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的正畸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韩青 赵红宇 张彦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33-637,共5页
目的:研究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的正畸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14例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分为微型种植体组和传统正畸组(n=57)。传统正畸组采用传统口外弓强支抗方法进行正畸,微型种植体... 目的:研究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的正畸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14例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分为微型种植体组和传统正畸组(n=57)。传统正畸组采用传统口外弓强支抗方法进行正畸,微型种植体组采用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治疗6 m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牙周结构指标(磨牙移位距离、中切牙倾角差、中切牙凸距差);采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患者的牙周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8水平以及龈沟液骨代谢指标,包括核因子KB受体活化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水平;同时采用咀嚼功能自我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咀嚼功能,牙齿功能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美观度。结果:治疗后,微型种植体组临床总有效率(96.49%)高于传统正畸组(84.21%)(P<0.05);微型种植体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中切牙倾角差大于传统正畸组,磨牙移位距离小于传统正畸组(P<0.05);治疗后,两组牙周组织TNF-α、IL-1β、IL-6、IL-8、,OPG水平、咀嚼功能评分、牙齿美观度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龈沟液RANKL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但微型种植体组改善优于传统正畸组(P<0.05)。结论: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能提高错颌畸形患者的正畸效果,减轻牙周组织炎性应,改善牙周环境,提升牙槽骨代谢能力,恢复患者的牙周结构,改善咀嚼功能,提升牙齿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 错颌 牙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