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庆市典型生态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源解析
1
作者
岳瑞
张梦林
+3 位作者
段佳辉
宁墨奂
陈星
陈国栋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17-2927,共11页
为探明重庆市生态功能区重金属污染状况和分析其污染来源,以石柱县(2129 km^(2))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样5716件、岩样100件和5件矿渣,分析研究区重金属质量比和分布特征。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对研...
为探明重庆市生态功能区重金属污染状况和分析其污染来源,以石柱县(2129 km^(2))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样5716件、岩样100件和5件矿渣,分析研究区重金属质量比和分布特征。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和评价,进而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正矩阵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模型分析研究区重金属来源。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中As、Cd、Cr、Cu、Hg、Ni、Pb和Zn超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的比率分别为0.0625%、28.24%、0.09%、0.4%、0.185%、1.8%、0.055%和0;在空间分布上,重金属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和东部的二叠系和三叠系地层中,表明重金属富集与地层构成有关;单因子指数评价表明,研究区Cd环境质量较差,有31.24%面积的土壤受到污染;内梅罗综合评价显示,研究区土壤环境污染等级以清洁和轻微污染为主;地积累指数显示,主要污染物为Cd、As和Hg,分别有23.31%、11.24%和10.85%的点位出现污染,表明Cd在研究区内存在明显富集现象;PMF模型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表层重金属来源主要为3种,分别是自然来源、工农业和交通混合源、工业源,所占比例分别为47.83%、25.37%和26.78%。土壤中Cd元素的质量比会随着岩石中Cd元素质量比的变化而变化,工矿企业周边矿渣中重金属质量比显著高于研究区平均值,这进一步表明重金属富集形成与自然背景值和工业活动有关。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源解析表明,由自然源和工业源造成的Cd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风险较大。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土壤污染防治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土壤重金属污染
重庆市
污染评价
正矩阵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SPAMS研究西安市重污染天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
13
2
作者
闫璐璐
刘焕武
+2 位作者
黄学敏
高健
张文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41-1848,共8页
为了对西安市冬季重污染过程中的细颗粒物进行动态源解析,于2016年12月5—22日,利用SPAMS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在西安市城市运动公园开展连续观测.将观测期分为4个阶段,结合气象条件对不同阶段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依据质...
为了对西安市冬季重污染过程中的细颗粒物进行动态源解析,于2016年12月5—22日,利用SPAMS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在西安市城市运动公园开展连续观测.将观测期分为4个阶段,结合气象条件对不同阶段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依据质谱特征,将所采集到的颗粒分为EC (元素碳)、OC (有机碳)、ECOC (混合碳)、HM (重金属)、LEV (左旋葡聚糖)、Si O3(矿尘)、K (钾)、Na (钠)、HOC (有机大分子)及Other (其他)类.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所采集到的OC类颗粒物数量最多,在重污染阶段OC、K和EC类颗粒物占颗粒总数的70%以上,是重污染天气的主要组成颗粒.在雾霾消散期,OC、LEV和Si O3类颗粒是主要类型颗粒物.根据颗粒物的化学类型及离子特征,利用PMF (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模型法得到6种污染源贡献率分别为27. 7%(燃煤源)、22. 3%(二次污染源)、20. 4%(交通源)、10. 4%(生物质燃烧源)、9. 7%(工艺过程源)、6. 5%(扬尘源)及3. 0%(其他未知源).研究显示:在重污染阶段,燃煤源与交通源占比大幅上升,与二次污染源共同造成了此次重污染天气;在雾霾消散期,扬尘源及生物质燃烧源成为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要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
细颗粒物
正
交
矩阵
因子
分解
模型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源解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聂烨
彭瑾
+1 位作者
王祖武
成海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83-190,共8页
为研究黄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臭氧生成潜势及来源,该文于2018年7月-2019年4月,在黄石市城区使用苏玛罐采集大气VOCs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GC-MS/FID)测定71种VOCs。结果表明,黄石市总挥发性有机物(T...
为研究黄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臭氧生成潜势及来源,该文于2018年7月-2019年4月,在黄石市城区使用苏玛罐采集大气VOCs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GC-MS/FID)测定71种VOCs。结果表明,黄石市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平均浓度为(24.1±9.01)×10^(-9)(体积浓度),季节性变化趋势为冬季高夏季低。黄石市大气VOCs的平均臭氧生成潜势(OFP)为128μg/m^(3),对OFP贡献最大的物种是乙烯,其值为21.2μg/m^(3)。特征物种比值显示,黄石市大气存在一定老化现象,异戊烷和正戊烷可能受到燃料燃料蒸发和机动车排放影响,甲苯和苯受机动车尾气影响较大。正交矩阵因子模型的解析结果显示VOCs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排放源(30.44%)、燃料挥发源(24.48%)、燃烧源(22.58%)、石油化工源(9.26%)、溶剂使用源(8.06%)和植物排放源(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
正
交
矩阵
因子
分解
模型
黄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封市秋冬季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曹佳慧
曹霞
+4 位作者
陈阳
徐媛倩
王号召
岳利波
盛浩哲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为研究开封市秋冬季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化学组分及主要来源,分别于2017、2018年秋冬季在开封市设置了3个点位采集大气PM_(2.5)样品。采用X射线荧光法(XRF)、离子色谱法(IC)与热光反射法(TOR)分别测定了PM_(2.5)中元素、水溶性离...
为研究开封市秋冬季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化学组分及主要来源,分别于2017、2018年秋冬季在开封市设置了3个点位采集大气PM_(2.5)样品。采用X射线荧光法(XRF)、离子色谱法(IC)与热光反射法(TOR)分别测定了PM_(2.5)中元素、水溶性离子及碳质组分特征,并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解析PM_(2.5)来源。结果表明,2017、2018年秋冬季开封市大气PM_(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4.38、111.48μg/m_(3),水溶性离子平均质量浓度为分别为54.48、58.16μg/m_(3),其中3种二次无机离子(NO^(-)_(3)、NH_(4)^(+)、SO_(4)^(2-))是主要组分。2017、2018年秋冬季NO^(-)_(3)与SO_(4)^(2-)质量比分别为1.91、2.56,表明PM_(2.5)受移动源影响增大。二次有机碳(SOC)是PM_(2.5)中有机碳(OC)的主要来源,2017、2018年分别占OC的93.70%、73.20%。开封市PM_(2.5)主要来源于二次无机源、机动车排放源、扬尘源和燃煤源,与2017年相比,2018年秋冬季二次无机源、扬尘源贡献率分别下降15.2百分点、8.3百分点,燃煤源和机动车排放源的贡献率分别上升8.0百分点、5.9百分点。开封市2018年采取的多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有效降低了二次无机源、扬尘源等对PM_(2.5)浓度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封市
细颗粒物
正
矩阵
因子
分解
模型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庆市典型生态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源解析
1
作者
岳瑞
张梦林
段佳辉
宁墨奂
陈星
陈国栋
机构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重庆市地质调查院
巴州新地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17-2927,共11页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4NSCQ-MSX1996)
重庆市2022年度第一批地质矿产勘查服务项目(土地质量地质调查类)(21C01719)。
文摘
为探明重庆市生态功能区重金属污染状况和分析其污染来源,以石柱县(2129 km^(2))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样5716件、岩样100件和5件矿渣,分析研究区重金属质量比和分布特征。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和评价,进而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正矩阵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模型分析研究区重金属来源。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中As、Cd、Cr、Cu、Hg、Ni、Pb和Zn超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的比率分别为0.0625%、28.24%、0.09%、0.4%、0.185%、1.8%、0.055%和0;在空间分布上,重金属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和东部的二叠系和三叠系地层中,表明重金属富集与地层构成有关;单因子指数评价表明,研究区Cd环境质量较差,有31.24%面积的土壤受到污染;内梅罗综合评价显示,研究区土壤环境污染等级以清洁和轻微污染为主;地积累指数显示,主要污染物为Cd、As和Hg,分别有23.31%、11.24%和10.85%的点位出现污染,表明Cd在研究区内存在明显富集现象;PMF模型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表层重金属来源主要为3种,分别是自然来源、工农业和交通混合源、工业源,所占比例分别为47.83%、25.37%和26.78%。土壤中Cd元素的质量比会随着岩石中Cd元素质量比的变化而变化,工矿企业周边矿渣中重金属质量比显著高于研究区平均值,这进一步表明重金属富集形成与自然背景值和工业活动有关。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源解析表明,由自然源和工业源造成的Cd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风险较大。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土壤污染防治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土壤重金属污染
重庆市
污染评价
正矩阵分解模型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Chongqing City
pollution assessment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model
分类号
X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SPAMS研究西安市重污染天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
13
2
作者
闫璐璐
刘焕武
黄学敏
高健
张文杰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西安市环境监测站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41-184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91544226)~~
文摘
为了对西安市冬季重污染过程中的细颗粒物进行动态源解析,于2016年12月5—22日,利用SPAMS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在西安市城市运动公园开展连续观测.将观测期分为4个阶段,结合气象条件对不同阶段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依据质谱特征,将所采集到的颗粒分为EC (元素碳)、OC (有机碳)、ECOC (混合碳)、HM (重金属)、LEV (左旋葡聚糖)、Si O3(矿尘)、K (钾)、Na (钠)、HOC (有机大分子)及Other (其他)类.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所采集到的OC类颗粒物数量最多,在重污染阶段OC、K和EC类颗粒物占颗粒总数的70%以上,是重污染天气的主要组成颗粒.在雾霾消散期,OC、LEV和Si O3类颗粒是主要类型颗粒物.根据颗粒物的化学类型及离子特征,利用PMF (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模型法得到6种污染源贡献率分别为27. 7%(燃煤源)、22. 3%(二次污染源)、20. 4%(交通源)、10. 4%(生物质燃烧源)、9. 7%(工艺过程源)、6. 5%(扬尘源)及3. 0%(其他未知源).研究显示:在重污染阶段,燃煤源与交通源占比大幅上升,与二次污染源共同造成了此次重污染天气;在雾霾消散期,扬尘源及生物质燃烧源成为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要污染源.
关键词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
细颗粒物
正
交
矩阵
因子
分解
模型
来源解析
Keywords
single particle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
fine particles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source apportionment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源解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聂烨
彭瑾
王祖武
成海容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83-190,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212603,2019YFB21029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3102)
文摘
为研究黄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臭氧生成潜势及来源,该文于2018年7月-2019年4月,在黄石市城区使用苏玛罐采集大气VOCs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GC-MS/FID)测定71种VOCs。结果表明,黄石市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平均浓度为(24.1±9.01)×10^(-9)(体积浓度),季节性变化趋势为冬季高夏季低。黄石市大气VOCs的平均臭氧生成潜势(OFP)为128μg/m^(3),对OFP贡献最大的物种是乙烯,其值为21.2μg/m^(3)。特征物种比值显示,黄石市大气存在一定老化现象,异戊烷和正戊烷可能受到燃料燃料蒸发和机动车排放影响,甲苯和苯受机动车尾气影响较大。正交矩阵因子模型的解析结果显示VOCs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排放源(30.44%)、燃料挥发源(24.48%)、燃烧源(22.58%)、石油化工源(9.26%)、溶剂使用源(8.06%)和植物排放源(5.18%)。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
正
交
矩阵
因子
分解
模型
黄石市
Keyword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p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
positve matrix factorization
Huangshi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封市秋冬季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曹佳慧
曹霞
陈阳
徐媛倩
王号召
岳利波
盛浩哲
机构
郑州轻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2075109)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No.DQGG-0304-28)。
文摘
为研究开封市秋冬季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化学组分及主要来源,分别于2017、2018年秋冬季在开封市设置了3个点位采集大气PM_(2.5)样品。采用X射线荧光法(XRF)、离子色谱法(IC)与热光反射法(TOR)分别测定了PM_(2.5)中元素、水溶性离子及碳质组分特征,并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解析PM_(2.5)来源。结果表明,2017、2018年秋冬季开封市大气PM_(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4.38、111.48μg/m_(3),水溶性离子平均质量浓度为分别为54.48、58.16μg/m_(3),其中3种二次无机离子(NO^(-)_(3)、NH_(4)^(+)、SO_(4)^(2-))是主要组分。2017、2018年秋冬季NO^(-)_(3)与SO_(4)^(2-)质量比分别为1.91、2.56,表明PM_(2.5)受移动源影响增大。二次有机碳(SOC)是PM_(2.5)中有机碳(OC)的主要来源,2017、2018年分别占OC的93.70%、73.20%。开封市PM_(2.5)主要来源于二次无机源、机动车排放源、扬尘源和燃煤源,与2017年相比,2018年秋冬季二次无机源、扬尘源贡献率分别下降15.2百分点、8.3百分点,燃煤源和机动车排放源的贡献率分别上升8.0百分点、5.9百分点。开封市2018年采取的多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有效降低了二次无机源、扬尘源等对PM_(2.5)浓度的贡献。
关键词
开封市
细颗粒物
正
矩阵
因子
分解
模型
来源解析
Keywords
Kaifeng City
PM2.5
positive matrix factor model
source apportionment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庆市典型生态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源解析
岳瑞
张梦林
段佳辉
宁墨奂
陈星
陈国栋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SPAMS研究西安市重污染天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
闫璐璐
刘焕武
黄学敏
高健
张文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源解析
聂烨
彭瑾
王祖武
成海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开封市秋冬季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及来源解析
曹佳慧
曹霞
陈阳
徐媛倩
王号召
岳利波
盛浩哲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