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与爆破的小波包识别判据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婷婷 边银菊 张博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0-232,339,共13页
利用sym5小波包基函数对小震级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破波形进行4层小波包分解并绘制了时频谱图.通过时频谱图可直观得出,爆破频率成分简单,时频谱聚集性较好.为寻求定量的识别指标,综合P波和S波小波包变换结果,提出并定义了P/S能量比.分析... 利用sym5小波包基函数对小震级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破波形进行4层小波包分解并绘制了时频谱图.通过时频谱图可直观得出,爆破频率成分简单,时频谱聚集性较好.为寻求定量的识别指标,综合P波和S波小波包变换结果,提出并定义了P/S能量比.分析识别效果较好的P/S能量比判据得出爆破的P波主频集中在频段3.125—9.375Hz处,地震频率成分较复杂,S波在高频12.5—23.437 5Hz处也较发育,在这些频段上,爆破的P波与S波差异要大于地震的P波与S波差异.作为小波包判据研究的补充,文中也提取分析了P波的能量比与S波的能量比.能量比判据识别结果表明,人工爆破与天然地震的频率成分存在差异,通过小波包变换能够提取有效的识别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变换 时频谱图 能量比 正确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虹膜识别的多方向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 被引量:3
2
作者 叶学义 廖奕艺 +2 位作者 王鹤澎 陈华华 王浩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69-1278,共10页
为了提升虹膜纹理的表征效果,获得稳定的局部纹理信息表达,提出基于多方向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的虹膜识别算法.首先通过眼睑边缘快速定位生成掩膜,抑制眼睑区域噪声;然后在多方向的基础上,提出多方向中心对称的局部二值模式完成虹膜纹... 为了提升虹膜纹理的表征效果,获得稳定的局部纹理信息表达,提出基于多方向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的虹膜识别算法.首先通过眼睑边缘快速定位生成掩膜,抑制眼睑区域噪声;然后在多方向的基础上,提出多方向中心对称的局部二值模式完成虹膜纹理特征的表征;最后利用汉明距离判定虹膜是否匹配.针对由于类内与类间匹配次数失衡导致评价指标正确识别率存在的不足,提出修正的正确识别率.在CASIA.V1,CASIA.V3-Interval,JUL6.0和CASIA.V4-Lamp虹膜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修正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99.857%,99.940%,99.640%和97.973%,等错误率下降0.03%~5.96%;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表征虹膜纹理信息,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识别 多方向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 掩膜 汉明距离 修正的正确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信念网络在故障指示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阳武 李倩 +2 位作者 赵继生 高强 余萍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7期155-157,共3页
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进行产品检测,以故障指示器的检测为例,结合深度信念网络(DBN)技术实现了自动检测。深度信念网络由于其具有无监督预训练的优势,将其应用于实际系统,对现场的故障指示器视频图像的动作状态进行了分类实验。实验... 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进行产品检测,以故障指示器的检测为例,结合深度信念网络(DBN)技术实现了自动检测。深度信念网络由于其具有无监督预训练的优势,将其应用于实际系统,对现场的故障指示器视频图像的动作状态进行了分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深度信念网络分类算法相比于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和BP分类算法有明显的优势,正确识别率达到了100%。该算法在产品检验的应用中满足生产测试的要求,且降低了人工测试的劳动强度,缓解了视觉疲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信念网络 产品检测 故障指示器 分类实验 正确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M和SVM的食醋品质近红外定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郝勇 赵翔 +1 位作者 温钦华 陈斌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52,共5页
研究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结合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ation mapping,SOM)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用于食醋酿造年份和品牌的判别分析。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用于... 研究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结合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ation mapping,SOM)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用于食醋酿造年份和品牌的判别分析。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用于光谱预处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用于食醋光谱降维和样品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CWT预处理可以有效消除食醋光谱的平移误差;PCA可以极大地减少光谱变量,提高建模效率;对于食醋酿造年份的识别,采用CWT—PCA—SOM的正确识别率(correct recognition rate,CRR)为97.37%,采用CWT—PCA—SVM的CRR为100%;对于食醋品牌的鉴别,CWT—PCA—SOM和CWT—PCA—SVM两种方法的CRR均为100%。近红外光谱结合CWT—PCA—SOM和CWT—PCA—SVM方法在食醋酿造年份及其品牌鉴别中均得到很好的分析结果,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映射 支持向量机 食醋 近红外光谱 正确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C和AUC在ATR算法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孙长亮 肖怀铁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2,30,共5页
ATR算法评估领域常用的评估指标为正确识别率ACC,但ACC自身存在诸多缺陷,仅用ACC指标评估结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误导性。基于ROC曲线的性能评估指标AUC反映了识别算法在多门限下的整体性能,克服了ACC指标的缺陷。在概述ACC及AUC各自含... ATR算法评估领域常用的评估指标为正确识别率ACC,但ACC自身存在诸多缺陷,仅用ACC指标评估结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误导性。基于ROC曲线的性能评估指标AUC反映了识别算法在多门限下的整体性能,克服了ACC指标的缺陷。在概述ACC及AUC各自含义和性质的基础上,全面揭示了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AUC值固定时,加权和非加权ACC均值与AUC间存在线性关系;另一方面在ACC固定的情况下,若PTP已知,ACC、AUCmax和AUCmin之间也存在线性关系,最后阐释了AUC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目标识别 算法评估 正确识别率 ROC曲线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新型加权Mel滤波器组
6
作者 赵俊钰 魏建明 +1 位作者 潘强 刘海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4-851,共8页
提出了一种提取车辆声音特征的新型加权Mel滤波器组进行车辆的识别。这种新型滤波器组通过赋予各离散频率不同的权重,突出车辆频谱之间差异较大频段的信息,弱化较为相似频段的信息。相比于传统的Mel滤波器组,加权Mel滤波器组的识别能力... 提出了一种提取车辆声音特征的新型加权Mel滤波器组进行车辆的识别。这种新型滤波器组通过赋予各离散频率不同的权重,突出车辆频谱之间差异较大频段的信息,弱化较为相似频段的信息。相比于传统的Mel滤波器组,加权Mel滤波器组的识别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仿真和实测结果均表明,与两种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相比,加权Mel滤波器组不仅能更有效地提取不同类型车辆间的差异信息,获得更高的正确识别率,还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特征提取 加权Mel滤波器组(WMFB) 正确识别率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食品包装塑料的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田静 王晓娟 +2 位作者 齐文良 梁振楠 陈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6-1420,共5页
该文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对食品包装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进行定性判别试验研究,选取不同波段范围、采用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合SIMCA、贝叶斯判别、K-近邻3种模式识别方法... 该文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对食品包装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进行定性判别试验研究,选取不同波段范围、采用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合SIMCA、贝叶斯判别、K-近邻3种模式识别方法建立定性预测模型,并根据正确识别率比较了各模型预测性能。结果表明:使用SIMCA方法、贝叶斯判别、K-近邻3种方法建立的定性校正模型均在1050~1550 nm波长范围内效果较好;采用矢量归一化、标准正态变量变换、中心化、滑动均值滤波、多项式平滑滤波、一阶微分6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和上述3种模式识别方法对塑料样品近红外光谱进行了数据处理,其中在1050~1550 nm范围内,主成分因子数为3,采用原始光谱建立的K-近邻定性校正模型较优,对样品校正集和预测集的正确识别率均为100%。可为食品包装材料聚乙烯、聚丙烯的快速鉴别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塑料 主成分分析 正确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评价指标优化玉米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佳 常晓莲 +3 位作者 王雅倩 刘欢 安冬 严衍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412-416,共5页
验证了种间的相对距离这一评价指标优化玉米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性能的有效性。首先,对A、B两组实验数据使用相关性、欧氏距离和熵3种常用方法计算原始光谱、预处理后的光谱和特征提取后的光谱数据的种间相对距离,并与每一步得到的正确... 验证了种间的相对距离这一评价指标优化玉米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性能的有效性。首先,对A、B两组实验数据使用相关性、欧氏距离和熵3种常用方法计算原始光谱、预处理后的光谱和特征提取后的光谱数据的种间相对距离,并与每一步得到的正确识别率进行对照分析,得到欧氏距离是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最后,对实验数据C采用欧氏距离方法计算数据处理每一过程的种间相对距离,经过对预处理算法的调整,种间相对距离由0.658 2增大到了1.297 2,正确识别率由40.86%提高到了70.08%;通过对特征提取算法的优化,种间相对距离由1.310 2增大到了2.491 0,正确识别率由68.32%提高到了93.27%。通过该评价指标对数据分析过程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正确识别率显著提高,使模型得到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相对距离 正确识别率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