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陆与台湾地区警察武力使用法律规范比较研究——以警械和武器使用的立法规制为重点 被引量:25
1
作者 翟金鹏 史全增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2-131,共10页
警察武力使用是国家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由于涉及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或剥夺问题,因此需要法律规范来统制警察武力的使用过程。以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的视角,通过对大陆和台湾地区警察武力使用在法律规范体系、概括... 警察武力使用是国家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由于涉及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或剥夺问题,因此需要法律规范来统制警察武力的使用过程。以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的视角,通过对大陆和台湾地区警察武力使用在法律规范体系、概括授权条款、比例原则和警用器械的立法规制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可以为大陆警察武力使用法律规范的完善提供一种借鉴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 台湾地区 警察武力使用 警械 武器 法律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上执法武力使用的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曹海宁 张彩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4,共7页
武力使用是海上执法的必要手段,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敏感性,极易引发涉外事件。国际法对于海上执法中的武力使用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其法律约束力不强。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海警及海上执法中的特殊情况考虑较少,存在效力位阶低、海警执... 武力使用是海上执法的必要手段,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敏感性,极易引发涉外事件。国际法对于海上执法中的武力使用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其法律约束力不强。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海警及海上执法中的特殊情况考虑较少,存在效力位阶低、海警执法主体地位不明确、武力种类不匹配、武力使用程序不完善等缺陷,中国海警使用武力陷入法律困境。因此,有法可依及法律规制是首当其冲的问题,须确立海上执法使用武力的基本原则,尽快制定海上执法武力使用的专门性法律法规,构建海上执法使用武力的法律体制,建立海上执法使用武器的评估审查与责任追究制度、职务豁免制度,建立健全海警执法人员使用警械武器专门培训和考核制度,为海警执法人员依法使用武力的执法行为提供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执法 武力使用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原则与国际争端中的武力使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晓明 《法治研究》 2013年第12期3-12,共10页
比例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更是战争法的根本原则,包括适当性、必要性和相当性三项子原则并以此对国际争端中的武力使用进行三阶段检验。适当性原则要求武力使用能够或有助于正当目的的实现;必要性原则要求武力使用是实现目的的最后手... 比例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更是战争法的根本原则,包括适当性、必要性和相当性三项子原则并以此对国际争端中的武力使用进行三阶段检验。适当性原则要求武力使用能够或有助于正当目的的实现;必要性原则要求武力使用是实现目的的最后手段;而相当性原则是要求使用武力与造成后果的均衡。它们分别从"目的导向"、"手段选择"、"价值取向"上规范目的与武力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而成为衡量国际争端中武力使用是否正当的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原则 武力使用 适当性 必要性 相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香港武力使用教学训练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美玲 张卫党 李方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当前,中国内地涉及武器、警械等警察武力使用不当的案例不断出现,主要原因是民警武力使用训练模式落后和理念陈旧。中国香港对警察进行武力使用的规范化专项训练,是提高警察执法能力的有效途径,学习与借鉴香港武力使用教学训练模式,建... 当前,中国内地涉及武器、警械等警察武力使用不当的案例不断出现,主要原因是民警武力使用训练模式落后和理念陈旧。中国香港对警察进行武力使用的规范化专项训练,是提高警察执法能力的有效途径,学习与借鉴香港武力使用教学训练模式,建立警察武力使用规范化训练长效机制,有利于中国内地民警合理使用武力,提升规范化执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武力使用 教学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维和行动武力使用规范的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楷鑫 张贵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147,共7页
维和行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事行动,其本质上是一种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手段。本文通过对维和行动历史的梳理,以联合国相关文件的出台将维和行动划分为几个阶段,阐述不同阶段维和行动中的武力使用内容并辅之以比较典型的维和行动分析... 维和行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事行动,其本质上是一种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手段。本文通过对维和行动历史的梳理,以联合国相关文件的出台将维和行动划分为几个阶段,阐述不同阶段维和行动中的武力使用内容并辅之以比较典型的维和行动分析。目前给维和行动武力使用造成困扰的,一方面是严峻的行动环境,另一方面是有关方面对武力使用不一致的看法。维和行动并不排斥武力,同时,武力使用伴随维和行动发展而不断演变。因此,对武力使用的谈论,应该尽快从"应不应该使用"转到"该如何使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力使用规范 维和三原则 平民保护 伙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执法中武力使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卢卫彬 张传江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5期1-13,共13页
我国海上执法主体以海警为主,海事、海军为辅。一般来说,海上执法时如遇有以下情形可以使用武力:行使自卫权、行使执法权受阻和打击海上犯罪。海上执法中的武力使用应当符合"必要且合理"的原则,并按照国际通常程序进行,即使... 我国海上执法主体以海警为主,海事、海军为辅。一般来说,海上执法时如遇有以下情形可以使用武力:行使自卫权、行使执法权受阻和打击海上犯罪。海上执法中的武力使用应当符合"必要且合理"的原则,并按照国际通常程序进行,即使用武力的警告、进行警示性射击直至对船体的武力打击。武力使用必须根据有关授权、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军队的条令和条例进行,并按照规定程序请示报告。同时,海上执法中的武力使用还要受我国批准或加入的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约束,使用武力不当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执法 武力使用 中国海警 权限与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武力履行“保护责任”的规范约束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洲 赵晨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82,共7页
根据"保护的责任"原则,为保护国内人民免遭严重的人权侵害,在紧迫情势下,国际社会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进行武力干预。但是,目前所构想的有关武力干预的约束条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为此,在武力干预方面,国际社会必须充... 根据"保护的责任"原则,为保护国内人民免遭严重的人权侵害,在紧迫情势下,国际社会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进行武力干预。但是,目前所构想的有关武力干预的约束条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为此,在武力干预方面,国际社会必须充分考虑和接受的是,现代国际秩序与框架结构的宏观约束。武力干预的具体约束条件需要得到进一步澄清和完善。第一,应将武力干预的目的严格限定在人权保护方面,不允许存在其他的动机、目的。第二,只有在尝试所有其他措施均不成功后,才能考虑武力干预,国际社会不应强调及早、灵活地运用武力措施。第三,联合国安理会应当成为武力干预的唯一的决策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的责任” 武力使用 不干涉 最后手段 安理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恐怖主义与国际法上的使用武力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薇薇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44-49,共6页
国际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回击往往是使用武力。《联合国宪章》第 2条确立了禁止使用武力原则。但按照现行国际法 ,国家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武力 :一是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 ;二是国家行使自... 国际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回击往往是使用武力。《联合国宪章》第 2条确立了禁止使用武力原则。但按照现行国际法 ,国家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武力 :一是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 ;二是国家行使自卫权。本文以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为例 ,论述了国家使用武力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国际法基础 ,以及在使用武力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时在国际法上受到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恐怖主义 国际法 武力使用 自卫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执法中使用武力行为的国际法剖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文杰 邹立刚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4年第7期9-18,共10页
虽然一国在海上执法时合法使用武力已成为国际习惯,但滥用武力将严重侵害他国渔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在对他国渔船和渔民使用武力时,需要遵守严格的国际法限制性规范,符合使用原因、使用程序、使用程度以及国际协定约束等方面的要... 虽然一国在海上执法时合法使用武力已成为国际习惯,但滥用武力将严重侵害他国渔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在对他国渔船和渔民使用武力时,需要遵守严格的国际法限制性规范,符合使用原因、使用程序、使用程度以及国际协定约束等方面的要求。现实中,我国渔船和渔民所遭遇的典型事件均是外国非法使用武力所致。对此,我国有必要通过制定判断标准、依法要求救助和赔偿、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等方式,维护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执法 使用武力 国际习惯 法律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启发决策理论与美国总统使用武力:一种定量检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冲 刘丰 《国际展望》 2011年第5期58-74,127,共17页
多元启发理论将决策过程假设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决策者基于一个简化的心理认知捷径和非补偿原则排除了那些不能满足关键维度效用的方案;第二阶段则在剩下的方案中以一种理性选择方式选定效用最大的方案。本文从国际危机行为数据库(ICB... 多元启发理论将决策过程假设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决策者基于一个简化的心理认知捷径和非补偿原则排除了那些不能满足关键维度效用的方案;第二阶段则在剩下的方案中以一种理性选择方式选定效用最大的方案。本文从国际危机行为数据库(ICB3.0)选取了1 946年至2006年美国总统在对外政策危机中使用武力的数据来检验多元启发理论决策两阶段和非补偿原则的假设。本文的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在决策的第一阶段,作为关键维度的国内政治得失对总统应对外交政策危机时是否使用武力的行为具有显著性影响,这支持了多元启发理论关于领导人基于非补偿原则决策的假设;在第二阶段,理性因素如实力差异、对国际影响的威胁以及国内经济条件等对总统使用武力行为具有显著性影响。这些发现支持了多元启发理论的核心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启发理论 使用武力 危机决策 定量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武力打击索马里海盗存在的国际法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伯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36,共5页
2008年以来,基于索马里海域海盗十分猖獗,并威胁到该地区国际航运的安全,联合国安理会陆续通过第1816号等一系列决议,授权各会员国海军在征得索马里过渡政府的同意下使用武力打击索马里海盗。然而,联合国通过授权使用武力的方式来打击... 2008年以来,基于索马里海域海盗十分猖獗,并威胁到该地区国际航运的安全,联合国安理会陆续通过第1816号等一系列决议,授权各会员国海军在征得索马里过渡政府的同意下使用武力打击索马里海盗。然而,联合国通过授权使用武力的方式来打击海盗存在诸多国际法问题,主要包括索马里海盗成为武力打击对象的合法性问题、使用武力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有效性问题以及索马里海盗被抓后的普遍管辖权问题,这些问题将促使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实现从现有只注重传统安全观到兼顾非传统安全观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武力 索马里海盗 国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新威胁与联合国框架下的使用武力规则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寿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1-26,共6页
联合国框架下的使用武力规则对国家行使自卫权而使用武力限定了极其严格的条件,但对安理会在应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时使用武力却赋予广泛的自由裁量权。然而,由于安理会决策机制的局限性和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安理会现行的使用武力... 联合国框架下的使用武力规则对国家行使自卫权而使用武力限定了极其严格的条件,但对安理会在应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时使用武力却赋予广泛的自由裁量权。然而,由于安理会决策机制的局限性和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安理会现行的使用武力机制实际上一直难以启动,因此,面对国际和平与安全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新威胁,联合国框架下使用武力规则受到严重的挑战,该规则的某些方面将可能被强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威胁 自卫权 集体安全制度 使用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会员国使用武力的新变化——以武力打击索马里海盗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伯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46,共4页
为打击索马里海域日益猖獗的海盗活动,联合国安理会于2008年以来陆续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认定"索马里近海和公海上的海盗活动已对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并决定授权会员国武力打击索马里海盗。此次授权使用武力具有... 为打击索马里海域日益猖獗的海盗活动,联合国安理会于2008年以来陆续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认定"索马里近海和公海上的海盗活动已对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并决定授权会员国武力打击索马里海盗。此次授权使用武力具有一定的法律依据,不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诸如"和平威胁"概念的宽泛化趋势,安理会授权会员国使用武力方式的规范化,参与打击索马里海盗的主体有所扩大,对国家主权的尊重有所加强等。这些变化都将对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安理会 授权使用武力 索马里海盗 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比亚危机与国际法上不使用武力原则的新近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韬 沈伟 《交大法学》 2013年第2期137-157,共21页
目次一、利比亚危机与联合国的介入二、武力解决利比亚危机的国际法分析(一)人道主义干涉与联合国安理会的职能边界(二)对安理会政治决议进行合法性评判的必要性(三)对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中"一切必要措施"措辞的理解三、透过... 目次一、利比亚危机与联合国的介入二、武力解决利比亚危机的国际法分析(一)人道主义干涉与联合国安理会的职能边界(二)对安理会政治决议进行合法性评判的必要性(三)对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中"一切必要措施"措辞的理解三、透过利比亚危机解读国际法上不使用武力原则的新近发展(一)不使用武力的国际法原则与频繁使用武力的国际社会现实(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理会决议 使用武力原则 人道主义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法上的“使用武力”问题与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被引量:6
15
作者 盛红生 汪玉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14,共14页
近20年来,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法律性质无疑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与1945年联合国初创时提出的理念渐行渐远。在国际关系中,西方国家倡导的"人道主义干涉"和"为维护民主实施的干涉"盛行,严重冲击着国际法上关于使用... 近20年来,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法律性质无疑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与1945年联合国初创时提出的理念渐行渐远。在国际关系中,西方国家倡导的"人道主义干涉"和"为维护民主实施的干涉"盛行,严重冲击着国际法上关于使用武力的原则规则;联合国屡次背离长期坚持的"不偏不倚第三方"立场,强行介入国内武装冲突,招致重大损失;有关国家集团在联合国体制内或者体制外使用武力产生了极为消极的法律后果;某些国家或者国际组织未经当事国同意实施"强制和平"行动,个别经济类区域组织越权对会员国采取军事行动;为配合联合国的政治行动国际刑事法院多次对在任国家元首发出逮捕令。这些做法在使国际法的制裁和强制功能得到加强的同时,也从理论和实践上试图根本颠覆传统国际法上的一系列原则规则制度。因此,我们必须用一种批判和反思的态度对待当前的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与国际社会一道对其进行改革和重构,使其在强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功能的同时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相契合,以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 使用武力 集体安全机制 “侵略”定义 强制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扬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25-30,共6页
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则是当代国际社会的和平基石。在具体实践中,应当对“武力”一词进行狭义的解释,即仅指武装力量或军事力量。传统国际法中的习惯法并不禁止武力,禁止武力原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逐步由协定国际法确立的。... 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则是当代国际社会的和平基石。在具体实践中,应当对“武力”一词进行狭义的解释,即仅指武装力量或军事力量。传统国际法中的习惯法并不禁止武力,禁止武力原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逐步由协定国际法确立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则已经是国际法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并且是一项强行法规则,任何武力的使用都应该受到控制,并被限制在联合国的框架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禁止使用武力 武力 自卫权 集体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私营海上武装保安使用武力的法理基础
17
作者 任宪龙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12期124-126,共3页
航运业为求自保在商船上雇用私营海上武装保安护航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实践。而私营海上武装保安为商船护航遭遇海盗攻击时会被动使用武力,引发"使用武力是否合法"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只有国家才拥有武力使用的专属权,文章认为... 航运业为求自保在商船上雇用私营海上武装保安护航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实践。而私营海上武装保安为商船护航遭遇海盗攻击时会被动使用武力,引发"使用武力是否合法"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只有国家才拥有武力使用的专属权,文章认为也存在个体为自卫使用武力的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海上武装保安 海盗行为 使用武力 自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法对战争及使用武力的规范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文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2-106,共5页
国际战争是国际关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战争和使用武力是国际法的重要调整对象。国际法对国家发动及从事战争的规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经历了古代国际法存在一些战时规则、近代国际法承认战争自由、近代后期国际法对战争逐步限制到现代... 国际战争是国际关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战争和使用武力是国际法的重要调整对象。国际法对国家发动及从事战争的规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经历了古代国际法存在一些战时规则、近代国际法承认战争自由、近代后期国际法对战争逐步限制到现代国际法否定战争或使用武力的过程。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已成为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 使用武力 武力威胁 战争权利 国际法 近代国际法 国际战争 武力 现代国际法 表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法上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例外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84,共7页
禁止使用武力是国际法上一项重要原则,《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四款明确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但这一原则并非毫无开口... 禁止使用武力是国际法上一项重要原则,《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四款明确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但这一原则并非毫无开口,在传统理论和新兴理论层面上都存在着几项例外。传统理论上的例外,主要包括联合国授权使用武力以及《联合国宪章》第51条的自卫行为使用武力的。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化发展,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兴理论,对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例外情形范围进行了扩张,例如预先性自卫使用武力、使用武力进行人道干涉与援助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使用武力 联合国授权 例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力反恐主张形成及其法律困境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达丰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3-173,共11页
本文旨在描述冷战时期的低烈度武装冲突中,恐怖主义袭击如何从具有政治目的的犯罪性暴力活动,演变成为具有军事特点的行为,并且在特定的国际背景下,成为美国试图通过国际法使用武力制度加以打击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分析这种现实条件下,... 本文旨在描述冷战时期的低烈度武装冲突中,恐怖主义袭击如何从具有政治目的的犯罪性暴力活动,演变成为具有军事特点的行为,并且在特定的国际背景下,成为美国试图通过国际法使用武力制度加以打击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分析这种现实条件下,根据使用武力制度打击恐怖主义存在的制度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恐 游击战 恐怖主义 国际法 使用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