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态+”让武功山生态更美生活更好
1
作者 田渺渺 钟南清 《国土绿化》 2025年第1期26-27,共2页
覆盖约1.99万公顷的森林和草地,拥有83.35%的森林覆盖率,罗霄山脉北段的翠绿,是武功山的生态底蕴和最耀眼的标志,也是绿色发展的象征。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依托其丰富的森林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断深化林... 覆盖约1.99万公顷的森林和草地,拥有83.35%的森林覆盖率,罗霄山脉北段的翠绿,是武功山的生态底蕴和最耀眼的标志,也是绿色发展的象征。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依托其丰富的森林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断深化林长制的实施,深入推行“森态+”战略,致力于发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推动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林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产业 武功 林业经济 森林康养 森林资源 江西省萍乡市 历史文化底蕴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旅游视域下武功山辐射区域“三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2
作者 潘岩 徐津 张子晴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0期28-36,共9页
规划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三产融合”“三生同步”对形成区域联动下旅游品质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探究2000年、2010年和2020年江西武功山辐射区域“三生空间”格局演变趋势,结合政策导向进行格局优化设计。研究发现:(1)... 规划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三产融合”“三生同步”对形成区域联动下旅游品质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探究2000年、2010年和2020年江西武功山辐射区域“三生空间”格局演变趋势,结合政策导向进行格局优化设计。研究发现:(1)构建辐射区域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整体格局由生态空间转入生产空间明显,部分生产、生态空间转出为复合型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受到社会经济与可持续政策影响呈波动变化。(2)分析空间结构动态转换剧烈程度,尤其以生产、生活空间最为突出,生态空间综合动态度波动较为稳定,但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转移关系仍需协调。(3)辐射区域格局演变以原始生态格局为语境,受到品质旅游需求、政策规划方向、区域供需体系构建因素的主要影响,而人文历史名迹为潜在韧性因素持续存在。研究认为武功山辐射区域发展需聚焦于空间属性协调共生、人地关系相互制约、提升游客旅游与居民生活幸福感,进而保障辐射区域空间刚性,逐步修正以引导空间秩序趋向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政策 演变机制 格局优化 区域辐射 武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在古代送快递,除了武功,你还需要这些技能
3
作者 黄思宇 小金角儿(插画) 《中华手工》 2024年第14期54-61,共8页
在上一期,探探团成功从各大博物馆找到了多件中国最美服饰,完成了“未来服装”公司的嘱托并拿到了丰厚的报酬。探探们用这笔钱奖励了自己一场长途旅行,很快就把钱花完了。不过,探探团毕竟名声在外,不会担心没生意做。果然,在他们旅行结... 在上一期,探探团成功从各大博物馆找到了多件中国最美服饰,完成了“未来服装”公司的嘱托并拿到了丰厚的报酬。探探们用这笔钱奖励了自己一场长途旅行,很快就把钱花完了。不过,探探团毕竟名声在外,不会担心没生意做。果然,在他们旅行结束回工作室的路上,金城虎接到了一个电话,并且他的声音在通话过程中越来越激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途旅行 名声在外 工作室 博物馆 武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族武功》武术术语英译研究
4
作者 华玲玲 贺慧琳 周苗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5期211-215,共5页
文章基于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借助《苗族武功》中丰富的有关武术文化术语案例,对其翻译进行研究与探讨,寻求合乎实际的翻译策略与译文,以达到传播中华武术文化的交际目的。通过研究发现,武术术语的译文缺乏规范标准的翻译体制,... 文章基于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借助《苗族武功》中丰富的有关武术文化术语案例,对其翻译进行研究与探讨,寻求合乎实际的翻译策略与译文,以达到传播中华武术文化的交际目的。通过研究发现,武术术语的译文缺乏规范标准的翻译体制,而且有关少数民族的武术术语翻译研究不多,其输出研究仍需要国内学者的共同奋斗与协心戮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克西拉 文化专有项 《苗族武功 武术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天顺:武功山下“最美工程师”
5
作者 李建伟 郑雪梅 钟南清 《国土绿化》 2024年第1期40-41,共2页
在武功山的林海中,朱天顺将半生年华奉献给深山林区,把梦想寄托在这片葱茏山水之间。朱天顺自1994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获得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江西省清查先进个人、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先进个人、江西省最美林业科技推广员... 在武功山的林海中,朱天顺将半生年华奉献给深山林区,把梦想寄托在这片葱茏山水之间。朱天顺自1994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获得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江西省清查先进个人、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先进个人、江西省最美林业科技推广员、2023年江西省“最美工程师”、吉安市林业科普先进个人,2020年受聘为第一届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智库专家,2022年获得江西省第四届优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成果二等奖,2023年获评吉安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科技推广 科技工作者 荣誉称号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朱天顺 武功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功古镇农耕大地景观规划设计特色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祺 刘锦锋 +1 位作者 李森 李慧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3期227-230,共4页
大地景观是天、地、人、神、物相互交融的景观,对古镇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武功古镇农耕大地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在挖掘古镇人文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着眼于黄土高原上的视角分析,立足于人类最佳居住模式,紧扣"农耕文化"主题,... 大地景观是天、地、人、神、物相互交融的景观,对古镇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武功古镇农耕大地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在挖掘古镇人文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着眼于黄土高原上的视角分析,立足于人类最佳居住模式,紧扣"农耕文化"主题,从软质绿化生态和硬质人文景观两方面构筑古镇大地景观,力求从文化景观与生态绿化两方面自然融合,以充分认识大地景观规划对古镇旅游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景观 农耕文化 规划设计 陕西武功 武功古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新化梅山武功的社会价值 被引量:14
7
作者 魏志英 陈永辉 谭克理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1-95,共5页
以湖南新化孟公村武术文化为考察对象,对流传在当地的梅山武功进行实地研究,认为梅山武功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朴实、强悍、"蛮横"的个性,具有民俗事项的特点;展现了当地村落的俗文化,着重分析梅山武功对孟公村村落社会发展所... 以湖南新化孟公村武术文化为考察对象,对流传在当地的梅山武功进行实地研究,认为梅山武功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朴实、强悍、"蛮横"的个性,具有民俗事项的特点;展现了当地村落的俗文化,着重分析梅山武功对孟公村村落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梅山武功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目的是希望让更多的本地村民能客观认识梅山武功的社会价值,并积极参与到梅山武功的活动中来,以传承本土民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文化 梅山武功 社会价值 孟公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武功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朱萌 马孝义 刘雪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68,共5页
基于对武功县2006年、2009年两期Lansat 5-TM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土地利用/覆被图,求得该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转移概率矩阵。应用马尔科夫模型对武功县未来12a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引入模型效应系数检验该模... 基于对武功县2006年、2009年两期Lansat 5-TM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土地利用/覆被图,求得该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转移概率矩阵。应用马尔科夫模型对武功县未来12a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引入模型效应系数检验该模型,模型效应系数值为99.99%,用该模型预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是可靠的;人类活动是武功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武功县未来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是农业用地逐年减少,其中耕地面积和菜地面积分别减少5.74%,0.74%;而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则逐年增加,分别增加6.29%,0.57%;水域和特殊用地面积变化不大。研究结果明晰了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可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覆被 马尔科夫模型 武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武功县耕地生产能力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浩浩 李团胜 +2 位作者 赵宏志 史小慧 康欢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3-216,共4页
为了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测算耕地生产能力,合理开发农用地生产潜力,建立了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方案体系,并据此以武功县为例,计算了该县农用地自然生产潜力、利用生产潜力和现实生产能力。通过各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级指数和利用等... 为了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测算耕地生产能力,合理开发农用地生产潜力,建立了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方案体系,并据此以武功县为例,计算了该县农用地自然生产潜力、利用生产潜力和现实生产能力。通过各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级指数和利用等级指数分别乘以单元面积并累加得到自然生产潜力和利用生产潜力,并利用Logistic模型拟合标准粮产量和利用等指数之间的关系来计算现实生产能力。结果表明,武功县自然生产潜力和利用生产潜力分别为107.42×104t和70.05×104t,单位面积自然生产潜力和利用生产潜力分别为39.22 t.hm-2和25.58 t.hm-2,现实生产能力为28.49×104t,单位面积现实生产能力为10.40 t.hm-2。武功县耕地生产能力在空间上差异明显,粮食单产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单位面积现实产能最高和最低的分别为普集镇和游风镇,为13.53 t.hm-2和8.66 t.hm-2,未来西北台塬区的乡镇是粮食增产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自然生产潜力 利用生产潜力 现实生产能力 LOGISTIC模型 武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解构和重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分析——以新化梅山武功为案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飞舟 肖谋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8,共4页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以建构理论为依据,对梅山武术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分析。研究表明:新化梅山武功的建构者主要有民间英雄、宗教首领、政府权威和民众;建构基础有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宗教等;梅山武功在历史上有三次大的解构;...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以建构理论为依据,对梅山武术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分析。研究表明:新化梅山武功的建构者主要有民间英雄、宗教首领、政府权威和民众;建构基础有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宗教等;梅山武功在历史上有三次大的解构;理论体系的完善、实践创新、引入课堂和全民健身是其重构的必要手段。文章从新的视角揭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旨在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山武功 建构 民族传统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功县农村饮用水水质分析及安全保障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秋利 苏少林 周伟 《陕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239-241,共3页
文章通过对2009年陕西省武功县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结果分析,分析了该县农村饮用水水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安全保障对策,为县政府、环保、水利和卫生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武功 农村饮用水 水质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武功镇古镇农耕文化旅游规划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大凤 张昌贵 +1 位作者 唐菲 陈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0期155-156,160,共3页
为了在旅游规划中凸显古镇农耕文化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以陕西省武功古镇为例,通过对其农耕文化旅游规划的SWOT分析,认为其自身区位存在不足以及外部旅游发展的机会多,提出劣势-机会战略组合,抓住政策机遇,弱化区位劣势,把资源优势转... 为了在旅游规划中凸显古镇农耕文化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以陕西省武功古镇为例,通过对其农耕文化旅游规划的SWOT分析,认为其自身区位存在不足以及外部旅游发展的机会多,提出劣势-机会战略组合,抓住政策机遇,弱化区位劣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规划突出古镇农耕文化特色,促进旅游市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镇旅游 SWOT分析 旅游规划 武功古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功县农村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秋利 陆晖 田雪慧 《陕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189-191,201,共4页
通过对陕西省武功县农村环境污染的调查及污染形成原因的深入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武功 环境污染 防治对策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研究——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武功古镇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裴红波 陈祺 方大凤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287-290,共4页
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而传统农耕文化既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与源头,也是田园旅游得以快速发展的灵魂。农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发展田园旅游中的重要意义。在挖掘古镇人文历史底... 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而传统农耕文化既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与源头,也是田园旅游得以快速发展的灵魂。农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发展田园旅游中的重要意义。在挖掘古镇人文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立足于杨凌示范区资源特色和人才优势,紧扣"农耕文化"主题脉络,从"田园旅游传播、学校文化渗透和农业园区示范"三方面统筹构筑现代农业体系,以充分认识农耕文化景观设计对现代农业开发建设和田园旅游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凌示范区 武功古镇 农耕文化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功山地区花岗细晶岩型铌钽(锂)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喆 冯增会 +1 位作者 邱文江 王迪文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21期264-265,共2页
武功山隆起区分布有花岗细晶岩型铌钽(锂)矿(化)点,研究表明,含矿细晶岩具富硅、铝、钠,贫铁、镁、钙的特征,具明显的Rb、Th、U、Ta、Nb、P、Hf正异常和Ba、K、Sr、Zr、Ti负异常,稀土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具显著的Eu负异常和明... 武功山隆起区分布有花岗细晶岩型铌钽(锂)矿(化)点,研究表明,含矿细晶岩具富硅、铝、钠,贫铁、镁、钙的特征,具明显的Rb、Th、U、Ta、Nb、P、Hf正异常和Ba、K、Sr、Zr、Ti负异常,稀土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具显著的Eu负异常和明显的四分组效应。岩石属岩浆晚期高度分异演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细晶岩型铌钽(锂)矿 含矿细晶岩 武功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舞蹈武功技巧课的审美与训练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娅娟 《黄河之声》 2012年第16期82-83,共2页
舞蹈武功技巧的运用是构成舞蹈艺术整体的要素之一,我国的舞蹈武功技巧课程很早便被设立为一门培养高质量舞蹈表演人才的专业必修课。随着传统舞蹈程式的深入变革,舞蹈艺术对高难度武功技巧的动作表现及造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武... 舞蹈武功技巧的运用是构成舞蹈艺术整体的要素之一,我国的舞蹈武功技巧课程很早便被设立为一门培养高质量舞蹈表演人才的专业必修课。随着传统舞蹈程式的深入变革,舞蹈艺术对高难度武功技巧的动作表现及造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武功技巧的运用丰富了舞蹈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展现出无穷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武功技巧 训练价值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武功在戏曲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健 《戏剧之家》 2018年第5期37-37,共1页
戏曲是我国艺术文明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发展至今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且戏曲这种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同时在戏曲表演中很多的动作与姿态都是通过武术的形式产生的。可以说对于戏曲中的武功表演来说,既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又合情合理... 戏曲是我国艺术文明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发展至今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且戏曲这种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同时在戏曲表演中很多的动作与姿态都是通过武术的形式产生的。可以说对于戏曲中的武功表演来说,既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又合情合理,因此本文以研究武功在戏曲中的重要性为主,希望以此可以提高人们对于戏曲中武功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功 戏曲 戏曲中的武功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旅游区生态位评价模型及其应用——以武功山旅游区为例
18
作者 苏娜 彭香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6期148-151,共4页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旅游生态位理论主要用于省内或省际城市等大地理空间,鲜见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跨界旅游区内景区之间竞争量化的研究。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确立跨界旅游区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构建其旅游生态位...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旅游生态位理论主要用于省内或省际城市等大地理空间,鲜见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跨界旅游区内景区之间竞争量化的研究。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确立跨界旅游区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构建其旅游生态位评价模型,并对武功山范围内萍乡、宜春和吉安三大景区的生态位宽度及其重叠度进行测评。结果表明萍乡武功山、宜春明月山、安福武功山的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326 3、0.451 6、0.222 1,三大旅游景区相互间的生态位重叠度数值均高于0.95,处于近乎完全竞争的状态。提出基于生态位的武功山脉旅游合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AHP 评价模型 跨界旅游区 武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统治权威与着力改善民生的文治武功——康熙治世法则之一
19
作者 曹英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51-53,共3页
"人物镜鉴"是本刊2010年新开设的栏目。栏目秉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旨,要求来稿精心选取我国历朝历代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风云人物,以独到的视角广泛搜求丰富翔实的史料,广征博引,充分展示历史人物具有的传... "人物镜鉴"是本刊2010年新开设的栏目。栏目秉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旨,要求来稿精心选取我国历朝历代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风云人物,以独到的视角广泛搜求丰富翔实的史料,广征博引,充分展示历史人物具有的传奇性和经典性的治政治军和为官为人轨迹,欣赏其智慧与才略,瞻仰其伟绩与高风,感叹其荣辱与际遇,剖析其个人污点与历史局限,鉴其得失,惩其朽腐,兴其惋叹,传播和解读我国历史悠久、瑕瑜互掩的为政为官为人的政治文化。本栏目继发表曹英先生"崇祯新政"系列文章之后,自本期起发表其"康熙治世"系列文章,同时欢迎广大从事我国历史人物研究的作者踊跃为本栏目赐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治武功 改善民生 治世 康熙 历史人物研究 法则 权威 统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武功县猕猴桃园土壤养分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亚国 李衡 +1 位作者 郭培明 雷玉山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0-1105,共6页
测定陕西武功县猕猴桃园土壤养分含量,评价土壤肥力状况,为指导果园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集研究区10个代表性果园表层土壤样品,对其pH、有机质以及速效氮、磷、钾含量进行测定,结合相关分级标准,分析果园土壤肥力状况。结果表... 测定陕西武功县猕猴桃园土壤养分含量,评价土壤肥力状况,为指导果园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集研究区10个代表性果园表层土壤样品,对其pH、有机质以及速效氮、磷、钾含量进行测定,结合相关分级标准,分析果园土壤肥力状况。结果表明:武功县猕猴桃园土壤pH在7.52~8.54,平均为8.16,属于弱碱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78~26.73 g/kg,平均为18.43 g/kg,达到中量水平的土壤样品仅占25.1%,整体表现缺乏;土壤速效氮含量在47.60~254.16 mg/kg,平均为138.69 mg/kg,64.7%的土壤样品速效氮含量超过120 mg/kg,仅有8.0%的土壤样品速效氮含量缺乏;土壤有效磷含量在11.01~292.10 mg/kg,平均为59.22 mg/kg,达到丰富及以上水平的土壤样品占90.3%;土壤速效钾含量在32.81~458.20 mg/kg,平均为190.92 mg/kg,丰富、中量、缺乏的土壤样品分别占57.3%、28.2%、14.5%。研究区土壤pH、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相对较小,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比较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衡。建议在今后土壤及施肥管理中,采取综合措施,适度降低土壤pH,以满足猕猴桃生长所需的土壤酸碱环境;加强有机肥的投入,逐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控制氮、磷、钾化肥的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武功 猕猴桃园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