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武惠妃石椁纹饰初探 被引量:21
1
作者 程旭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101,I0003-I0008,共21页
陪葬敬陵的唐武惠妃墓石椁规模宏大,内外雕刻着精美的纹饰,其中的人物、乐舞、神兽、动植物纹带有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盛期的明显特征,也反映出墓主人的佛教信仰倾向,以及安排武惠妃葬式葬仪者的思想与感情,为研究唐代宫廷文化、宗教和文... 陪葬敬陵的唐武惠妃墓石椁规模宏大,内外雕刻着精美的纹饰,其中的人物、乐舞、神兽、动植物纹带有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盛期的明显特征,也反映出墓主人的佛教信仰倾向,以及安排武惠妃葬式葬仪者的思想与感情,为研究唐代宫廷文化、宗教和文化融合等提供了珍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惠妃 石椁 纹饰 乐舞 佛教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惠妃石椁线刻女性服饰与装束考 被引量:3
2
作者 田小娟 《文博》 2013年第3期39-46,共8页
本文对盛唐贞顺皇后(武惠妃)石椁内壁10幅线刻画所展现的女性形象,从发型、服饰入手,与开元、天宝年间的壁画、陶俑对比分析,从发型看抛家髻开始流行,佩饰较前期奢华,阔袖袒胸短襦、高腰长裙、宽大的帔帛,是盛唐妇女服装的标准"三... 本文对盛唐贞顺皇后(武惠妃)石椁内壁10幅线刻画所展现的女性形象,从发型、服饰入手,与开元、天宝年间的壁画、陶俑对比分析,从发型看抛家髻开始流行,佩饰较前期奢华,阔袖袒胸短襦、高腰长裙、宽大的帔帛,是盛唐妇女服装的标准"三件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武惠妃 女性 发型 服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武惠妃墓出土疑似胶结材料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严静 马珍珍 +2 位作者 赵西晨 马志军 黄晓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3-40,共8页
为了确定武惠妃墓室内发现的黑色多孔块状物质是否为绘制壁画时使用的胶结材料,联合使用显微镜观察、SEM-EDS、Raman、FTIR和GC-FID多种分析方法对该物质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元素组成及物质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物质虽已炭化,但内部... 为了确定武惠妃墓室内发现的黑色多孔块状物质是否为绘制壁画时使用的胶结材料,联合使用显微镜观察、SEM-EDS、Raman、FTIR和GC-FID多种分析方法对该物质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元素组成及物质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物质虽已炭化,但内部仍可见一些较新鲜的胶料残留,其成分为动物胶,并在其中发现了少量红色朱砂颜料残留。通过古文献记载和以往研究成果讨论了结果的可靠性。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唐代墓葬壁画绘制技艺的考古学研究,更可为后期文物保护材料和工艺的选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惠妃 疑似胶结物 RAMAN FTIR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惠妃石椁线刻画中的“胡人与神兽”图和“酒神的胜利游行”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可婧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2年第5期96-101,共6页
唐代武惠妃石椁线刻画中出现的“胡人与神兽”形象,从图式上受到了罗马艺术“酒神的胜利游行”题材中酒神侍从与大型猛兽组合形象的影响。神兽造型在狮子的基础上融合了酒神的坐骑——豹与格林芬混合形神兽的元素。“胡人与神兽”图出... 唐代武惠妃石椁线刻画中出现的“胡人与神兽”形象,从图式上受到了罗马艺术“酒神的胜利游行”题材中酒神侍从与大型猛兽组合形象的影响。神兽造型在狮子的基础上融合了酒神的坐骑——豹与格林芬混合形神兽的元素。“胡人与神兽”图出现于武惠妃石椁装饰之上,是唐代艺术大规模吸收异域视觉元素的又一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惠妃石椁 酒神 酒神的胜利游行 唐代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