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多巴胺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格 杨文江 刘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70,共17页
中枢多巴胺系统与多种神经行为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有关。一直以来,多巴胺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成像在研究活体大脑中多巴胺生物化学过程上有着重要价值。PET成像的基础是^(11)C、^(18)F等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 中枢多巴胺系统与多种神经行为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有关。一直以来,多巴胺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成像在研究活体大脑中多巴胺生物化学过程上有着重要价值。PET成像的基础是^(11)C、^(18)F等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这些显像剂通过与多巴胺神经系统不同的靶点特异性结合从而反映多巴胺合成、囊泡储存、突触释放和受体结合以及再摄取过程,推动神经病学、精神病学、药物滥用和成瘾以及药物开发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以氨基酸脱羧酶、多巴胺转运体、多巴胺受体以及囊泡单胺转运体为靶点的^(11)C、^(18)F标记的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放射性显像剂 多巴胺系统 多巴胺受体 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扫描对荷人胰腺癌裸鼠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早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陆健 王忠敏 +2 位作者 陈克敏 刘玉 郑云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氟-1 8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Micro-PET/CT)对^(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18只BALB/C裸鼠.并将荷瘤裸鼠... 目的探讨氟-1 8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Micro-PET/CT)对^(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18只BALB/C裸鼠.并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粒子组和^(125)Ⅰ粒子植入组,每组6只。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行^(18)F-FDG Micro-PET/CT检查,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瘤体标本进行胸苷激酶1(TK1)检测细胞增殖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生物素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治疗前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25)Ⅰ粒子植入组SUVmax和SUVmean分别为0.28±0.20和0.02±0.0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54±1.49和0.59±0.18)和空载粒子组(分别为3.78±1.67和0.57±0.21).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Ⅰ粒子植入组TK1阳性染色指数为37.86±1.7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64.01±1.48)和空载粒子组(62.88±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25)Ⅰ粒子植入组的凋亡指数为23.78±2.53,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7.99±1.32)和空载粒子组(8.36±1.6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SUVmax与TK1阳性染色指数呈正相关,而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18)F-FDG Micro-PET/CT能有效监测胰腺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疗效,是一个有效的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氟-18标记脱氧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图像部分容积效应的模拟研究及实验检验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英茂 耿建华 +3 位作者 田嘉禾 尹大一 姚树林 陈盛祖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7-473,共7页
用模拟实验研究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部分容积效应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PET各种分辨率情况下各种大小热灶的图像。计算图像的最大恢复系数、平均恢复系数及图像热灶半高宽,并用PET实... 用模拟实验研究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部分容积效应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PET各种分辨率情况下各种大小热灶的图像。计算图像的最大恢复系数、平均恢复系数及图像热灶半高宽,并用PET实验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PET实验的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当热灶直径以PET分辨率为单位时,图像热灶的最大及平均恢复系数随热灶直径的变化与分辨率无关,且热灶半高宽/分辨率与热灶直径的关系不受分辨率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容积效应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实验检验 关系 图像 影响 恢复系数 平均 计算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头穴对人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影响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左芳 石现 +1 位作者 田嘉禾 姚树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目的研究针刺百会、曲鬓穴对大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Talairach大脑立体定位法,运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观察运动状态下正常人和脑卒中患者电针前后大脑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变化。结果正常人针刺后双侧大脑顶上小叶、楔... 目的研究针刺百会、曲鬓穴对大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Talairach大脑立体定位法,运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观察运动状态下正常人和脑卒中患者电针前后大脑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变化。结果正常人针刺后双侧大脑顶上小叶、楔前叶葡萄糖代谢增高,以左侧大脑为主;患者双侧第一躯体运动皮质区、运动前区及顶上小叶和健侧的补充运动区发生了明显的代谢功能改变,表现为糖代谢增高的区域集中于健侧,代谢减低集中于病灶侧。结论针刺百会与曲鬓穴可以改变大脑双侧有关运动区域的代谢,从而可能诱导与运动相关的某些区域神经组织兴奋,补偿或协助受损的神经网络,促进运动功能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大脑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估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张越 卢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6,共6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探索斑块进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尽早发现易损斑块是国际研究热点。研究显示炎性反应与斑块发生、发展、破裂密切相关,但炎性反应过程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高分辨磁共振成...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探索斑块进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尽早发现易损斑块是国际研究热点。研究显示炎性反应与斑块发生、发展、破裂密切相关,但炎性反应过程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力手段,HR-MRI能提供斑块形态学信息,PET能提供斑块内炎性反应的巨噬细胞代谢信息。本文重点对HR-MRI、PET及一体化PET/MR成像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病理生理机制,以期进行早期影像学预警,有效预防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斑块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一体化pet/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技术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琪 吴湖炳 +1 位作者 高蕾 邹衍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技术(PET)检查结果和临床情况,探讨这一新的影象学检查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行PET检查,并对其中16例行CT或MRI检查。结果(1)20例PET检查的恶性... 目的分析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技术(PET)检查结果和临床情况,探讨这一新的影象学检查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行PET检查,并对其中16例行CT或MRI检查。结果(1)20例PET检查的恶性淋巴瘤患者诊断符合率高于行CT、MRI检查的患者;(2)对估计临床分期有参考作用方面PET 为100%,CT、MRI 占66.7%;(3)初步显示PET检查荧光脱氧核糖(FDG)摄取值高低可对区分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提供依据;(4)20例患者根据PET检查代谢值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治疗有效率为85.7%。对照组缺乏此信息,治疗调整者及治疗有效率低于前者。结论PET检查将形态改变和代谢变化有机结合的特点,在恶性淋巴瘤全身探查、早期发现病变、定量分析、显示代谢功能、监测疗效、评估预后诸方面都有其优越性。该检查安全可行,但应注意鉴别假阳性反应;有糖尿病的患者需注意示踪剂对血糖的暂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技术 临床意义 诊断 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7
作者 李延斌 金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2期1711-1711,共1页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扫描 (PET)作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并不像CT、MRI那样显示组织的解剖形态 ,而是探查局部组织代谢的异常 ,所以非常适用于检测高代谢的组织器官 ,如脑、心脏及恶性肿瘤等。本文主要对PET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作一介绍。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 计算机 断层扫描 放射性核素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
8
作者 丁丽君 曹慧晓 唐立钧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5-1762,共8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使用特定的示踪剂,心脏PET成像能够展示心肌细胞的血流灌注、代谢活动和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心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使用特定的示踪剂,心脏PET成像能够展示心肌细胞的血流灌注、代谢活动和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结节病、心脏淀粉样变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在评估心肌纤维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心脏PET成像的基本原理、主要示踪剂种类及其在心脏疾病中的相关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放射性示踪剂 心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断层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
9
作者 潘中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1期11-16,共6页
正电子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一种非创伤性显像技术,在很多情况下,它可提供其它方法所不能提供的重要诊断信息。当进行这种显像时,将发射正电子的人体天然元素的同位素(^11C、^13N、^15O)或其近似物(^18F近... 正电子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一种非创伤性显像技术,在很多情况下,它可提供其它方法所不能提供的重要诊断信息。当进行这种显像时,将发射正电子的人体天然元素的同位素(^11C、^13N、^15O)或其近似物(^18F近似^1H)标记的生物活性分子注入静脉,结构类似X线CT的PET扫描仪可测得胜器或脏器某部位的放射性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断层显像 临床应用价值 生物活性分子 放射性浓度 显像技术 非创伤性 诊断信息 天然元素 X线CT 同位素 扫描 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显像剂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楼伊慧 孙晋 李天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11-1415,共5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研究数据表明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降低癌症患者的病死率。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一种集功能与解剖为一体的无创、全身性的...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研究数据表明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降低癌症患者的病死率。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一种集功能与解剖为一体的无创、全身性的影像检查方法,在乳腺癌临床分期、指导治疗等方面有重要作用。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显像剂,因其为非特异性显像剂,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所以近年来关于乳腺癌患者特异性受体显像剂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就目前关于乳腺癌PET显像新型分子靶向正电子药物的发展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显像剂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和进展
11
作者 季彦君 唐立钧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26-1034,共9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血液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影像学检查是检测MM的必要手段。PET/CT将代谢与解剖信息相结合,对于MM的诊断、疗效评估、预后预测等具有重要价值。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血液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影像学检查是检测MM的必要手段。PET/CT将代谢与解剖信息相结合,对于MM的诊断、疗效评估、预后预测等具有重要价值。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是目前PET最常用的显像剂。然而作为葡萄糖类似物,^(18)F-FDG的摄取不具有特异性,其成像易受多种因素干扰。近年来,国内外团队对适用于MM的新型PET显像剂进行研究,以期开发更具特异性的显像剂。文章综述了传统和新型PET显像剂在MM中的临床价值和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放射性显像剂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在脑肿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2
作者 蔡莉 高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134-1137,共4页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许多颅内肿瘤,尤其是恶性脑肿瘤的一种必要的治疗方法,放射性脑损伤是放疗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严重者产生放射性脑坏死,甚至形成脑软化.放射性坏死和肿瘤复发,无论在临床表现还是常规影像...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许多颅内肿瘤,尤其是恶性脑肿瘤的一种必要的治疗方法,放射性脑损伤是放疗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严重者产生放射性脑坏死,甚至形成脑软化.放射性坏死和肿瘤复发,无论在临床表现还是常规影像学表现都十分相似,正确加以鉴别直接影响着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近年来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脑肿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的鉴别诊断方面显现了独特的优势,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复发 放射性坏死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D阵列的PET探测器模块电子学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永纲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8-400,392,共4页
APD阵列γ光子探测器的诸多优点使之特别适用于 PET成像技术 ,根据 APD器件本身的特点以及 PET系统对探测器模块信号读出的要求 ,在介绍 APD实验模块前端电路的设计和性能测试以后 ,详细讨论了 APD模块电子学的整体设计。
关键词 APD阵列 pet探测器 核医学 电子学设计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和^(99)Tc^m-MDP骨扫描对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牛晶晶 杨克虎 +2 位作者 徐香玖 田金徽 翟亚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60,共8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 F-fluorode oxyglucose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18F-FDG PET)和亚甲基二膦酸盐(technetium-99mmethylene diphosphonate,99 Tcm-MDP)骨扫描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 F-fluorode oxyglucose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18F-FDG PET)和亚甲基二膦酸盐(technetium-99mmethylene diphosphonate,99 Tcm-MDP)骨扫描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1966—2011.5)、EMBASE(1974—2011.5)、Cochrane图书馆(1993—2011.5)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1.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11.5)、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11.5)、万方数字化期刊群(1982—2011.5)等数据库,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按照QUADAS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数据,利用Meta-disc 1.4和RevMan 5.0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合并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比值比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和S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222例患者/1349个病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手术、病理相比,(1)基于患者,18 F-FDG PET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及其95%CI、AUC分别为84.6%(75.5%~91.3%),93.9%(88.3%~97.3%),0.965 1;骨扫描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及其95%CI、AUC分别为80.2%(70.6%~87.8%),85.5%(78.3%~91.0%),0.887 8;(2)基于病灶,18 F-FDG PET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及其95%CI、AUC分别为53.7%(48.8%~58.5%),99.2%(98.5%~99.7%),0.957 1;骨扫描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及其95%CI、AUC分别为87.9%(84.4%~90.8%),96.0%(94.5%~97.2%),0.944 9。结论当前证据提示,99 Tcm-MDP骨扫描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筛查的首选方法,而当MDP显像呈不典型骨病变且临床怀疑骨转移时,可考虑行PET显像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扫描(BS)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专用PET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锦泉 丁紫藤 +1 位作者 唐立钧 李天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6-731,共6页
乳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肿瘤,早发现、早诊断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乳腺专用PET(dedicated breast PET,dbPET)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成像设备,在临床实践中用于乳腺癌的检测和肿瘤生物学的评估,具有比传统影... 乳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肿瘤,早发现、早诊断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乳腺专用PET(dedicated breast PET,dbPET)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成像设备,在临床实践中用于乳腺癌的检测和肿瘤生物学的评估,具有比传统影像学手段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识别乳房内放射性示踪剂摄取的详细形态学模式。鉴于国内外对dbPET的综合性分析较少,文章从dbPET在乳腺癌的筛查、诊断、摄取模式、新辅助化疗后评估及PET显像剂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 乳腺专用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8)Re-CL58、^(131)I-chTNT放射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丁勇 田嘉禾 +5 位作者 杨武威 杨志 徐发良 张书文 陈英茂 关志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比较多次小剂量与大剂量放射免疫治疗(RIT)对实体瘤的初步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次小剂量188Re-CL58及大剂量131I-chTNT对临床病例治疗。用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显像方法及动态观察血清中肿瘤标志物... 目的:比较多次小剂量与大剂量放射免疫治疗(RIT)对实体瘤的初步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次小剂量188Re-CL58及大剂量131I-chTNT对临床病例治疗。用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显像方法及动态观察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变化监测疗效。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评价RIT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观察其对造血系统和肝、肾等器官的不良反应。结果:多次小剂量188Re-CL58治疗后病灶部位的FDG摄取SUV值(Standarduptakevalue)均下降,对于小转移灶SUV下降更明显,且血清CEA等水平均下降,而大剂量131I-chTNT组CEA下降不及多次小剂量组明显。多次小剂量RIT后外周血CD4+细胞升高、CD8+细胞减少以及CD4+/CD8+比例升高,而大剂量RIT后CD4+/CD8+比例降低。大剂量组比多次小剂量组对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的抑制明显,结论:多次小剂量188Re-CL58治疗效果优于大剂量131I-chTNT,且能解除肌体的免疫抑制;多次小剂量188Re-CL58治疗对造血系统抑制小于大剂量131I-chT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单克隆抗体 肿瘤 放射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和EEG在顽固性癫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初君盛 张斌 +2 位作者 白勤 崔瑞雪 王忠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录像 动态脑电图监测 (VEEG)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在癫痫灶定位诊断中的价值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 44例顽固性癫痫患者 ,经VEEG及PET检查定位 ,对两者的一致性进行了比较。在其中 3 8例进行了癫痫外科手术治疗的... 目的探讨电视录像 动态脑电图监测 (VEEG)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在癫痫灶定位诊断中的价值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 44例顽固性癫痫患者 ,经VEEG及PET检查定位 ,对两者的一致性进行了比较。在其中 3 8例进行了癫痫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进一步记录了术中ECoG和术后病理 ,与上述两者进行比较。结果PET阳性率为 98% ,EEG为 95 % ;两者完全一致和部分一致率分别为 5 0 %和 2 3 %。在PET和EEG定位完全不一致的 12例手术患者中 ,8例术中ECoG与PET相符 ,2例与EEG相符。结论PET是诊断癫痫病灶灵敏有效的一种无创性检查 ,在EEG不能定位的患者中 ,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补充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视频脑电图 癫痫 脑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子加速器液体靶制备^(44g)Sc的工艺研究
18
作者 王一正 MAQBOOL Sahil +2 位作者 张宇轩 杨文江 魏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5-1175,共11页
正电子核素钪-44(^(44g)Sc)因其理想的核素性质,在肿瘤诊断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为解决^(44g)Sc供应短缺问题,开发基于质子回旋加速器液体靶的新型制备方法,利用硝酸钙靶制备^(44g)Sc。通过数值模拟相关核反应的激发函数,计算了钪... 正电子核素钪-44(^(44g)Sc)因其理想的核素性质,在肿瘤诊断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为解决^(44g)Sc供应短缺问题,开发基于质子回旋加速器液体靶的新型制备方法,利用硝酸钙靶制备^(44g)Sc。通过数值模拟相关核反应的激发函数,计算了钪放射性同位素的生成情况及^(44g)Sc的核纯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天然钙靶制备^(44g)Sc的核纯度最高为95.8%,且存在^(43)Sc、^(44m)Sc、^(47)Sc和^(48)Sc等副产物。利用14.5 MeV质子束辐照了天然硝酸钙液体靶,实测辐照结束(EOB)时^(44g)Sc的产率为2.5 MBq/μAh,较文献报道的结果提高了3.4倍,辐照后核纯度为95.8%±1.0%,与模拟结果一致。通过支链型DGA树脂分离钙离子和钪离子,钪离子的回收率为97.0%。利用自制^(44g)Sc开展了小鼠PET成像实验,结果显示,静脉注射0.33 MBq[^(44g)Sc]ScCl_(3)后,心脏血池区域呈现显著放射性浓聚,成像清晰,初步表明了^(44g)Sc在PET成像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钪-44 核素制备 医用放射性同位素 诊疗一体化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液体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与癫痫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9
作者 邱炳辉 欧阳辉 漆松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24-626,共3页
脑电生理学检查是诊断癫痫的基本方法,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的临床应用,使癫痫诊断和定位更加准确,为外科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顽固性癫痫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18)F FDG PET/CT SUV值与HRCT形态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宝明 王志忠 +3 位作者 刘晓飞 姚昊 欧阳晓辉 苏家贵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5期8858-8861,共4页
探讨不同类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HRCT形态学表现与FDG PET SUV值的相关性。回顾性地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FDG PET和HRCT的影像资料,分别记录分析其形态学改变特点及FDG摄取程度和摄取特点,同时测量其最大SUV值(SUVma... 探讨不同类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HRCT形态学表现与FDG PET SUV值的相关性。回顾性地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FDG PET和HRCT的影像资料,分别记录分析其形态学改变特点及FDG摄取程度和摄取特点,同时测量其最大SUV值(SUVmax),将不同形态的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与所测得的最大SUV值进行对比研究。28例中单发结节13例,其中磨玻璃密度结节5例,直径1.1—2.8 cm,SUVmax值均<1.5。4例结节边缘可见分叶,2例可见胸膜牵拉、凹陷,2例见血管聚集;8例实性结节,直径1.8—3.8 cm,SUVmax值4.8—8.3。边缘短毛刺7例,分叶7例,支气管充气症6例,空泡症5例,胸膜凹陷症3例,血管集聚症7例,结节堆聚症3例。多发结节型9例,其中4例为粟粒性结节,5例表现为2个以上结节,磨玻璃密度结节、小的粟粒结节(<3 mm)无FDG摄取,融合结节,大于3 mm的粟粒结节可见FDG摄取,SUVmax值在2.1—3.9。肺炎型6例,单肺叶受累4例,双肺叶受累2例,表现为病变肺叶内大片状实变影,7例可见支气管充气、支气管扭曲、僵硬,1例见空洞影,1例见支气管截断,3例见支气管管壁不规则增厚,PET显示实变病灶内FDG摄取不均匀增高,最大SUVmax值4.5—11.8。说明细支气管肺泡癌HRCT所示的形态学表现与PET所测得SUV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磨玻璃密度影、小于3 mm的粟粒结节影大多数无异常FDG摄取,肺炎型和肿块型则多数具有较高的FDG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癌 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标准摄取值SU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