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打影视影像与武术艺术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17,共2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哲学思辨和逻辑分析的方法,阐释武打影视影像与武术艺术的辩证关系。指出:武术的技击属性成就了武打影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阴阳思维及"尚巧不尚力"的思想和艺术色彩 从"暴力美学"视阈审视武打影视,体现了既彰显...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哲学思辨和逻辑分析的方法,阐释武打影视影像与武术艺术的辩证关系。指出:武术的技击属性成就了武打影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阴阳思维及"尚巧不尚力"的思想和艺术色彩 从"暴力美学"视阈审视武打影视,体现了既彰显人性攻击本能又消解暴力的美学思想。辩证地看待武打影视影像、武术艺术与现实武术的关系,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推动武打影视与武术的和谐发展具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打影视 影像 武术艺术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影视视域审视武术人文教育思想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华荣 孙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26,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哲学思辨方法,从武打影视视域,从武术的技击、道德、艺术层面审视武术人文教育内涵。研究表明:武术技击蕴涵的人文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为中华文化阴阳思想的运用,体现了"以巧胜拙"乃至"不战而屈人之兵"... 运用文献资料、哲学思辨方法,从武打影视视域,从武术的技击、道德、艺术层面审视武术人文教育内涵。研究表明:武术技击蕴涵的人文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为中华文化阴阳思想的运用,体现了"以巧胜拙"乃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人文精神;武术道德教育从伦理学出发,彰显了习武之人更注重"侠义"、遵守"信诺"、凸显"勇敢"、倡导"和谐"的人文精神;武术艺术教育以中华审美文化为基调,体现了武术的审美意象、生命意境以及既彰显武力又解构暴力的和合生存策略。在"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号角下,对于传承中华武术、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审美情趣,培育高尚的人文素养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打影视 武术技击 武术道德 武术艺术 人文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意义的武术文化生产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文武 徐小良 +2 位作者 赵泽浩 朱东 韩丽云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60,共10页
武术文化始终呈流动性态势,因被不同时代的人们生产和消费其内容不断更新。基于文化生产理论,以对武术技术意义的本体诠释为基础,从前提、实践、使命三方面阐述基于技术意义的武术文化生产。认为:作为对武术技术动作的规范,技法是武术... 武术文化始终呈流动性态势,因被不同时代的人们生产和消费其内容不断更新。基于文化生产理论,以对武术技术意义的本体诠释为基础,从前提、实践、使命三方面阐述基于技术意义的武术文化生产。认为:作为对武术技术动作的规范,技法是武术“练”与“打”的理论基础,对技法的深刻把握是认知武术技术、发掘技术意义的前提;文化资本积累、武打影视实践、教育与研究构成了武术文化生产的主要领域;武术技术意义是武术文化生产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技术意义 文化生产 攻防 技法 文化资本 武打影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