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夷黑猪HSPA5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1
作者 李指全 傅思静 +5 位作者 徐舒平 高萌若 杨涛涛 张志榜 李凯 李鹏成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14-3224,共11页
【目的】对武夷黑猪热休克蛋白A5(heat shock protein family A member 5,HSPA5)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与分析,为探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对武夷黑猪HSPA5基因编码区进行克隆并测序,再与不同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 【目的】对武夷黑猪热休克蛋白A5(heat shock protein family A member 5,HSPA5)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与分析,为探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对武夷黑猪HSPA5基因编码区进行克隆并测序,再与不同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蛋白的理化特性、结构及功能,最后测定其在武夷黑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武夷黑猪HSPA5基因编码区长1965 bp,编码654个氨基酸。相似性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武夷黑猪HSPA5氨基酸序列与杜洛克猪转录本变体2和鼠的HSPA5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100%),且与鼠的亲源关系最近,而与大黄花鱼的亲源关系最远。武夷黑猪HSPA5蛋白为酸性亲水蛋白,含有信号肽序列,在内质网中含量最高。主要由α-螺旋构成,且保守基序位于2个重叠的功能结构域内;含有56个磷酸化位点,76个O-糖基化位点,24个化学因子作用位点。同时具有26个抗原决定簇、11个T细胞抗原表位,13个B细胞抗原表位。与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member 90,HSP90)、激活转录因子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等互作关系密切。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HSPA5基因在武夷黑猪肝脏和子宫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武夷黑猪HSPA5基因,且与鼠的亲源关系最近。武夷黑猪HSPA5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包含磷酸化、O-糖基化修饰位点,含有与T或B细胞抗原表位重叠的抗原决定簇序列,与未折叠蛋白反应通路中相关蛋白互作,在肝脏表达量最高。这些特征可为进一步研究HSPA5蛋白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黑猪 HSPA5基因 生物信息学 功能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鉴别影响武夷黑猪肌内脂肪含量的肠道菌群
2
作者 邓灼景 叶鼎承 +3 位作者 丁晓宁 甘雅婷 甘乾福 吴飞龙 《福建畜牧兽医》 2023年第2期9-12,16,共5页
肌内脂肪含量是表征武夷黑猪肉品质的关键指标。肠道菌群在猪脂肪沉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武夷黑猪肠道菌群研究尚未开展,肠道菌群与其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仍旧未知。本研究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解析了武夷黑猪肠道菌群的组成,... 肌内脂肪含量是表征武夷黑猪肉品质的关键指标。肠道菌群在猪脂肪沉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武夷黑猪肠道菌群研究尚未开展,肠道菌群与其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仍旧未知。本研究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解析了武夷黑猪肠道菌群的组成,揭示了肠道菌群中的优势细菌主要来自厚壁菌门、普氏菌属、罗氏菌属、瘤胃球菌属、螺旋菌属、密螺旋体菌属等,它们可能与武夷黑猪脂肪沉积能力强、耐粗饲、抗逆性好等生理特性有关。利用相关性分析,共鉴别了21个OTUs和8条功能途径与肌内脂肪含量显著相关(|r|>0.35,P<0.05),大多数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的细菌可能通过调控多糖和氨基酸代谢来影响肌内脂肪沉积。本研究的发现为生产实践中通过干预肠道菌群、促进武夷黑猪肌内脂肪沉积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黑猪 肌内脂肪 肠道菌群 16S rRNA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黑猪与杜洛克猪HSPB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对比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3
作者 李指全 高萌若 +7 位作者 温逸俊 傅思静 徐舒平 杨涛涛 张志榜 方霞 李凯 李鹏成 《中国畜牧兽医》 2025年第9期4248-4259,共12页
【目的】对比分析武夷黑猪与杜洛克猪热休克蛋白B1(heat shock protein beta-1,HSPB1)结构和功能,为研究动物机体抗应激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克隆武夷黑猪和杜洛克猪HSPB1基因并测序,同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对相似性,构建系统... 【目的】对比分析武夷黑猪与杜洛克猪热休克蛋白B1(heat shock protein beta-1,HSPB1)结构和功能,为研究动物机体抗应激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克隆武夷黑猪和杜洛克猪HSPB1基因并测序,同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对相似性,构建系统进化树,对比分析两者HSPB1蛋白的特性、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以及在两个猪种中各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克隆武夷黑猪与杜洛克猪HSPB1基因,编码区均为624 bp,均共编码207个氨基酸,两者HSPB1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9.0%和98.6%,存在123^(G→T)、233^(T→C)核苷酸位点的变异,同时引起41^(E→D)、78^(L→P)氨基酸的差异。核苷酸序列进化树显示,两者均与蝙蝠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序列进化树显示,两者均与羊亲缘关系最近。两者有相同的基因启动子与转录因子,在蛋白质的信号肽、跨膜区、保守基序、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等特性上保持一致。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该蛋白中存在1个仅可被糖原合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所识别的新的磷酸化位点,和4个可被化学因子结合作用的差异位点。武夷黑猪HSPB1蛋白在线粒体中占比比杜洛克猪少,氨基酸序列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存在7个区域的差别。虽然两者都与磷酸化激酶互作密切,但武夷黑猪比杜洛克猪HSPB1蛋白多1个细胞骨架功能条目。HSPB1基因在两个猪种各组织中广泛表达,且品种间均无显著差异,其中都在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最高。【结论】成功扩增武夷黑猪与杜洛克猪HSPB1基因。相较于杜洛克猪,武夷黑猪HSPB1在细胞质中含量更高,且存在磷酸化位点和化学因子结合位点的差异。但两者在相同组织中的表达量无差异,都在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最高。结果为深入研究猪源HSPB1在抗应激反应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黑猪 杜洛克 HSPB1基因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