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武周革命”对李唐王朝的影响
1
作者
何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33-37,共5页
武则天去世后,“武周革命”所形成的武氏集团对李唐王朝的影响力依然存在。通过景龙元年至开元元年间,武氏集团在太子重俊政变、李隆基诛韦后、玄宗诛灭太平集团等重大政治事件中的影响力,论述“武周革命”对这一时期李唐王朝的影响,认...
武则天去世后,“武周革命”所形成的武氏集团对李唐王朝的影响力依然存在。通过景龙元年至开元元年间,武氏集团在太子重俊政变、李隆基诛韦后、玄宗诛灭太平集团等重大政治事件中的影响力,论述“武周革命”对这一时期李唐王朝的影响,认为太平集团的覆灭,才标志着“武周革命”对李唐王朝影响力的最终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周革命
李唐王朝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史“武周革命”试探
2
作者
李国彦
《人文杂志》
1958年第1期56-62,共7页
天授元年(公元六九○年),武瞾改唐号曰周,史称“武周革命”。这一次李唐王朝的政变,就其阶级实质而言,是地主阶级内部矛盾与冲突的反映,但也混杂着商人阶层及城市劳动者的争斗因素。前者有人已作过介绍;而后一事实却往往被论唐史者所误...
天授元年(公元六九○年),武瞾改唐号曰周,史称“武周革命”。这一次李唐王朝的政变,就其阶级实质而言,是地主阶级内部矛盾与冲突的反映,但也混杂着商人阶层及城市劳动者的争斗因素。前者有人已作过介绍;而后一事实却往往被论唐史者所误解或忽视。现在仅个人的一些初步体会,就正于专家与读者。我们为了阐明“武周革命”的社会性质。首先探讨一下武后家族的渊源。伪托钟辂着“续前定录”云:“武居常,天后高祖也。少时游洛下,人谓为猴颊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周革命
商人阶层
唐史
劳动者
大地主
武后
临朝称制
城市
李唐王朝
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纪实特征与文学色彩:武周时期石刻投龙纪的文本价值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林昊
吴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0-168,共9页
投龙仪文献记录道教投龙祭祀的仪式缘起、规格、祈愿等内容,富含政治、宗教、文化等历史信息。现存最早有据可考的国家投龙活动发生于唐太宗时期,而武则天是历史上举行投龙仪式次数最多的帝王。武周早期的石刻投龙纪反映了武周代唐之后...
投龙仪文献记录道教投龙祭祀的仪式缘起、规格、祈愿等内容,富含政治、宗教、文化等历史信息。现存最早有据可考的国家投龙活动发生于唐太宗时期,而武则天是历史上举行投龙仪式次数最多的帝王。武周早期的石刻投龙纪反映了武周代唐之后亟于宣告“以周易唐”合法性的政治目的;武周晚期的投龙纪主要立足于帝王个人角度,以祈福延龄、增延禄寿作为发愿目的。武周时期的石刻投龙纪大致奠定了后世此类文体的撰写格式,叙事具有高度纪实性;在行文结构上,其句型灵活多变,多援引祥瑞意象入文,注重文学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投龙纪
武周革命
石刻文体
文体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武则天科举改制的政治动因
被引量:
1
4
作者
韩宏韬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100,共6页
唐代武则天的科举改制具有深刻的政治动因。武则天重视科举,是因为科举的斗争性品格有助于她解决通往最高权力道路上的两个最大难题:女性角色和庶族出身。在颠覆李唐、打击旧门阀的过程中,崇文抑儒、破立结合是她科举改制的基本策略。...
唐代武则天的科举改制具有深刻的政治动因。武则天重视科举,是因为科举的斗争性品格有助于她解决通往最高权力道路上的两个最大难题:女性角色和庶族出身。在颠覆李唐、打击旧门阀的过程中,崇文抑儒、破立结合是她科举改制的基本策略。初始阶段,主要是打压儒学,突围儒学排斥女人参政的正统思想,弱化旧门阀的文化根基。革命既成阶段,一边分化儒学,支持和拉拢新儒学势力,以壮大新贵族群体;一边大力宣扬儒学的忠孝观念,在科考中灌输奴化思想,巩固既得成果。武氏以文经国,科举文学化的精神属性与文儒合一的士人结构类型,以及诗赋取士的基本格局,正是武周革命科举改制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则天
武周革命
科举改制
政治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高宗武后东巡及其政治的转化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鸿宾
梁民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1-84,共4页
唐高宗自贞观二十三年(549)六月即位,至弘道元年(683)底病卒,在位34年,七次巡幸东都洛阳,居其地达11年之久。高宗为什么频繁出居洛阳?在这期间武后起了什么作用?笔者力图从文献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目的是揭示出高、武政治发展的倾...
唐高宗自贞观二十三年(549)六月即位,至弘道元年(683)底病卒,在位34年,七次巡幸东都洛阳,居其地达11年之久。高宗为什么频繁出居洛阳?在这期间武后起了什么作用?笔者力图从文献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目的是揭示出高、武政治发展的倾向及其转变。一早在40年前,陈寅恪先生就在其《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中对高宗武则天政治作了精辟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后
唐高宗
关中本位政策
旧唐书
唐代政治
东都洛阳
资治通鉴
十三年
武周革命
政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武则天
6
作者
刘凌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6年第1期115-128,共14页
「武周革命』,过去的史学家们多以「女祸」目之;尤以她的私生活比较放纵,更对她书尽污蔑诽谤之能事,这当然是极端错误的。近来已有许多人扭转厂这些看法,并想进一步地研究她.照实说来,这个人物也值得研究一下.为什么能在李唐建国后不久...
「武周革命』,过去的史学家们多以「女祸」目之;尤以她的私生活比较放纵,更对她书尽污蔑诽谤之能事,这当然是极端错误的。近来已有许多人扭转厂这些看法,并想进一步地研究她.照实说来,这个人物也值得研究一下.为什么能在李唐建国后不久,就出现了她的专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则天
均田制
武周革命
集团
科举制
小地主
大学学生
李唐
社会
府兵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周革命”对李唐王朝的影响
1
作者
何磊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33-37,共5页
文摘
武则天去世后,“武周革命”所形成的武氏集团对李唐王朝的影响力依然存在。通过景龙元年至开元元年间,武氏集团在太子重俊政变、李隆基诛韦后、玄宗诛灭太平集团等重大政治事件中的影响力,论述“武周革命”对这一时期李唐王朝的影响,认为太平集团的覆灭,才标志着“武周革命”对李唐王朝影响力的最终消失。
关键词
武周革命
李唐王朝
影响力
Keywords
Tang Dynasty
Wu-chou Revolution
influence
分类号
K242.10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史“武周革命”试探
2
作者
李国彦
出处
《人文杂志》
1958年第1期56-62,共7页
文摘
天授元年(公元六九○年),武瞾改唐号曰周,史称“武周革命”。这一次李唐王朝的政变,就其阶级实质而言,是地主阶级内部矛盾与冲突的反映,但也混杂着商人阶层及城市劳动者的争斗因素。前者有人已作过介绍;而后一事实却往往被论唐史者所误解或忽视。现在仅个人的一些初步体会,就正于专家与读者。我们为了阐明“武周革命”的社会性质。首先探讨一下武后家族的渊源。伪托钟辂着“续前定录”云:“武居常,天后高祖也。少时游洛下,人谓为猴颊郎。
关键词
武周革命
商人阶层
唐史
劳动者
大地主
武后
临朝称制
城市
李唐王朝
集团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纪实特征与文学色彩:武周时期石刻投龙纪的文本价值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林昊
吴真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0-168,共9页
基金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研究”(15ZDA1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投龙仪文献记录道教投龙祭祀的仪式缘起、规格、祈愿等内容,富含政治、宗教、文化等历史信息。现存最早有据可考的国家投龙活动发生于唐太宗时期,而武则天是历史上举行投龙仪式次数最多的帝王。武周早期的石刻投龙纪反映了武周代唐之后亟于宣告“以周易唐”合法性的政治目的;武周晚期的投龙纪主要立足于帝王个人角度,以祈福延龄、增延禄寿作为发愿目的。武周时期的石刻投龙纪大致奠定了后世此类文体的撰写格式,叙事具有高度纪实性;在行文结构上,其句型灵活多变,多援引祥瑞意象入文,注重文学化表达。
关键词
石刻投龙纪
武周革命
石刻文体
文体格式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武则天科举改制的政治动因
被引量:
1
4
作者
韩宏韬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100,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五代经学史"(13B2Z013)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重大项目"儒学史论文献汇编暨中国古代史论研究"(12RWZD08)
+1 种基金
河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隋唐五代史论编年"(2017BLS006)
洛阳市社科规划项目"隋唐五代史论编年"(2017B197)
文摘
唐代武则天的科举改制具有深刻的政治动因。武则天重视科举,是因为科举的斗争性品格有助于她解决通往最高权力道路上的两个最大难题:女性角色和庶族出身。在颠覆李唐、打击旧门阀的过程中,崇文抑儒、破立结合是她科举改制的基本策略。初始阶段,主要是打压儒学,突围儒学排斥女人参政的正统思想,弱化旧门阀的文化根基。革命既成阶段,一边分化儒学,支持和拉拢新儒学势力,以壮大新贵族群体;一边大力宣扬儒学的忠孝观念,在科考中灌输奴化思想,巩固既得成果。武氏以文经国,科举文学化的精神属性与文儒合一的士人结构类型,以及诗赋取士的基本格局,正是武周革命科举改制下的产物。
关键词
武则天
武周革命
科举改制
政治动因
Keywords
Empress Wu Ze-tian
Wu Ze-tian's reform
reform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political motivation
分类号
D691.34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高宗武后东巡及其政治的转化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鸿宾
梁民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1-84,共4页
文摘
唐高宗自贞观二十三年(549)六月即位,至弘道元年(683)底病卒,在位34年,七次巡幸东都洛阳,居其地达11年之久。高宗为什么频繁出居洛阳?在这期间武后起了什么作用?笔者力图从文献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目的是揭示出高、武政治发展的倾向及其转变。一早在40年前,陈寅恪先生就在其《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中对高宗武则天政治作了精辟的论述。
关键词
武后
唐高宗
关中本位政策
旧唐书
唐代政治
东都洛阳
资治通鉴
十三年
武周革命
政治发展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武则天
6
作者
刘凌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 系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6年第1期115-128,共14页
文摘
「武周革命』,过去的史学家们多以「女祸」目之;尤以她的私生活比较放纵,更对她书尽污蔑诽谤之能事,这当然是极端错误的。近来已有许多人扭转厂这些看法,并想进一步地研究她.照实说来,这个人物也值得研究一下.为什么能在李唐建国后不久,就出现了她的专政。
关键词
武则天
均田制
武周革命
集团
科举制
小地主
大学学生
李唐
社会
府兵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武周革命”对李唐王朝的影响
何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唐史“武周革命”试探
李国彦
《人文杂志》
195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纪实特征与文学色彩:武周时期石刻投龙纪的文本价值
李林昊
吴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唐代武则天科举改制的政治动因
韩宏韬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唐高宗武后东巡及其政治的转化
李鸿宾
梁民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武则天
刘凌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