
四姑娘
同位结构
徐仲华
偏正结构
顿号
正文
-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屏幕“吻戏”稳当点
- 6
-
-
作者
薛允连
-
机构
辽宁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8-28,共1页
-
文摘
笔者原先总不好意思写诸如接吻什么的,好象这玩意应该是背后的“活儿”。 记得在很早以前,有一部国际经典巨片——《乱世佳人》,男主人公白瑞德和女主人公郝思嘉那纯情至爱的一吻,把整个影片推向了令人元限回味的高潮,两人那令世人称赞的爱情通过这一吻,终于完成了人性美的定格,被后人称为屏幕情吻的“经典”。
-
关键词
女主人公
乱世佳人
人性美
男主人公
《魂断蓝桥》
地下党
反特片
禁欲主义
武打戏
校园生活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