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岛油田水平井开采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挖潜先导试验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伟峰 薛兆杰 +3 位作者 杨海燕 李拥安 高小鹏 符碧英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B08期45-46,共2页
论述了孤岛油田正韵律厚油层开采现状及剩余油分布规律。根据该区油层层内夹层或物性夹层较发育,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动用和水淹程度低、剩余油潜力大的特点,部署了中9-平9水平井开展挖潜先导试验,投产初期日产油47t,平均日产油能力是直井... 论述了孤岛油田正韵律厚油层开采现状及剩余油分布规律。根据该区油层层内夹层或物性夹层较发育,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动用和水淹程度低、剩余油潜力大的特点,部署了中9-平9水平井开展挖潜先导试验,投产初期日产油47t,平均日产油能力是直井的3倍,为老油田厚油层挖潜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田 水平井 采油 正韵律厚油层 顶部剩余油 挖潜 先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韵律厚油层水平井开发能量补充方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崔传智 朱贵良 +2 位作者 刘慧卿 王延忠 赵晓燕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91,共4页
受储层非均质性和油水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正韵律厚油层的顶部剩余油相对富集。近年来针对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实施水平井调整挖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逐渐表现出地层能量不足、产液量下降快等问题。以目前行列井网的孤岛中一区Ng53... 受储层非均质性和油水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正韵律厚油层的顶部剩余油相对富集。近年来针对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实施水平井调整挖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逐渐表现出地层能量不足、产液量下降快等问题。以目前行列井网的孤岛中一区Ng53单元为例,建立精细油藏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水平井的能量补充方式进行了优化。在水平井投产同期和水平井投产一段时间两种情况下对老水井的注水方式、新钻注水井以及老油井的转注方式等能量补充方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两种情况下水井排水井隔井单注上部油层能够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而且水平井的能量补充越早,开发效果越好。这对改善正韵律厚油层水平井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韵律厚油层 水平井 能量补充方式 油井 注水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韵律厚油层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条件和时机 被引量:35
3
作者 杨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107,共3页
正韵律厚油层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易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导致水驱波及系数降低,并影响剩余油的分布。以胜利油区馆陶组河流相正韵律厚油层地质特征及开发特点为原型,综合考虑了影响优势渗流通道形成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油藏地质概念模型... 正韵律厚油层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易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导致水驱波及系数降低,并影响剩余油的分布。以胜利油区馆陶组河流相正韵律厚油层地质特征及开发特点为原型,综合考虑了影响优势渗流通道形成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油藏地质概念模型。在确定优势渗流通道界定标准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条件及时机,并建立了优势渗流通道形成时机的预测模型。当实际油藏的渗透率级差、地下原油粘度、垂直与水平渗透率比值和注采强度满足各自的取值范围时,可以利用预测模型计算注水体积倍数。如果计算的注水体积倍数小于实际注水体积倍数,说明油藏已形成优势渗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渗流 概念模型 形成时机 预测模型 正韵律厚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韵律厚油层水平井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于红军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5期328-331,共4页
根据胜利油区油藏资料建立了正韵律厚油层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水平井注采井组中注水井注水部位、夹层垂向渗透率、隔层面积与水平井段长度的匹配关系、剩余油富集面积与水平井段长度的匹配关系及剩余油富集厚度... 根据胜利油区油藏资料建立了正韵律厚油层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水平井注采井组中注水井注水部位、夹层垂向渗透率、隔层面积与水平井段长度的匹配关系、剩余油富集面积与水平井段长度的匹配关系及剩余油富集厚度对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提出了有关参数并确定了其取值界限。研究结果对于正韵律厚油层挖潜,提高高含水期油藏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韵律厚油层 水平井 影响因素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韵律厚油层水平井布井优化设计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晓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4-118,共5页
针对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试验区正韵律厚油层葡Ⅰ33单元下部水淹严重且上部剩余油富集的问题,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解释了水平段沿程损失的影响,并对水平井的相关参数(水平井水平段长度、水平井井距、错开距离、井轨迹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得... 针对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试验区正韵律厚油层葡Ⅰ33单元下部水淹严重且上部剩余油富集的问题,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解释了水平段沿程损失的影响,并对水平井的相关参数(水平井水平段长度、水平井井距、错开距离、井轨迹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能够进行有效开发的水平井三元复合驱的合理布井方式。将成果应用于试验区,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段长度为300 m、注采井距为200 m、井间交错为100 m情况下,将注入井部署在厚油层中部、采油井部署于厚油层顶部时阶段采出程度可达23. 71%。研究成果对改善正韵律厚油层水平井三元复合驱布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韵律厚油层 沿程损失 水平井参数 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物理模拟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玉章 吕静 +2 位作者 王家禄 高建 李宜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2-335,共4页
针对正韵律厚油层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沿底部高渗层无效循环问题,提出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技术思路,即在正韵律厚油层底部的高渗透、强水洗油层部位钻(侧钻)水平井,通过水平井注胶,形成"胶坝",使注入水转向驱替上部... 针对正韵律厚油层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沿底部高渗层无效循环问题,提出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技术思路,即在正韵律厚油层底部的高渗透、强水洗油层部位钻(侧钻)水平井,通过水平井注胶,形成"胶坝",使注入水转向驱替上部低渗透层,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上部低渗透层储量的动用程度,从而起到挖潜和提高水驱采收率的作用。应用二维可视非均质填砂模型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水平井胶坝对改善正韵律厚油层水驱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渗透油层建"挡水坝",增油降水效果明显,1个"挡水坝"模型,能够提高原油采出程度17.6%;2个"挡水坝"模型,能够提高原油采出程度27.3%。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突破了堵剂深部放置的技术瓶颈,能大幅度提高正韵律厚油层水驱波及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韵律厚油层 水平井 胶坝 深部液流转向 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数值模拟 被引量:7
7
作者 吕静 刘玉章 +2 位作者 王家禄 王强 李宜坤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6-120,195-196,共5页
采用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技术思路,应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分别以二层二维、韵律渐变的五层二维和四注九采复杂五层井网模型为对象,研究了胶坝位置、高度、组合以及措施时间等敏感因素对胶坝改善水驱效果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 采用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技术思路,应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分别以二层二维、韵律渐变的五层二维和四注九采复杂五层井网模型为对象,研究了胶坝位置、高度、组合以及措施时间等敏感因素对胶坝改善水驱效果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正韵律厚油层,水平井置胶成坝技术是一种有前景的提高采收率技术;胶坝位于注采井中部或是靠近油井的地方效果较好;胶坝的高度越高,改善水驱效果越好;多个胶坝组合使用,并且达到厚油层40%以上高度时,增油效果更加明显;采取措施时间越早,改善水驱效果越好,即使在油井高含水阶段开展措施,仍可以显著提高油层水驱采收率;多个胶坝结合使用或与堵水技术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为高含水油田水平井置胶成坝技术的现场实施提供可行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水平井 胶坝 深部液流转向 正韵律厚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对优势通道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房士然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2,95,共4页
针对河流相正韵律厚油层在长期注水过程中底部容易形成大孔道,将储层参数演变模型与流体渗流微分方程耦合在一起,建立了正韵律厚油层优势通道形成与演化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夹层存在条件下厚油层优势通道形成与演... 针对河流相正韵律厚油层在长期注水过程中底部容易形成大孔道,将储层参数演变模型与流体渗流微分方程耦合在一起,建立了正韵律厚油层优势通道形成与演化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夹层存在条件下厚油层优势通道形成与演化规律,研究了夹层对优势通道形成与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正韵律厚油层的底部及井底附近地带容易发育优势通道;靠近注入井附近地带的夹层上部地层更容易形成优势通道;正韵律厚油层中,夹层位置越靠下,其上部地层更加容易发育优势通道,而下部地层则相对不容易形成优势通道;夹层的展布面积越大,其下部地层越不容易形成优势通道;夹层渗透性越差,夹层下部地层越不容易发育优势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通道 流固耦合 夹层 正韵律厚油层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