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国大科学工程改造升级的管理与运行——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为例 |
张恒力
高元强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
2
|
大科学装置成果转化模式探析——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为例 |
尚智丛
赵凯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
3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同步辐射实验西厅3W1光束线周围辐射剂量水平的测定 |
王庆斌
赵明
李建平
汤月里
董宝中
张清江
李楠
安力生
|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
4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辐射监测系统的改进 |
王庆斌
汤月里
李楠
张清江
刘曙东
杨成光
|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
5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次级束模拟质子单粒子效应分析 |
贺朝会
李国政
刘恩科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
6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中超导磁体电流引线设计 |
张小斌
王莉
贾林祥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7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人身安全联锁系统的改进 |
李铁辉
吴靖民
刘列夫
|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
8
|
CAN总线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许世富
孔祥成
乐琪
赵籍九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
9
|
中性top-pion在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产生 |
岳崇兴
徐庆君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2001 |
0 |
|
|
10
|
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大型探测器超导磁体虹吸实验初步研究 |
李文双
王美芬
朱自安
岳献芳
张恺
戴忠
张宝堂
|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
11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断裂场地稳定性评价 |
张福存
|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
12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中的束束作用偏转效应 |
于程辉
汪林
魏源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13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完成 |
|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14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
汪道友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
15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圆满完成 |
杨蒿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16
|
VAX—11/750计算机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控制系统中… |
罗会英
余玉兰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
17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新粒子 |
汪道友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18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控制系统及其改进 |
赵籍九
王丽珍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
19
|
大功率微波真空电子器件的应用 |
丁耀根
刘濮鲲
张兆传
王勇
沈斌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3
|
|
|
20
|
BEPCⅡ对撞区支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孟春玲
吴秀红
王莫托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