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步行干预规划策略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鲁斐栋 谭少华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年第5期72-79,共8页
新城市主义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潮与运动,其规划设计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活动的支持,对当下城市规划如何干预人群步行活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对新城市主义理念及其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促进步行活动的基本... 新城市主义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潮与运动,其规划设计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活动的支持,对当下城市规划如何干预人群步行活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对新城市主义理念及其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促进步行活动的基本理念与设计策略。然后通过文献综述分析新城市主义发展模式的步行绩效,进而归纳出建成环境的临近性、连通性、场所性等特征对步行干预的积极作用。,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城市和社区两个层面提出步行干预的城市空间规划策略,同时进一步阐述了新城市主义的规划设计策略在我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市主义 步行规划 策略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雅图步行交通规划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邓一凌 过秀成 +2 位作者 叶茂 过利超 龚小林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22,共6页
西雅图是美国公认的适宜步行的城市,并于2011年被评为全美步行友好社区项目铂金奖。步行交通规划在西雅图建设步行城市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剖析了西雅图步行交通规划,包括规划任务、目的、目标的制定,规划内容的组成,规... 西雅图是美国公认的适宜步行的城市,并于2011年被评为全美步行友好社区项目铂金奖。步行交通规划在西雅图建设步行城市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剖析了西雅图步行交通规划,包括规划任务、目的、目标的制定,规划内容的组成,规划中应用的分析技术,以及规划的实施计划和评估。在此基础上,分析规划成功的原因和对国内步行交通规划发展有益的经验,即规划的综合性、理性的技术、资金统筹与实施计划、评估机制、公众参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城市 步行交通规划 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以重庆渝中半岛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韩列松 余军 +1 位作者 张妹凝 王梅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6-143,共8页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及生活观念的改变,步行交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山地城市因高低起伏的地形,步行更是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其特殊的地形条件在为步行人群提供多样的景观和丰富的步行体验的同时,对步行系统的构建造...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及生活观念的改变,步行交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山地城市因高低起伏的地形,步行更是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其特殊的地形条件在为步行人群提供多样的景观和丰富的步行体验的同时,对步行系统的构建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如山体隔绝、地形起伏等)。基于此,文章以重庆渝中半岛为例,分析其特殊的地形条件,确立了无缝对接城市公共交通、串联各类城市"吸引元"、增强步行系统设计指引的策略,以期构建"安全、公平、便捷、连续、舒适、优美"的步行交通系统,引导人们建立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步行系统规划 渝中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行系统规划的探索及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娴 《上海城市规划》 2009年第5期37-40,共4页
从步行规划的动机入手,论述了步行系统规划的切入点、难点、参考、衔接以及核心内容,并以上海市黄浦区步行系统规划为例,探讨了步行系统规划的开展需要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 步行空间 步行系统规划 黄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PM的双足机器人变步长行走规划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帅 孙增圻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21-124,共4页
为了提高双足机器人步行运动的灵活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倒立摆模型的双足步行规划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所要达到的步长,获得支撑腿切换时质心的位置;然后,根据线性倒立摆模型的运动特性,计算出质心到达上述位置所需要的时间;最后,根据... 为了提高双足机器人步行运动的灵活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倒立摆模型的双足步行规划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所要达到的步长,获得支撑腿切换时质心的位置;然后,根据线性倒立摆模型的运动特性,计算出质心到达上述位置所需要的时间;最后,根据该时间对摆动脚用正弦曲线进行规划,使之能够在恰当的时刻到达所需的落脚点位置进行支撑脚的切换.该算法可使双足机器人在运动中变化步长,很好地提高其步行的灵活性.通过真实机器人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足机器人 步行规划 线性倒立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解构法对宁波天一广场规划的评价分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延 位寄和久 +1 位作者 本间里见 俞维 《中国园林》 2008年第12期87-91,共5页
选择宁波市天一广场作为研究城市商业中心景区的典型对象,并使用摄像统计法、数码相机记录分析法、人工计数法及问卷调查统计法等方法(称作综合记录技术分析法,CTVM),对不同时间段内通过的游客活动的大致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出... 选择宁波市天一广场作为研究城市商业中心景区的典型对象,并使用摄像统计法、数码相机记录分析法、人工计数法及问卷调查统计法等方法(称作综合记录技术分析法,CTVM),对不同时间段内通过的游客活动的大致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出现的几率大致呈正态分布,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数学模型,用以解释步行者的时、空行为规律,从而对城市商业中心景区的景观规划进行评价,为研究城市步行区的景观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时空解构法 综合记录技术分析法 步行规划 宁波市天一广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