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步行指数的深圳市福田区公园绿地社会服务功能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吴健生 沈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7483-7492,共10页
城市公园绿地是当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能否方便地享用公园绿地所提供的各项服务与功能,是衡量一个城市人地关系和谐状况、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公园绿地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选取深圳市福田区为研究对... 城市公园绿地是当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能否方便地享用公园绿地所提供的各项服务与功能,是衡量一个城市人地关系和谐状况、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公园绿地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选取深圳市福田区为研究对象,计算单点绿地步行指数,衡量均质区域的公园绿地步行可达性;基于土地利用类型法实现人口数据空间化;基于面域绿地步行指数耦合绿地空间分布与人口格局,评估深圳市福田区居民通过步行方式到达城市公园绿地的便利程度,即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服务功能水平。结果表明:深圳市福田区在区域均质假设下,公园绿地步行可达性整体较好,区域差异较大,呈现出东优西劣的趋势,梅林公园周边、莲花山公园南部、荔枝公园周边及皇岗公园周边是四个公园绿地步行可达性最好的区域,福田区西北部和西南部公园绿地步行可达性差;供需平衡视角下,70%街道的居民可以便捷、公平地享用城市公园绿地所提供的服务,华强北街道、莲花街道、园岭街道和华富街道公园绿地设施建设非常完善,且绿地格局与人口格局配置合理,香蜜湖街道与沙头街道开放性公园绿地建设状况有待改进。将步行指数应用于公园绿地建设状况评估,为步行城市建设、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指数 城市公园绿地 社会服务功能 深圳市福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绿视率的街道可步行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唐丽玉 黄子晴 苏宏霖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城市绿地具有生态、景观和社会等多种服务功能,是健康城市环境的关键因素。街道绿地影响着步行环境的质量,是衡量步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绿视率为从人本视角量化绿化环境的描述因子。针对当前可步行性评价较少考虑步行环境这一问题,在... 城市绿地具有生态、景观和社会等多种服务功能,是健康城市环境的关键因素。街道绿地影响着步行环境的质量,是衡量步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绿视率为从人本视角量化绿化环境的描述因子。针对当前可步行性评价较少考虑步行环境这一问题,在步行指数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基于路网、兴趣点、百度街景等大数据,以步行指数表征街道功能,以绿视率表征街道环境,对街道可步行性进行综合评价。以福州市中心城区进行实例研究,对比综合评价方法与步行指数评价方法,探讨其与人口活动数量的关系,并探索街道可步行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州市中心城区内的街道可步行性平均得分为58,街道可步行性较好,其中支路、住宅类街道的可步行性最高;整体上,综合评价方法与人口活动数量的正相关系数为0.313,较步行指数评价方法提高0.018;不同交通等级的街道绿化环境对可步行性有不同的影响,支路的绿视率水平与可步行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视率 步行 街景 街道绿地 步行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老龄社会的社区建成环境可步行性测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丽蒂 刘双双 +1 位作者 郑博丹 卫大可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4,共8页
选取大庆市设施布局、路网形态各异的老龄化社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可步行性展开研究。宏观与微观层面建立社区可步行性综合测度模型,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指标进行定性定量的测度评价;中观层面应用步行指数的方法对设施分布及可达性进... 选取大庆市设施布局、路网形态各异的老龄化社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可步行性展开研究。宏观与微观层面建立社区可步行性综合测度模型,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指标进行定性定量的测度评价;中观层面应用步行指数的方法对设施分布及可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步行性综合测度模型和步行指数可以较好的反映社区的可步行性;土地利用多样性、路网结构方式、设施分布及步行环境质量等因素都影响社区步行友好水平。建议:对于社区规划:构建合理路网结构,增加社区用地多样性,打造良好步行环境,提升老年人步行舒适性和愉悦性。对于建成社区:调整现有道路空间,优化停车空间和停车方式,健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步行 老年人 社区 步行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暴露视角下高温健康风险评估——以南京市为例
4
作者 张钰佳 翟国方 何仲禹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高温天气对人群健康带来极大挑战。高温健康风险的地理分布不均,因此,进行空间异质性评估对于识别高风险区域和指导空间规划至关重要。该文以步行指数来评估人们在户外活动中遭受高温的可能性,并构建高温健康风险评... 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高温天气对人群健康带来极大挑战。高温健康风险的地理分布不均,因此,进行空间异质性评估对于识别高风险区域和指导空间规划至关重要。该文以步行指数来评估人们在户外活动中遭受高温的可能性,并构建高温健康风险评估体系。以南京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从精细化尺度定量评估高温健康风险的空间分布,精准识别高风险区域及主导风险因子。结果表明:①南京主城区步行指数整体呈“内高外低、多核心”的空间格局,高步行指数区具有较高的高温健康风险。②高温危险性、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高危险性区域集中于高密度建成区和工业用地,城市中心区域呈“高暴露、高敏感、高适应”特征、外围区域则相反。③高风险区域的主导因子类型在空间上呈圈层性:中心区域以高暴露性为主、过渡区域风险因素为综合,外围区域以低适应能力为主。该研究依据主导风险因子提出韧性提升路径,以期为降低城市高温健康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健康风险 风险评估 韧性 行为暴露 步行指数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服型地铁站域可步行性评价研究——以大连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陆伟 徐伟星 吴亮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年第5期100-108,共9页
地铁线路联系着城市内部的各大商业区,促进商业服务设施向站点附近聚集。而站点与步行行为紧密相连,提高站域可步行性对地铁使用者的日常出行和生活品质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商服型地铁站域内设施功能复杂、人口流动频繁的特点,... 地铁线路联系着城市内部的各大商业区,促进商业服务设施向站点附近聚集。而站点与步行行为紧密相连,提高站域可步行性对地铁使用者的日常出行和生活品质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商服型地铁站域内设施功能复杂、人口流动频繁的特点,从表征功能、内部结构与环境两个层面对站域可步行性进行研究。在表征功能层面下,采用可步行性评价方法中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步行指数来进行评价;在内部结构与环境层面下,则是将步行网络属性和行人感知评价的指标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选取大连市典型的商服型地铁站域内步行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两个层面的评价方法来探寻对站域可步行性的强作用性影响要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服型地铁站域 步行性评价 步行指数 评价指标 影响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色空间可步行性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6
作者 于长明 吴培阳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23,共6页
创造一个适宜步行的城市绿色空间对于实现城市宜居至关重要。目前中国城市绿色空间面临宏观网络破碎化、微观步行环境品质较低等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多基于生态视角,尝试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主要针对城市绿色空间的可步行性评估,对已有... 创造一个适宜步行的城市绿色空间对于实现城市宜居至关重要。目前中国城市绿色空间面临宏观网络破碎化、微观步行环境品质较低等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多基于生态视角,尝试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主要针对城市绿色空间的可步行性评估,对已有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宏观方面包括基于可达性、连通性和大数据的方法;微观方面包括行为观察、环境感知及基于行为选择的方法;并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城市绿色空间可步行性评估中的适用性。研究认为,宏观尺度,可达性和连通性依旧是评价的重点;中微观尺度的评价方法则可以考虑引入行人环境评价系统(PERS)和步行环境量表(EWS)等针对性强且较易推广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步行 评价方法 城市绿色空间 步行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成环境的步行性测度方法比较与思考 被引量:35
7
作者 黄建中 胡刚钰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年第1期67-74,共8页
城市建成环境的步行性水平对于促进绿色健康的步行出行方式及提升居民日常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步行性测度方法的研究也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根据影响步行出行的主要因素,从步行环境感知、步行空间可达性和社会文化因素等3... 城市建成环境的步行性水平对于促进绿色健康的步行出行方式及提升居民日常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步行性测度方法的研究也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根据影响步行出行的主要因素,从步行环境感知、步行空间可达性和社会文化因素等3个方面对国内外步行性测度方法进行总结和比较,认为3类方法各有优势和缺陷。建议应针对国内城市建成环境和居民行为特征,深入研究步行性测度计算方法的改进和提升,细化研究人群,提高测度的准确性。同时应考虑行人对步行环境的主观感受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步行性测度的影响,构建一个兼顾步行可达性、便捷性、舒适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综合测度方法和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步行性测度 步行环境 步行指数 社会文化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可步行性定量研究——以成都市少城片区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吉雪梅 张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3-571,共9页
步行作为一种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在城市交通、环境、活力、健康等问题上起着重要的改善作用.本文选取成都市少城片区作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可步行性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将地块尺度、交叉口密度、道路密度、建筑平均高度与Form ... 步行作为一种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在城市交通、环境、活力、健康等问题上起着重要的改善作用.本文选取成都市少城片区作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可步行性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将地块尺度、交叉口密度、道路密度、建筑平均高度与Form Syntax方法中的街道可达性、建筑密度、功能混合度结合作为城市空间形态指标,并运用步行指数方法计算了可步行性.结果显示,各指标对可步行性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可达性、交叉口密度、道路密度、功能混合度、建筑密度、建筑平均高度、地块尺度,其中地块尺度和建筑平均高度呈负相关,其余呈正相关.研究指出提高可步行性可从城市空间形态指标的定量设计入手,为健康步行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 城市空间形态 定量分析 步行指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街道可步行性评价研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22
9
作者 孙光华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11期34-41,共8页
文章基于OSM、POI、街景图片等多源大数据,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通过步行指数和绿视率指标,从设施服务水平和街道环境两方面提出街道可步行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街道绿视率和步行指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南京市中心... 文章基于OSM、POI、街景图片等多源大数据,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通过步行指数和绿视率指标,从设施服务水平和街道环境两方面提出街道可步行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街道绿视率和步行指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南京市中心城区设施服务水平整体上优于街道环境水平,中心区的玄武区和鼓楼区的综合可步行性最高,科研创新集聚区、城市游憩区、公共设施集聚区、居住生活区等功能区的综合可步行性高于其他功能区。研究认为,街道绿视率受到街道建设年代、街道功能和街道自身属性的影响,而步行指数则受到设施服务水平和日常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大数据 步行性评价 步行指数 街道环境 绿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对行人安全性和步行性的影响: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昊 尹力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2期44-48,共5页
为更有效地建设步行社区,提升公共健康水平,拓展对建成环境和行人安全关系的理解十分重要。在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归纳了应用广泛的"D指标",全面梳理建成环境对步行性和行人安全性两方面的影响。在案例分析中,通过控制空... 为更有效地建设步行社区,提升公共健康水平,拓展对建成环境和行人安全关系的理解十分重要。在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归纳了应用广泛的"D指标",全面梳理建成环境对步行性和行人安全性两方面的影响。在案例分析中,通过控制空间自相关,论证了行人安全性与D指标的相关性,指出步行指数对于步行性和行人安全的意义的差异。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评估传统意义上的步行友好场所是否给行人提供了足够的安全保障,未来开展促进步行的研究时,应同时考虑提高行人安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行人安全 步行指数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行友好视角下公共服务设施可步行性测度研究——以张家口既有小区为例
11
作者 唐天鹏 崔英伟 李静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7期77-81,共5页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城市居民步行空间受到挤压。便捷、舒适、安全的步行体验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借助高德地图Web服务端爬取的张家口市所有生活服务、交通设施、医疗服务等9项POI数据,基于ArcGIS10.5平台对张家口...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城市居民步行空间受到挤压。便捷、舒适、安全的步行体验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借助高德地图Web服务端爬取的张家口市所有生活服务、交通设施、医疗服务等9项POI数据,基于ArcGIS10.5平台对张家口主城区所有住区步行指数进行了测定。研究综合运用OD成本矩阵和自然间断法将步行指数划分为步行性极好、步行性较好、步行性一般、步行性较差、步行性很差5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张家口居住小区整体步行指数一般,步行指数高值与低值呈现出圈层递减格局,各项设施的整体满足率较高,但两极分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指数 POI ARCGIS OD成本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特征的大学设施布局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南京市部分高校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洁芦 周珍琦 徐振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43-51,共9页
在我国大学生人口逐年增长、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背景下,探讨符合大学生需求的设施布局适宜性显得尤为重要;关于步行指数测度的方法及应用实践近年来层出不穷,但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基于大学生实际需求的"自下而上"的设... 在我国大学生人口逐年增长、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背景下,探讨符合大学生需求的设施布局适宜性显得尤为重要;关于步行指数测度的方法及应用实践近年来层出不穷,但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基于大学生实际需求的"自下而上"的设施适宜性评估及其相关方面的探讨尚未完全充分展开。本研究依据核密度分析结果选取3个布局模式不同的典型大学,采用百度地图POI爬取技术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基于ArcGIS分析大学生活设施需求特征,归纳并总结设施布局模式差异及其各类设施需求的异同,探讨设施布局对学生步行出行需求的影响。另从健康视角出发,基于大学生设施需求度和容忍时长,初步提出步行量最优化的步行指数计算方法,以揭示潜在步行量不足区域,为提升大学生步行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推进校园规划更新进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指数 设施布局 需求满足率 健康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停车泊位对既有住区工作日夜间共享能力评价——以天津市和平区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申茂 殷思琪 +1 位作者 李倩 张萍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81,共5页
针对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停车泊位资源紧缺的问题,以天津市和平区居住、商业、办公及医院用地停车泊位为样本,基于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工作日夜间停车需求与周边其他用地类型停车资源的时空供需匹配及居民对不同类型停车资源步行距离容忍... 针对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停车泊位资源紧缺的问题,以天津市和平区居住、商业、办公及医院用地停车泊位为样本,基于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工作日夜间停车需求与周边其他用地类型停车资源的时空供需匹配及居民对不同类型停车资源步行距离容忍度差异,改进步行指数方法,构建停车资源共享能力评价模型,定量分析停车泊位的共享能力。结果表明:天津市和平区停车共享性分布不均匀,不同用地类型停车泊位共享能力与共享泊位数量和其服务的居民户数相关性高,与路网密度相关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步行指数 时空匹配 停车共享能力 城市中心区 既有住区 工作日夜间 天津市和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